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5303发布日期:2019-09-03 19:4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属于收纳柜体构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收纳装置主要作用是将一些数量多、种类杂的物品进行整理收纳,便于存放和快速查找,尤其是当前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需要存放,这类东西种类多、不易存储,很难一次性高效存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收纳装置结构单一,导致其性能单一和不利于归类放置物品,同时现有的收纳装置有较大的轮廓空间,放置物品后,需要使用物品时,不方便发现和拿取需要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量大、便于查找的收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收纳装置,包括柜式箱体和抽拉式箱体,所述柜式箱体内部沿对角线

被隔板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柜体、第二柜体、第三柜体和第四柜体,所述四个区域均独立设置二个开门,所述开门上分布有第一挂钩和第一便签槽,所述抽拉式箱体上设置二个抽屉,所述抽屉上装有第二便签槽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便签槽和第二便签槽的上部均设有完全开口,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分别位于第一便签槽和第二便签槽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宽度分别是第一便签槽和第二便签槽宽度的1/2;所述柜式箱体的下表面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开口为圆形,凹槽二的开口直径是凹槽二的深度的8倍;所述抽拉式箱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凹槽二相对的凹槽一 ,所述凹槽一内放置不锈钢球,所述不锈钢球上部与凹槽二嵌合,经所述不锈钢球完全嵌合后的柜式箱体和抽拉式箱体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柜式箱体的下表面和抽拉式箱体的上表面均为正方形,便于在上面开设开口为圆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凹槽二的开口直径为正方形边长的2/3,充分增大柜式箱体的下部和抽拉式箱体的上部与球体大面积接触,防止柜式箱体剧烈抖动。

进一步地,开门上的第一挂钩数量为1-2个。

进一步地,开门上的第一便签槽数量为1个。

进一步地,抽屉上的第二便签槽和第二挂钩数量均为1个。

进一步地,凹槽一和凹槽二大小完全相同,形状为半椭球型。

进一步地,柜式箱体的下表面和抽拉式箱体的上表面间隙为2-3mm,便于柜式箱体转动,同时也可以保证柜式箱体不会歪到和剧烈抖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收纳装置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柜式箱体分四个区域,便于物品的分类分区域存储,每个区域独立设置开门且开门上有便签槽,便于查找;柜式箱体下面设置抽拉式箱体,便于存储小物品,抽拉式箱体的每个抽屉上便签槽,便于查找;

(2)柜式箱体的每个开门上及抽拉式箱体的每个抽屉上设置有挂钩,不仅可以放置一些可以悬挂的物品,增大存储量,也可以作为开门和抽屉的拉手,具有双重功效;

(3)柜式箱体和抽拉式箱体之间通过不锈钢球连接,且两个箱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可以根据需要转动柜式箱体,拿出不同区域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式箱体;2、抽拉式箱体; 3、第一便签槽;4、第一挂钩;5、开门;6、抽屉;7、不锈钢球;8、间隙;9、凹槽一; 10、凹槽二;11、第一柜体;12、第二柜体;13、第三柜体;14、第四柜体;15、第一便挂钩;16、第一便签槽;17、第二开口;31、第一开口;18、凹槽二开口直径;19、凹槽二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收纳装置,包括柜式箱体1和抽拉式箱体2,所述柜式箱体1内部沿对角线被隔板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柜体11、第二柜体12、第三柜体13和第四柜体14,便于根据需要存放物品;所述四个区域均独立设置二个开门5,当需要取某个区域的物品时,只需要打开对应的开门,就可以方便的定位寻找物品;所述开门5上分布有第一挂钩4和第一便签槽3,第一挂钩4不仅可以悬挂物品,而且能够作为把手打开开门,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节省了地方。第一便签槽3则可以将存放的物品名称做成便签纸插入其中。所述抽拉式箱体2上设置二个抽屉6,所述抽屉6上装有第二便签槽16和第二挂钩15,功能和第一挂钩4和第一便签槽3相同。所述第一便签槽3和第二便签槽16的上部均设有完全开口,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17,所述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17均分别位于第一便签槽3和第二便签槽16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17的宽度分别是第一便签槽3和第二便签槽16宽度的1/2;这样可以很容易的从上面插入便签纸,当需要取出便签纸时,通过用手指或者其它物品从下面开口顶一下便签纸,这样就可以从上面轻松取出。所述柜式箱体1的下表面设有凹槽二10,所述凹槽二10开口为圆形,凹槽二10的开口直径18是凹槽二10的深度19的8倍;所述抽拉式箱体2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凹槽二10相对的凹槽一9 ,所述凹槽一9内放置不锈钢球7,所述不锈钢球7上部与凹槽二10嵌合,经所述不锈钢球7完全嵌合后的柜式箱体1和抽拉式箱体2之间具有间隙8。

柜式箱体1的下表面和抽拉式箱体2的上表面均为正方形,这样可以方便且保证准确的制作开口为圆形的凹槽一9和凹槽二10,所述凹槽一9和凹槽二10大小完全相同,形状为半椭球型。在制作凹槽时,需保证凹槽一9开口直径18为正方形边长的2/3,并且同时确保柜式箱体1和抽拉式箱体2的间隙8为2mm,这样可以保证上面的柜式箱体不会出现明显的摇摆,并且能够轻松转动; 在每个开门5上设置2个第一挂钩4,设置1个第一便签槽3,在每个抽屉6上设置1个第二便签槽16和1个第二挂钩15。这样既可以增加收纳装置的存储和查找功能,而且在不会影响美观的同时可以将第一挂钩4和第二挂钩15作为把手打开开门5和抽屉6。

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收纳装置,在存放物品之后,可以通过标签纸和柜式箱体1的转动快速方便的寻找物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