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及包含其的斜顶窗户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6751发布日期:2019-10-28 22:1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及包含其的斜顶窗户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及包含其的斜顶窗户构造。



背景技术:

现代居住建筑中,一般采用大面积的门窗玻璃,实现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对于平顶窗洞来说,安装遮阳产品较为方便;但在顶部为倾斜的窗洞处,遮阳产品往往无法安装,倾斜状态下的顶轨无法固定,或固定后帘片倾斜,影响外观效果。如图3所示,现有的遮阳百叶只能收至斜顶的低端处,导致遮阳百叶呈三角状结构收于斜顶的上方,不仅影响外观,还影响遮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及包含其的斜顶窗户构造,实现不同位置的卷轮在转轴的转动带动下,可实现不同高度尺寸的百叶帘的同转速但不同线速度的收合,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室内外观感,并改善室内采光效果,给人以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包括:

转轴,与斜顶窗户形状相适配的百叶帘,若干个卷轮,以及若干根提升绳;

所述转轴设于斜顶窗户的斜顶处并与所述斜顶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至少两个所述卷轮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

所述提升绳的一端与所述百叶帘的下端固接,所述提升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固接;

任意两个所述卷轮的外径分别为R1和R2,且该两个所述卷轮所在的百叶帘高度尺寸分别为h1和h2;其中,R1、R2、h1和h2满足公式:

本技术方案中,现有的遮阳百叶只适用窗顶为平顶的窗户,而随着现代建筑的多元化,现有的遮阳百叶根本不适应窗顶为斜顶的窗户,导致靠近窗顶一侧的三角区的百叶帘无法被收合而导致最终的百叶帘呈三角形的收合效果,影响室内外的观感和美感,还导致室内采光效果较差,而本遮阳百叶由于收合不同位置的百叶帘的卷轮的外径尺寸不同,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卷轮在转轴的转动带动下,可实现不同高度尺寸的百叶帘的同转速但不同线速度的收合,进而实现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形状与斜顶窗户的形状相适配;而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帘片与斜顶窗户的斜顶的倾斜方向平行;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室内外观感,并改善室内采光效果,给人以舒适的室内环境。在实际使用中,R1、R2可从固定规格尺寸的配件中选择,但其在百叶帘相应位置需根据上式计算确定;当然,遮阳百叶、R1、R2也可根据不同窗户型进行有目的定制或批量生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百叶帘包括若干个帘片和若干根梯绳,多个所述帘片沿高度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两根所述梯绳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若干个帘片;所述提升绳依次贯穿每一个所述帘片后与所述卷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提升绳只在百叶帘处于收合状态时受力,而在百叶帘处于伸展状态时不受力(由梯绳受力),减轻提升绳的受力情况,从而延长了提升绳和梯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帘片可由所述梯绳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帘片的转动设置,从而便于居民通过转动帘片来调整室内的采光效果,满足不同居民的室内采光需求。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正转或反转;或,还包括手动收合机构,所述手动收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牵拉绳;所述牵拉绳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实现拉动所述牵拉绳收合或展开所述百叶帘。

本技术方案中,百叶帘的收合或伸展既可通过手动实现也可通过自动设置,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导引滑轮,所述导引滑轮设于所述卷轮的旁侧,使得所述提升绳经所述导引滑轮后与所述卷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导引滑轮的设置有效解决了提升绳与卷轮位置的干涉问题,从而使得提升绳上升或下降更为顺畅和易于实现。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罩壳,所述转轴收容于所述罩壳,且所述罩壳对应所述提升绳的位置设有通槽,使得所述提升绳穿过所述通槽后与所述卷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罩壳的设置不仅可以保护转轴,还可便于遮阳百叶的安装,提高窗户的安装美感,从而装饰室内环境,提高居民的观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斜顶窗户构造,包括:

斜顶窗户和遮阳百叶;

所述遮阳百叶包括转轴,与斜顶窗户形状相适配的百叶帘,若干个卷轮,以及若干根提升绳;

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斜顶窗户的斜顶处并与所述斜顶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至少两个所述卷轮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

所述提升绳的一端与所述百叶帘的下端固接,所述提升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卷轮固接;

任意两个所述卷轮的外径分别为R1和R2,且该两个所述卷轮所在的百叶帘高度尺寸分别为h1和h2;其中,R1、R2、h1和h2满足公式:

当所述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遮阳百叶的形状与所述斜顶窗户的形状相适配;

当所述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所述遮阳百叶的帘片与所述斜顶窗户的斜顶的倾斜方向平行。

本技术方案中,本遮阳百叶由于收合不同位置的百叶帘的卷轮的外径尺寸不同,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卷轮在转轴的转动带动下,可实现不同高度尺寸的百叶帘的同转速但不同线速度的收合,进而实现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形状与斜顶窗户的形状相适配;而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帘片与斜顶窗户的斜顶的倾斜方向平行;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室内外观感,并改善室内采光效果,给人以舒适的室内环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遮阳百叶还包括罩壳,所述转轴收容于所述罩壳,且所述罩壳对应所述提升绳的位置设有通槽,使得所述提升绳穿过所述通槽后与所述卷轮连接;所述斜顶对应所述罩壳的位置开有容纳槽,使得所述罩壳收容于所述容纳槽。

本技术方案中,罩壳的设置不仅可以保护转轴,还可便于遮阳百叶的安装,提高窗户的安装美感,从而装饰室内环境,提高居民的观感。且容纳槽的开设提高了居民于室内朝向室外一侧或于室外朝向室内一侧观看时的观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百叶帘包括若干个帘片和若干根梯绳,多个所述帘片沿高度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两根所述梯绳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若干个帘片;所述帘片可由所述梯绳转动;和/或,所述遮阳百叶导引滑轮,所述导引滑轮设于所述卷轮的旁侧,使得所述提升绳经所述导引滑轮后与所述卷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提升绳只在百叶帘处于收合状态时受力,而在百叶帘处于伸展状态时不受力(由梯绳受力),减轻提升绳的受力情况,从而延长了提升绳和梯绳的使用寿命。更优的,帘片的转动设置,从而便于居民通过转动帘片来调整室内的采光效果,满足不同居民的室内采光需求。

本技术方案中,导引滑轮的设置有效解决了提升绳与卷轮位置的干涉问题,从而使得提升绳上升或下降更为顺畅和易于实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遮阳百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正转或反转;或,所述遮阳百叶还包括手动收合机构,所述手动收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牵拉绳;所述牵拉绳通过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实现拉动所述牵拉绳收合或展开所述百叶帘。

本技术方案中,百叶帘的收合或伸展既可通过手动实现也可通过自动设置,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及包含其的斜顶窗户构造,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本遮阳百叶由于收合不同位置的百叶帘的卷轮的外径尺寸不同,从而实现不同位置的卷轮在转轴的转动带动下,可实现不同高度尺寸的百叶帘的同转速但不同线速度的收合,进而实现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形状与斜顶窗户的形状相适配;而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帘片与斜顶窗户的斜顶的倾斜方向平行;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室内外观感,并改善室内采光效果,给人以舒适的室内环境。

2、本实用新型中,提升绳只在百叶帘处于收合状态时受力,而在百叶帘处于伸展状态时不受力(由梯绳受力),减轻提升绳的受力情况,从而延长了提升绳和梯绳的使用寿命。更优的,帘片的转动设置,从而便于居民通过转动帘片来调整室内的采光效果,满足不同居民的室内采光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及包含其的斜顶窗户构造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现有技术的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转轴,121.帘片,122.梯绳,13.卷轮,14.提升绳,15.导引滑轮,16.罩壳,h.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和2所示,一种适用斜顶窗户的遮阳百叶,包括:转轴11,与斜顶窗户形状相适配的百叶帘,若干个卷轮13,以及若干根提升绳14;转轴11设于斜顶窗户的斜顶处并与斜顶的倾斜方向相平行;至少两个卷轮13沿转轴11的轴线方向依次套设于转轴11;提升绳14的一端与百叶帘的下端固接,提升绳14的另一端与卷轮13固接;任意两个卷轮13的外径分别为R1和R2,且该两个卷轮13所在的百叶帘高度尺寸分别为h1和h2;其中,R1、R2、h1和h2满足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转轴11靠近斜顶窗户的斜顶设置,即百叶帘的三角形部分与斜顶窗户上方的三角形区域相适配,在斜顶窗户的三角形区域内的帘片121沿高度方向由上至下的宽度尺寸(即附图的左右方向)逐渐变大。当收合百叶帘时,由于套设于转轴11上的卷轮13的外径尺寸不同,从而可实现不同高度尺寸的百叶帘的同转速但不同线速度的收合,进而实现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形状与斜顶窗户的形状相适配;而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帘片121与斜顶窗户的斜顶的倾斜方向平行;从而提高了建筑的室内外观感,并改善室内采光效果,给人以舒适的室内环境。值得指出的是,卷轮13是固定设于转轴11上的,因此,可通过转动转轴11或任意一个或多个(至少为两个)的卷轮13而实现所有的卷轮13的同转速,且为了便于百叶帘的收合和伸展,卷轮13至少为两个并沿转轴11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优选地,一个卷轮13对应设有一根提升绳14。优选地,为了便于卷轮13收卷提升绳14,卷轮13的轴线方向为斜顶窗户的宽度方向。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百叶帘包括若干个帘片121和若干根梯绳122,多个帘片121沿高度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两根梯绳122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若干个帘片121;提升绳14依次贯穿每一个帘片121后与卷轮13连接。为了提高百叶帘的收合和伸展的稳定性,帘片121优选通过多根(至少两根)梯绳122进行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多根梯绳122沿宽度方向均布。优选地,帘片121可由梯绳122转动。优选地,通过手动转动帘片121便可实现帘片121的转动。或者通过拉动某一根梯绳122或另一根沿高度方向与每一片帘片121连接的转动绳来实现帘片121与梯绳122上的转动。优选地,帘片121的转动角度为0~90°。当帘片121处于伸展状态时,且帘片121的转动角度为0°时,帘片121与高度方向平行,此时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所有帘片121位于同一平面,即上下相邻的帘片121无间隙或间隙很小,此时的百叶帘的遮光效果最好。当帘片121处于伸展状态时,且帘片121的转动角度为90°时,帘片121与高度方向垂直,此时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所有帘片121相互平行,即上下相邻的帘片121的间隙为一个帘片121沿高度方向的尺寸,此时的百叶帘的透光效果最好。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百叶帘不仅可以完全收合至斜顶处,还可处于不完全收合状态。如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转轴11正转或反转,值得说明的是,驱动电机可与转轴11或卷轮13中的一个连接,从而实现百叶帘的收合和伸展,且驱动电机可实现百叶帘的收合状态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居民调整室内采光效果。且收合状态以及帘片121的转动可同时进行,增加了百叶帘调整室内采光的多样化。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状态的开关可为设置于设有斜顶窗户的墙体上,也可为遥控式开关,使得居民实现遥控百叶帘的收合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控制百叶帘的收合状态的还可为手动收合机构,手动收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牵拉绳;牵拉绳通过驱动组件与转轴11连接,以实现拉动牵拉绳收合或展开百叶帘。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收合牵拉绳的收合轮,以及用于卡扣牵引绳的卡扣轮,当拉动或放松牵拉绳时,百叶帘随牵拉绳的收放而收合或伸展,当居民将牵引绳卡设至卡扣轮时,此时百叶帘当前所处的延展状态可被锁住,从而实现对百叶帘的收合状态的调整。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还包括罩壳16,转轴11收容于罩壳16,且罩壳16对应提升绳14的位置设有通槽,使得提升绳14穿过通槽后与卷轮13连接。优选地,通槽内套设有中空垫圈,使得提升绳14穿过中空垫圈后与卷轮13连接,避免通槽侧壁对提升绳14的磨损,从而延长提升绳14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梯绳122的一端与罩壳16固接。优选地,还包括导引滑轮15,导引滑轮15设于卷轮13的旁侧,使得提升绳14经导引滑轮15后与卷轮13连接。由于转轴11设有罩壳16的内部,因此,导引滑轮15优选设置于罩壳16的内侧,并固定于卷轮13的旁侧。优选地,每一个卷轮13配置有一个导引滑轮15。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斜顶窗户的整体美观和整齐度,斜顶窗户的斜顶对应罩壳16的位置开有容纳槽,使得罩壳16的下表面与斜顶齐平设置,从而实现室内外均只看得见帘片121,而看不到罩壳16。当驱动转轴11转动的机构为驱动电机时,优选地,驱动电机也设置于罩壳16的内部空间。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斜顶窗户构造,包括:斜顶窗户和遮阳百叶;遮阳百叶包括转轴11,与斜顶窗户形状相适配的百叶帘,若干个卷轮13,以及若干根提升绳14;转轴11设于斜顶窗户的斜顶处并与斜顶的倾斜方向相平行;至少两个卷轮13沿转轴11的轴线方向依次套设于转轴11;提升绳14的一端与百叶帘的下端固接,提升绳14的另一端与卷轮13固接;任意两个卷轮13的外径分别为R1和R2,且该两个卷轮13所在的百叶帘高度尺寸分别为h1和h2;其中,R1、R2、h1和h2满足公式:当遮阳百叶处于伸展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形状与斜顶窗户的形状相适配;当遮阳百叶处于收合状态时,遮阳百叶的帘片121与斜顶窗户的斜顶的倾斜方向平行。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遮阳百叶还包括罩壳16,转轴11收容于罩壳16,且罩壳16对应提升绳14的位置设有通槽,使得提升绳14穿过通槽后与卷轮13连接,斜顶对应罩壳16的位置开有容纳槽,使得罩壳16收容于容纳槽。优选地,通槽内套设有中空垫圈,使得提升绳14穿过中空垫圈后与卷轮13连接,避免通槽侧壁对提升绳14的磨损,从而延长提升绳14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梯绳122的一端与罩壳16固接。优选地,罩壳16的下表面与斜顶齐平设置,从而实现室内外均只看得见帘片121,而看不到罩壳16。当驱动转轴11转动的机构为驱动电机时,优选地,驱动电机也设置于罩壳16的内部空间。优选地,还包括导引滑轮15,导引滑轮15设于卷轮13的旁侧,使得提升绳14经导引滑轮15后与卷轮13连接。由于转轴11设有罩壳16的内部,因此,导引滑轮15优选设置于罩壳16的内侧,并固定于卷轮13的旁侧。优选地,每一个卷轮13配置有一个导引滑轮15。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斜顶窗户的整体美观和整齐度,斜顶窗户的斜顶对应罩壳16的位置开有容纳槽,

在实施例七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五或六的基础上,百叶帘包括若干个帘片121和若干根梯绳122,多个帘片121沿高度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两根梯绳122沿高度方向依次连接若干个帘片121;提升绳14依次贯穿每一个帘片121后与卷轮13连接。为了提高百叶帘的收合和伸展的稳定性,帘片121优选通过多根(至少两根)梯绳122进行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多根梯绳122沿宽度方向均布。优选地,帘片121可由梯绳122转动。优选地,通过手动转动帘片121便可实现帘片121的转动。或者通过拉动某一根梯绳122或另一根沿高度方向与每一片帘片121连接的转动绳来实现帘片121与梯绳122上的转动。优选地,帘片121的转动角度为0~90°。当帘片121处于伸展状态时,且帘片121的转动角度为0°时,帘片121与高度方向平行,此时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所有帘片121位于同一平面,即上下相邻的帘片121无间隙或间隙很小,此时的百叶帘的遮光效果最好。当帘片121处于伸展状态时,且帘片121的转动角度为90°时,帘片121与高度方向垂直,此时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所有帘片121相互平行,即上下相邻的帘片121的间隙为一个帘片121沿高度方向的尺寸,此时的百叶帘的透光效果最好。

在实施例八中,如图1和2所示,在实施例五、六或七的基础上,百叶帘不仅可以完全收合至斜顶处,还可处于不完全收合状态。如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转轴11正转或反转,值得说明的是,驱动电机可与转轴11或卷轮13中的一个连接,从而实现百叶帘的收合和伸展,且驱动电机可实现百叶帘的收合状态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居民调整室内采光效果。且收合状态以及帘片121的转动可同时进行,增加了百叶帘调整室内采光的多样化。在实际应用中,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状态的开关可为设置于设有斜顶窗户的墙体上,也可为遥控式开关,使得居民实现遥控百叶帘的收合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控制百叶帘的收合状态的还可为手动收合机构,手动收合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牵拉绳;牵拉绳通过驱动组件与转轴11连接,以实现拉动牵拉绳收合或展开百叶帘。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收合牵拉绳的收合轮,以及用于卡扣牵引绳的卡扣轮,当拉动或放松牵拉绳时,百叶帘随牵拉绳的收放而收合或伸展,当居民将牵引绳卡设至卡扣轮时,此时百叶帘当前所处的延展状态可被锁住,从而实现对百叶帘的收合状态的调整。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