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4293发布日期:2020-07-14 16:4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班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



背景技术:

班台主要是指高管人员用来办公的办公桌,具有美观、恢弘大气等特点,其规格的排布设置非常的考究,深受使用者的喜爱,因此在市场上各式各样的班台都逐渐被研发了出来,但是现有的班台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由于办公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产生很大的疲劳感,因此中午或下午会想要躺在床上小憩一会进行休息,以让接下来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工作状态,而现有的班台只能让办公人员坐着工作,无法提供如休息床这种可以躺下休息的功能;

2、现有的班台功能性比较单一,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物利用的效果,无法实现节省空间的特点。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班台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提供如休息床这种可以躺下休息的功能,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多物利用的效果,无法实现节省空间特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包括底座、铰链和支撑块,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基座,且基座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床座,且活动床座的右端外表面设置有滑轮,并且滑轮设置在第一滑槽内部,所述活动床座的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且活动床座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基座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座,所述铰链设置在活动床座的左侧外表面,且活动床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上床板层,并且上床板层与铰链相连接,所述基座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上床板层的外表面开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承重块,且承重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齿,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承重块的外侧下端,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的边侧设置有主动齿轮,并且主动齿轮与支撑块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主动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杆,并且套杆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与主动齿轮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撑块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且支撑块的外表面设置有滑道。

优选的,所述活动床座通过滑轮与基座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床座通过铰链与上床板层构成可折叠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动座通过第一转轴与基座构成可转动结构,且转动座的转动范围为0-90°,并且转动座通过凸块与活动床座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梯形结构,且卡块通过第一弹簧与基座构成伸缩结构,且卡块通过第二滑槽与活动床座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重块通过导向齿与从动齿轮构成啮合连接,且承重块与支撑块为滑动连接,并且承重块通过第二转轴与上床板层构成可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关于承重块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为啮合连接,并且从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主动齿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套杆为嵌套连接,且活动杆通过第二弹簧与主动齿轮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槽呈圆形状均匀分布在支撑块内表面,且卡槽与活动杆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道为圆弧形结构,且滑道与活动杆为滑动连接,并且滑道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

1.设置有隐藏式的活动床座,当使用者在工作之余想要休息时,只需将转动座沿着基座内部转动,转动座便会挤压凸块,进而推动活动床座脱离卡块的卡合并向外滑动,接着使用者便可将活动床座从基座内部轻易的取出,然后将上床板层从活动床座上折叠翻下,并通过支撑块的支撑后,便可躺在活动床座和上床板层形成的休息床上进行休息,提高了该班台的使用效率;

2.设置有可调节的上床板层,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休息习惯,通过转动与主动齿轮相连的活动杆,进而通过2个从动齿轮对相啮合的承重块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改变,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休息床角度位置的需求,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3.休息床的设置为可收纳式的,在不需要使用休息床时,使用者可将上床板层折叠在活动床座上端面,接着将其沿着第一滑槽推入基座内部,2个卡块将会对活动床座的末端进行限位,再将转动座复位后,便可将整个休息床收纳在该班台的内部,在不占据空间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班台的功能性,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展开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转动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活动床座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上床板层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承重块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支撑块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活动杆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卡槽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基座;3、第一滑槽;4、活动床座;5、滑轮;6、凸块;7、第二滑槽;8、第一转轴;9、转动座;10、铰链;11、上床板层;12、第一弹簧;13、卡块;14、容置槽;15、第二转轴;16、承重块;17、支撑块;18、导向齿;19、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固定块;22、套杆;23、活动杆;24、第二弹簧;25、限位块;26、卡槽;27、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隐藏式休息床的班台,包括底座1、基座2、第一滑槽3、活动床座4、滑轮5、凸块6、第二滑槽7、第一转轴8、转动座9、铰链10、上床板层11、第一弹簧12、卡块13、容置槽14、第二转轴15、承重块16、支撑块17、导向齿18、从动齿轮19、主动齿轮20、固定块21、套杆22、活动杆23、第二弹簧24、限位块25、卡槽26和滑道27,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基座2,且基座2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基座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床座4,且活动床座4的右端外表面设置有滑轮5,并且滑轮5设置在第一滑槽3内部,活动床座4通过滑轮5与基座2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床座4通过铰链10与上床板层11构成可折叠结构,使用者可根据身体长度通过铰链10将上床板层11从活动床座4上端转动下来,进而对整体长度进行增加;

活动床座4的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凸块6,且活动床座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7,基座2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转轴8,且第一转轴8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座9,转动座9通过第一转轴8与基座2构成可转动结构,且转动座9的转动范围为0-90°,并且转动座9通过凸块6与活动床座4构成卡合结构,转动座9可沿着转动座9转动收纳入基座2内,并在活动的同时通过挤压凸块6,将其通过滑轮5的滑动推出基座2内;

铰链10设置在活动床座4的左侧外表面,且活动床座4的上端面设置有上床板层11,并且上床板层11与铰链10相连接,基座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13,卡块13为梯形结构,且卡块13通过第一弹簧12与基座2构成伸缩结构,且卡块13通过第二滑槽7与活动床座4构成滑动结构,可通过2个卡块13有效的对滑动的活动床座4进行位置限制,避免活动床座4在沿着第一滑槽3滑动时发生错位的现象;

上床板层11的外表面开设有容置槽14,且容置槽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外表面设置有承重块16,且承重块16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齿18,支撑块17设置在承重块16的外侧下端,承重块16通过导向齿18与从动齿轮19构成啮合连接,且承重块16与支撑块17为滑动连接,并且承重块16通过第二转轴15与上床板层11构成可转动结构,使用者可在需要收纳上床板层11时,将承重块16向上转动至收纳在上床板层11表面的容置槽14内;

支撑块17的内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19,且从动齿轮19的边侧设置有主动齿轮20,并且主动齿轮20与支撑块17相连接,从动齿轮19关于承重块16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有2个,且2个从动齿轮19与主动齿轮20为啮合连接,并且从动齿轮19的直径小于主动齿轮20的直径,使用者可通过手持活动杆23带动主动齿轮20进行旋转,进而通过主动齿轮20带动2个边侧的从动齿轮19同向进行转动,从而使其带动相啮合的承重块16进行位置改变;

主动齿轮20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且主动齿轮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杆22,并且套杆2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23,固定块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24,且第二弹簧24与主动齿轮20的外表面相连接,活动杆23与套杆22为嵌套连接,且活动杆23通过第二弹簧24与主动齿轮20构成伸缩结构,使用者可通过沿着套杆22向外拉动活动杆23,来将活动杆23脱离与卡槽26之间的固定;

活动杆23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25,支撑块17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26,且支撑块17的外表面设置有滑道27,滑道27为圆弧形结构,且滑道27与活动杆23为滑动连接,并且滑道27与卡槽26的位置相对应,卡槽26呈圆形状均匀分布在支撑块17内表面,且卡槽26与活动杆23为卡合连接,让使用者可根据所调节后的主动齿轮20的角度位置,通过活动杆23与对应位置的卡槽26卡合,进而对主动齿轮20进行位置固定。

工作原理:根据图1-6,首先,当使用者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想要躺在床上小憩一会进行休息时,起身手持基座2边侧的转动座9向内拉动,此时转动座9将会通过第一转轴8沿着基座2内表面旋转,当转动座9的边侧转动至接触到活动床座4外侧的凸块6时,转动座9将会推动活动床座4沿着基座2外侧滑动,此时活动床座4的尾端将会对2个梯形状卡块13进行挤压,从而让卡块13沿着基座2内侧挤压第一弹簧12,待卡块13受压收纳入基座2内后,此时活动床座4便处于脱离卡合的状态,这时活动床座4边侧的滑轮5将会沿着第一滑槽3进行滑动,随着转动座9逐渐转动至基座2内部,活动床座4的底部将会通过滑轮5滑出基座2内部,此时使用者便可手持活动床座4的末端将其从基座2内部完全的拉出,同时2个卡块13将通过第一弹簧12的复位力卡合入活动床座4表面的第二滑槽7内,进而随着活动床座4的移动对其进行限位,避免活动床座4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脱离卡合错位的现象;

根据图6-11,这时使用者便可倚靠在活动床座4上端的上床板层11进行休息,若使用者想要躺下来睡一会的话,手持上床板层11的外侧将其沿着铰链10向外侧转动,接着手持支撑块17将其通过第二转轴15从容置槽14内转出,并将支撑块17随着上床板层11的下移而放置到地板上,此时上床板层11与活动床座4便处于打开状态,使用者即可躺在上床板层11与活动床座4上端进行睡觉休息,同时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休息习惯,使用者可手持活动杆23沿着主动齿轮20表面的套杆22向外拉动,此时活动杆23将会挤压第二弹簧24,并使活动杆23脱离与卡槽26之间的卡合,这时使用者便可手持活动杆23带动主动齿轮20顺时针进行转动,在主动齿轮20转动的同时,其外表面2个啮合的从动齿轮19也将会同向进行转动,从而与从动齿轮19外侧啮合的承重块16,将会随着主动齿轮20的逆时针转动向上移动,这时上床板层11便会向上抬高,待满足使用者的角度需要后,松开对活动杆23的施力,这时活动杆23将会在第二弹簧24的复位作用力卡合入支撑块17内壁上对应位置的卡槽26内,进而对主动齿轮20进行固定,也让上床板层11的抬高角度固定,接着使用者躺在活动床座4和上床板层11上便可进行小憩;

根据图1、图2和图3和图7-10,待使用者休息好后,手持活动杆23向外拉动,使其脱离与卡槽26之间的卡合后,逆时针转动活动杆23,使上床板层11下端的承重块16移动收纳至支撑块17内部,接着将活动杆23卡合在对应位置的卡槽26内,然后手持上床板层11上抬,接着将支撑块17转动收纳至容置槽14内,再将上床板层11转动复位到活动床座4的上端面,然后沿着第一滑槽3向基座2内部推动活动床座4,直至其收纳入基座2内,这时2个卡块13将会重新对活动床座4的末端进行限位,最后使用者将转动座9向外转动复位,便可进行接下来的办公工作,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