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平开一体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881发布日期:2019-09-20 21:12阅读:2376来源:国知局
推拉平开一体门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平开一体门窗。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现今常用的一种推拉门,其包含两条推拉轨道及四扇推拉门A、B、C及D,分别位于两条轨道上的A和B,及C和D形成两组相配合的状态,图2显示了推拉门关闭的状态。当处于关闭状态下,此推拉门没有任何开启的方式。

此种推拉门一般使用于阳台等大型敞开区域,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需要保留通风区域,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而此种推拉门只能满足纯敞开和纯关闭两种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推拉平开一体门窗,保留推拉门的功能,增加了推拉门闭合状态下可以开启部分窗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推拉平开一体门窗,包含左侧边框、右侧边框、上边框及下边框,其改进在于:

所述左侧边框和右侧边框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通过隔热条连接一外延边框;

所述上边框具有上滑部分,所述上滑部分通过隔热条连接一外延边框;

所述下边框具有下滑部分和通过隔热条连接的下滑固定框;

包含有第一纵向中挺和第二纵向中挺,其设置于与外延边框水平的一侧;

所述左侧边框和第一纵向中挺之间设置有固定窗扇所述右侧边框和第二纵向中挺之间设置有内开或外开窗扇,反之亦然;

包含位于同一轨道内的第一推拉门和第二推拉门,其设置于上滑部分、下滑部分及两第一框体形成的推拉区域内。

通过给两侧边框、上滑增加外沿边框,给下滑增加外接固定框的方式,拓展出除推拉区域以外的两侧固定窗扇区域,使用2扇推拉门和两组窗扇区域的内开或外开活动窗扇,代替两条轨道四扇推拉门的方案,增加了整体的灵活性,即可使用推拉门实现开启和关闭,也可以在关闭的状态下,开启窗扇区域的活动窗扇,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保证通风效果。

进一步讲:

所述第一框体内侧延伸设置一第一遮挡臂;

所述上滑部分内侧具有一第二遮挡臂;

所述下滑部分内侧具有一第一支撑体;

所述第一纵向中挺设置于第二纵向中挺朝向第一遮挡臂的方向延伸有中挺遮挡臂;

所述两侧第一遮挡臂、第二遮挡臂、第一支撑体及中挺遮挡臂分隔推拉区域和窗扇区域。

进一步讲: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含有位于同一轨道内的第一纱门和第二纱门,其与窗扇区域的活动窗扇或固定窗扇形成可开启或关闭的状态。

其中,所述窗扇区域,可以是上下一体的固定窗扇,或上下分体的两组固定窗扇,或上部为活动内开外开窗扇,下发为固定窗扇。

无论采用那种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纵向中挺和第二纵向中挺均包含中挺外框、隔热条及中挺内框,所述中挺外框与所述外延边框外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通过增加外沿窗框配合纵向中挺结构,增加推拉区域以外的窗扇区域,替换原有的两条轨道运行的四扇推拉门,改为一条轨道,两扇推拉门,分别配合两侧的外沿窗扇区域内的固定窗扇或活动窗扇,将推拉和内外开结合,即保证了安全,也保证了灵活性。所述窗扇区域的外沿边框,中挺外框及下滑固定框等均通过隔热条与推拉区域的主体连接,窗扇区域可以使用单独的颜色体系,增加室内部分的美观性,让消费者身心愉快。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现有的推拉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6本新型推拉平开一体门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6所示,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拉平开一体门窗,包含左侧边框1、右侧边框2、上边框3及下边框4,如图4所示,所述左侧边框1和右侧边框2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框体11,所述第一框体11通过隔热条连接一外延边框10;同时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边框3具有上滑部分31,所述上滑部分31通过隔热条连接一外延边框10;所述下边框4具有下滑部分41和通过隔热条连接的下滑固定框42;包含有第一纵向中挺51和第二纵向中挺52,其设置于与外延边框10水平的一侧;所述第一纵向中挺51和第二纵向中挺52均包含中挺外框512、隔热条513及中挺内框514,所述中挺外框512与所述外延边框10外端面平齐。所述左侧边框1的外沿边框和第一纵向中挺51之间设置有固定窗扇6。所述右侧边框2的外沿边框和第二纵向中挺52之间设置有内开或外开窗扇7,也可以调过来设置;所述左、右、上的外沿边框10及下方下滑固定框42的区域是本案中新增的除推拉区域以外的窗扇区域。用于与下方推拉门配合。

本方案中包含位于同一轨道内的第一推拉门81和第二推拉门82,其设置于上滑部分21、下滑部分31及左侧边框1和右侧边框2的第一框体11形成的推拉区域内。

此时,一条轨道及新增的窗扇区域,即形成了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双轨道四扇推拉门的技术方案。使用时,两推拉门闭合于中心位置,形成相抵的状态,其分别于两侧窗扇区域的固定窗扇或内开或外开窗扇形成整体闭合的状态。此时,可以打开内开或外开窗扇,形成一通风区域。当推拉门向两侧移动后,中心形成大的敞开区域。

在此基础上,可以于门外增加纱门,其为位于另一同一轨道内的第一纱门91和第二纱门92。使用方式与上述推拉门相同。

从细节上看,所述第一框体11内侧延伸设置一第一遮挡臂111;所述上滑部分31内侧具有一第二遮挡臂311;所述下滑部分41内侧具有一第一支撑体411;所述第一纵向中挺51设置于第二纵向中挺52朝向第一遮挡臂111的方向延伸有中挺遮挡臂511;所述两侧第一遮挡臂111、第二遮挡臂311、第一支撑体411及中挺遮挡臂511分隔推拉区域和窗扇区域。

所述窗扇区域的外沿边框,中挺外框及下滑固定框等均通过隔热条与推拉区域的主体连接,窗扇区域可以使用单独的颜色体系,增加室内部分的美观性,让消费者身心愉快。

此外,窗扇区域的可以是上下一体的固定窗扇,或上下分体的两组固定窗扇,或上部为活动内开外开窗扇,下方为固定窗扇的各种组合方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右侧边框2的外沿边框和第二纵向中挺52之间设置有内开或外开窗扇7,下方还设置有固定窗扇,即只有上部区域可以开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