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5012发布日期:2019-04-05 22:2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窗,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



背景技术:

防盗窗是指在建筑物原有窗户的基础上,附加一层具有防盗防护功能的网状门窗。但是窗户上增加网状门窗后会影响窗户外观,而普通的窗户防盗能力较低,在有人破窗而入时不能发出警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包括左窗、右窗、左窗框、右窗框、触发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左窗设置在右窗左侧,左窗和右窗上分别设置有左窗框和右窗框,所述左窗框内设置有监控装置,右窗框内设置有门锁,所述触发装置内设置有干簧管和永磁体,永磁体设置在右窗框左侧上方,干簧管设置在左窗框右侧上方,所述右窗框左侧中部设置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滤光片、封板、丝杆、升降台、第一电机和摄像头,所述滤光片设置在左窗框右侧壁内,封板设置在左窗框左壁内,第一电机设置在左窗框内部上方,第一电机下方与丝杆连接,丝杆上设置有升降台,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升降台顶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台右侧顶部设置有转台,摄像头底部与转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内部左侧设置有信号发送器,信号发送器右侧与固定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转台底部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传动底部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升降台上,所述摄像头与信号发送器通过数据线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簧管下方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内设置有电池,电池盒与左窗框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左侧设置有声控开关,声控开关上方设置有pcb板,所述电池、干簧管、pcb板和声控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锁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锁芯,所述第一齿轮与把手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下方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右门框内对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发条,所述锁芯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锁芯左侧插设在左窗框内,所述左窗框内对应锁芯处设置有触碰开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声控开关包括固定块、触点和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pcb板上,固定块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触点,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设置在左右两触点之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电源与pcb板电性连接,pcb板与触碰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通过多种防范措施来判断是否有小偷进入室内,无论小偷通过破窗或者撬窗的方式进入是能都会触发触发装置,通过无线发送器向住户手机发送警报,并可通过大范围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影像信息发送到住户手机内,方便破案,在触发装置未触发的情况下,整个设备处于断电状态,能大大节约电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中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中触发装置和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中声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中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窗、2-右窗、3-左窗框、4-右窗框、5-触发装置、6-监控装置、7-把手、61-滤光片、62-封板、63-丝杆、64-升降台、65-第一电机、66-摄像头、51-永磁体、52-干簧管、53-导线、54-pcb板、55-声控开关、56-电池盒、57-电池、71-第一齿轮、72-第一固定轴、73-锁芯、74-触喷开关、75-第二齿轮、76-第二固定轴、77-发条、551-固定块、552-触点、553-弹簧、641-转台、642-第二电机、643-固定电源、644-信号发送器、645-数据线、64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包括左窗1、右窗2、左窗框3、右窗框4、触发装置5和监控装置6,所述左窗1设置在右窗2左侧,左窗1和右窗2上分别设置有左窗框3和右窗框4,所述左窗框3内设置有监控装置6,右窗框4内设置有门锁,所述触发装置5内设置有干簧管52和永磁体51,永磁体51设置在右窗框4左侧上方,干簧管52设置在左窗框1右侧上方,所述右窗框4左侧中部设置有把手7。

所述监控装置6包括滤光片61、封板62、丝杆63、升降台64、第一电机65和摄像头66,所述滤光片61设置在左窗框3右侧壁内,封板62设置在左窗框3左壁内,第一电机65设置在左窗框3内部上方,第一电机65下方与丝杆63连接,丝杆63上设置有升降台64,所述摄像头66设置在升降台65顶部。

所述升降台65右侧顶部设置有转台641,摄像头66底部与转台64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65内部左侧设置有信号发送器644,信号发送器644右侧与固定电源643电性连接,所述转台641底部与传动轴646固定连接,传动646底部与第二电机642连接,第二电机642固定连接在升降台65上,所述摄像头66与信号发送器644通过数据线645连接。

所述干簧管72下方设置有电池盒56,电池盒56内设置有电池57,电池盒56与左窗框3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盒56左侧设置有声控开关55,声控开关55上方设置有pcb板54,所述电池57、干簧管52、pcb板54和声控开关55通过导线53电性连接。

所述门锁包括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5和锁芯73,所述第一齿轮71与把手7固定连接,第一齿轮71下方与第二齿轮75啮合连接,所述右门框4内对应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5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72和第二固定轴76,第二固定轴76与第二齿轮75之间设置有发条77,所述锁芯73与第一齿轮71固定连接,锁芯73左侧插设在左窗框3内,所述左窗框3内对应锁芯73处设置有触碰开关74。

所述声控开关55包括固定块551、触点552和弹簧553,所述固定块551固定连接在pcb板54上,固定块551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触点552,固定块551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553,弹簧553设置在左右两触点552之间。

所述固定电源643与pcb板54电性连接,pcb板54与触碰开关74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控防盗窗,当有人破窗进入室内时,声控开关55触发此时固定电源643开启,摄像头66开始工作,信号发送器644将摄像头66拍摄到的影像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于此同时,第一电机65通过丝杆63带动升降台64上下移动,进行移动拍摄,并且第二电机642带动转台641转动,使摄像头66左右拍动,增加拍摄范围;当有人撬开窗户进入室内时,触碰开关74进入未启动状态,而干簧管52远离永磁体51后,相继触发,此时,摄像头66开始工作,信号发送器644将摄像头66拍摄到的影像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同样进行上诉方式拍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