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3718发布日期:2021-06-08 10:3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食物料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电磁炉和搅拌器为一体的多功能料理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厨房用家电越来越多,电磁炉,搅拌机及电子秤等厨房电器在厨房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厨房各种电器分别购买,单独存放,占用厨房空间;可能出现厨房插座不够无法同时工作的情况,或需协同使用时,由于厨房插座分隔较远,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料理机,将两种厨房电器有机组合在一起,操作便捷,减少厨房占用面积。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料理机,其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多功能料理机,包括主控制器、外壳、底座、设置在所述外壳和底座围成的空间内的电磁加热模块和搅拌模块,所述电磁加热模块包括电磁线圈、微晶玻璃及风扇,电磁线圈通过支柱与底座固定,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电磁线圈与底座之间,所述风扇、电磁线圈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在所述电磁加热模块的侧部形成开口向上的容置腔,所述搅拌模块包括内部设置有刀具的杯体、旋转电机,所述杯体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刀具的动力轴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卡接固定,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底部与所述底座围成的空间内。
7.进一步的,所述杯体包括杯座,所述杯座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卡槽,所述容置腔上对应设置有限定所述杯体位置的卡座。
8.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顶部和所述卡座的顶部设置有磁吸部件。
9.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和卡座的顶部均设置有铁块,所述卡座顶部的铁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和电源模块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内的铁块呈倒置的“凸”型,底部插入到所述卡槽槽体内,顶部与所述卡槽的顶部搭接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杯体的把手卡在所述凹槽内。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子秤,所述电子秤的重力传感器一端与所述电子秤的托盘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电磁加热模块和搅拌模块信号连接或电连接,实现两模块的同时应用操作。
1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大体呈现l型,所述电磁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l型的横向部分,所述搅拌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l型的竖向部分内,所述主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外壳l型
竖向部分前侧。
1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料理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搅拌器和电磁炉固定在同一安装底座上,利用外壳将两个模块形成一个整体的多功能料理机,结构简单,将可能同时应用操作的多个厨房电器整合在一起,减少各电器的占用面积,也减少厨房的插头使用,在同时使用时,又可提高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16.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料理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料理机电磁炉模块结构剖视图;
18.图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料理机搅拌器模块结构剖视图;
19.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料理机电子秤结构剖视图;
20.其中,外壳1,重力传感器2,托盘3,底座4,电磁线圈5,微晶玻璃6,风扇7,电源模块8,旋转电机9,支架10,杯体11,主控制器12,铁块13,电磁铁14,电磁加热模块15,搅拌模块16,电子秤17,支柱18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一种多功能料理机,包括主控制器12、外壳1、底座4、设置在外壳1和底座4围成的空间内的电磁加热模块15和搅拌模块16,电磁加热模块15包括电磁线圈5、微晶玻璃6及风扇7,电磁线圈通5过支柱18与底座4固定,风扇7设置在电磁线圈5与底座4之间,风扇7、电磁线圈5与主控制器12信号或电连接连接,与电源模块8电连接。
23.如图1所示,外壳1大体为l型结构,左低右高(图1所示方位,后同),外壳1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面外周固定,形成一个外观呈“靴”型的结构,在外壳1的左侧低位,l型结构的横向部分,设置电磁加热模块15,右侧高位的l型结构的竖向部分的外壳1内部,设置搅拌模块16,在l型结构的竖向部分的左侧面,略向前突出,前突面上设置有触摸屏的主控制器12。
24.如图2所示,电磁加热模块15设置在外壳1的左侧较低位置处,外壳1在l型结构的横向部分的顶面为中空结构,电磁线圈5的顶面卡固在中空结构处,底面通过螺钉与底座4上的支柱18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结构为圆形,电磁线圈5的底面通过三个支柱18与底4座固定,顶面铺设有微晶玻璃6,微晶玻璃6的形状、面积与外壳1横向部分形状、面积相等,便于装置的清洁操作,进一步的,外壳1横向部分与竖向部边的连接处,外壳1先向由横向方向垂直向上折弯,折弯高度与微晶玻璃6的厚度基本相同,外壳1向上折弯后再向右圆滑过渡后向上折弯形成外壳1l型结构的竖向部分。微晶玻璃6与外壳1的顶面采用耐高温硅胶粘接在一起,左端面与外壳1的前端面平齐,右端面与外壳1第一次向上折弯的前侧抵触,防止电磁加热烹饪过程有杂物进入到微晶玻璃6与外壳1的缝隙中,降低清洁难度。风扇7固定在电磁线圈5的底面与底座4围成的空间内,可直接与底座4固定,并在固定面处设置有减震垫,减少风扇运转时产生震动。电磁线圈5与风扇7与电源模块8电连接,由电源模块8供电,并与主控制器12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电源模块8同样与主控制器12电连接,为主控制器12供电,并由主控制器12控制供电,实现电磁加热操作。
25.如图3所示,外壳1的竖向部分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一个杯状的容置腔,搅拌模块
16设置在外壳1竖向部分的内部,包括杯体11和旋转电机,杯体11的底部固定有可旋转的搅拌用刀具,杯体11放置到容置腔内后,刀具的动力轴穿过杯体11的底部,与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卡接固定,在旋转电机9的带动下,刀具旋转,实现搅拌。旋转电机9通过支架10固定在容置腔与底座围成的空间内,支架10与容置腔的底面固定。旋转电机9与支架10的固定处、支架10与容置腔处的外壳1的固定处均设置有减震垫。
26.杯体11包括杯座,杯座的底面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卡槽,卡槽的顶部设置有倒“凸”型的铁块13,铁块13顶部大尺寸部分与卡槽的槽体顶部搭接后采用粘接等现有方式固定,下部小尺寸部人插入卡槽内,容置腔底部的顶面上对应设置有中空的卡座,杯体11放入容置腔后,卡座插入卡槽内,限制杯体11在容置腔内的位置,防止杯体11随高速运转的刀具而同步旋转移动。进一步的,在卡座的顶部,或中图2所示,在卡座的中空部位,设置有铁块,此铁块与电源模块8电连接,通电状态下,形成电磁铁14,与卡槽内的铁块13形成磁吸结构,使杯体11牢牢吸在外壳1上,进一步防止杯体11在工作状态下产生上、下位移,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在卡槽与卡座间采用其他的磁吸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出的电磁磁吸方式。杯座的底部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均衡分布的卡槽,相应的,容置腔的底面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卡座。
27.如图1所示,在容置腔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杯体11的把手卡在凹槽内,凹槽的深度及宽度与把手的厚度及宽度基本相同,进一步有效限制杯体11位置。在杯体11把手的对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导流口(图中未示出),对应的,容置腔的顶部侧壁设置有相应的外凸形状,使杯体11与容置腔之间形成底面多点限制定位、顶部/上部对侧两点定位,有效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杯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杯盖,杯盖的底面设有可插入到杯体11内部的限位板,外周与外壳1竖向部分的顶面搭接。
28.电磁加热模块15可进行各类烹饪操作,因此,微晶玻璃6的尺寸与普通电磁炉上的微晶玻璃尺寸相近,通常大于搅拌模块17的杯体11的直径,为充分利用空间,容置腔顶部的凹槽设置侧部,在外壳1竖向部分的顶面上,还设置有电子秤17,如图4所示,外壳1竖向部分的顶面上,设置有水平槽,电子秤17的重力传感器2顶面与电子秤17的托盘3固定,底面与外壳1固定,或托盘3与外壳1搭接固定,重力传感器2位于水平槽内,使电子秤17可平稳放置在外壳1的顶面上。
29.在实际使用时,电磁加热模块15在前,朝向用户,用于平常使用电磁炉做饭,后面部分为搅拌模块16跟电子秤17,主控制器12设置在外壳1后部较高部分的前侧,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磁加热模块15与搅拌模块16分别与主控制器12信号连接或电连接,所有模块相对独立的,并通过主控制器12分别控制,所以,可以同时进行三种操作;搅拌模块16主要是靠电磁原理来固定,电磁铁通电后产生强大吸力,吸住杯体11底部的铁块,取下时关闭电磁功能就行,既方便又安全,电子秤17是把托盘3和重力传感器2一起固定在搅拌模块16一侧的外壳1上,这称重食材更加方便。所有电源装置都在底壳部分与电源模块8连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30.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料理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搅拌器和电磁炉固定在同一安装底座上,利用外壳将两个模块形成一个整体的多功能料理机,结构简单,将可能同时应用操作的多个厨房电器整合在一起,减少各电器的占用面积,也减少厨房的插头使用,在同时使用时,又可提高操作便捷性。
31.如上所述,结合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