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制冷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4216发布日期:2019-09-29 14: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式制冷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制冷杯,属于冷水杯领域。



背景技术:

天气炎热时,冷水或冷却饮料是解暑解渴的必然选择。而在夏季,特别是在夏季户外活动或在长途驾驶或外出野外聚餐时,冰凉爽口的饮用水或饮料,对降温和提神尤为重要。但现有的水杯大多是保温水杯,不具有制冷功能,无法实现人们在高温环境下对冷饮的需求。

专利CN201810343487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制冷水杯,但这种水杯与底座不能分开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在使用及携带上有诸多不便;另外杯盖上没有进气孔,无法调节杯内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多功能且可调节杯内气压的制冷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分离式制冷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杯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腔室内的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导冷板、半导体制冷片、供电模块、散热片和散热风扇,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电连接并为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风扇提供电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与导冷板下端面粘连,导冷板上端面高度超过壳体顶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与散热片粘连,散热片下方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腔中,散热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

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以及控制器操作面板,控制器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测温探头电连接,测温探头传输电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测温探头的电信号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通断电;所述测温探头设置在导冷板上。

其中,所述杯体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杯体上设置有杯盖,杯盖上设置有进气阀。

其中,所述杯体接触设置在底座上方。

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第一泡棉胶与导冷板粘连,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第二泡棉胶与散热片粘连。

其中,所述杯体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杯体底部为单层结构。

其中,所述导冷板为下端面带有凹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套接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杯采用可拆卸分体形式,杯体与底座分离,结构简单,且携带方便;杯体可与底座螺纹固定,也可直接放置,甚至可直接用饮品罐,功能多样化;杯体的盖上设置有进气阀,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离式制冷杯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离式制冷杯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离式制冷杯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离式制冷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离式制冷杯杯体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分离式制冷杯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可分离式制冷杯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可分离式制冷杯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制冷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杯体、11-杯盖、 111-进气阀、2-底座、21-壳体、221-导冷板、222-半导体制冷片、223-供电模块、224-散热片、225-散热风扇、23-控制器、231-控制器操作面板、226-第一泡棉胶、227-第二泡棉胶、24-散热孔、25-测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可分离式制冷杯,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杯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壳体21腔室内的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导冷板221、半导体制冷片222、供电模块223、散热片224和散热风扇225,所述供电模块223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222以及散热风扇225电连接,为半导体制冷片222和散热风扇225提供电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2的冷面与导冷板221下端面粘连,导冷板221上端面高度超过壳体21顶部;半导体制冷片222的热面与散热片224粘连,散热片224下方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风扇225设置在散热腔中,散热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24,用于将散热腔内的热量散发出来。供电模块223可为蓄电池或其他电源,其可直接与家用220V电源连接,也可以与USB接口电源相连,亦可以与车载电源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21上还设置有控制器23以及控制器操作面板231,控制器23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222、测温探头25电连接,测温探头25传输电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23接收测温探头25的电信号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22的工作状态;所述测温探头25设置在导冷板221上端面。测温探头25可选择用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杯体1底部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送到控制器23。控制器操作面板231上可设置有温度指示灯、数字键盘以及显示屏,通过数字键盘进行预设温度,并显示在显示屏上,测温探头25探测杯体1底部的温度并传送到控制器23,控制器23对实时测试到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进行比较,当实测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控制器23控制供电模块停止为半导体制冷片222供电,且控制器操作面板231上的恒温灯亮起;反之,当实测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控制器23控制供电模块为半导体制冷片222通电进行制冷,且控制器面板231上的制冷灯亮起。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1与底座2通过螺纹连接,杯体1为内螺纹,底座2为外螺纹,杯体1与底座2旋紧后,杯体1底部与底座2上的导冷板紧密接触;杯体1上设置有杯盖11,杯盖11上设置有进气阀111,当杯体1内部的压力低于大气压较多时,进气阀111自动打开,以调解杯内的压力。杯体1底座2可拆开使用,杯体1可直接作为水杯使用。

参见图7至图8,进一步的,所述杯体1接触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2通过第一泡棉胶226与导冷板221粘连,半导体制冷片222通过第二泡棉胶227与散热片224粘连,第一泡棉胶226和第二泡棉胶227为泡棉双面胶,泡棉双面胶具有粘着力强、保持力佳、防水性能好、耐温性强等特性,适于导冷或导热。

进一步的,所述杯体1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便于保冷,所述杯底为单层结构,便于传冷。

进一步的,所述导冷板221为金属材料,优选铁、铜、铝、不锈钢等。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224为导热金属材料,优选铝、铜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导冷板221为下端面带有凹槽,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22套接在凹槽内,结构上稳固且导冷效果好。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将杯体1螺纹连接固定到底座上后,将需要制冷的饮品导入杯体1内,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器操作面板231调解需要制冷的温度,便开启了制冷模式。半导体制冷片222的冷面温度开始降低,通过第一泡棉胶226对导冷板221进行传冷,导冷板221再传冷到杯体1底部,通过杯体1对饮品进行制冷。参见图9,控制器操作面板231上可显示预设的温度以及测温探头25实测到的温度。当测温探头25探测到的温度为高于预设温度时,面板上的制冷灯亮起,此时,控制器23控制供电模块继续为半导体制冷片222供电。当测温探头25探测到的温度为低于预设温度时,面板上的恒温灯亮起,此时,控制器23控制供电模块断开对半导体制冷片222供电。

实施例2

参见图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杯体1为杯底大于或小于底座的容器,杯体1直接放置在底座上,杯体1的底部与半导体制冷片222接触。向杯体1内加入水或其他导冷的液体作为制冷剂,将需要制冷的饮品罐放在杯体内的水中,通过对杯体1内的水进行制冷,已达到对饮品进行间接制冷的效果。

实施例3

参见图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杯体1为盛装饮品的金属罐,如八宝粥罐等,直接将金属罐放置在底座上,对罐体的饮品进行制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