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837发布日期:2019-06-26 01:02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是一种用于烧水的家用电器,折叠式电热水壶的壶体可以折叠,减小壶体体积,便于携带保存。

通常采用柔性材质的壶体,便于折叠,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壶体开口受到热水接触塑性逐渐提高,受到水的压力作用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用以解决现有壶体开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壶体由柔性材质制成,壶体的开口上固定连接有定形件,定形件由刚性材质制成,定形件环绕壶体开口的中心轴线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形件为环状的定形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形环嵌入固定在壶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形环与所述壶体的开口内壁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形件为定形条,定形条环绕所述壶体开口的中心轴线设置,定形条沿壶体开口的中心轴线方向的投影为闭环状,相邻定形条相互靠近的一端沿壶体开口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互重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形件为定形条,定形条环绕所述壶体开口的中心轴线设置,相邻定形条相互靠近的一端沿壶体开口的直径方向相互重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形件为螺旋状的定形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可折叠电热水壶还包括壶柄,壶柄与所述壶底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柄上连接有挂钩,所述壶体开口上设有挂孔,壶体展开后,挂钩可钩挂在挂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体开口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挂板,所述挂孔开设在挂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定形件可提高壶体开口位置的抗变形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壶体开口处受热后,定形件可对壶体开口进行支撑定形,提高壶体开口的稳定性;

2、壶体展开后,挂钩可钩挂在挂孔内,对壶体开口进行支撑,使用过程中,可限制壶体开口朝远离壶柄的方向变形倾斜,挺高壶体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体现发热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壶体展开状态下以经过壶体中心轴线的竖直平面为剖切面的剖视图;

图4时实施例1中体现壶体折叠状态下以经过壶体中心轴线的竖直平面为剖切面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插槽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体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体现插销在插槽之间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体现插销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中体现壶柄旋转90度之后与壶底之间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体现挂钩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2中体现定形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2中体现定形环与壶体开口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3中体现定形环与壶体开口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4中体现定形条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5中体现定形条结构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6中体现定形圈结构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7中体现定形环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0、壶盖;

20、壶体;21、折叠片;211、竖直片;212、倾斜片;22、挂板;23、挂孔;24、定形环;25、定形条;26、定形圈;

30、壶底;31、倒扣;32、卡槽;33、插槽;34、定位片;

40、壶柄;41、第一凸起;42、第一卡块;43、第二凸起;44、第二卡块;45、挂钩;

50、发热盘;51、凹槽;52、发热管;53、不锈钢板;54、绝缘介质层;55、加热电阻;56、玻璃保护釉;

60、插销;61、复位片;

70、复位弹簧;

80、盖板;

90、倾斜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如图1所示,包括壶盖10、壶体20、壶底30和壶柄40,壶盖10盖接在壶口上,壶底30与壶体20的底端相连接,结合图2,壶柄40可拆卸式地与壶底30侧壁相连接。

如图3所示,壶体20包括多段(至少两段)闭环形的折叠片21,折叠片21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折叠片21沿中心轴线方向依次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折叠片21在相互连接处可相对弯折翻转,翻转后可相互折叠;折叠片21包括竖直片211和倾斜片212,竖直片211和倾斜片212间隔依次连接,倾斜片212沿远离壶底30的方向朝靠近壶体20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壶体20折叠部分每段折叠部分的每段高度为10~20mm,且根据壶体20整个外形尺寸,结合图4,设计倾斜片212相应的最优倾斜角度,保证壶体20的轻松折叠和折叠后层层之间的贴合效果,达到折叠紧凑、折叠厚度小、超薄的效果,极大地节省空间,大大提高了携带的便利性。

如图2所示,壶底30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壶体20内盛装的水进行电加热的发热盘50,发热盘50的上表面边缘设有凹槽51,壶体20的底端插接在凹槽51内,凹槽51通过模具冲压后槽宽减小,挤压壶体20,使壶体20与发热盘50相固定连接为一体,密封效果好,且便于加工制造。壶底30的上端与发热盘50的下端相固定连接,壶底30通过发热盘50与壶体20相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发热盘底面固定内嵌有发热管52,发热管52内部设有电热丝(图中未画出),电热丝通电后发热并将热量传导给发热管52,发热管52再将热量传导给发热盘50,发热盘50再对水壶内部的水进行加热。

优选地,壶盖10、壶体20以及壶底30均采用食品级的材料制成,如304不锈钢(若壶体20采用的是类似于304不锈钢的金属材质,则可将壶体20制成薄壁件,通过减小厚度来提高可弯折或可折叠性能)、食品级硅胶等,具体的材料不局限于所举列出的材料,只要是环保卫生的材料且可用于盛装开水的材料均可,也不局限于都采用食品级材料,为了降低成本,壶底30也可采用塑料材质或普通金属等材质。

如图5所示,壶底30侧壁位置设置有突起的倒扣31,倒扣31底面开设有卡槽32,结合图4,壶柄40底端(与壶底30相连接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凸起41,第一凸起41两侧一体设有第一卡块42;结合图7,使用时,第一凸起41扣入壶底30侧壁位置的倒扣31内,第一卡块42插入卡槽32内,可限制壶柄40沿水平方向朝远离壶体20的方向运动。

如图5所示,壶底30在倒扣31下方位置开设有插槽33,结合图7,插槽33内滑动插接有插销60,插销60沿水平方向朝远离壶底30中心的方向滑动后,可运动至倒扣31的正下方,限制壶柄40向下运动,从而限制壶柄40脱离倒扣31,使壶柄40能够与壶底30保持稳固连接。需要折叠时,用手朝靠近壶底30中心的方向滑动插销60,使插销60滑出倒扣31正下方的区域,然后向下拔出壶柄40,将壶柄40从壶底30上拆卸下来。插槽33内可拆卸式固定卡接有盖板80,插销60位于盖板80与插槽33内壁之间,盖板80可防止插销60脱离插槽33。

如图7所示,插槽3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片34,结合图8,插销60上固定连接有复位片61,插销60在定位片34和复位片61之间套接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优选采用复位弹簧70,复位弹簧70的两端分别与复位片61和定位片34相抵接。朝靠近壶底30中心的方向滑动插销60时,复位片61逐渐压缩复位弹簧70,复位弹簧70逐渐被压缩,手松开插销60后,复位弹簧70逐渐恢复弹性形变伸长并推动复位片61和插销60朝远离壶底30的方向沿卡槽32滑动复位。

如图6所示,壶柄40靠近壶体20的一侧距离第一凸起41约25mm(可以为25±5mm)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43,第二凸起43上一体设有第二卡块44,第一卡块42从倒扣31中拔出之后,结合图9,将壶柄40顺时旋转至与壶底30相平齐,将第二凸起43扣入倒扣31内,第二卡块44插接在卡槽32内,此时弹性插销60与第二凸起43的下表面相抵接,可限制第二凸起43脱离倒扣31,使壶柄40与壶底30保持稳固地连接。

如图9所示,优选地,壶柄40弯曲呈弧形,不局限于弧形,也可以是多边形,只要是朝远离壶底30的方向凹即可,可以提高壶柄40与壶底30外侧面的贴合度,便于将壶柄40折叠至与壶底30相对平齐,而且可以减小壶柄40与壶底30外侧面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电热水壶折叠后的紧凑度,减小电热水壶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壶柄40靠近壶体20的一侧表面为波浪状曲面,便于手握持。

在折叠片21折叠之前,折叠片21相对于壶底30的倾斜角为70±10°(本实施例中为竖直片211和倾斜片212整体构成的空间倾斜角,即相邻的倾斜片212和竖直片211相互远离的一端之间的连线相对于壶底30的空间倾斜角度),竖直片211和倾斜片212的长度为10~20mm,壶底30的高度大于倾斜片212的长度,优选地采取的范围为20~30mm,采用这组数据可以达到最优的折叠效果,如折叠过程省力,折叠之后超薄等。能达到超薄效果是因为在折叠后,折叠片21可以缩入壶底30的内部,折叠后的水壶总厚度接近壶底30的高度。折叠片21的倾斜角中所指的±10°为实际生产误差和设计角度调整范围,凡是位于这个范围内的角度都与本实施例的结构构成惯用手段的置换,这个范围内的任意角度也是本领域人员可以轻易想到的,经过一定的简单计算后,效果也是可轻易预测的。

本实施例中的壶体20优选采用柔性材质制成,便于折叠。

实施例2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壶柄40靠近壶体20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5,壶体20开口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挂板22,挂板22上开设有挂孔23(挂孔23的详细结构见图9),壶体20展开后,挂钩45朝上钩挂在挂孔23内,对壶体20开口朝上钩挂支撑,用手握住壶柄40倒水过程中,挂钩45可限制壶体20开口朝远离壶柄40的方向变形倾斜,提高壶体20整体的稳定性。

综合图11和图12,壶体20开口边缘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圈定形件,定形件为环状的定形环24,定形环24采用刚性材质(不锈钢、铝合金、硬质耐热塑料等)制成,用于提高壶体20开口的抗变形能力,提高壶体20开口的结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热水与壶体20开口接触使壶体20开口塑性逐渐提高,定形环24可限制壶体20开口发生塑性变形。

本实施例中的挂钩45优选与壶柄40固定连接,但连接方式不局限于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如粘接固定、铰接或螺纹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3所示,定形环24嵌入固定在壶体20开口的内部,可避免倒水时水与定形环24接触。

实施例4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所示,定形件为定形条25,定形条25为弧形,定形条25绕壶体20(见图11)开口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定形条25沿壶体20开口的中心轴线方向的投影为闭环状,相邻定形条25相互靠近的一端沿壶体20开口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互重叠,相邻定形条25沿壶体20开口的中心轴线方向相互错开,可增大定形环24在壶体20开口的处承力面积,对壶体20开口的多个位置进行固定支撑,提高壶体20开口的结构稳定性。

实施例5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所示,相邻定形条25相互靠近的一端沿壶体20开口的直径方向相互重叠,此实施例用于说明实施例4中的定形条25不局限于实施例4中所例的设置方式。

实施例6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所示,定形件为螺旋状的定形圈26,沿壶体20开口中心轴线方向具有弹性形变能力,沿壶体20开口的直径方向具有对壶体20开口进行支撑固定能力。

实施例7

一种可折叠电热水壶,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7所示,定形环24套接固定在壶体20的壶口内侧,定形环24的外侧壁与壶口的内侧壁相抵接,便于拆卸清洗或更换。定形环24的横截面为L形,L形横截面结构可提高定型环24的抗变形能力,提高定形环24对壶口的支撑稳定性。壶口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201,定形环24的L形拐折部插接固定在卡接槽201内。

本实施例中的定形环24横截面形状优选采用L形,但不局限于L形横截面,其实质相当于在如实施例2中的定形环24侧面上固定连接加强筋(如定形环24的L形拐折部),即,定形环24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不局限于圆柱面。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