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7599发布日期:2020-04-07 14:43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与实木结合的柜子,采用榫卯连接。



背景技术:

在故宫等博物馆,保存着贵重的文物、工艺品,对摆放文物和工艺品的架子或柜子有明确的抗震要求,避免地震时架子或柜子因振动损坏或被倒塌的建筑砸坏,因此现在一般都是由钢等金属制成。

然而,无论是文物还是工艺品,除了价值高昂以外,通常还具有艺术和文化属性,因此保存单位希望保存这种文物和工艺品的柜子有艺术性,或遵循中华传统文化,而金属的硬、冷的特点,难以满足相关单位和人员妥善保管的要求。

有关专家提出采用中国传统实木家具,以赋予其中华文明的内涵,然而,实木家具难以满足抗震要求。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以结合钢与实木家具的优点,解决博物馆等单位的需求。

本发明的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包括钢制置物架,在钢制置物架外侧罩有实木柜体,将钢制置物架罩在内部,所述实木柜体与钢制置物架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在一起。

对于所述榫卯结构,包括实木柜体上的燕尾形卯眼,以及钢制置物架上的燕尾榫,所述燕尾榫卡入实木柜体的卯眼内。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实木柜体上的燕尾形卯眼采用水平截面为燕尾状的竖向长槽,长槽下端宽度不小于燕尾榫最大宽度,以形成插入口。

所述燕尾榫为焊接在所述钢制置物架侧面上的刚制燕尾块。

所述燕尾榫为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钢制置物架侧面的燕尾头螺钉。

所述卯眼可以设置在实木柜体两侧山板上,优选设置在实木柜体四角的立柱上。

所述钢制置物架通过滑轨安装有推拉式置物搁板。

优选的,所述卯眼下端水平宽度不小于所述燕尾榫最大宽度。

本发明的这种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外观为实木柜体,以满足外观要求,特别是采用传统榫卯结构的和工艺的实木柜体,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雕花、镂空。内部钢制置物架,以满足文物保存的抗震要求。实木柜体与钢制置物架通过榫卯结构连接,使两者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实木柜体本身的连接强度,又可以避免实木柜体的变形,并使整体抗震性能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打开柜门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钢制置物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于连接位置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实木柜体侧山板上的卯眼形状示意图。

图6为钢制置物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燕尾榫与钢制置物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为燕尾榫与卯眼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中:10、立柱,11、侧山板,12、合页,13、柜门,14、竖枨,20、水平方管,21、竖向方管,22、水平搁板,23、推拉搁板,24、前档板,25、抠手,26、滑轨,27、燕尾榫,28、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2和4所示,是本发明的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示意图,内部为钢制置物架,用于放置文物和实现抗压、抗震。在钢制置物架外侧罩有实木柜体,将钢制置物架罩在内部,为了提高抗压、抗震性能,钢制置物架和实木柜体均通过自己的腿部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即实木柜体没有底板,钢制置物架底部不是被实木柜体托住,这对于提高整个组合连接柜的抗压和抗震性能很重要。

实木柜体由四角的立柱10、前面通过四付合页12安装的两扇对开式柜门(可平开180度)13,在两侧面通过竖枨14和与其呈“十”字形的横枨以及上方和下方的横枨与前后立柱10通过榫卯结构形成框架结构,中间有侧山板11通过四边插在框架结构的插槽内,形成实木柜体两侧部。如图4所示,在后面有背板插在实木框架构成的插槽内,形成实木柜体后身,顶部有顶板。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两侧的侧山板上加工有卯眼,卯眼水平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为燕尾形,如图5所示卯眼下端水平方向的宽度略大于燕尾榫最大宽度,以便于钢制置物架上的燕尾榫27从该端插入卯眼内,且越插越紧。

如图3所示,钢制置物架由不锈钢材质的竖向方管21和水平方管20焊接成一个立方体框架,中部有固定式的水平搁板22,以及通过滑轨26安装的推拉搁板23,推拉搁板23用于放置大件文物、沉重文物等,搁板23采用双层搁板,可以拉出且可以把首层搁板取出,便于取放文物的操作,下部由四个角部的竖向方管21构成立于地面的腿部。在钢制置物架两侧面的竖向方管21上,每侧焊接有四个燕尾椎27。

推拉搁板23前部有前档板24和抠手25,前档板24避免在推拉过程中上面的文物掉下,抠手25便于手抠操作。

如图4所示,钢制置物架的燕尾榫27是嵌入实木柜体两侧的侧山板11内的燕尾结构的卯眼内,将实木柜两侧部嵌卡在钢制置物架两侧,利用强度好、不易变形的钢制置物架将实木柜体两侧的侧山板向内拉住,进而实现将实木柜与钢制置物架装配连接在一起。

采用图5所示的卯眼结构有益效果是:(1)便于安装,将通过榫卯结构组装好的实木柜两侧的侧山板11上的四个卯眼如图8所示,以卯眼下端最大宽度位置对正燕尾榫27插入,同时将实木柜前后面顶部和底部水平横枨、后方的背板通过榫卯结构和插槽装配在一起,然后向下压该侧山至图9所示位置,直至实木柜侧部的下部到达地面,将实木柜左右两侧的侧山均安装到钢制置物架两侧后,安装实木柜顶部和前脸的柜门。这样不仅将实木柜体与钢制置物架装配在一起,而且是实木柜罩住钢制置物架。(2)实木柜与钢制置物架分别通过自己的腿部立在地面上,既不是实木柜体的重量压在钢制置物架上,也不是钢制置物架的重量压在实木柜体上,两者不能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又可以上下有一定的相对移动能力,这对于抵抗地震时抗压破坏以及地面开裂、摇摆、波浪式变形产生的破坏非常有利。

将本实施例中的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模拟地震抗震试验,采用一组典型天然地震加速度记录双分量x(东西)、y(南北),具体波形为汶川卧龙波、taft波,以及采用一组人工合成加速度记录双分量x(东西)、y(南北),具体频谱和幅值要求:pga:0.1g、0.2g、0.3g、0.4g、0.62g;频率带宽:0.1-40hz。采用标准三向加速度计,在振动台台面以及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上分别布置1只三向加速度计,抗震试验结果如下: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在三种波形(峰值加速度为0.1g、,0.2g、0.3g、0.4g、0.62g(九度罕遇地震))的地震动输入振动下,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整体外观完成,柜门、侧山板、顶板无变形损伤,地面连接正常,内部框架及隔板、搁板完好无变形,满足抗震保护使用需求。

采用实木柜体,可以采用传统实木家具工艺,比如采用红木和雕花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具有中华文化元素,以适合中国文物的中国元素。而实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最怕变形,使得实木柜的榫卯结构可能松动,而本发明的钢制置物架不仅本身抗压可以保护文物,更是把实木柜体拉紧,以抵抗变形。同时实木柜体还具有提供初级抗压能力和保护钢制置物架以及放置的文物的能力。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钢与实木结合的榫卯连接柜,钢制置物架上的燕尾榫27是位于四个角的竖向方管21上,而对应的卯眼是位于实木柜体四角的立柱10上,即钢制置物架是通过燕尾榫把实木柜体的四个主要承重的立柱10连接在一起,不仅整体结构性比实施例1更好,而且由于立柱厚度要比侧山板厚度更大,有利于提高卯眼和燕尾榫的尺寸,保证连接强度,因此其抗震性能更好,实木柜本身的榫卯结构更不易松动和变形。

本实施例采用的燕尾榫不是焊接在竖向方管21上,而是如图7所示,燕尾榫27为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钢制置物架侧面的燕尾头螺钉,为了使连接更牢固,还在竖向钢管21内插入有带螺纹孔的金属或工程塑料、实木模块28。与实施例1中焊接方式相比,由于是采用机械加工而不是焊接,所以燕尾榫的安装精度更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