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给烫食降温的碗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809发布日期:2019-10-29 20:41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给烫食降温的碗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快速给烫食降温的碗具,具体地说是利用石蜡的相变材料由固相转变为液相吸热的原理给烫食降温的碗具。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在餐厅或者家中享受火锅、烤鱼、汤类等烫食的时候,常常会因为食物温度高过烫的原因造成等待时间过久或者被食物烫伤的问题,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给人们享受美食的过程造成诸多的不便。而且经常性的食用温度过高的食物会使胃粘膜被反复的烫伤,烫食是引起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如今使用的碗具进行改进,从而避免进食温度过高的食物,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给烫食降温的碗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能够快速给烫食降到适合食用的温度,从而可以让人们可以迅速的品尝美味且不会对人体造成烫伤。该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烫食出现的场合,例如火锅店、烤鱼店、汤水类菜品食客的碗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快速给烫食降温的碗具,碗具的碗壁采用双层中空结构,碗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壳层、内壁层和中空层,外壳层和内壁层均为陶瓷层,中空层内填充利用相变实现吸热的相变体、加速热传导的导热粉、以及对中空层支撑保护的支撑体,相变体为石蜡,导热粉为铝粉或铜粉,支撑体为高聚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相变体为熔点是45度的全精炼石蜡,

进一步地,支撑体为多组高聚乙烯制成的中空柱体,中空柱体的一端与内壁层相接、另一端与外壳层相接,

进一步地,中空柱体之间间隔排列分布。

进一步地,中空柱体与外壳层、内壁层相接处采用耐高温热熔胶粘连。

进一步地,中空层内为不填满式填充,相变体在融化的液态形态下,填充材料即变体、导热粉和支撑体的总体积占中空层总体积的80%-90%。

进一步地,在相变体融化的液态形态下,相变体与导热粉的重量比为1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在碗壁中空层内设置可变相、高热传导的填充材料,利用高温状态下,相变体快速吸热后变相,使得碗内食物快速降温,有效解决了食物过烫不能及时食用以及烫食伤人情况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在碗壁中空层内设置高聚乙烯制成的中空柱体,可避免相变体301石蜡受热融化膨胀破坏整个碗具的结构以及防止膨胀发生碗具的碎裂,同时使整个碗具形态稳定、强度较高,遭遇轻微碰撞或者磕碰不易碎裂,此外还可拦截与石蜡混合的铜粉或铝粉并减缓其沉降至底部。

(3)本实用新型相变体采用的石蜡具有储热密度大、储热容器体积小、热效率高等优点,在多次吸放热后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变化很小,且成本较低。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效快捷,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外壳层,2-内壁层,3-中空层,301-相变体,302-导热粉,303-支撑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快速给烫食降温的碗具,碗具的碗壁采用双层中空结构,碗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壳层1、内壁层2和中空层3,外壳层1和内壁层2均为陶瓷层,中空层3内填充利用相变实现吸热的相变体301、用于加速热传导的导热粉302、以及用于对中空层3支撑保护的支撑体303,相变体301为石蜡,具体为熔点是45度的全精炼石蜡,导热粉302为铝粉或铜粉,支撑体303为高聚乙烯制成。

由于相变体301、导热粉302、支撑体303各自材料的密度不同,具体为相变体301<支撑体303<导热粉302,在使用时若是将三者简单混合,导热粉302、支撑体303会逐渐沉入中空层底部,失去原本的作用,为解决该问题,支撑体303为多组高聚乙烯制成的中空柱体,中空柱体的一端与内壁层2相接、另一端与外壳层1相接,中空柱体之间间隔排列分布,此外中空结构可减轻重量。在相变过程中,仅有石蜡的相态发生变化,铝粉或铜粉、高聚乙烯的熔点均较高,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导热粉302、支撑体303的相态不发生变化,一直保持固体。

具体实施中,中空柱体与外壳层1、内壁层2相接处采用耐高温热熔胶粘连在一起,耐高温热熔胶的软化点一般为100-140℃,而烫食的温度不超过100℃

在导热过程中,中空层的相变体301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由于相态发生变化,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防止中空层膨胀造成外壳层1和内壁层2破损,中空层3内为不填满式填充,优选地,相变体301在液态形态下,填充材料占中空层3总体积的80%-90%。

本实用新型中中空层3内的初始填充时为石蜡融化状态下与铜粉或铝粉混合形成。为了使得相变材料吸热和导热效率最优,在相变体301融化状态下,相变体301与导热粉302的重量比为10∶1。

常温下,该碗具碗壁中空层3内的相变体301全精炼石蜡为固相,当把高温的食物盛放入该碗具中,食物的高温通过该碗具内表面的陶瓷的内壁层2迅速地传到夹心的相变体301中,在相变体301中再通过高导热率的铜粉或铝粉迅速在整个相变体301石蜡中传递,当温度达到45度及以上时该种石蜡遇高温由固相转变为液相,发生相变转变过程,由于该相变体301石蜡融化大量吸热,将食物的热量大量吸收,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功效。当碗内温度降到45度以下比较适合人体食用时,相变体301石蜡又恢复至固相,如此周而复始,给烫食快速降温。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相变体301石蜡受热融化膨胀破坏整个碗具的结构以及防止膨胀发生碗具的碎裂,高聚乙烯制成的支撑体303作为一个支撑结构,不仅可以防止受热膨胀的碎裂,同时使整个碗具形态稳定、强度较高,遭遇轻微碰撞或者磕碰不易碎裂,此外还可拦截减缓与石蜡混合的铜粉或铝粉沉降至底部。石蜡具有储热密度大、储热容器体积小、热效率高等优点,在多次吸放热后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变化很小,且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