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端挤水拖把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1229发布日期:2021-05-07 22:4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端挤水拖把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清洁用具,更具体涉及一种拖把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拖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清洁工具,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拖把为布带式拖把以及胶棉拖把两种,布带式拖把通常会配备一个甩干桶结构,在需要挤掉拖布上的水分时将拖把头放入甩干桶内旋转甩干,这种拖把结构由于存在甩干桶结构,通常情况下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目前,胶棉式拖布在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包括拖把杆、拖把头和挤水装置,通过拖把杆与拖把头的相对运动实现挤水装置的对折,从而将胶棉中的水分挤出。其典型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995396u公开了一种挤水拖把,通过拉压手柄5带动挤压连杆6运动,从而实现挤压连杆6与拖把杆1的相对运动,对折挤压胶棉头2实现胶棉头2水分的挤干。这种脱水方式存在的缺陷在于:在挤水过程中,需要使用者弯腰去拉手柄结构,同时需要将拖布举起,一方面增加了使用者的身体负担,另外一方面降低了使用效率;而在长时间使用这种拖布后,只有使用很大的力道才可以将水分有效挤干,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208988754u公开了一种发泡棉头拖把挤水装置,利用另外的桶作为挤水装置,因而挤水部件并不需要一直在拖把杆上。但这其挤水时需要从发泡棉头上挤压并滑过,容易损坏发泡棉头且不易于挤干水分,影响其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具有更快捷挤水的方式、更易于挤干水分,或更方便使用的拖把。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研究出不同的挤水方式的拖把。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端挤水拖把,包括擦拭部、拖把面板以及拖把杆,拖把面板设置在拖把杆下端,拖把面板下固定安装有轨道,轨道上套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擦拭部,,通过挤压或牵引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或或贴于擦拭部两端端面的受力板实现对擦拭部两端挤压,优选是两端是同步沿面板长度方向通过挤压或牵引同步向内实现对擦拭部挤压,进而实现挤水的目的。其中,安装块套设在轨道上,所述安装块可以沿着所述轨道横向运动,安装块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中,最外侧的安装块与或贴于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可以成为一体,例如通过最外侧的安装块设置在擦拭部最端头,并向端面延伸出延长板而作为受力板。

所述擦拭部是常规的,例如可以胶棉、海绵、发泡棉、布料之一或其组合形成的吸水擦拭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端挤水拖把具有把套,所述拖把杆上设置有长条形孔,插销穿过把套伸入到所述长条形孔中,使得把套在所述长条行孔限定的范围内运动,当把套向上动动时可牵引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或贴于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向内运动,进而实现对擦拭部两端挤压。

进一步,所述两端挤水拖把还包括两个运动臂,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把套旋转连接,所述每个运动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旋转轴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或擦拭部端面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旋转连接。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拖把面板两侧设置有堵头,通过堵头限制所述运动臂的横向移动以不超出拖把面板。

该实施例中通过把套带动运动臂运动,从而驱动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或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带动擦拭部挤压实现挤水功能,该实施方式中机构的回位是通过擦拭部自身的弹力实现的回位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已经克服了现有折叠式胶棉头挤水结构的明显缺陷。

为了进一步提升机构的回位速度,提高使用效率,进一步在拖把杆外侧设置有握手,所述拖把面板中部设置有短杆结构,所述拖把杆与所述短杆结构固定连接,短杆结构可以绕所述拖把面板中部旋转。所述两端挤水拖把还设置有一对辅助轮,及对应的两钢丝绳,所述辅助轮提供所述钢丝绳的转向使用,所述两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握手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或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连接。

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轨道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弹簧,所述每个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拖把面板中部位置,另外一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最外侧安装块或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上。通过后者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弹簧的使用数量,提供足够的回复力,保证整个设备的使用可靠性。

在安装块之间设置弹簧结构,同时提出了辅助轮以及钢丝绳相配合的结构,通过握手结构带动钢丝绳沿辅助轮轮动,从而驱动安装块收缩与复位,提供擦拭部运动的动力。该结构一方面提高了擦拭部的收缩速度与复位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拖把杆的旋转运动,极大的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受,进一步方便使用者使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可与挤水桶配合使用的方式。所述挤水桶底部固定设置有突出部件,所述两端挤水拖把放置在挤水桶上,通过朝向挤水桶方向按压所述挤水拖把实现挤水功能。优选地,所述最外侧的两块安装块或擦拭部端面的受力板上设置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在外力下沿所述突出部件向下运动。通过挤水桶的设计丰富了两端挤水拖把的使用环境,在不方面接水的区域提供了一种使用两端挤水拖把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上述拖把还有一个优点是,由于没有拉手等部件,可以轻松钻入床下,沙发底下拖地,以及长度方向可以拖缝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双侧折叠胶棉头拖把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双侧挤水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处于未挤水状态拖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拖把把套向上提升细节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拖把把套向下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挤水拖把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拖把的未挤水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拖把在使用过程中把套倾斜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拖把把头细节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两端挤水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把头自动恢复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拖把把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拖地把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拖把把头部分结构组装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挤水桶及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拖把与挤水桶配合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拖把分解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拖把组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便于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构思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实施例1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拖把,包括胶棉头20、旋转轴21或27、拖把面板22、安装块23、轨道24、堵头25、运动臂26、把套28和拖把杆29。

本实施例中,拖把杆29外径应略小于把套28内径,以便拖把杆29可以顺利放入把套28内,并可以在把套28内灵活抽拉。拖把面板22上设置有供运动臂26穿过的槽,同时拖把面板22两侧设置有堵头25,拖把面板22上端面中部与管子29固定连接,实现拖把的整体定位,拖把面板22两侧设置有堵头25,堵头25用于限制运动臂27的横向运动,同时避免杂物进入到拖把头内部。图2中所示轨道24固定安装在拖把面板22的下端面上,七个安装块23可以在轨道24上来回滑动。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块23固定在胶棉头20上,实现安装块23与胶棉头的同步横向运动,七个安装块23均匀的分布在胶棉头20上,其中两端的安装块23设有向端面延长的受力板,受力板固定安装在两侧安装块上,受力板设置在胶棉头的两端,通过受力板的挤压或牵引而实现胶棉头沿拖把面板长度方向向内运动,实现挤水功能。

图3-4中,运动臂26由两个长度相等的两个左右构件组成,运动臂26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旋转轴21和27,其中一个旋转轴27设置在把套28上,通过把套27的上下运动带动该旋转轴上下运动,另一个旋转轴21设置在最外侧的安装块上,通过该旋转轴27的横向移动带动最外侧安装块23的横向运动。两个运动臂26的总长度应略大于拖把面板22中槽的长度,以便运动臂26在未挤水状态下可以放置于拖把面板22以上,同时通过堵头25限制了运动臂26的横向移动。

如图3所示,在拖把未挤水时,旋转轴27处于把套28与拖把面板22的交界处,此时运动臂26处于近似平整状态。此时胶棉头20处于松弛的正常状态。

如图4所示,当需要挤水时,外力作用于把套28上,使把套28沿拖把杆29向上进行竖直运动,此时运动臂26通过旋转轴27的牵拉开始发生位移,同时运动臂26通过旋转轴21拉动安装块23向中间运动。如图4所示,由于七个安装块全部被牵拉至中间并紧挨,胶棉头20被挤压,胶棉头20中的水随即被排出达到挤水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控制外力的力度,可以达到调节胶棉头20中留存水分的含量,从而达到对于不同污垢清洁的目的。

在挤水动作完成后,如图5所示,外力向下实现把套28回到原来位置,此时运动臂26通过旋转轴27和旋转轴21牵拉安装块23向外运动,使得七个安装块23恢复到初始状态,胶棉头20随即回到松弛状态。此时可以开始清洁地面。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七个安装块,通过其他合理数量的安装块也是本领域中技术容易想到的,同时安装块与胶棉头的固定可以采用卡接等多种形式的固定连接方式。

实施例2

参照图6-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滑动轨道上设置有6个弹簧结构34,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3个弹簧结构,当然弹簧的数量可以根据工况以及胶棉头的弹性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拖把面板的上端面中部旋转设置有短杆结构,下杆37与短杆固定连接。设置有辅助轮36、钢丝绳35等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胶棉头31的自动回位,提高使用便捷性。

如图6所示,弹簧34设置在轨道上,弹簧可以沿轨道实现压缩与复位,钢丝绳35绕过辅助轮36结构,实现钢丝绳延伸方向的改变,同时降低摩擦损耗。

如图7所示,在安装状态下下杆37伸入到短杆结构中,下杆37与短杆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机械领域中常规的固定方式,比如螺纹结构或者凸起凹陷配合结构等。辅助轮36通过轴固定在拖把杆内部,钢丝绳35贯穿下杆37、断杆结构等设置在拖把内部。

如图8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拖把杆可以围绕转轴旋转,增加整个拖把结构的灵活性,便于拖把清扫狭窄空间。

如图9所示,在未挤水状态,钢丝绳35的一端与握手38固定,另一端穿过弹簧中空结构与最外侧的安装块固定连接,与实施例1一致,最外侧的安装块固定连接受力板。辅助轮固定在拖把面板32与短杆结构相交部分,弹簧34内侧固定在固定板上,为弹簧34回弹提供支撑点。

如图10所示,在挤水状态,握手38沿着下杆37向上运动,带动钢丝绳35绕过辅助轮36向上运动,钢丝绳35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最外侧的安装块上,钢丝绳35向内侧运动过程中带动最外侧安装块向内移动。弹簧34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安装块33之间,相邻的两个安装块为弹簧的两段提供受力面,通过最外侧的安装块向内运动,带动整个胶棉头31的收缩挤水。

如图11所示,在使用者松手受,胶棉头31膨胀,同时压缩弹簧34伸长复位带动安装块向两侧移动,拉动钢丝绳35同步向两侧运动,实现握手38沿着下杆37向下运动。

实施例3

参照图12-16,本实施例提供的拖把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胶棉头,轨道、拖把面板结构,还包括实施例2的短杆结构,可以实现拖把杆的旋转。

与前述两个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两侧安装块40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倾斜斜面结构,其可以配合挤水桶使用,所述挤水桶内部存在突出部件44作为抵靠部,突出部件44的底部与挤水桶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在挤水过程中,突出部件44的上侧面与凹槽倾斜斜面配合,实现两侧安装块40向内运动。

该实施例中,轨道上可以设置实施例2的弹簧结构也可以不设置对应弹簧,设置弹簧后提高了胶棉头的复位速度,如果不设置弹簧则依靠胶棉头自身的弹力实现拖把头复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突出部件44的高度大于胶棉头的厚度能够避免拖把面板触及挤水桶的底部,使得其具有更好的挤水效果,在清洗时底部可以有一定水位的水。另外,也可以在挤水桶的侧壁向内形成突出部件作为抵靠部。

实施例4

实施例4具体参见图17-18,短杆结构49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短杆结构一致,枢转连接在拖把面板上,下杆上设置有长条形孔48,握手46套设在下杆上,插销47穿过握手46插入到长条形孔48结构中,实现握手沿着下杆运动的目的。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根弹簧结构45,位于拖把面板与滑动结构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拖把面板中部位置上,另一端分别设置对应的最外侧的安装块上。该实施例中的钢丝绳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结构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的。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