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4143发布日期:2019-12-27 14:4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清洗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拖把清洗桶。



背景技术:

传统拖把的拖把杆固定在拖把杆连接头上,拖把杆连接头铰接在铰接座上,铰接座铰接在连接座上,拖布通过套接、粘贴或卡扣等方式固定在连接座上,拖布清洗时需要用水拧干,且在使用时常出现清洁不干净的问题。直至平板拖把的诞生,因其清洁能力强、不需要手拧干等特点,一下子就成为了当下较流行的一种家居用品。

但是,平板拖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清洗不干净的现象。现有技术中,拖把清洗桶分为清洗区和挤干区两部分,平板拖把清洗时,先在清洗区进行清洗过程,再将平板拖把插入至挤干区进行挤水过程。在此过程中,将平板拖把从清洗区拿到挤干区挤干时,会将部分水带离清洗区,容易滴落在地面上,造成地面的湿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把清洗桶,通过平板拖把在桶体的同一个区域进行清洗以及挤干过程,且采用对拖把擦拭物进行水喷洗,以解决拖把清洗过程中容易将脏水滴落在地面上的问题,并且增强对拖把的清洗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拖把清洗桶,包括桶体以及桶盖,桶体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的顶部与桶盖卡接,其特征在于:桶体的内侧相对导向槽的下端设置有抽水装置;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组件、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输水组件,进水管道的一端与出水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抽水组件的两端,输水组件与出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抽水组件的顶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顶部位于导向槽内,拖把位于导向槽最低端时,活塞杆的顶部与拖把顶触;桶盖内侧相对导向槽的外壁连接有喷水组件,喷水组件的进水端与输水组件连通。

进一步的,活塞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活塞杆的内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抽水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活塞杆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抽水组件的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进水管道的进水口端设置有滤网,进水管道与抽水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件,出水管道与抽水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组件。

进一步的,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一橡胶塞以及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橡胶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抽水组件的进水口端,第一橡胶塞位于进水管道内,进水管道内设置有匹配第一橡胶塞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一导向柱。

进一步的,第二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二橡胶塞以及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橡胶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出水管道的进水口端,第二橡胶塞位于抽水组件内,抽水组件内设置有匹配第二橡胶塞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导向柱。

进一步的,桶盖上相对导向槽靠近喷水组件一侧设置有刮干组件,刮干组件与导向槽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桶盖的顶部相对导向槽设置有导向座,导向座整体向下凹陷。

进一步的,桶盖上相对导向座的下方设置有滑轮组件,桶盖的侧壁中部铰接有提手。

进一步的,桶盖与导向槽之间设置有卡接件。

综上所述,这样的拖把清洗桶,通过实现平板拖把单侧进行清洗及挤干的过程,减少拖把从清洗区拿到挤干区这一过程,从而有效的避免脏水滴落在地面上;通过拖把沿着导向槽向下,拖把杆与活塞杆顶触,使得活塞杆向下运动,致使喷水组件实现喷水功能,对拖把擦拭物以免进行喷洗,配合刮干组件,实现拖把的喷洗及刮干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拖把清洗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拖把清洗桶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桶体以及桶盖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抽水装置的爆炸图;

其中,1、桶体;11、导向槽;2、抽水装置;3、抽水组件;31、活塞杆;311、第一弹性件;4、进水管道;41、滤网;42、第一单向阀组件;421、第一橡胶塞;422、第二弹性件;5、出水管道;51、第二单向阀组件;511、第二橡胶塞;512、第三弹性件;6、输水组件;7、桶盖;71、喷水组件;72、刮干组件;73、导向座;74、滑轮组件;75、提手;76、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桶体1以及桶盖7,桶体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槽11,导向槽11的顶部与桶盖7卡接,其特征在于:桶体1的内侧相对导向槽11的下端设置有抽水装置2;抽水装置2包括抽水组件3、进水管道4、出水管道5以及输水组件6,进水管道4的一端与出水管道5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抽水组件3的两端,输水组件6与出水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抽水组件3的顶部连接有活塞杆31,活塞杆31的顶部位于导向槽11内,拖把位于导向槽11最低端时,活塞杆31的顶部与拖把顶触;桶盖7内侧相对导向槽11的外壁连接有喷水组件71,喷水组件71的进水端与输水组件6连通。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拖把顺着导向槽11向下,与活塞杆31的顶部顶触,活塞杆31向下,致使抽水组件3的内的水途径出水管道5以及输水组件6从喷水组件71中喷出,对拖把擦拭物一面进行喷洗;拖把在导向槽11内上移,活塞杆31向上移动,致使桶体1内的水途径进水管道4进入到抽水组件3的内腔中,以便下次活塞杆31在做下冲程时,抽水组件3中有足够的水充喷水组件71中喷出。该拖把清洗桶,实现了平板拖把在用一个空间内进行清洗及挤干的过程,减少以往清洗桶需要把拖把从清洗区拿到挤干区这一过程,从而有效的避免脏水滴落在地面上。

其中,活塞杆3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11,第一弹性件311的一端与活塞杆31的内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抽水组件3的内部固定连接,活塞杆31的底部外侧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抽水组件3的内壁紧密贴合。为保证活塞杆31能够在抽水组件3内实行自动回弹功能,所以在活塞杆31的内侧设置第一弹性件311,拖把沿着导向槽11向下与活塞杆31顶部顶触,活塞杆31做下冲程运动,第一弹性件311被压缩;当拖把沿着导向槽11向上运动时,在第一弹性件311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活塞杆31向上运动做上冲程运动,此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11的弹力也可以减轻使用者提拉拖把过程中使用的力。密封圈的作用是保证抽水组件3内部的气密性,保证抽水组件3与外部的压强不同。

进一步的,进水管道4的进水口端设置有滤网41,进水管道4与抽水组件3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组件42,出水管道5与抽水组件3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组件51。经过清洗拖把后,桶内的水会变得浑浊,并带有一定的颗粒。滤网41的作用就是将这些颗粒阻挡在进水管道4的外面,使其进入不了抽水装置2中,不仅可以保证喷水组件71上的喷水孔不会被堵塞,而且还能保证颗粒不会进入抽水装置2中,避免颗粒长时间处于抽水装置2中,对抽水装置2内的零部件造成一定的损坏。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单向阀组件42包括第一橡胶塞421以及第二弹性件422,第二弹性件422的一端与第一橡胶塞42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抽水组件3的进水口端,第一橡胶塞421位于进水管道4内,进水管道4内设置有匹配第一橡胶塞421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一导向柱。第二单向阀组件51包括第二橡胶塞511以及第三弹性件512,第三弹性件512的一端与第二橡胶塞51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出水管道5的进水口端,第二橡胶塞511位于抽水组件3内,抽水组件3内设置有匹配第二橡胶塞511的第二通孔以及第二导向柱。活塞杆31在抽水组件3内做上冲程过程中,抽水组件3内部形成一定的无水区域,抽水装置2外部的水压以及输水组件6内的水压均大于抽水组件3内部的水压,致使第二单向阀组件51内的第二橡胶塞511堵在第二通孔中,第一单向阀组件42内的第一橡胶塞421则向抽水组件3一侧移动,桶体1内的水途径滤网41进入到抽水组件3中,直至抽水装置2外部的水压等于抽水组件3内部的水压。而在活塞杆31被拖把向下顶触做下冲程过程中,抽水组件3的水被活塞杆31挤压,使抽水组件3内的水压远远大于外部的水压,此时第一单向阀组件42中的第一橡胶塞421将第一通孔牢牢堵住,而第二单向阀组件51中的第二橡胶塞511则向出水管道5一侧移动,抽水组件3内的水途径出水管道5从喷水组件71喷出,进行对拖把的清洗。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该结构实现水流的单项流动,整体来讲,该抽水装置2与水泵的原理相同。

另外,桶盖7上相对导向槽11靠近喷水组件71一侧设置有刮干组件72,刮干组件72与导向槽11之间留有间隙,便于拖把经过刮干组件72后产生的水流向桶体1内。桶盖7的顶部相对导向槽11设置有导向座73,导向座73整体向下凹陷,便于使用者将拖把放入导向槽11内。桶盖7上相对导向座73的下方设置有滑轮组件74,便于拖把在导向槽11内上下移动,减小拖把与导向槽11内壁的摩擦力。桶盖7的侧壁中部铰接有提手75,桶盖7与导向槽11之间设置有卡接件76。

综上所述,这样的拖把清洗桶,通过实现平板拖把单侧进行清洗及挤干的过程,减少拖把从清洗区拿到挤干区这一过程,从而有效的避免脏水滴落在地面上;通过拖把沿着导向槽11向下,拖把杆与活塞杆31顶触,使得活塞杆31向下运动,致使喷水组件71实现喷水功能,对拖把擦拭物以免进行喷洗,配合刮干组件72,实现拖把的喷洗及刮干的过程。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