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438发布日期:2020-01-17 19:19阅读:1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子,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软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软梯脚踏管是圆形,由于和脚掌接触面积小,稳定性差,意外受力时易打滑,带来安全隐患,脚踏管由于所选的材质问题韧性差易于损伤,破裂后影响软梯无法正常使用,带来施工的不便,增加安全的风险,如要杜决,只能报废,因此可能带来时间的等候(采购周期)误工,生产成本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软梯,解决软梯存在稳定性差、易打滑及安全风险高、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软梯,包括两根相对平行设置的径向编织绳,两所述径向编织绳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横向编织绳,所述横向编织绳外套设有方形脚踏管,所述方形脚踏管上设有防滑槽,两所述径向编织绳的两端均连接有绳扣,所述绳扣内圈设有塑胶环,与所述绳扣连接的一段径向编织绳上套设有双层护套,各所述绳扣均连接有金属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脚踏管包括不同颜色的脚踏管,各所述不同颜色的脚踏管以一米分界。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编织绳的长度为1-100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软梯的使用无方向性要求;绳扣内圈加装塑胶环,能更好地保护绳扣和金属大挂钩的磨损;方形脚踏管能增大与脚底的接触面积,增加脚的舒适度,且上有防滑槽起到防滑的作用;易于更换脚踏管,更加便捷的使用;绳扣部位易操作,采用双层护套工艺,最大限度保护易损部位的强度;该软梯更加安全、可靠且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软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径向编织绳;2、方形脚踏管;3、绳扣;4、塑胶环;5、金属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软梯,包括两根相对平行设置的径向编织绳1,两所述径向编织绳1之间垂直连接有若干横向编织绳,所述横向编织绳外套设有方形脚踏管2,易更换,所述方形脚踏管上设有防滑槽,使用便捷安全,两所述径向编织绳1的两端均连接有绳扣3,所述绳扣3内圈设有塑胶环4,更好地保护绳扣4和金属大挂钩5的磨损,与所述绳扣3连接的一段径向编织绳1上套设有双层护套,采用双层护套工艺,最大限度保护易损部位的强度;各所述绳扣3均连接有金属挂钩5,可任意悬挂一端即可使用(无需方向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形脚踏管2包括不同颜色的脚踏管,各所述不同颜色的脚踏管以一米分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编织绳1的长度为1-100m。

在使用时,将任意一端两只金属挂钩5悬挂在水平方位或上方位的牢固部位,即可正常上下攀爬使用,该软梯的使用无方向性要求;绳扣3内圈加装塑胶环4,能更好地保护绳扣3和金属挂钩5的磨损;方形脚踏管2能增大与脚底的接触面积,增加脚的舒适度,且上有防滑槽起到防滑的作用;易于更换方形脚踏管2,更加便捷的使用;绳扣3部位易操作,采用双层护套工艺,最大限度保护易损部位的强度;该软梯更加安全、可靠且低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