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113发布日期:2020-06-05 19:2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展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在展示时,通常将产品直接裸露地置于柜台内,外围设置有警戒线,客户无法近距离地观察产品,也无法实现产品的批量存储,无法达到防尘防水的目的,随着产品的发展,产品展示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展示装置不能全方位的展示产品,便于使用者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并且展示装置不能进行高度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产品展示装置,解决展示装置不能全方位的展示产品,便于使用者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并且展示装置不能进行高度调节的问题,从而达到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并且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便于使用者观看产品,提高产品销量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产品展示装置,包括展示台、防护罩、底座、卡槽、转动装置和升降台,所述展示台通过顶部四周卡槽与防护罩进行插接,且防护罩呈透明方形状,所述展示台顶部内侧与转动装置进行插接,所述转动装置底端与升降台进行焊接,所述升降台底端与底座进行焊接,且底座呈长方形状,所述转动装置由壳体、手柄、锥齿轮、输出轴、转动板和防滑垫组成,所述壳体右侧中部与手柄进行插接,所述手柄左侧通过连接杆与锥齿轮进行插接,且锥齿轮均设置有两个,所述锥齿轮中部通过输出轴与转动板进行啮合,且转动板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板顶部与防滑垫进行粘接,且防滑垫呈圆柱状,所述转动板外侧与展示台进行插接,所述升降台由底板、第一剪叉、第二剪叉、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转动把、顶板、滑槽和滑杆组成,所述底板前端两侧与第一剪叉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后端两侧与第二剪叉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剪叉右端中部与第一活动杆前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剪叉左端中部与第二活动杆前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剪叉顶部两侧与顶板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右端中部与第一活动杆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左端中部与第二活动杆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顶部两侧与顶板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中端与转动把右端相互插接,所述第二活动杆中端与转动把左端相互插接,所述滑杆通过右侧滑杆与底板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底端与底座进行焊接,所述顶板顶端与壳体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外侧设置有一层防护套,且防护套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右侧中部设置有圆形插孔,且圆形插孔与手柄相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和防滑垫均呈圆柱状,且转动板和防滑垫直径均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置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厚度为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剪叉和第二剪叉大小均一致,且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大小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均设置有4个,且滑杆均设置有2个。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采用透明abs制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展示装置不能全方位的展示产品,便于使用者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的问题,通过设置转动装置,通过将产品放置到转动板上方进行摆放,接着通过握住手柄正向旋动,手柄经连接杆带动锥齿轮进行转动,接着锥齿轮通过输出轴带动转动板进行循环转动,便于产品的展示,从而达到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便于使用者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展示装置不能进行高度调节的问题,通过设置升降台,通过旋转转动把对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第一剪叉和第二剪叉的伸缩,进而调节展台高度,达到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便于使用者观看产品,提高产品销量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展示台-1、防护罩-2、转动装置-3、升降台-4、底座-5、卡槽-6、壳体-31、手柄-32、锥齿轮-33、输出轴-34、转动板-35、防滑垫-36、底板-41、第一剪叉-42、第二剪叉-43、第一活动杆-44、第二活动杆-45、转动把-46、顶板-47、滑槽-48、滑杆-49。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转动装置3、升降台4、壳体31、手柄32、锥齿轮33、输出轴34、转动板35、防滑垫36、底板41、第一剪叉42、第二剪叉43、第一活动杆44、第二活动杆45、转动把46、顶板47、滑槽48和滑杆49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展示台1、防护罩2、底座5和卡槽6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展示装置:包括展示台1、防护罩2、底座5、卡槽6、转动装置3和升降台4,展示台1通过顶部四周卡槽6与防护罩2进行插接,且防护罩2呈透明方形状,展示台1顶部内侧与转动装置3进行插接,转动装置3底端与升降台4进行焊接,升降台4底端与底座5进行焊接,且底座5呈长方形状,转动装置3由壳体31、手柄32、锥齿轮33、输出轴34、转动板35和防滑垫36组成,壳体31右侧中部与手柄32进行插接,手柄32左侧通过连接杆与锥齿轮33进行插接,且锥齿轮33均设置有两个,锥齿轮33中部通过输出轴34与转动板35进行啮合,且转动板35底部设置有螺纹孔,转动板35顶部与防滑垫36进行粘接,且防滑垫36呈圆柱状,转动板35外侧与展示台1进行插接,升降台4由底板41、第一剪叉42、第二剪叉43、第一活动杆44、第二活动杆45、转动把46、顶板47、滑槽48和滑杆49组成,底板41前端两侧与第一剪叉42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底板41后端两侧与第二剪叉43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剪叉42右端中部与第一活动杆44前端螺栓连接,第一剪叉42左端中部与第二活动杆45前端螺栓连接,第一剪叉42顶部两侧与顶板47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剪叉43右端中部与第一活动杆44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剪叉43左端中部与第二活动杆45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剪叉43顶部两侧与顶板47通过支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杆44中端与转动把46右端相互插接,第二活动杆45中端与转动把46左端相互插接,滑杆49通过右侧滑杆49与底板41进行滑动连接,底板41底端与底座5进行焊接,顶板47顶端与壳体31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手柄32外侧设置有一层防护套,且防护套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滑纹,有利于防止手部打滑。

其中,所述壳体31右侧中部设置有圆形插孔,且圆形插孔与手柄32相吻合,有利于设备的转动。

其中,所述转动板35和防滑垫36均呈圆柱状,且转动板35和防滑垫36直径均为20cm,有利于防止产品打滑。

其中,所述底板41设置有一层橡胶垫,且橡胶垫厚度为2mm,有利于防止产生压痕。

其中,所述第一剪叉42和第二剪叉43大小均一致,且第一活动杆44和第二活动杆45大小均一致,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中,所述滑槽48均设置有4个,且滑杆49均设置有2个,有利于设备的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防护罩2采用透明abs制成,透明度高。

本专利所述的升降台4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升降台自由升降的特点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市政维修,码头、物流中心货物运输,建筑装潢等,安装了汽车底盘、电瓶车底盘等能自由行走,工作高度空间也有所改变,具有重量轻、自行走、电启动、自支腿、操作简单、作业面大,能跨越障碍进行高空作业等360度自由旋转优点。

工作原理:首先将产品展示装置移动到适当位置,通过外力扳动防护罩2将产品放置到展示台1上方,经防护罩2与卡槽6闭合防止外来粉尘侵蚀内侧,当需要转动产品时,通过设置转动装置3,通过将产品放置到转动板35上方进行摆放,接着通过握住手柄32正向旋动,手柄32经连接杆带动锥齿轮33进行转动,接着锥齿轮33通过输出轴34带动转动板35进行循环转动,最后通过防滑垫36防止产品随意滑动,便于产品的展示,从而达到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展示,便于使用者对产品进行深度了解的有益效果,当需要调节展示台1高度时,通过设置了升降台4,通过顺时针旋转转动把46,通过滑杆47与滑槽46连接使第一剪叉42和第二剪叉43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使第一活动杆44和第二活动杆45拉伸,使顶板47升高,带动展示台1升高,通过逆时针旋转转动把46,通过滑杆47与滑槽46连接,使调节第一剪叉42和第二剪叉43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第一活动杆44和第二活动杆45压缩,使顶板47下降,带动展示台1下降,达到对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便于使用者观看产品,提高产品销量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