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办公位屏风式办公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9089发布日期:2019-08-31 01:0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双办公位屏风式办公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技术领域,主要是涉及一种办公桌。



背景技术:

双办公位屏风办公桌是由屏风和两个桌面12组合成的一个整体,桌面是由屏风及各种配件来支撑,连接办公室屏风框架底部附有水平调节脚,可根据不同地面调节高低。屏风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因而屏风办公桌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办公室空间。

传统的屏风办公桌的屏风由板件和铝合金框架构成,双办公位的屏风尺寸较大,铝合金框架支撑制成分体式,办公桌现场组装时不仅要将单体的铝型材拼接成整体式框架,还要将板件嵌入框架内,组装过程比较繁复。而且,现有的板件主要采用木质或者塑料材质,隔音效果较差,不能为办公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组装简单且隔音效果好的双办公位的屏风办公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办公位的屏风式办公桌,由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办公桌及连接在两个办公桌之间的连接屏风组成;所述U型办公桌由U形屏风和桌面组成,所述桌面位于所述U形屏风围成的安装区域内;所述U形屏风和所述连接屏风均由龙骨,位于龙骨内侧的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及位于龙骨外侧的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构成;所述龙骨中设置有数个安装孔位,每个所述安装孔位中均至少嵌设有一块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所述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和所述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贴合并固定;

所述连接屏风的两端分别采用连接件与两个所述U形屏风的一个侧屏板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连接屏风和所述U形屏风的龙骨内;所述龙骨外部对应所述连接件处焊接有螺母,旋拧于所述螺母内的螺栓插入所述连接件的插孔内将连接件与所述龙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和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厚度为8mm~10mm,克重为1800g/㎡~00g/㎡。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与所述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之间,以及与所述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之间均涂布有用于粘连固定的胶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对应所述龙骨的一侧,以及所述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相对所述龙骨的一侧均采用胶水贴合有一层装饰布料;所述装饰布料将所述龙骨的窄侧边包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U形屏风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支撑所述桌面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由支撑板和支撑杆构成;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采用螺丝固定于所述桌面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屏风的中屏板内侧;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采用螺丝固定于所述所述桌面的底部,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U形屏风的侧屏板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龙骨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杆的的固定隔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卡住所述固定隔条的卡槽;所述U形屏风对应所述卡槽处设置有让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支撑杆由两个支杆和一个中间杆构成;所述中间杆的两端插入分别插入两个支杆端部的插孔内,并采用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是,所述连接屏风和U形屏风的底部设置有置于地面的水平调节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多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安装于龙骨中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屏风,办公桌现场装配时,只需将连接件插入连接屏风和U形屏风的龙骨中,再将螺栓拧紧使螺栓插入连接件的插孔内即可完成连接屏风与U形屏风的固连;再将支撑组件和桌面安装于屏风的内侧即可完成一台屏风办公桌的现场安装工作,因此整体式屏风结构,以及采用连接件固连连接屏风与U形屏风的方式简化了办公桌的装配流程;

2.聚酯纤维吸音板能够吸收室内噪音,为办公人员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

3.聚酯纤维吸音板为环保材料,装饰布料采用环保胶水-SBS喷胶,制成的办公桌净味环保,不危害办公人员身心健康;

4.桌面采用三点固定方式安装于U形屏风内侧,如此可以保证桌面的稳定性;

5.支撑桌面的支撑杆采用分体式结构,如此只需根据U形屏风和桌面的宽度调整中间件的长度即可,如此企业便可将支杆进行模块化生产,降低了办公桌的生产成本;除此之外,分体式结构还减少了办公桌的配件种类,更便于用于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双办公位屏风式办公桌的结构图;

图2为U型办公桌的结构图;

图3为U形屏风与连接屏风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板的结构图;

图5为支撑杆的结构图;

图6为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双办公位屏风式办公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办公位的屏风式办公桌,其由两个相对设置的U型办公桌10及连接在两个办公桌之间的连接屏风20组成。从图1中可以看出,连接屏风20呈S形,其位于两个U型办公桌10之间,连接屏风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U形屏风11的一个侧屏板连接。参见图2,U型办公桌10由U形屏风11和桌面12组成,桌面12采用支撑组件安装于U形屏风11围成的安装区域内。连接屏风20和U形屏风11的底部设置有置于地面的水平调节脚30。

U形屏风11和连接屏风20均由龙骨,位于龙骨内侧的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及位于龙骨外侧的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构成;龙骨中设置有数个安装孔位,每个安装孔位中均至少嵌设有一块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两侧分别采用SBS喷胶与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和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贴合并固定。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和中间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厚度为8mm~10mm,克重为1800g/㎡~2000g/㎡。

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相对龙骨的一侧,以及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相对龙骨的一侧均采用胶水贴合有一层装饰布料;装饰布料将龙骨的窄侧边包覆。装饰布料不仅仅能够提高屏风的美观度,还能够将吸音板牢牢的固定于龙骨中,因此装饰布料也需选用结实、不易变形的布料材质。为了防止因热胀冷缩或者老化导致的装饰布料从吸音板的表面拱起分离,所以需采用SBS喷胶将装饰布料贴合于内层聚酯纤维吸音板和外层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外表面。

连接屏风20的两端分别采用四个连接件40与两个U形屏风11的一个侧屏板连接。参见图3,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屏风20和U形屏风11的龙骨内;龙骨外部对应连接件40处焊接有螺母41。办公桌现场装配时,只需将连接件40插入连接屏风20和U形屏风11的龙骨中,再将螺栓42拧紧使螺栓插入连接件40的插孔内即可完成连接屏风20与U形屏风11的固连;再将支撑组件和桌面12安装于屏风的内侧即可完成一台屏风办公桌的现场安装工作,因此整体式屏风结构,以及采用连接件40固连连接屏风20与U形屏风11的方式简化了办公桌的装配流程。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种所述的支撑组件由支撑板和支撑杆构成。

支撑板为2mm厚的金属板,其一端采用螺丝固定于桌面12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U形屏风11的中屏板内侧。请参阅图4,金属板对应桌面12的一端设置有长条孔71,如此在现场安装作业时,可以根据实际装配公差调节桌面12的距离。为了配合金属板的安装,桌面12的底部可预先攻出螺牙孔。

支撑杆由两个支杆81和一个中间杆82构成;中间杆的两端插入分别插入两个支杆端部的插孔内。支撑杆外部对应两个插孔处各焊接有一个螺母83,以一螺栓旋拧入螺母83中将中间杆固定。中间杆采用螺丝固定于桌面12的底部,两个支杆分别固定于U形屏风11的侧屏板内侧。

吸音板为多孔型软性材质,不适合设置螺纹孔作为支撑件的安装部件,所以在龙骨对应桌面12处焊接有金属固定隔条50。支杆可以插入固定隔条50内,再采用螺丝固定,也可以采用图6中的方式,在支杆的端部设置有卡住固定隔条50的卡槽84,支杆于卡槽处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以便于卡合。U形屏风11对应卡槽处设置有对支杆进行让位的让位孔,如此,在现场组装时,只需将支杆插入让位孔内并向下压合即可。

由于龙骨中增加了固定隔条50,因此龙骨中用于安装中间聚酯纤维吸音板的位置增加,所以中间聚酯纤维吸音板的尺寸要根据改变后的位置尺寸进行对应调整。

实施例三

聚酯纤维吸音板制成弧形需要较复杂的工艺,高昂的生产成本会导致办公桌的售价增加,失去了价格优势,而且办公桌呈U形,两个办公位之间已采用S型屏风隔离,已经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噪音,所以龙骨的弧形处可以不安装吸音板。但是,屏风本体的外部包裹有装饰布料,所以需要在弧形处设置能够撑起装饰布料的隔条60参见图6。

实施例四

图1中所示的屏风式办公桌,其具有U形屏风11和S型屏风,通过结构分解可以看出,参见图7,U形屏风11由屏风A、屏风B和屏风C构成,其中屏风A和C为镜像对称结构;S型屏风由屏风D,屏风E和屏风F构成,其中屏风D和屏风F的结构相同。通过形状分析,可以将相同形状的屏风A、屏风D和屏风F视为同一构件,将屏风C视为一种构件,将屏风B和E视为同一构件,这样便不仅可以做小整个办公桌的包装尺寸,而且,企业通过模块化的生产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管理成本。

屏风生产时,可以根据上述分类进行生产,在屏风A、B、D、E、F的龙骨弧形侧设置许可连接件40插入的槽孔,并在侧面焊接螺母41;在屏风C的龙骨两侧安装上述描述做相同处理。这样,在办公桌现场组装时,只需采用连接件40将屏风连接成整体即可。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该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