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及食物处理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14477发布日期:2020-08-05 01:0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及食物处理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及食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食物处理装置主要通过对食物进行加热,使得食物能够被食用。常见的食物处理装置包括烤箱和微波炉等。以烤箱为例,市面上常见的烤箱包括蒸汽烤箱、电烤箱和蒸烤一体式的烤箱,其中蒸汽烤箱是通过内胆中的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同时设有排汽组件将部分蒸汽排出以避免压力过大;电烤箱通常通过加热管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烘烤加热。对于蒸汽烤箱,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蒸汽用于烹饪食物,电烤箱在食物烹饪的过程中,食物中的水分也会由于受热挥发出来形成蒸汽弥散在内胆中。在食物加工完毕后,由于内胆的封闭性很好,有部分蒸汽无法排出,形成冷凝水附着在内胆中,造成内胆易发生霉变,影响用户体验。

目前市面上的烤箱主要公开了用于除去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过多水蒸汽的方法,以解决过多的水蒸汽造成食物形状、口感和品质等参数变差的问题,而专门针对食物烹饪完成后处理内部形成的水蒸气的自动除湿方法也并不多见。目前常用的除湿方法包括:方法1、接收除湿功能信号,门体处于关闭状态,启动内胆中的加热组件,使得内胆中的冷凝水被加热形成水蒸气再将水蒸气烘干;方法2、用户手动将门体打开以形成门缝,使得内胆中的冷凝水和水蒸气从门缝中自然蒸发出去。

目前常用的除湿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方法1,由于门体处于关闭的情况,形成的水蒸气无法从密闭空间内排出,只能继续加热将其烘干,不仅增加了能耗,除湿所需的时间较长;对于方法2,由于内胆中的冷凝水和水蒸气只能自然蒸发,除湿效果较差,除湿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门体的打开角度受用户使用的限制,开门的角度过小,排汽效果不好,开门的角度过大时,不仅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无法判定烘干完毕的时间,无法实现自动将门体关闭,因此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出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除湿速度快,效果好,能耗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一种食物处理装置,采用上述的自动除湿方法,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除湿功能信号;

s2、控制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控制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加热组件工作以将内胆加热;

s3、判断是否完成除湿操作,若是则进行步骤s4;

s4、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停止工作,控制所述门体自动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s3中判断是否完成除湿操作通过设定加热组件的工作时间实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体打开动作与所述加热组件工作同时开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体在t1时间内自动打开至预设位置,保持所述门体在预设位置,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时间为t1+t2,t2为所述门体在自动打开至预设位置之后所述加热组件继续工作的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预设位置由推动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的驱动装置的最大行程确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体相对所述食物处理装置的主体转动以形成门缝。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体的自动关闭动作由所述门体与所述食物处理装置本体之间设置的弹性连接件所产生的回弹力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风炉、煮水盘和/或内部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湿功能信号由触发所述食物处理装置上的控制器产生。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采用上述的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通过控制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加热组件工作以将内胆加热,使得冷凝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控制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使得水蒸气能够从门缝中溢出,当判断完成除湿操作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工作,控制门体自动关闭,使得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水蒸气和冷凝水能够被有效去除,实现除湿功能的自动化运行,除湿效果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物处理装置,采用上述自动除湿方法,操作方便,用户体验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除湿功能信号;

s2、控制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控制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加热组件工作以将内胆加热;

s3、判断是否完成除湿操作,若是则进行步骤s4,若否则进行步骤s2;

s4、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工作,控制门体自动关闭。

本实施例提出的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通过控制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加热组件工作以将内胆加热,使得冷凝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控制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使得水蒸气能够从门缝中溢出;通过判断是否完成除湿操作,控制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当判断已完成除湿操作时,将加热组件关闭,控制门体自动关闭。这种自动除湿方法,能自动实现将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水蒸气和冷凝水有效去除,除湿完成后门体自动关闭,避免与周围的物体产生干涉或者碰撞,自动化运行程度高,除湿效果好。

具体地,在步骤s1中,除湿功能信号的发出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可以由用户触发食物处理装置上的控制器产生,控制器可以为在食物处理装置上设置一个自动除湿功能按钮,用户只要在食物处理装置烹饪结束后,触发该按钮(例如长按3s启动一键烘干功能),食物处理装置就能接收到该信号并进行自动除湿方法。可以预计地是,控制器还可以是旋钮、触摸屏或手势识别等多种形式,只要是用户发出的控制命令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或者除湿功能信号可以是食物处理装置的内部系统设定的某一自动运行的程序,例如在食物处理装置烹饪结束后的某一时间段内,系统自动开启自动除湿程序,发出除湿功能信号。因此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定除湿功能信号的发出方式,只要自动除湿方法是接收除湿功能信号开始进行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控制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的方式有多种,门体相对食物处理装置的主体转动以形成门缝,也可以是门体相对食物处理装置平动以形成门缝,本发明优选保护门体相对食物处理装置的主体转动以形成门缝的方式,从结构上稳定性更好,实际应用更为广泛。

可以预计地是,所谓门缝表示门体与食物处理装置之间形成的较小开口,因此当食物处理装置的初始状态为门体完全打开或门体打开较大的情况,步骤s2优选使门体向食物处理装置靠近以形成门缝;当食物处理装置的初始状态为门体完全关闭的情况,步骤s2优选使门体向食物处理装置远离以形成门缝。通过形成门缝,一方面可以降低食物处理装置的门体与外部环境发生干涉或碰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门体自动打开或关闭所需要驱动的行程较小。如果门开的过大,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热量大量散发出去,难以实现对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的高效加热,如果门体开的过小或完全关闭,食物处理装置内部由于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无法有效排出,使得除湿的效率降低。

进一步地,以一种常见的食物处理装置——蒸汽烤箱为例,门体和蒸汽烤箱的主体能够相对转动连接,其中门体与烤箱主体的连接件,例如铰链或合页等,连接件设置在蒸汽烤箱的侧边时,蒸汽烤箱为侧开门结构;连接件设置在蒸汽烤箱的顶边或底边时,蒸汽烤箱为上开门结构或下开门结构。通常在门体和蒸汽烤箱连接处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弹性连接件优选阻尼铰链结构,在开门后能够产生一个关门方向的弹性力,使得门体受到弹性力而产生回弹的趋势。因此可以在门体与蒸汽烤箱远离弹性连接件的侧壁设置一个顶杆,顶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顶杆的另一端能抵接在门体上,当驱动装置得电时,能驱动顶杆伸出,克服弹性连接件产生的回弹力,以推动门体向远离蒸汽烤箱主体的方向转动,直至达到预设位置;当驱动装置失电时,由于弹性连接件产生的回弹力,能自动驱动门体靠近蒸汽烤箱的主体转动,直至门体关闭。可以预计地是,本发明并不具体门体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的实现方式,上述实现方式采用的是一种较为简单,可靠性较高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门体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本发明优选门体转动到预设位置后,保持门体不动,使得形成的门缝保持稳定,以门体与食物处理装置的主体相对转动为例,即门体转动一定角度之后不再转动,保持与食物处理装置呈一个固定的夹角。该夹角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个优选的范围值,通过实际试验验证,门体与食物处理装置之间的夹角在8度-12度,优选为10度,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效率最高。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门体在预设位置的能够保持稳定,优选该预设位置由推动门体自动打开以形成门缝的驱动装置的最大行程确定。以气缸作为驱动装置带动顶杆抵接在门体上驱动门体相对转动为例,门体转动的预设位置就可以设置为气缸输出端的最大行程。即当门体关闭时,气缸输出端缩回;当气缸输出端逐渐伸出,门体逐渐转动;当气缸输出端伸出到极限位置时,气缸只提供抵抗门体关闭的力,门体相对位置不动,门体转过的角度不变。

进一步地,同样以食物处理装置为蒸汽烤箱为例,步骤s2中的加热组件优选包括风炉、煮水盘和/或内部风机。具体地,蒸汽烤箱的内胆中的加热组件,通常包括风炉、煮水盘、内部风机和蒸汽发生器,其中风炉能产生高温的空气,煮水盘通常设置在内胆的底部,盘内有水,煮水盘能够将这部分水加热使其形成水蒸气,蒸汽发生器同样是用于形成大量水蒸气以进入内胆中,内部风机用于内胆中水蒸气的流动和循环。在烤箱正常工作状态下,上述的加热组件工作,使得内胆中充满高温的水蒸气以烹饪内胆中的食物,在食物烹饪完毕取出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在内胆中,包括煮水盘上。在食物烹饪完毕取出后,当收到除湿功能信号时,加热组件中的蒸汽发生器不工作,不再产生为烹饪使用的蒸汽;风炉、煮水盘和/或内部风机工作,其中煮水盘能够将盘内凝结的冷凝水蒸发成水蒸气,风炉形成的高温空气具备一定的烘干作用,内部风机能够使得水蒸气被搅动,更好地从门缝中排出。通过设置加热组件与形成的门缝配合,能够更高效地实现除湿。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需要判断是否完成除湿操作,若是则进行步骤s4,若否则返回步骤s2继续加热。具体地,判断是否完成除湿操作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在内胆中设置湿度传感器,通过感应内胆中的实际湿度,将信号传递给系统,再由系统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设定加热组件的工作时间实现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设定加热组件的工作时间的方法,即食物处理装置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一个较为优选的时间范围,在该时间范围内,通过加热组件的工作,能够在绝多数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完成除湿操作,这种设置方式不需要设置传感器等附加结构,只需设定加热组件的工作时间,就能够完成绝大部分情况下的除湿操作,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除湿效率和效果。

同时,门体打开动作与加热组件工作并不具体限定先后顺序,可以加热组件工作一段时间后,门体打开形成门缝;也可以门体先打开形成门缝,加热组件再工作,还可以设置成门体打开动作与加热组件工作同时开始。本发明实施例优选保护门体打开动作与加热组件工作同时开始的方案,控制更加方便。因此,如果门体在t1时间内自动打开至预设位置,保持门体在预设位置不动,且门体打开动作与加热组件工作同时开始,那么可以加热组件的工作时间为t1+t2,t2为门体在自动打开至预设位置之后加热组件继续工作的时间。

举例说明,假如驱动门体打开形成门缝需要3min,门体自动关闭需要5min,预设加热组件需要加热15min才能达到除湿效果,那么t1=3min,t2=15min-3min=12min,自动除湿方法一共用时t=15min+5min=20min。

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现有技术中关门直接烘干和采用本发明提出的自动除湿方法进行对比,可以得出表1中的对比数据: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加热组件温度的逐渐增大,具体为在100℃、120℃、140℃和160℃下,无论是现有技术中的闭门除湿方法,还是本发明提出的自动除湿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均有所减少;而在同一种温度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自动除湿方法明显缩短了除湿需要的时间。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自动除湿方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对应节约了电能,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装置,采用上述的食物处理装置的自动除湿方法,用户体验好。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