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580发布日期:2019-11-15 23:3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户外旅游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之余的空闲生活中,时常需要外出野营度假,而折叠椅则是野营度假的必须装备,折叠椅可以通过折叠,形成较小的存放空间,便于携带。但是,由于目前的折叠椅的四条腿不能单独调节其长短,所以无法适应较为复杂的地形,在不平的地面上,折叠椅难以平稳地放置在不平的地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椅,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椅,包括靠背、椅座、扶手、前腿、后腿、高度调节装置与靠背调节装置;

所述靠背的下端与所述椅座的后端铰接,所述扶手的后端与所述靠背的中部铰接;

所述前腿的中部与所述椅座的侧边中部铰接,所述前腿的上端与所述扶手通过所述靠背调节装置连接;

所述后腿的上端与所述椅座的后端铰接;

所述前腿与所述后腿均为管状结构;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杆与夹紧组件;所述前腿的下端与所述后腿的下端分别设有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活动杆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前腿/所述后腿的内部,所述夹紧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前腿/所述后腿的下端,所述夹紧组件在夹紧与松开所述活动杆之间变化。

还包括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所述前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连接,所述后腿的下端近端处与所述第二横杆连接;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l型板、活动板、调节杆与第一弹性元件;

所述l型板倒置连接于所述前腿/后腿的下端,所述活动板的一端与所述l型板的侧面的下端铰接,所述活动板的中部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动杆的直径,所述活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锁紧孔;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将所述调节杆向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方向拉紧;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将所述调节杆拉起时,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向上转动,所述活动板上的锁紧孔将所述活动杆卡紧;当所述调节杆被压下时,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向下转动,所述活动板上的锁紧孔松开所述活动杆。

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上设有横向防滑纹。

所述靠背调节装置包括前脚座、扶手滑槽件、齿条、单向转动组件与定位组件;

所述前脚座为h字型,所述前脚座的上端为调节部,下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腿的上端铰接;所述调节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贯穿所述调节部的两个侧壁;

所述扶手滑槽件为“门”字型,所述扶手滑槽件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扶手的下表面,所述扶手滑槽件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长滑槽,两个所述长滑槽相对设置;所述扶手滑槽件的两个侧壁均位于所述前脚座的调节部的两个侧壁的内侧,所述长滑槽与所述调节孔对齐;

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扶手滑槽件的上壁内侧,所述齿条带齿的一面朝下;

所述定位组件穿过所述调节孔与所述长滑槽,所述定位组件固定于所述调节孔;

所述单向转动组件包括单向轴承与齿轮;

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单向齿轮的外圈的外侧,所述单向轴承套在所述定位组件的外侧;

所述单向转动组件套设于所述定位组件的外壁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定位组件在卡紧与松开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之间变化,当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被卡紧时,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可单向向前转动。

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设有花键孔;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销轴、扳机与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内,所述销轴的外壁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设有扳机滑槽,所述销轴的一端设有弹簧孔;

所述扳机为“几”字形,所述扳机的尾部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台阶以及与所述花键孔配合的第二台阶;所述扳机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机滑槽内;所述扳机的头部朝向所述销轴的一端;

所述单向轴承套在所述销轴上;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压缩于所述弹簧孔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在所述弹簧孔的底面,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扳机上;

位于所述销轴的另一端的调节孔内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在所述扳机滑槽内;

所述第二台阶卡入所述花键孔内,所述第一台阶抵在所述单向轴承背向所述弹簧孔的一侧;当所述按下所述扳机时,所述第一台阶从所述花键孔内退出,所述单向轴承可围绕所述销轴自由转动。

所述靠背调节装置还包括滚套与滚轴,所述调节部的两个侧壁还设有滚轴孔,所述滚轴的两端穿过所述扶手滑槽件的长滑槽并固定于所述滚轴孔,所述滚套可转动地套在所述滚轴的外侧,且所述滚套位于所述长滑槽内;所述滚套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销轴的直径。

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卡簧、第二卡簧和第三卡簧;所述销轴上设有第一定位环槽、第二定位环槽和第三定位环槽;

所述第一定位环槽与所述第二定位环槽分别位于所述销轴的两端的近端处所述第一卡簧卡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上,所述第二卡簧卡在所述第二定位环槽上,所述第一卡簧与所述第二卡簧将所述销轴轴向固定于所述调节孔内;

所述齿条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三环槽分别位于所述单向轴承的两侧,所述第三卡簧卡在所述第三定位环槽内。

所述椅座与所述靠背均为u字型结构,还包括椅面,所述椅面包裹在所述椅座和所述靠背上;

还包括折铰组件,所述靠背与所述后腿分别通过所述折铰组件与所述椅座铰接;

所述折铰组件包括相互镜像的两个折铰构件与滑动轴;

所述折铰构件包括固定部与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为l字型,所述铰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铰接部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铰接部倾斜地设有折铰滑槽;

两个所述折铰构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折铰构件的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后腿的上端,所述铰接部的一端的近端处设有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椅座的后端的近端处铰接,所述铰接部的另一端的近端处与所述靠背的下端铰接;

所述滑动轴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折铰滑槽内,当所述折叠椅展开时,所述后腿与所述椅座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滑动轴滑动到所述折铰滑槽的最上端,并抵在所述椅座上。

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折铰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前脚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前脚与所述椅座的铰接点的下方。

还包括防滑脚座与头枕,所述防滑脚座的中部设有球孔;所述活动脚的下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插在所述球孔内;

所述头枕包括挂接部、枕部与固定构件,所述挂接部为“门”字型,所述挂接部的下端设有长孔,所述固定构件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靠背的上端,所述固定构件的开口处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长孔滑动连接,所述长孔的最下端到所述挂接部的最下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靠背的距离;所述枕部固定于所述挂接部上。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靠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靠背调节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单向转动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折铰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销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靠背、2-椅座、3-扶手、4-前腿、5-后腿、6-高度调节装置、61-活动杆、611-球头、62-夹紧组件、621-l型板、622-活动板、6221-锁紧孔、623-调节杆、624-第一弹性元件、7-靠背调节装置、71-前脚座、711-调节部、7111-调节孔、7112-定位块、7113-滚轴孔、712-连接部、72-扶手滑槽件、721-长滑槽、73-齿条、731-限位块、74-单向转动组件、741-单向轴承、7411-花键孔、742-齿轮、75-定位组件、751-销轴、7511-扳机滑槽、7512-弹簧孔、7513-第一定位环槽、7514-第二定位环槽、7515-第三定位环槽、752-扳机、7521-第一台阶、7522-第二台阶、753-第二弹性元件、754-第一卡簧、755-第二卡簧、756-第三卡簧、76-滚套、77-滚轴、8-第一横杆、9-第二横杆、10-椅面、20-折铰组件、201-折铰构件、2011-固定部、2012-铰接部、2013-折铰滑槽、2014-第一铰接点、202-滑动轴、α-夹角、30-连接杆、40-防滑脚座、401-球孔、50-头枕、510-挂接部、511-长孔、520-枕部、530-固定构件、531-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折叠椅,如图1和3所示,包括靠背1、椅座2、扶手3、前腿4、后腿5、高度调节装置6与靠背调节装置7;

所述靠背1的下端与所述椅座2的后端铰接,所述扶手3的后端与所述靠背1的中部铰接;

所述前腿4的中部与所述椅座2的侧边中部铰接,所述前腿4的上端与所述扶手3通过所述靠背调节装置7连接;

所述后腿5的上端与所述椅座2的后端铰接;

所述前腿4与所述后腿5均为管状结构;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包括活动杆61与夹紧组件62;所述前腿4的下端与所述后腿5的下端分别设有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所述活动杆61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前腿4/所述后腿5的内部,所述夹紧组件62固定设置于所述前腿4/所述后腿5的下端,所述夹紧组件62在夹紧与松开所述活动杆61之间变化。

本申请的折叠椅在每一个前腿4和后腿5中均设有活动杆61,在需要调节折叠椅的前腿4/后腿5的高度时,可以松开夹紧组件62,此时活动杆61可在前腿4/后腿5中自由伸缩,折叠椅的每一个前腿4和每一个后腿5均可独立调节其高度,本申请的折叠椅可以在复杂的地形中使用;通过调节每一个前腿4和后腿5的高度,可以使折叠椅可以在相对复杂的地形中平稳的放置,不易发生倾倒,使人们乘坐在折叠椅时更加合适和安全。

还包括第一横杆8与第二横杆9;所述前腿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8连接,所述后腿5的下端近端处与所述第二横杆9连接;

所述夹紧组件62包括l型板621、活动板622、调节杆623与第一弹性元件624;

所述l型板621倒置连接于所述前腿4/后腿5的下端,所述活动板622的一端与所述l型板621的侧面的下端铰接,所述活动板622的中部设有锁紧孔6221,所述锁紧孔6221的直径大于所述活动杆61的直径,所述活动杆61的下端穿过所述锁紧孔6221;所述活动板622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623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624连接于所述调节杆623与所述第一横杆8/所述第二横杆9之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624将所述调节杆623向所述第一横杆8/所述第二横杆9的方向拉紧;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624将所述调节杆623拉起时,所述活动板622的另一端向上转动,所述活动板622上的锁紧孔6221将所述活动杆61卡紧;当所述调节杆623被压下时,所述活动板622的另一端向下转动,所述活动板622上的锁紧孔6221松开所述活动杆61。

当压下调节杆623时,调节杆623带动前腿4/后腿5的两个活动板622同时向下转动,在活动板622向下转动的过程中,锁紧孔6221在沿活动杆61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逐渐变大,直到锁紧孔6221松开活动杆61,此时前腿4/后腿5中的活动杆61在重力的作用下伸长;当活动杆61调节到位时,松开调节杆623,调节杆623在第一弹性元件624的弹力性作用向上回位,此时锁紧孔6221在沿活动杆61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逐渐变小,起到锁紧孔6221倾斜地将活动杆61卡紧,此时活动杆61受到锁紧孔6221的阻力无法伸缩动作,活动杆61被锁紧。设置调节杆623可以同时对两个前腿4/两个后腿5中的活动杆61的伸出高度进行调节,调节的效率更高,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活动杆61的外壁上设有横向防滑纹。

在活动杆61的外壁上设置横向防滑纹可以显著地增加锁紧孔6221在锁紧活动杆61时的阻力,解决锁紧孔6221与活动杆61之间的锁紧力不足而导致活动杆61回缩的问题,使折叠椅在乘坐时更加安全。

如图1、4、5和6所示,所述靠背调节装置7包括前脚座71、扶手滑槽件72、齿条73、单向转动组件74与定位组件75;

所述前脚座71为h字型,所述前脚座71的上端为调节部711,下端为连接部712;所述连接部712与所述前腿4的上端铰接;所述调节部711设有调节孔7111,所述调节孔7111贯穿所述调节部711的两个侧壁;

所述扶手滑槽件72为“门”字型,所述扶手滑槽件72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扶手3的下表面,所述扶手滑槽件72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长滑槽721,两个所述长滑槽721相对设置;所述扶手滑槽件72的两个侧壁均位于所述前脚座71的调节部711的两个侧壁的内侧,所述长滑槽721与所述调节孔7111对齐;

所述齿条73设置于所述扶手滑槽件72的上壁内侧,所述齿条73带齿的一面朝下;

所述定位组件75穿过所述调节孔7111与所述长滑槽721,所述定位组件75固定于所述调节孔7111;

所述单向转动组件74包括单向轴承741与齿轮742;

所述齿轮742固定于所述单向齿轮742的外圈的外侧,所述单向轴承741套在所述定位组件75的外侧;

所述单向转动组件74套设于所述定位组件75的外壁上,所述齿轮742与所述齿条73啮合,所述定位组件75在卡紧与松开所述单向轴承741的内圈之间变化,当所述单向轴承741的内圈被卡紧时,所述单向轴承741的外圈可单向向前转动。

当单向轴承741的内圈被定位组件75卡紧时,此时单向轴承741无法向后转动,当用户靠在靠背1上时,靠背1拉动扶手3向后受力,扶手3带动齿条73向后卡紧在齿轮742上,从而使靠背1固定;当用户需要向后调节靠背1时,只需要操作定位组件75使单向轴承741松开,此时单向轴承741以定位组件75为转轴自由转动,然后向后拉动扶手3,扶手3带动靠背1向后转动,同时扶手3带动齿条73向后运动,此时单向轴承741也随之向后转动,当靠背1调节到位时,操作定位组件75卡紧单向轴承741,此时单向轴承741的内圈被锁紧,外圈无法向后转动,对靠背1起到定位的作用;当需要将靠背1向前调节时,由于单向轴承741的外圈可相对于内圈单向向前转动,所以此时可无需操作定位组件75,直接拉动扶手3即可;在靠背1调节到位时,单向轴承741的外圈无法向后转动,所以此时也无需操作定位组件75,齿条73也会被单向轴承741锁紧。

扶手滑槽件72与前脚座71之间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来调节靠背1的角度,使靠背1的角度可任意调节,不会受档位的限制,相比于传统的设置档位的方式具有更多的调节空间,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将靠背1调节到最舒适的角度。

所述单向轴承741的内圈设有花键孔7411;

所述定位组件75包括销轴751、扳机752与第二弹性元件753;

所述销轴751穿设于所述调节孔7111内,所述销轴751的外壁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设有扳机滑槽7511,所述销轴751的一端设有弹簧孔7512;

所述扳机752为“几”字形,所述扳机752的尾部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台阶7521以及与所述花键孔7411配合的第二台阶7522;所述扳机752的两侧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扳机滑槽7511内;所述扳机752的头部朝向所述销轴751的一端;

所述单向轴承741套在所述销轴751上;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53被压缩于所述弹簧孔7512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53的一端抵在所述弹簧孔7512的底面,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53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扳机752上;

位于所述销轴751的另一端的调节孔7111内设有定位块7112,所述定位块7112卡在所述扳机滑槽7511内;

所述第二台阶7522卡入所述花键孔7411内,所述第一台阶7521抵在所述单向轴承741背向所述弹簧孔7512的一侧;当所述按下所述扳机752时,所述第一台阶7521从所述花键孔7411内退出,所述单向轴承741可围绕所述销轴751自由转动。

定位块7112对销轴751起到限位的作用,使销轴751不能在调节孔7111内发生转动;第二弹性元件753将板机顶紧,使板机的第二台阶7522卡入花键孔7411内,同时板机位于板机滑槽内,所以单向轴承741的内圈被卡紧,此时靠背1的角度不能向后调节;当按下板机时,板机克服第二弹性元件753的弹力,并沿着板机槽向内滑动,直到第二台阶7522从花键孔7411内退出,此时单向轴承741的内圈与外圈同时围绕销轴751转动,用户可以拉动扶手3向后/向前调节靠背1角度。

所述靠背调节装置7还包括滚套76与滚轴77,所述调节部711的两个侧壁还设有滚轴孔7113,所述滚轴77的两端穿过所述扶手滑槽件72的长滑槽721并固定于所述滚轴孔7113,所述滚套76可转动地套在所述滚轴77的外侧,且所述滚套76位于所述长滑槽721内;所述滚套76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销轴751的直径。

在拉动扶手3时,滚套76围绕滚轴77在长滑槽721内滚动,由于滚套76的外径不小于销轴751的直径,所以滚套76可以减少长滑槽721对销轴751的磨损,可以对销轴751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定位组件75还包括第一卡簧754、第二卡簧755和第三卡簧756;如图8所示,所述销轴751上设有第一定位环槽7513、第二定位环槽7514和第三定位环槽7515;

所述第一定位环槽7513与所述第二定位环槽7514分别位于所述销轴751的两端的近端处所述第一卡簧754卡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7513上,所述第二卡簧755卡在所述第二定位环槽7514上,所述第一卡簧754与所述第二卡簧755将所述销轴751轴向固定于所述调节孔7111内;

所述齿条73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块731,所述限位块731与所述第三环槽分别位于所述单向轴承741的两侧,所述第三卡簧756卡在所述第三定位环槽7515内。

第一卡簧754与第二卡簧755对销轴751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第一卡簧754、第二卡簧755与定位块7112配合将销轴751完全定位于前脚座71的调节孔7111内;第三卡簧756与限位块731分别位于单向轴承741的两侧,对单向轴承741起到限制的作用,对单向轴承741沿销轴751的轴线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制,使齿轮742始终与齿条73保持啮合。

所述椅座2与所述靠背1均为u字型结构,还包括椅面10,所述椅面10包裹在所述椅座2和所述靠背1上;

还包括折铰组件20,所述靠背1与所述后腿5分别通过所述折铰组件20与所述椅座2铰接;

所述折铰组件20包括相互镜像的两个折铰构件201与滑动轴202;

所述折铰构件201包括固定部2011与铰接部2012,所述铰接部2012为l字型,所述铰接部201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2011连接,所述铰接部2012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部2011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铰接部2012倾斜地设有折铰滑槽2013;

两个所述折铰构件201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折铰构件201的固定部2011固定连接于所述后腿5的上端,所述铰接部2012的一端的近端处设有第一铰接点2014,所述第一铰接点2014与所述椅座2的后端的近端处铰接,所述铰接部2012的另一端的近端处与所述靠背1的下端铰接;

所述滑动轴20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折铰滑槽2013内,当所述折叠椅展开时,所述后腿5与所述椅座2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所述滑动轴202滑动到所述折铰滑槽2013的最上端,并抵在所述椅座2上。

在乘坐折叠椅时,椅座2的后端受到下压力,此时椅座2的后端通过第一铰接点2014将受力传递到后腿5,此时后腿5在受力的情况下,后腿5与椅座2的夹度变大,后腿5带动折铰将滑动轴202压紧地椅座2上,此时椅座2在后端的受力分散在第一铰接点2014以及滑动轴202与椅座2的接触面上,避免椅座2的后端长期单点受力而损坏,可以有效延长折叠椅的寿命。

还包括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与所述折铰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30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脚的中部铰接,所述连接杆30与所述前脚的铰接点位于所述前脚与所述椅座2的铰接点的下方。

在将折叠椅从展开状态收缩为折叠状态时,将椅座2的前端与靠背1的上端向内靠拢,此时椅座2以其与前腿4的铰接点为支点转动,连接杆30推动折铰的另一端围绕第一铰接点2014向后转动,此时折铰将后腿5向前收起;相同的在展开折叠椅时,连接杆30拉动折铰的另一端用向前转动,使折铰将后腿5展开,这样设置可以在展开或收起折叠椅时,后腿5均可自动展开或收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连接杆30在折叠椅展开或折叠时起到连动的作用,同时在乘坐折叠椅时,连接杆30对前腿4起到定位的作用,使折叠椅的受力更加平衡,增加折叠椅的承载能力。

还包括防滑脚座40与头枕50,所述防滑脚座40的中部设有球孔401;所述活动杆61的下端设有球头611,所述球头611插在所述球孔401内;

如图1和9所示,所述头枕50包括挂接部510、枕部520与固定构件530,所述挂接部510为“门”字型,所述挂接部510的下端设有长孔511,所述固定构件530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构件530固定于所述靠背1的上端,所述固定构件530的开口处设有固定轴531,所述固定轴531与所述长孔511滑动连接,所述长孔511的最下端到所述挂接部510的最下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轴531与所述靠背1的距离;所述枕部520固定于所述挂接部510上。

当折叠椅在复杂的地形上使用时,每一前腿4以及后腿5与地面的接触角度不同,防滑脚座40与活动脚为球头611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对防滑脚座40进行多方位的调整,使折叠椅可以更好地满足复杂地形的使用需求。

当乘坐在折叠椅上时,可以把头靠在头枕50上,乘坐起来更加舒适;由于长孔511的最下端到挂接部510的最下端的距离小于固定轴531与靠背1的距离,所以当挂接部510位于最高点时,挂接部510可向后翻折;头枕50采用可向后翻折的设计,可以使折叠椅在折叠后的体积更小,便于携带。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