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6018发布日期:2019-11-25 21:4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诸如电饭煲等的烹饪器具都有一定数量的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操作烹饪器具实现各种功能。目前烹饪器具大多构造为在操作按键的同时发出提示声音,以此来提醒用户操作成功。然而,提示声音对有听力障碍的用户难以起到应有的提醒作用,致使用户不能很好地判断操作是否成功。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按键,所述操作面板构造为通过触发所述按键以实现所述烹饪器具的功能;以及

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构造为在所述按键触发时产生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能够在按键被触发的时候相应地产生振动,由此通过触觉感知提醒用户操作成功,从而能够更广泛地适应多种用户人群。

可选地,所述振动装置包括马达和偏心轮,马达驱动所述偏心轮转动以产生所述振动。由此,振动装置的结构简单。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构造为当检测到所述按键触发时控制所述马达工作。由此,可以增加按键触发时振动装置响应的灵敏程度。

可选地,所述按键为按压式按键或触摸式按键。由此,可以适应多种按键。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构造为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所述按键构造为按压所述开关以实现所述烹饪器具的功能,所述马达与所述开关电连接。由此,按压式的按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按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关并且与所述多个按键一一对应,所述多个开关中的每个各自独立地与所述马达电连接。由此,多个按键可以对应烹饪器具的多种功能。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按柱,所述按柱位于所述按键和所述开关之间以将所述按键的按压传递至所述开关。由此,通过按柱传递按键的动作,可以减小按键的动作行程,从而减轻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和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其中,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由此,操作面板设置在盖体上,方便用户操作。

可选地,所述操作面板至少部分地覆盖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由此,盖体可以具有紧凑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支撑所述马达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马达接触的表面与所述马达的外部轮廓相适应。由此,可以使马达在频繁的振动下保持固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振动装置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其中省略了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构造为包括煲体10和盖体20。煲体10可以大致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未示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煲体10内可以设置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10中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未示出)等。盖体20可以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0,并且能够相对于煲体10可开合。当盖体20盖合在煲体10上时,盖体20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

此外,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还包括操作面板30。操作面板30上设置有按键31。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按键31的方式控制烹饪器具1执行各种期望的操作,诸如选择所需的烹饪模式等。可以理解,操作面板3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按键31,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30设置在盖体20上。具体地,操作面板30覆盖在盖体20上,并至少形成烹饪器具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如此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操作。

继续参考图2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还包括振动装置50,其构造为当操作面板30的按键31由用户触发时产生振动。由此,用户通过手的触摸感受到该振动,从而得知操作成功。具体地,如图3所示,振动装置50可以构造为包括马达51和偏心轮52。当需要产生振动时,马达51工作并带动偏心轮52转动,由于偏心轮52的重心与马达51的转轴偏离,因此偏心轮5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振动。

虽然图中没有示出,然而,可以理解,烹饪器具1还可以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以存储与控制烹饪器具1执行各种操作相关的程序。控制装置可以分别与操作面板30的按键31和振动装置50的马达51连接。例如,可以是通过导线电连接以传递电信号,也可以是通过机械结构连接以传递动作信号等。当按键31被用户触发时,控制装置检测到按键31被触发的触发信号,控制装置根据触发信号控制烹饪器具执行相应的烹饪程序,以实现用户所期望的操作,同时还向马达51发出工作信号。马达51在该工作信号的作用下产生动作并驱动偏心轮52转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构造为电路板40。电路板40上设置有多个开关41,并与操作面板30上的按键31一一对应。操作面板30上的按键31构造为按压式按键。电路板40设置在操作面板30的内侧,例如,下方。当按键31被用户按压时,压力传递至开关41。开关41在压力的作用下闭合,使相应的电路导通,从而执行相应的程序。另外,振动装置50的马达51与电路板40上的开关41电连接。当开关41闭合时,驱动马达51转动的电路同时导通。由此实现了振动装置50与按键31之间的响应关系。

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1构造为当任一个按键31触发时,振动装置50均产生振动。也即,马达51与电路板40上的多个开关41均存在电连接的关系。为了避免不同的开关41之间相互干涉,多个开关41构造为各自独立地与马达51电连接。

优选地,在电路板40与操作面板30之间还设置有支架60。支架60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按柱61。按柱61位于按键31和开关41之间,以将按键31的按压传递至开关41。如此,支架60能够起到支撑操作面板30的作用,并且按柱61能够减小按键31的动作行程,从而增加按键3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面板30设置在盖体20上,因此振动装置50相应地也设置在盖体20上,其靠近操作面板30,从而可以使振动以较大的强度被用户感知到。如图2和图4所示,振动装置50设置在操作面板30的下方并固定在盖体20上。具体地,盖体20上设置有容纳腔21。振动装置50固定在该容纳腔21内。为了使马达51在频繁的振动下保持牢固连接,容纳腔21内设置有支撑结构22,其中,支撑结构22与马达51相接触的形状与马达51的外部轮廓相适应,从而可以更好地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如图4所示,在安装至盖体20的状态下,马达51设置在支架60的下方,由此可以使盖体20的结构紧凑。

此外,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支架上的按柱,而将开关与按键一体地设置。或者操作面板的按键还可以构造为触摸式按键。例如,操作面板的按键下方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以感知用户的按压动作。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当用户按压按键时,压力传感器感测到相应的按键的压力变化,并产生压力变化的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该信号判断出按键被触发,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另外还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或生物电传感器等,只有感测到人体产生的压力时才向控制装置发送信号,这样可以其他物体避免不小心碰到按键导致误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能够在按键被触发的时候相应地产生振动,由此通过触觉感知提醒用户操作成功,从而能够更广泛地适应多种用户人群。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