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门窗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21809发布日期:2019-12-14 01:3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门窗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施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封闭式门窗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有的封闭式门窗通常包括用于安装至墙体洞口上的框体、采用螺栓固定至框体内的窗框和封设在窗框内的透明窗体,当需要对窗框固定时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螺栓螺钉等紧固件,在对门窗批量安装时则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安装人员安装门窗时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且能提高安装人员安装效率的封闭式门窗。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封闭式门窗,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窗框,所述窗框内封设有透明窗体,所述窗框整体呈空心设置,所述窗框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杆,多个滑动杆沿窗框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每个所述滑动杆上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连接板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连接板位于空心的框体内,所述框体内且位于每个滑动杆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至连接板上,另一端连接至窗框的内壁上且位于窗框远离框体的面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滑动杆上,所述框体整体呈空心设置,所述框体朝向窗框的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每个滑动杆的端部抵抗弹簧的弹力移入的通孔,所述透明窗体位于相邻于多个滑动杆所在的位置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窗框安装至框体内时,将窗框移入至框体内,带动滑动杆抵抗弹簧的弹力插接至通孔内,从而防止窗框沿垂直于框体所在的平面与框体脱离,使得窗框被固定至框体内,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滑动杆移动即可完成对窗框的固定,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将弹簧套设于滑动杆上,防止弹簧在拉伸和压缩时倾斜,从而防止弹簧带动滑动杆倾斜,使得滑动杆可更好移入至通孔内,提高了窗框安装至框体内的安装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远离框体的端部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滑动杆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抵接板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窗框背离框体的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抵接板卡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杆抵抗弹簧的弹力移入至通孔内后,可带动抵接板移入至卡接槽内,从而使得提高了窗框在安装至框体上后的美观度,抵接板的设置可防止因弹簧的弹力过大导致滑动杆移入至窗框内,当需要将窗框于框体上取下时,方便安装人员通过拉动抵接板将窗框于框体上取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背离滑动杆的面上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可拆卸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把手可拆卸连接至凸起上,当需要将窗框于框体内取下时,通过把手带动滑动杆移动,进一步方便安装人员将窗框于框体上取下,将把手可拆卸连接至凸起上,当不需要使用把手时,可将把手于凸起上取下,提高了整个窗框的美观度,并且通过一个把手就可以带动每个滑动杆移动,方便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起上贯穿凸起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杆体移入的连接孔,所述把手通过第一杆体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至凸起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连接孔的设置将第一杆体插入至连接孔内即可完成把手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安装人员在安装和拆卸窗框时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杆远离抵接板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杆,多个所述弹性杆沿滑动杆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所述弹性杆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滑动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弹性杆用于与框体的内壁且位于靠近窗框的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通过带动多个弹性杆抵抗自身的弹力穿过通孔,使得弹性杆抵接至框体的内壁上,从而防止滑动杆与框体之间脱离,进一步提高了窗框固定至框体上的固定效果;当需要将窗框于框体上取下时,将弹性杆抵抗自身的弹力穿过通孔即可,固定和拆卸均较为简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包括横截面呈“u”形设置的连接框,“u”形的所述连接框的开口上封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焊接至“u”形的所述连接框的开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窗框设置为连接框和安装板,当对窗框加工时,方便先将窗框内的弹簧、滑动杆和连接板等部件安装至窗框内,再将安装板焊接至连接框上即可,符合实际生产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朝向窗框的面上沿框体的周向位置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垂直于框体朝向窗框的面设置,所述凸缘用于供窗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窗框移入至框体内时,可带动窗框与凸缘抵接,使得凸缘提高了窗框与框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整个门窗在安装后的密封性,提高了门窗在使用时的保温和防雨等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缘朝向窗框的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沿凸缘的周向位置设置,所述窗框朝向凸缘的面上设置有用于插接至插槽内的插条,所述插条沿窗框的周向位置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带动窗框抵接至凸缘上后,可带动窗框上的插条插接至凸缘上的插槽内,插槽和插条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窗框与框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窗在使用时的防雨和保温等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且能提高安装人员安装效率的封闭式门窗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封闭式门窗安装方法,包括封闭式门窗,

s1:框体采用膨胀螺栓固定至墙体洞口内;

s2:采用砂浆层填塞框体与墙体洞口之间的缝隙,并且采用铲刀刮取多余的砂浆;

s3:待砂浆凝固后,通过喷淋装置向框体和墙体洞口之间的缝隙注入密封胶;

s4:采用喷淋装置对框体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喷水,检测漏水位置并整改,直至无渗漏;

s5:窗框安装至框体内;

s6:透明窗体安装至窗框内;

s7:采用玻璃胶填充透明窗体和窗框之间的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2中,砂浆层的设置提高了框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从而提高了门窗在使用时的保温和防雨效果,s3中,密封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框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进一步提高了门窗使用时的保温和防雨效果;s4中,可对门窗的气密封进行检测,从而防止框体在固定至墙体上后出现漏水;s7中,通过玻璃胶将透明窗体固定至窗框内,提高了透明窗体在固定至窗框内的强度,并且提高了透明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中窗框安装至框体内的方法为:

s501:将第一杆体插接至凸起上的连接孔内,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拉动第二杆体,使得第一杆体带动滑动杆于窗框上移动,使得滑动杆带动弹性杆抵接至窗框的外壁上,此时将窗框置于框体内;

s502:带动窗框抵接至框体内的凸缘上,带动窗框上的插条插接至凸缘上的插槽内;

s503:松开第二杆体,通过将第二杆体朝向框体所在的位置按压,带动滑动杆上的弹性杆抵抗自身的弹力通过通孔,带动多个弹性杆抵接至框体的内壁上,此时滑动杆可带动抵接板移入至卡接槽内;

s504:将第一杆体于连接孔内移出,完成窗框与框体之间的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滑动杆移动,使得滑动杆带动多个弹性杆抵抗自身的弹力穿过通孔,带动多个弹性杆抵接至框体的内壁上,即可将窗框固定至框体上,通过拉动滑动杆即可完成对窗框的固定,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抵抗弹簧的弹力带动滑动杆移动,使得滑动杆带动多个弹性杆抵抗自身的弹力穿过通孔,此时多个弹性杆可抵接至框体的内壁上,使得窗框被固定至框体上,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2.当将窗框置于框体内后,带动窗框与凸缘抵接,并且带动窗框上的插条插接至凸缘上的插槽内,提高了窗框在安装至框体内的密封性,提高了门窗在使用时的保温和防雨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框体;11、窗框;111、滑动杆;112、连接板;113、弹簧;114、抵接板;115、卡接槽;116、槽体;117、凸起;118、把手;12、透明窗体;13、通孔;14、第一杆体;141、第二杆体;142、连接孔;15、弹性杆;16、连接框;161、安装板;17、凸缘;171、插槽;172、插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封闭式门窗,包括框体1,框体1内设置有窗框11,窗框11内封设有透明窗体12(图中未示出透明)。

结合图2和图3,窗框11整体呈空心设置,窗框11上穿设且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杆111,多个滑动杆111沿窗框11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杆111于窗框11的每个边上均设置有两个。

结合图2和图3,每个滑动杆111上均设置有连接板112,滑动杆111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连接板112所在的平面设置,连接板112位于空心的框体1内,框体1内且位于每个滑动杆111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弹簧113,弹簧113的一端连接至连接板112上,另一端连接至窗框11的内壁上且位于窗框11远离框体1的面上,弹簧113套设于滑动杆111上。

结合图2和图3,框体1整体呈空心设置,框体1朝向窗框11的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每个滑动杆111的端部抵抗弹簧113的弹力移入的通孔13,透明窗体12位于相邻于多个滑动杆111所在的位置设置。

当需要将窗框11固定至框体1内时,通过抵抗弹簧113的弹力带动滑动杆111移动,使得滑动杆111靠近框体1的端部移入至窗框11内,此时将窗框11移入至框体1内,松开滑动杆111,滑动杆111可抵抗弹簧113的弹力移入至通孔13内,从而防止窗框11沿垂直于框体1所在的面与框体1之间脱离,使得窗框11被固定至框体1内,通过抵抗弹簧113的弹力带动滑动杆111移动即可完成对窗框11的固定,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结合图2和图3,为了防止滑动杆111移入至通孔13内后与通孔13脱离,在滑动杆111远离抵接板114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杆15,多个弹性杆15沿滑动杆111的周向位置均匀设置,弹性杆15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滑动杆111的长度方向设置,弹性杆15用于与框体1的内壁且位于靠近窗框11的面抵接。

当需要对窗框11固定时,通过带动滑动杆111上的弹性杆15抵抗自身的弹力穿过通孔13,此时弹性杆15因自身的弹力抵接至框体1的内壁上,从而防止滑动杆111与通孔13脱离,进一步提高了窗框11固定至框体1内的固定效果。

结合图2和图3,为了方便对窗框11内的弹簧113、连接板112和滑动杆111安装,将窗框11包括横截面呈“u”形设置的连接框16,“u”形的连接框16的开口上封设有安装板161,安装板161焊接至“u”形的连接框16的开口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螺栓将安装板161固定至连接框16上。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滑动杆111超出至窗框11外,从而使得滑动杆111移动,并且提高窗框11在固定至框体1内后的美观度,在滑动杆111远离框体1的端部设置有抵接板114,滑动杆111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抵接板114所在的平面设置,窗框11背离框体1的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每个抵接板114卡接的卡接槽115。

当滑动杆111带动弹性杆15穿过框体1上的通孔13,并且带动多个弹性杆15抵接至框体1的内壁上时,此时滑动杆111可带动抵接板114移入至卡接槽115内,从而防止滑动杆111伸出至窗框11外移动,并且提高了窗框11的美观度。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窗框11于框体1上取下,在抵接板114背离滑动杆111的面上开设有槽体116,槽体116内设置有凸起117,凸起117上可拆卸连接有把手118。

如图3所示,为了将把手118可拆卸连接至凸起117上,将把手118包括第一杆体14和第二杆体141,第一杆体14的长度方向沿垂直于第二杆体141的长度方向设置,凸起117上贯穿凸起117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杆体14移入的连接孔142,把手118通过第一杆体14和连接孔142可拆卸连接至凸起117上。

当需要将窗框11于框体1上取下时,将第一杆体14插入至连接孔142内,此时拉动第二杆体141,使得第一杆体14带动滑动杆111移动,带动多个弹性杆15抵抗自身的弹力于框体1上的通孔13内移出,使得窗框11于框体1上取下,完成对窗框11的拆卸,方便简单。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窗框11在固定至框体1内后,窗框11与框体1之间的密封性,在框体1朝向窗框11的面上沿框体1的周向位置设置有凸缘17,凸缘17垂直于框体1朝向窗框11的面设置,凸缘17用于供窗框11抵接。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窗框11在固定至框体1内后的密封性,在凸缘17朝向窗框11的面上开设有插槽171,插槽171沿凸缘17的周向位置设置,窗框11朝向凸缘17的面上设置有用于插接至插槽171内的插条172,插条172沿窗框11的周向位置设置。

当将窗框11移入至框体1内后,可带动窗框11抵接至框体1内的凸缘17上,此时带动窗框11上的插条172插接至凸缘17上的插槽171内,从而提高了窗框11在固定至框体1内后的密封性,提高了门窗在使用时的保温和防雨等效果。

一种封闭式门窗安装方法,包括上述的封闭式门窗,

s1:框体1采用膨胀螺栓固定至墙体洞口内;

s2:采用砂浆层填塞框体1与墙体洞口之间的缝隙,并且采用铲刀刮取多余的砂浆;

s3:待砂浆凝固后,通过喷淋装置向框体1和墙体洞口之间的缝隙注入密封胶;

s4:采用喷淋装置对框体1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喷水,检测漏水位置并整改,直至无渗漏;

s5:窗框11安装至框体1内;

s501:将第一杆体14插接至凸起117上的连接孔142内,通过抵抗弹簧113的弹力拉动第二杆体141,使得第一杆体14带动滑动杆111于窗框11上移动,使得滑动杆111带动弹性杆15抵接至窗框11的外壁上,此时将窗框11置于框体1内;

s502:带动窗框11抵接至框体1内的凸缘17上,带动窗框11上的插条172插接至凸缘17上的插槽171内;

s503:松开第二杆体141,通过将第二杆体141朝向框体1所在的位置按压,带动滑动杆111上的弹性杆15抵抗自身的弹力通过通孔13,带动多个弹性杆15抵接至框体1的内壁上,此时滑动杆111可带动抵接板114移入至卡接槽115内;

s504:将第一杆体14于连接孔142内移出,完成窗框11与框体1之间的安装;

通过抵抗弹簧113的弹力带动滑动杆111移动,使得滑动杆111带动多个弹性杆15抵抗自身的弹力穿过通孔13,即可完成对窗框11的固定,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

s6:透明窗体12安装至窗框11内;

s7:采用玻璃胶填充透明窗体12和窗框11之间的缝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