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汁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4148发布日期:2019-12-20 19: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汁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榨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汁杯。



背景技术:

果蔬是人体摄入维生素的主要食品,研究表明,经常吃果蔬的人身体健康状态比不爱吃果蔬的人高,尤其在预防疾病方面,果蔬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属健康饮食里的佳品。果蔬虽然营养丰富,但很多人并不喜欢直接食用,所以,很多家庭都配备了榨汁机。

榨汁机是一种可以将果蔬快速榨成果蔬汁的机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榨汁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榨汁机逐渐朝向便于人们操作的方向发展。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754972u公开了一种拆装方便的立式螺杆挤压榨汁机,包括机座和集汁腔,集汁腔内设有过滤部,过滤部套设于螺杆下部,并与螺杆下部配合进行挤压过滤,过滤部包括环形侧壁,环形侧壁上设有过滤栅条,过滤栅条间隔设置,相邻栅条之间形成过滤口,集汁腔侧壁的下端设有过滤凸起,过滤凸起设有多个且间隔设置。该种设计方式使得原本需要两个部件的过滤结构仅通过一个过滤部也能实现渣汁过滤,简化结构,保证过滤效果。但是这种榨汁机还存在以下缺陷:

(1)过滤部单独设置,零部件较多,清洗难度较大,增加设备成本;

(2)安装时,环形侧壁与过滤凸起需要对位,安装不方便。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榨汁机进行改进,简化榨汁机的结构,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清洗难度,增加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榨汁机存在零部件较多、清洗难度较大、设备成本高以及安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榨汁杯,包括杯体和扣装在所述杯体上的上盖,所述杯体的中部转动设有螺旋压榨器,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压榨筒,由所述上盖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压榨筒的底部沿着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排汁槽;

环形围板,与所述压榨筒可拆卸连接,所述环形围板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插柱,所述插柱与所述第一排汁槽一一对应,所述插柱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排汁槽,所述第一排汁槽、插柱以及所述第二排汁槽之间形成排汁通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围板由所述杯体的内腔底部向上延伸形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压榨器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一圈环形凸缘,所述榨汁筒环绕在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使其与所述螺旋压榨器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压榨筒的底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并抵靠在所述环形凸缘的顶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环形围板的高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围板与所述杯体的内腔底部可拆卸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压榨器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一圈环形凸缘,所述压榨筒、环形围板的底部均抵靠在所述环形凸缘的顶面。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榨筒、环形围板将所述杯体的内部分割成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杯体上设有与所述外腔体连通的出汁嘴以及与所述内腔体的底部连通的排渣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汁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插柱的宽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压榨筒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压榨筒与上盖一体成型,减少零部件,进而减少榨汁杯的成本,压榨筒与环形围板可拆卸设置,且通过第一排汁槽和插柱之间形成排汁通道,无需担心果蔬废渣卡在环形围板上,使用后,只需将上盖取出即可,便于压榨筒以及杯体的清洗,且插柱设置在围板上,定位准确,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杯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安装状态下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环形围板安装在压榨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安装状态下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榨汁杯,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压榨筒可拆卸设置,便于清洗,插柱设置在围板上,定位准确,便于安装。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榨汁杯,包括杯体10和扣装在杯体10上的上盖20,杯体10的中部转动设有螺旋压榨器30,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压榨筒40和环形围板50。

压榨筒40由上盖20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压榨筒40的底部沿着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排汁槽41。

如图4和图7所示,环形围板50与压榨筒40可拆卸连接,环形围板50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插柱51,插柱51与第一排汁槽41一一对应,插柱51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排汁槽52,进一步优化地,第一排汁槽41的宽度大于插柱51的宽度,使得第一排汁槽41、插柱51以及第二排汁槽52之间形成排汁通道。

进一步优化地,压榨筒40、环形围板50将杯体10的内部分割成内腔体和外腔体,杯体10上设有与外腔体连通的出汁嘴11以及与内腔体的底部连通的排渣嘴12。出汁嘴11用于果蔬汁的流出,排渣嘴12用于收集果蔬废渣。

进一步优化地,压榨筒40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凸棱42,凸棱42为榨汁起到辅导的作用,增加出汁效果。

本实用新型,压榨筒40与上盖20一体成型,减少零部件,进而减少榨汁杯的成本,压榨筒40与环形围板50可拆卸设置,且通过第一排汁槽41和插柱51之间形成排汁通道,无需担心果蔬废渣卡在环形围板50上,使用后,只需将上盖20取出即可,便于压榨筒40以及杯体10的清洗,且插柱51设置在围板上,定位准确,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环形围板50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环形围板50由杯体10的内腔底部向上延伸形成,即环形围板50设置在杯体10的底部并与杯体10一体成型,减少零部件,便于运输和安装。螺旋压榨器30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一圈环形凸缘,榨汁筒环绕在环形凸缘的外周,使其与螺旋压榨器30之间形成安装槽,压榨筒40的底部插入安装槽,并抵靠在环形凸缘的顶面。

进一步优化地,插柱51的长度小于环形围板50的高度,使得所述插柱51的两端与所述环形围板50的底面、顶面之间均有一端距离,避免插柱51接触到环形凸缘,进而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环形围板50与杯体10的内腔底部可拆卸设置,即将环形围板50与压榨筒40安装后再装入杯体10内,便于装配,且清洗时,可将环形围板50与压榨筒40均取出,便于清洗,增加清洗效果。且螺旋压榨器30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一圈环形凸缘,压榨筒40、环形围板50的底部均抵靠在环形凸缘的顶面,结构紧凑,有效减小榨汁杯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