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衣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5596发布日期:2019-10-15 17:5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衣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衣橱。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衣橱一般仅具备衣物储放功能,当衣物洗涤完成后,通常需要自然晾晒或者采用烘干机处理,然后才能将干衣置入衣橱内,尤其是当洗涤的衣物数量较多时,繁复的晾衣和收衣操作会消耗较长的时间,因此,集衣物烘干和衣物储放为一体的衣橱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1为现有的一种智能衣橱,包括超声波干衣组件100、衣物传输组件200、衣挂组件300 和衣橱本体400。图2为衣物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衣物传输组件200包括轨道201、辅导轨 202、烘干位置点203为和转向机构204,挂有待烘干衣物的衣挂组件300在轨道201上进行列队等候,列队中的位置最靠近超声波干衣组件100的衣挂组件300为1号,1号衣挂组件300沿轨道 201移动至c处的烘干位置点203,由超声波干衣组件100进行烘干处理,同时列队中的其他衣挂组件300均向超声波干衣组件100的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并按次序产生新的1号衣挂组件300。烘干完成后,衣挂组件300返回至d处的转向点,由驱动滚轮带动衣挂组件300及悬挂的衣物旋转90度,然后沿辅导轨202依次移动至转向点e、转向点f,直至转向点g,然后由驱动滚轮再带动衣挂组件300旋转90度,沿轨道201移动至列队的最后端。原来的1号衣挂组件300离开转向点d的同时,列队中新的1号衣挂组件300进入超声波干衣组件100中进行烘干,重复上述循环动作,直至列队中所有的衣物烘干完成。

然而,这种衣橱结构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只有当前一个1号衣挂组件300由c点移动至d点,准备进入辅导轨202时,新的1号衣挂组件300才能由图中标号1的位置向c点移动,即只有当前一个衣挂组件300由轨道201移动至辅导轨202,下一个衣挂组件300才能向c点移动,否则只能在距离c点相对较远的标号1的位置排队等待,可见这种方式衣物排队等待烘干的时间较长,干衣效率慢,导致所有衣物烘干所需的时间较长。其次,烘干的衣物经辅导轨202 最终会回到列队的末端,即烘干的衣物最终还在轨道201上,这样将导致干衣和湿衣混合挂置,没有实现干湿分离,使得被烘干的衣物会沾染湿气,从而导致干衣效果不佳,不利于衣物的储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衣橱,以解决现有集衣物烘干和衣物储放为一体的衣橱,其干衣效率和干衣效果不足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衣橱,包括超声波干衣组件、传输组件、衣挂组件和衣橱本体,所述衣挂组件可沿在传输组件上移动,所述衣橱本体内包括干衣间、储衣间、中转间和控制器,所述干衣间与所述储衣间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主板以及与所述主板垂直的侧板,所述侧板朝向超声波干衣组件,所述干衣间和储衣间通过中转间连通;

所述传输组件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贯通干衣间、储衣间和中转间,位于所述干衣间内的轨道上设有列队等待点和烘干位置点;所述超声波干衣组件设置在干衣间的侧壁上,所述超声波干衣组件包括第一活动夹板和第二活动夹板,所述第一活动夹板位于靠近中转间的一侧,所述第二活动夹板上设有若干超声波发生器;当所述第一活动夹板转动至闭合位时,所述第一活动夹板与所述侧板对接在轨道两侧;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衣物组件行至所述烘干位置点时,控制所述第一活动夹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夹板闭合夹紧衣物,同时启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对衣物进行烘干;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活动夹板打开,以使被烘干的衣物沿轨道进入所述中转间。

将待干燥的衣物挂置在衣挂组件上,相邻两个衣挂组件间隔一定的距离,形成列队,各衣挂组件同时沿轨道向超声波干衣组件所在位置移动,当列队中的1号衣物行至烘干位置点时,使其后的衣挂组件悬停在列队等待点,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活动夹板和第二活动夹板闭合,将衣服夹紧在第一活动夹板和第二活动夹板之间,同时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来烘干衣物内的水分。当第一活动夹板闭合时,第一活动夹板与侧板无缝对接,从而避免衣物烘干过程中的湿气进入储衣间,当衣物烘干完成后,控制第一活动夹板转动打开,使干衣间形成开口,从而将烘干后的衣物运送至中转间,然后闭合第一活动夹板。中转间可以设置成通风结构,以便快速排出其内少量的湿气,然后再将衣物由中转间移动至储衣间。在开启第一活动夹板将衣物移出干衣间的同时,控制当前列队1 号的衣挂组件移动至烘干位置点,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干燥,以此类推,直至列队中的所有衣物全部烘干完毕,并转移至储衣间。

本申请中,衣物烘干完毕后直接开启第一活动夹板,使得衣物能够前进离开烘干位置点,这样其后等待的下一件衣物就可以直接向烘干位置点移动,即前一件衣物干燥完毕,后一件衣物就可以准备干燥,从而提高了衣物烘干的效率,减少列队等待所消耗的时间。另外,通过第一活动夹板和中转间,能够有效隔离干衣间和储衣间,实现干湿分离,从而提高衣物的烘干效果,并确保储衣间内衣物的干燥性,真正实现了衣物储放和衣物烘干的一体化,有效减少晾衣和收衣的时间,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智能衣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智能衣橱的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衣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智能衣橱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将烘干后的衣物移至中转间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超声波干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衣挂组件的正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衣挂组件的侧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一活动夹板与侧板对接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衣橱,其结构包括:超声波干衣组件100、传输组件200、衣挂组件300和衣橱本体400,衣挂组件300可沿传输组件200移动,衣橱本体400内包括干衣间401、储衣间403、中转间402和控制器404,干衣间401与储衣间403之间设有隔板405,隔板405包括主板4051以及与主板4051垂直的侧板4052,侧板4052朝向超声波干衣组件100,干衣间401和储衣间403通过中转间402连通。

其中,传输组件200包括轨道201,轨道201贯通干衣间401、储衣间403和中转间 402,整个轨道201呈现环形结构,使得挂置衣物的衣挂组件300可以沿轨道201行至干衣间401、中转间402和储衣间403中,因此传输组件200是控制衣物处理进程的重要组件。位于干衣间401内的一段轨道201上设有列队等待点202和烘干位置点203,烘干位置点203与超声波干衣组件100的工作区间对应,以便衣物行至烘干位置点203时,可以利用超声波衣物进行有效烘干。

将待干燥的衣物挂置在衣挂组件300上,并将衣挂组件300放置在干衣间401内的轨道201上,相邻两个衣挂组件300可间隔一定的距离,形成列队,各衣挂组件300同时沿轨道向超声波干衣组件100所在位置移动,当列队中的1号衣物行至烘干位置点203时,使其后的衣挂组件300悬停在列队等待点202。

超声波干衣组件100设置在干衣间401的侧壁上,超声波干衣组件100包括第一活动夹板101和第二活动夹板102,第一活动夹板101位于靠近中转间402的一侧,第二活动夹板102上设有若干超声波发生器103。当第一活动夹板101转动至闭合位时,第一活动夹板101与侧板4052对接在轨道201的两侧。

控制器404,用于当衣物组件行至烘干位置点203时,控制第一活动夹板101和所述第二活动夹板102闭合夹紧衣物,同时启动超声波发生器103对衣物进行烘干;以及,控制第一活动夹板101打开,以使被烘干的衣物沿轨道201进入中转间402。

当衣物运动至烘干位置点203时,需要使第一活动夹板101与第二活动夹板102闭合,以夹紧位于两者之间的衣物,即使第一活动夹板101位于a1位置,第二活动夹板 102位于b1位置,此时第一活动夹板101与第二活动夹板102平行,第一活动夹板101 与第二活动夹板102的间距可根据衣服平均厚度进行设置。当第一活动夹板101位于a1 位置时,第一活动夹板101应与侧板4052对齐且无缝对接在轨道201的两侧,以保证衣物进行烘干处理时,干衣间401处于密封状态,避免衣物蒸发的水分、湿气流通到储衣间403中。当衣物烘干完毕后,如图5所示,打开所述第一活动夹板101,即将第一活动夹板101由位置a1旋动至位置a,这样第一活动夹板101与侧板4052的对接被解除,干衣间401被打开一个出口,使得被烘干的衣物能快速转移至中转间402,烘干位置点203 被解除占用,则令下一个衣挂组件300由列队等待点202向烘干位置点203移动。

利用隔板405将干衣间401和储衣间403进行隔离,以实现干湿分离,隔板405整体呈L形结构,主板4051沿平行于衣橱本体400的长度方向设置,侧板4052与第一活动夹板101对应,第二活动夹板102位于远离中转间402的一侧。在图4和图5的示例中,中转间402设计在衣橱本体400的左端,分别连通干衣间401和储衣间403,中转间402 是过渡空间,干衣、中转到储衣过程是沿轨道201逆时针方向运行完成。当第一活动夹板101被打开时,干衣间401内的少部分水气会进入中转间402,因此中转间402可设计成通风结构。

如图4所示中,中转间402设有换气管路4021,换气管路4021上设有阀门4022;控制器404与阀门4022电连接,用于当超声波发生器103首次启动时,即初始列队中的第一件衣物开始烘干时,开启阀门4022,使中转间402与外界连通,在列队衣物烘干的全程进行排气;以及,当列队中的全部衣物都烘干完成并均转至储衣间403后,关闭阀门4022,以密封中转间402,避免外界的杂质、灰尘或水分等进入衣橱本体400内。这种中转间结构,使被烘干的衣服从干衣间401移至中转间402后,可以通风换气以进一步排放水气,保证进入储衣间403的衣物具有良好的干燥性,从而提高干衣效果,利于衣物的储放。

本实施例所述智能衣橱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原理为:将待干燥的衣物挂置在衣挂组件 300上,相邻两个衣挂组件300间隔一定的距离,放置在干衣间401内,形成列队,各衣挂组件300同时沿轨道201向超声波干衣组件100所在位置移动,当列队中的1号衣物行至烘干位置点203时,使其后的衣挂组件300悬停在列队等待点202,此时,控制器404 控制第一活动夹板101和第二活动夹板102闭合,将衣服夹紧在第一活动夹板101和第二活动夹板102之间,同时启动超声波发生器103,利用超声波来烘干衣物内的水分。当第一活动夹板101闭合时,第一活动夹板101与侧板4052无缝对接,从而避免衣物烘干过程中的湿气进入储衣间403,当衣物烘干完成后,控制第一活动夹板101转动打开,使干衣间401形成出口,从而将烘干后的衣物运送至中转间402,然后闭合第一活动夹板101。中转间402可以设置成通风结构,以便快速排出其内少量的湿气,然后再将衣物由中转间402移动至储衣间403。在开启第一活动夹板101将衣物移出干衣间401的同时,控制当前列队1号的衣挂组件300移动至烘干位置点203,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干燥,以此类推,直至列队中的所有衣物全部烘干完毕,并转移至储衣间403。

本实施例中,衣物烘干完毕后不会如现有衣橱那样沿原路逆行,而是直接开启第一活动夹板101,使得衣物能够前进离开烘干位置点203,这样其后等待的下一件衣物就可以直接向烘干位置点203移动,即前一件衣物干燥完毕,后一件衣物就可以准备干燥,从而提高了衣物烘干的效率,减少列队等待所消耗的时间。另外,通过第一活动夹板101 和中转间402,能够有效隔离干衣间401和储衣间403,实现干湿分离,从而提高衣物的烘干效果,并确保储衣间403内衣物的干燥性,真正实现了衣物储放和衣物烘干的一体化,有效减少晾衣和收衣的时间,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4,轨道201包括依次连接的进衣滑道2011、干衣滑道2012、中转滑道2013 和储衣滑道2014,进衣滑道2011和干衣滑道2012位于干衣间401内,中转滑道2013 位于中转间402内,储衣滑道2014位于储衣间403内;进衣滑道2011与主板4051平行,干衣滑道2012与进衣滑道2011垂直,干衣滑道2012向超声波干衣组件100延伸,干衣滑道2012对应于第一活动夹板101和第二活动夹板102中间的位置,干衣滑道2012与进衣滑道2011的连接点(拐点)即为列队等待点202,干衣滑道2012与中转滑道2013 的连接点(拐点)即为烘干位置点203。第一活动夹板101与侧板4052对接在中转滑道 2013的外围,中转滑道2013的一端与干衣滑道2012垂直连接,中转滑道2013的另一端与储衣滑道2014平行连接,中转滑道2013上具有两个拐点,分别为c点和d点,d 点也是中转滑道2013和储衣滑道2014的连接点,被烘干的衣物从烘干位置点203沿中转滑道2013运行,依次绕过c点和d点后,即可进入储衣间403中。储衣间403的正面可以设有柜门,该柜门可以使滑动式、推拉式或者对开式,打开柜门即可方便用户摘取所需衣物。同样地,在干衣间401的适应位置也可设置相应的门,以便用户将湿衣挂在干衣间401中的衣挂组件300上,还可通过开放干衣间401的门,为衣间401通风干燥。

参照图4和图5,S2为主板4051与干衣间401侧壁的间距,Lc为侧板4052的长度, L1为第一活动夹板101的长度,L2为第二活动夹板102的长度,S1为进衣滑道2011与干衣间401侧壁的间距,则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S2=Lc+L1,L1小于L2,并且S1 大于或等于L2。烘干位置点203与干衣间401侧壁的间距等于L1,当衣服移动至烘干位置点203时,由于L1小于L2,得衣物的一面会紧贴第二活动夹板102,衣物的另一面同时紧贴第一活动夹板101和侧板4052,使得衣服可以被超声波干衣组件充分覆盖并夹持,从而提高干衣效率和干衣的效果。此外,这种设计还便于第一活动夹板101的开合,使得第一活动夹板101的开合不被中转滑道2013影响,从而保证第一活动夹板101工作的可靠性,以及超声波干衣组件100处于工作状态时干衣间401密闭性。

可选地,第一活动夹板101上设有湿度传感器104,控制器404与湿度传感器104 电连接,当湿度传感器104的检测参数低于阈值时,说明衣服已经烘干完成,控制器404 控制第一活动夹板101打开,以使被烘干的衣物沿轨道201进入中转间402,同时控制当前列队中的第一个衣挂组件300从列队等待点202向烘干位置点203行进。只有当满足衣挂组件300位于烘干位置点203,并且第一活动夹板101处于闭合状态时,控制器 404才控制超声波发生器103启动。

在本实施例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的超声波干衣组件结构中,第一活动夹板101与干衣间401的侧壁通过第一转轴105连接,第一活动夹板101上设有若干超声波发生器103,第二活动夹板102与干衣间401的侧壁滑动连接,具体地,干衣间401 的侧壁上设有滑动机构406,滑动机构406包括滑槽4061和滑动接头4062,滑动接头 4062可以沿滑槽4061移动,滑动接头4062与第二活动夹板102通过第二转轴106连接。

第一转轴105和第二转轴106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电机与控制器404电连接,从而使得控制器404可以控制第一活动夹板101和第二活动夹板102的开合,第一活动夹板 101和第二活动夹板102的限行角度均为90°。为了减少列队的等待时间,提高衣物烘干效率并保证烘干效果,本申请中还可在烘干位置点203处同时对两件及以上的衣物进行烘干,对此在第一活动夹板101上增设若干超声波发生器103,从而可以启动多个超声波发生器103以加快多件衣物的烘干速率,超声波发生器103的启动数量可根据烘干位置点203处悬挂的衣物数量而定,为保证衣物烘干效果,避免单次烘干耗时过大,烘干位置点203处待干燥的衣物不宜过多。

此外,当烘干位置点203悬挂两件或两件以上的衣物时,由于衣物总体厚度的增加,需要移动滑动接头4062,以增大第一活动夹板101与第二活动夹板102的间距,通过滑动机构406可以调节超声波干衣组件100的单次烘干衣物数量。滑动接头4062与第二活动夹板102通过第二转轴106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活动夹板101只能旋转,而第二活动夹板102可以旋转,或者旋转加平移。当衣挂组件300沿干衣滑道2012向烘干位置点203 移动时,为避免第二活动夹板102可能阻挡衣挂组件300行进,可以控制第二活动夹板 102旋转打开一定的角度,以便衣挂组件300通过。

对于以上方案中所述的衣挂组件300,如图7和图8所示,衣挂组件300包括驱动式滚轮301、滚轮支架302、壁板303、挂衣杆304和衣架305,驱动式滚轮301与壁板 303通过滚轮支架302连接,壁板303的内部设有第一凹槽306,挂衣杆304固定在第一凹槽306两端,衣架305悬挂在挂衣杆304上,衣架305用于支撑和挂置衣物,驱动式滚轮301沿轨道201移动,以调节衣物在衣橱本体400内的位置。滚轮支架302与壁板303之间为旋转连接,在衣挂组件300沿轨道201行至某些位置点时,比如行至列队等待点202,或者侧板4052与轨道201的接触点,可以通过壁板303的旋转,改变挂衣杆 304和衣架305的角度,进而改变衣物的角度和朝向,便于衣物在轨道201中移动,避免衣物产生损伤和污染。

本实施例中,烘干位置点203设有第一卡位器,列队等待点202设有第二卡位器,控制器404分别与第一卡位器和第二卡位器电连接,以控制衣挂组件300在烘干位置点 203和列队等待点202的行进状态。当衣挂组件300行至列队等待点202时,由第二卡位器对衣挂组件300进行锁定,从而使衣挂组件300在列队等待点202处等待烘干处理,以及,由第二卡位器对衣挂组件300解除锁定,以使衣挂组件300沿干衣滑道2012向烘干位置点203行进。

当衣挂组件300行至烘干位置点203时,由第一卡位器对衣挂组件300进行锁定,从而使卡位器衣挂组件300卡在烘干位置点203,由超声波干衣组件100进行烘干处理,以及,由第一卡位器对衣挂组件300解除锁定,以使衣挂组件300沿中转滑道2013行至中转间402。第一卡位器和第二卡位器的结构可参照现有卡位装置,比如在轨道内对应点处设置伸缩挡板,或者在对应点处装设位置开关等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衣挂组件300中的驱动式滚轮301一般在轨道201的中央运行,对于第一活动夹板 101与侧板4052之间的对接结构,如图9所示,第一活动夹板101的末端设有第二凹槽 1011,侧板4052的前端设有第三凹槽4053,第三凹槽4053的深度D2小于第二凹槽1011 的深度D1,且D1与D2之和等于中转滑道2013的宽度,第二凹槽1011和第三凹槽4053 的其他尺寸应与中转滑道2013相匹配。第一活动夹板101与侧板4052对接后,形成了矩形环镂空结构,套设在中转滑道2013的外围,使得第一活动夹板101闭合时,干衣间 401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另外,当第一活动夹板101被打开时,对接状态解除,由于第三凹槽4053的深度D2小于第二凹槽1011的深度D1,因此侧板4052占据中转滑道2013 的底面积较少,侧板4052不会阻挡衣挂组件300的通行,便于衣挂组件300沿中转滑道 2013顺畅移动,从而快速将烘干后的衣物转移至中转间402内。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衣物烘干完毕直接开启第一活动夹板,使得衣物能够前进离开烘干位置点,这样其后等待的下一件衣物就可以直接向烘干位置点移动,即前一件衣物干燥完毕,后一件衣物就可以准备干燥,从而提高了衣物烘干的效率,减少列队等待所消耗的时间。另外,通过第一活动夹板和中转间,能够有效隔离干衣间和储衣间,实现干湿分离,从而提高衣物的烘干效果,并确保储衣间内衣物的干燥性,真正实现了衣物储放和衣物烘干的一体化,有效减少晾衣和收衣的时间,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当干衣间没有烘干工作时,可以使第一活动夹板位于a1位置,第二活动夹板位于b1位置,使储衣间内闲置的衣挂组件300反向经中转间回到干衣间,以便下次烘干衣物时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