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节能保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0440发布日期:2019-09-29 16:27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体节能保温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腔体节能保温窗。



背景技术:

保温窗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一般系指具有一定阻热能力的建筑透明外围护结构。其主要热工参数为传热系数K值,表示在稳定传热下围护结构两侧温差为一开尔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所传递的热量。K值越小其阻热能力越好,也就是保温效果越好,但可能会影响气密性,导致室内换气次数变少,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保温窗所采用的玻璃主要有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中空/真空玻璃。窗框主要有木框;铝合金及断桥铝合金窗框,铝合金窗框的阻热性能不好,在节能设计中以很少使用,断桥铝铝合金阻热性能较好,成本较高;PVC塑料窗框,就是常说的塑钢窗,其阻热性能好,成本低,耐腐蚀,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隔声性,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被广泛使用。常见的多腔体节能保温窗稳定性不太理想,整体的机械强度比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风压的破坏,尤其是在经常出现大风天气的地区尤为明显,严重影响了保温窗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体节能保温窗,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多腔体节能保温窗稳定性不太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体节能保温窗,包括窗户主体,所述窗户主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垫,所述保温垫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垫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贯穿第一连接杆且延伸至其外部与保温垫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窗户主体正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固定块和窗户主体且延伸至窗户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栓的后端分别与固定块和窗户主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的正面且位于两个第一螺栓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固定块和窗户主体且延伸至窗户主体的内部,第一销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位于同侧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且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的后端贯穿第一连接杆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窗户主体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支撑板和窗户主体且延伸至窗户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栓的后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窗户主体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且位于第二螺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支撑板和窗户主体且延伸至窗户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三销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杆且远离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销轴的底端贯穿第二连接杆且延伸至第二连接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呈垂直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将窗户主体分隔成四个腔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正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且延伸至第一连接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窗户主体正面的左右两侧且对应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后侧分别与窗户主体和第一连接杆的前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窗户主体正面的上下两侧且对应第二连接杆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后侧分别与窗户主体和第二连接杆的前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垫、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块、第一螺栓、第一销轴、第一支撑杆、第二销轴、支撑板、第二螺栓、第三销轴、第二支撑杆和第四销轴相互配合,利用保温垫起到了对窗户主体进行保温的作用,采用两个第一支撑杆交叉设置和两个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的方式,在窗户主体的正面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同时并不需要采用较多的材料,就能保证窗户的稳定性,节能效果好,防止窗户受到风压的破坏,提高了窗户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螺栓起到了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进行加固的作用,防止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结合部发生扭曲变形现象,通过设置加强块,增加第一连接杆与窗户主体结合的强度,通过设置限位块起到了对第二连接杆进行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窗户主体、2保温垫、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固定块、6第一螺栓、7第一销轴、8第一支撑杆、9第二销轴、10支撑板、11第二螺栓、12第三销轴、13第二支撑杆、14第四销轴、15第三螺栓、16加强块、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多腔体节能保温窗,包括窗户主体1,窗户主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保温垫2,保温垫2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保温垫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的底端贯穿第一连接杆3且延伸至其外部与保温垫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呈垂直交叉设置,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将窗户主体1分隔成四个腔体,窗户主体1正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5,第二连接杆4的正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3相适配的第三螺栓15,第三螺栓15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第二连接杆4和第一连接杆3且延伸至第一连接杆3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三螺栓15起到了对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进行加固的作用,防止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第一连接杆3与第二连接杆4结合部发生扭曲变形现象,固定块5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固定块5和窗户主体1且延伸至窗户主体1的内部,第一螺栓6的后端分别与固定块5和窗户主体1螺纹连接,固定块5的正面且位于两个第一螺栓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销轴7,第一销轴7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固定块5和窗户主体1且延伸至窗户主体1的内部,第一销轴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位于同侧两个第一支撑杆8之间且远离固定块5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9固定连接,第二销轴9的后端贯穿第一连接杆3且延伸至其外部,窗户主体1正面的左右两侧且对应第一连接杆3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块16,加强块16的后侧分别与窗户主体1和第一连接杆3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块16,增加第一连接杆3与窗户主体1结合的强度,窗户主体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螺栓11,第二螺栓11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支撑板10和窗户主体1且延伸至窗户主体1的内部,第二螺栓11的后端分别与支撑板10和窗户主体1螺纹连接,支撑板10的正面且位于第二螺栓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销轴12,第三销轴12的后端从前至后依次贯穿支撑板10和窗户主体1且延伸至窗户主体1的内部,第三销轴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3,位于同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杆13且远离支撑板10的一端通过第四销轴14固定连接,第四销轴14的底端贯穿第二连接杆4且延伸至第二连接杆4的内部,窗户主体1正面的上下两侧且对应第二连接杆4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的后侧分别与窗户主体1和第二连接杆4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块17起到了对第二连接杆4进行限位的作用,通过保温垫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固定块5、第一螺栓6、第一销轴7、第一支撑杆8、第二销轴9、支撑板10、第二螺栓11、第三销轴12、第二支撑杆13和第四销轴14相互配合,利用保温垫2起到了对窗户主体1进行保温的作用,采用两个第一支撑杆8交叉设置和两个第二支撑杆13交叉设置的方式,在窗户主体1的正面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同时并不需要采用较多的材料,就能保证窗户的稳定性,节能效果好,防止窗户受到风压的破坏,提高了窗户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使用时,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呈垂直交叉设置,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将窗户主体1分隔成四个腔体,在四个腔体里装上窗户,先将两个第一支撑杆8通过第二销轴9进行焊接,然后将第二销轴9贯穿第一连接杆3且与其固定连接,将第一支撑杆8远离第二销轴9的一侧焊接上第一销轴7,将第一销轴7贯穿固定块5和窗户主体1,且与固定块5和窗户主体1固定连接,然后通过两个第一螺栓6对固定块5进行限位,再将两个第二支撑杆13通过第四销轴14进行焊接,将第四销轴14贯穿第二连接杆4且与其固定连接,将第二支撑杆13远离第四销轴14的一侧焊接上第三销轴12,将第三销轴12贯穿支撑板10和窗户主体1,且与支撑板10和窗户主体1固定连接,然后通过第二螺栓11对支撑板10进行限位,向外推动可以将窗户就可将窗户打开,采用两个第一支撑杆8交叉设置和两个第二支撑杆13交叉设置的方式,在窗户主体1的正面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同时并不需要采用较多的材料,就能保证窗户的稳定性,节能效果好,防止窗户受到风压的破坏,提高了窗户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综上所述:该多腔体节能保温窗,通过保温垫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固定块5、第一螺栓6、第一销轴7、第一支撑杆8、第二销轴9、支撑板10、第二螺栓11、第三销轴12、第二支撑杆13和第四销轴14相互配合,解决了常见的多腔体节能保温窗稳定性不太理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