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布衣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5862发布日期:2020-01-07 08:0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布衣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式布衣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布衣柜以其结构简单、轻便、移动方便和造价低廉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存在不能折叠的缺陷,这样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便于携带和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布衣柜,便于携带和搬运,达到移动更加方便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施。

一种折叠式布衣柜,包括框架和布衣罩,所述布衣罩罩于所述框架上形成布衣柜,所述框架包括顶框、中间框和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四角设置的三通ⅰ的下端与折叠机构a的固定端联接,折叠机构a的联接端与连接管a的上端联接,连接管a的下端折叠机构b的联接端联接,折叠机构b的固定端与折叠机构c的固定端联接,折叠机构c的联接端与连接管b的上端联接,连接管b的下端与折叠机构d的联接端联接,折叠机构d的固定端与所述中间框的四角设置的四通的直通上端联接,所述四通的直通的下端与折叠机构e的固定端联接,折叠机构e的联接端与连接管c的上端联接,连接管c的下端与折叠机构f的联接端联接,折叠机构f的固定端与折叠机构g的固定端联接,折叠机构g的联接端与连接管d的上端联接,连接管d的下端与折叠机构h的联接端联接,折叠机构h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框的四角设置的三通ⅱ的上端联接。

进一步,所述折叠机构a、折叠机构b、折叠机构c、折叠机构d、折叠机构e、折叠机构f、折叠机构g以及折叠机构h为结构相同的折叠机构。

更进一步,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套管、连接块、固定管、联接管,固定管的一端为固定端,固定端的管壁具有外螺纹,另一端具有纵向槽型缺口,纵向槽型缺口两侧的管壁为∩型,∩型管壁的两侧具有台阶;联接管的一端为联接端,联接端的管壁具有外螺纹,另一端具有横向槽型缺口,横向槽型缺口两侧的管壁为∩型,∩型管壁的两侧具有台阶;连接块具有纵向连接轴和横向连接轴,连接块的横向连接轴与所述纵向槽型缺口的管壁上的轴孔联接,连接块的纵向连接轴与所述横向槽型缺口的管壁上的轴孔联接;所述固定管和联接管套于具有内螺纹的套管内,且套管的内螺纹与联接端的外螺纹和固定端的外螺纹螺纹配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折叠,折叠后大大缩小了框架的体积,便于存放和携带以及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框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折叠机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4为折叠机构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折叠式布衣柜,包括框架(1)和布衣罩,所述布衣罩罩于所述框架(1)上形成布衣柜,所述框架(1)包括顶框(2)、中间框(3)和底框(4),所述顶框(2)四角设置的三通ⅰ(5)的下端与折叠机构a(6)的固定端螺纹联接,折叠机构a(6)的联接端与连接管a(7)的上端焊接,连接管a(7)的下端折叠机构b(8)的联接端焊接,折叠机构b(8)的固定端与折叠机构c(9)的固定端焊接,折叠机构c(9)的联接端与连接管b(10)的上端焊接,连接管b(10)的下端与折叠机构d(11)的联接端焊接,折叠机构d(11)的固定端与所述中间框(3)的四角设置的四通(12)的直通上端螺纹联接,所述四通(12)的直通的下端与折叠机构e(13)的固定端螺纹联接,折叠机构e(13)的联接端与连接管c(14)的上端焊接,连接管c(14)的下端与折叠机构f(15)的联接端焊接,折叠机构f(15)的固定端与折叠机构g(16)的固定端焊接,折叠机构g(16)的联接端与连接管d(17)的上端焊接,连接管d(17)的下端与折叠机构h(18)的联接端焊接,折叠机构h(18)的固定端与所述底框(4)的四角设置的三通ⅱ(19)的上端螺纹联接。采用螺纹联接便于布衣柜框架的拆装。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

进一步,所述折叠机构a(6)、折叠机构b(8)、折叠机构c(9)、折叠机构d(11)、折叠机构e(13)、折叠机构f(15)、折叠机构g(16)以及折叠机构h(18)为结构相同的折叠机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套管(20)、连接块(21)、固定管(22)、联接管(23),固定管(22)的一端为固定端(221),固定端(221)的管壁具有外螺纹,另一端具有纵向槽型缺口(222),纵向槽型缺口(222)两侧的管壁为∩型,∩型管壁的两侧具有台阶(223);联接管(23)的一端为联接端(231),联接端(231)的管壁具有外螺纹,另一端具有横向槽型缺口(232),横向槽型缺口(232)两侧的管壁为∩型,∩型管壁的两侧具有台阶(233);连接块(21)具有纵向连接轴(211)和横向连接轴(212),连接块(21)的横向连接轴(212)与所述纵向槽型缺口(222)的管壁上的轴孔联接,连接块(21)的纵向连接轴(211)与所述横向槽型缺口(232)的管壁上的轴孔联接;当所述固定管(22)和联接管(23)套于具有内螺纹的套管(20)内,且套管(20)的内螺纹与联接端(231)的外螺纹和固定端(221)的外螺纹螺纹配合时,该折叠机构处于不可折叠的状态;当所述具有内螺纹的套管(20)仅套于所述固定管(22)或所述联接管(23)上,且套管(20)的内螺纹仅与联接端(231)的外螺纹或固定端(221)的外螺纹螺纹配合时,该折叠机构处于可折叠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顶框(2)、中间框(3)和底框(4)中的横管以及纵管与所述三通ⅰ(5)、四通(12)和三通ⅱ(19)的联接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联接,便于拆装。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框架(1)的折叠过程:首先,分别将所述折叠机构a(6)、折叠机构b(8)、折叠机构c(9)、折叠机构d(11)中的套管(20)旋转至每一个折叠机构的联接端(231),用手向内推所述折叠机构b(8)和折叠机构c(9)中焊接在一起的固定端(221),连接管a(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以所述折叠机构a(6)和折叠机构b(8)的纵向连接轴(211)为轴折叠,连接管b(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以所述折叠机构c(9)和折叠机构d(11)的纵向连接轴(211)为轴折叠;

再分别将所述折叠机构e(13)、折叠机构f(15)、折叠机构g(16)以及折叠机构h(18)中的套管(20)旋转至每一个折叠机构的联接端(231),用手向内推所述折叠机构f(15)和折叠机构g(16)中焊接在一起的固定端(221),连接管c(1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以所述折叠机构e(13)和折叠机构f(15)的纵向连接轴(211)为轴折叠,连接管d(1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以所述折叠机构g(16)和折叠机构h(18)的纵向连接轴(211)为轴折叠,折叠成图2所示的状态,以便于携带或搬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