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暖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2268发布日期:2019-07-10 09:42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暖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暖毯。



背景技术:

水暖毯,又称水热毯,是新一代水循环取暖型电热毯,是普通电热毯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优点是安全,并且对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度有一定促进效果。它是基于电热毯的种种弊端和不安全性进行的一种改进型产品,利用水电隔离原理实现安全、恒温、无电磁辐射、无感应电压等诸多优点。

水暖毯主要包括控温主机和毯体,毯体内设有内循环管道,毯体上设有连通内循环管道的分集水器,控温主机和分集水器通过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现有技术中分集水器的进水管口和回水管口大多通过卡扣的形式与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长期使用后,由于摩擦、碰撞、氧化等原因,容易导致接口处脱落,造成漏水,影响正常使用,另外,由于工作状态下控温主机通电,漏水还易引发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水和回水接口密封结构良好不易泄露的水暖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暖毯,包括控温主机和毯体,毯体内设有内循环管道,毯体上设有连接内循环管道的分集水器,控温主机和分集水器通过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分集水器的进水管口连接进水管道,分集水器的回水管口连接回水管道,分集水器的进水管口和回水管口均包括内侧的螺纹段、末端的锥形管接头以及套设在螺纹段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锥形管接头和锥形锁紧套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套设在锥形管接头上并由锥形锁紧套压紧固定。

锥形锁紧套的外壁面为六面体结构。

内侧的螺纹段与末端的锥形管接头之间设有圆柱段,圆柱段的直径小于螺纹段和锥形管接头的直径。

分集水器设在毯体的侧边上。

分集水器包括连通进水管口的第一管道、连通回水管口的第二管道以及外防护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连通内循环管道的分支管口,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通过长圆孔板连接,外防护壳罩设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还卡设有支撑筋板,支撑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适配的凹口。

分支管口的结构与分集水器的进水管口和回水管口的结构一致,包括内侧的螺纹段、末端的锥形管接头以及套设在螺纹段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锥形管接头和锥形锁紧套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内循环管道套设在锥形管接头上并由锥形锁紧套压紧固定。

分支管口的锥形锁紧套的外壁面为波纹状结构。

控温主机的出水管口和回水管口的结构与分集水器的进水管口和回水管口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内侧的螺纹段、末端的锥形管接头以及套设在螺纹段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锥形管接头和锥形锁紧套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套设在锥形管接头上并由锥形锁紧套压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水暖毯,具有以下优点:

1)分集水器的进水管口和回水管口均采用螺纹压紧的连接方式与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接口处的密封性能更佳,不易产生泄露;

2分集水器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设有多个连通内循环管道的分支管口,各分支管口分别连通不同的内循环管道,水流被同时分支在多个内循环管道内内流动,在加热过程中,加热效率快,且均匀,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3)分集水器设在毯体的侧边,相比传统的设在毯体的头部位置,可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符合人机工程学,也可避免泄漏时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分集水器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水暖毯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中所示,包括控温主机1和毯体2,毯体2内设有内循环管道,毯体2上设有连接内循环管道的分集水器3,控温主机1和分集水器3通过进水管道4和回水管道5连接,分集水器3的进水管口6连接进水管道4,分集水器3的回水管口7连接回水管道5。

分集水器3的进水管口6包括内侧的螺纹段61、末端的锥形管接头62以及套设在螺纹段61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63,锥形管接头62和锥形锁紧套63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进水管道4套设在锥形管接头62上并由锥形锁紧套63压紧固定。分集水器3的回水管口7包括内侧的螺纹段71、末端的锥形管接头72以及套设在螺纹段71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73,锥形管接头72和锥形锁紧套73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回水管道5套设在锥形管接头72上并由锥形锁紧套73压紧固定。锥形锁紧套63和锥形锁紧套73的外壁面均为六面体结构,便于手动或借助工具进行旋紧或松开。

优选的,分集水器3的进水管口6的内侧的螺纹段61与末端的锥形管接头62之间设有圆柱段64,圆柱段64的直径小于螺纹段61和锥形管接头62的直径。分集水器3的回水管口7的内侧的螺纹段71与末端的锥形管接头72之间设有圆柱段74,圆柱段74的直径小于螺纹段71和锥形管接头72的直径。

如图1中所示,分集水器3设在毯体2的侧边上,相比传统的设在毯体2的头部位置,可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符合人机工程学,也可避免泄漏时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图2中所示,分集水器3包括连通进水管口6的第一管道8、连通回水管口7的第二管道9以及外防护壳10,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均设有连通内循环管道的分支管口11,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之间通过长圆孔板12连接,外防护壳10罩设在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

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还卡设有支撑筋板13,支撑筋板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相适配的凹口,以便对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进行稳定卡固支撑。

分支管口11的结构与分集水器3的进水管口6和回水管口7的结构一致,包括内侧的螺纹段111、末端的锥形管接头112以及套设在螺纹段111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113,螺纹段111与锥形管接头112之间设有圆柱段114,锥形管接头112和锥形锁紧套113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内循环管道套设在锥形管112接头上并由锥形锁紧套113压紧固定。分支管口11采用与进水管口6和回水管口7一致的结构,可保证与内循环管道的接口密封性。优选的,锥形锁紧套113的外壁面为波纹状结构,一方面在外防护壳10的上下壳体之间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对锥形管接头112和内循环管道进行防护。

优选的,控温主机1的出水管口14和回水管口15的结构与分集水器3的进水管口6和回水管口7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内侧的螺纹段、末端的锥形管接头以及套设在螺纹段上与之螺纹配合的锥形锁紧套,锥形管接头和锥形锁紧套的直径均沿轴向方向自内而外逐渐减小,进水管道4和回水管道5套设在锥形管接头上并由锥形锁紧套压紧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