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矫正椅背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6380发布日期:2020-02-18 12:4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位矫正椅背及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微修复的复位矫正椅背及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大,久坐人群越来越多,“坐”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特别是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的连续的长时间置于座椅之上,并且不自觉中处于伏案工作的状态,由于工作中人们习惯性地进行弯腰坐姿,在这种姿势下,长此以往势必引起肩部、背部及腰部韧带的劳损,诱发颈椎及腰部不适症状,甚至压迫神经从而引发其他不适。

然而,由于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人们并不自觉这种姿势的危害性。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长期久坐是造成脊柱衰退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针对座椅提出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背、颈枕的解决方案,并通过采用软质座椅材料等改善舒适感,但均仅具备座椅基本功能,而没有考虑到办公人员长期久坐所带来的健康隐患,长时间久坐仍然会导致很多人出现颈椎、腰椎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有鉴于此,亟待另辟蹊径现有功能单一的座椅进行优化设计,以在获得良好舒适性的基础上,具有复位矫正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位矫正椅背及座椅,通过结构优化提供了自我复健功能,能够使得日常生活工作状态下的使用者随时进行复位矫正,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位矫正椅背,用于与座椅适配,包括支架体、颈托、腰托和把手,其中,所述支架体具有与所述座椅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颈托、腰托和把手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所述把手具有两个施力握持部,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颈托上方的所述支架体两侧,以便使用者握持施力。

优选地,每侧的所述施力握持部配置为: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多个握持本体。

优选地,还包括:挡杆,设置在所述颈托和所述腰托之间的所述支架体上,所述挡杆具有两个遮挡部,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两侧,以限制使用者臂部前移。

优选地,两个所述遮挡部可相对于所述挡杆的本体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并配置为:工作位置的所述遮挡部位于使用者的旁侧,非工作位置的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支架体的旁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用于与所述座椅的椅座适配的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由自所述支架体底部的本体向前弯折形成,以与所述椅座的底面搭抵。

优选地,所述把手、所述颈托、所述腰托和所述挡杆中,至少一者与所述支架体为可拆卸连接,并相对于所述支架体的上下位置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上部安装件,设置在所述颈托和所述腰托之间的所述支架体上;下部安装件,设置在所述腰托下方的所述支架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椅背和椅座;所述椅背的上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具有两个施力握持部,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使用者颈部上方的所述椅背的两侧,以限制使用者臂部前移。

优选地,所述椅背上还设置有颈托、腰托和位于所述颈托和所述腰托之间的挡杆,所述挡杆具有两个遮挡部,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所述椅背的两侧,以便使用者握持施力;所述把手、所述颈托、所述腰托和所述挡杆中,至少一者与所述椅背为可拆卸连接,并相对于所述椅背的上下位置可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座椅基础上,创新性地在使用者颈部上方设置了把手,该把手具有两个施力握持部,对称设置在颈托上方的支架体两侧,以便使用者握持施力。如此设置,坐在座椅上使用者腰部及颈部分别与腰托和颈托抵靠,双手可握持两侧的施力握持部,并施力保持前拉姿态,从而根据需要实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行自我复健,应用本方案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首先,在前拉过程中,使用者保持在与伏案姿态相反的姿态下,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可避免久坐而出现的病症,有效避免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生;对于轻度不适人员来说能够逐步有效地恢复生理弯曲。

第二,使用者施力保持前拉姿态,肩部肌肉、颈部肌肉能够得以有效松解,缓解压力,为良好供血状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第三,应用本方案,能够实现良好微修复的效果,无需特别训练场所,具有较好的便利性。

第四,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在颈托和腰托之间增设有挡杆,该挡杆具有两个遮挡部,对称设置在两侧,以限制使用者臂部前移;具体地,坐在座椅上使用者可将双臂分别置于两个遮挡部的后侧,身体前倾,可有效抻拉肩前侧及上臂内侧肌肉,缓解背部肌群压力,进一步提高了复位矫正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复位矫正椅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复位矫正椅背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复位矫正椅背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支架体1、限位部11、上部安装件12、下部安装件13、颈托2、腰托3、把手4、施力握持部41、握持本体411、挡杆5、遮挡部51、本体52;

椅背10、椅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复位矫正椅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复位矫正椅背的一种使用状态。

该复位矫正椅背用于与现有座椅(图中未示出)适配,主要包括具有与座椅固定连接的安装部(11,12,13)的支架体1,以及设置在该支架体1上的颈托2、腰托3和把手4。组装完成后,通过支架体1与座椅的可靠固定,由此为现有座椅增加微修复功能。

其中,设置在支架体1上的把手4具有两个施力握持部41,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颈托2上方的支架体1两侧,以便使用者握持施力。结合图2所示,实际使用时,坐在座椅上使用者腰部及颈部分别与腰托3和颈托2抵靠,双手可握持两侧的施力握持部41,并施力保持前拉姿态,从而根据需要实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行自我复健,实现复位矫正。这里,把手4可以为图中所示的分体式结构,每个分体式把手上分别设置有相应侧的施力握持部41;可以理解的是,该把手4也可以为设置有两个施力握持部41的一体式把手。

在前拉过程中,使用者保持在与伏案姿态相反的姿态下,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可避免久坐而出现的病症,对于轻度不适人员来说能够逐步有效地恢复生理弯曲。与此同时,使用者施力保持前拉姿态,肩部肌肉、颈部肌肉能够得以有效松解,缓解压力,为良好供血状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生理结构不同,施力握持部41设置位置需要应用不同使用者,特别是,即便生理结构大致相同,个体差异下也存在不同柔韧性。为此,可对施力握持部作进一步优化,如图所示,每侧的施力握持部41配置为: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多个握持本体411。这样,臂长者或者柔韧性较好者可选用外侧握持本体411,反之,柔韧性相对弱一些的人则可选用内侧握持本体411,随着不断进行复位矫正,再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外侧握持本体411。这里的方位词“内”和“外”,是以座椅使用者作为基准定义的,具体包括上下、左右及倾斜方向上的“内”和“外”关系。

另外,本方案还包括挡杆5,具体设置在颈托2和腰托3之间的支架体1上,该挡杆5具有两个遮挡部51,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支架体1两侧,以限制使用者臂部前移。也就是说,坐在座椅上使用者可将双臂分别置于位于工作位置的两个遮挡部51的后侧,身体前倾则可有效抻拉肩前侧及上臂内侧肌肉,缓解背部肌群压力,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复位矫正功能。

为了减小挡杆5对于常态座椅使用功能的影响,两个遮挡部51可相对于挡杆5的本体52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并配置为:工作位置的遮挡部51位于使用者的旁侧(图3所示),非工作位置的遮挡部51位于支架体的旁侧(图2所示),从而不会对正常使用座椅产生任何影响。

这里,遮挡部51与本体52间优选图中所示的铰接,可快速实现位置切换,且便于操作。当然,也可以在本体52上设置分别对应于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两个插装接口(图中未示出),使用者根据需要插拔操作,也可实现两个遮挡部51在工作位置和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为了更加方便地进行组装,支架体1的安装部可以包括用于与座椅的椅座适配的限位部11。作为优选方案,该限位部11由自支架体1底部的本体向前弯折形成,以与椅座的底面搭抵,具体结构简单可靠、且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进一步地,安装部还可以包括上部安装件12和下部安装件13,其中,上部安装件12设置在颈托2和腰托3之间的支架体1上,例如但不限于图中所示的绑带,绑带端部采用卡扣或者尼龙搭扣均可快速实现基本固定;其中,下部安装件2设置在腰托3下方的支架体1上,例如但不限于采用螺纹紧固件的方式实现基本固定。

应当理解,用于将支架体1与现有座椅组装固定的安装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只要满足两者间可靠相对固定关系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此外,使用者的生理曲线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有效提高实际使用的舒适度,确保复位矫正效果,前述把手4、颈托2、腰托3和挡杆5中,至少一者与支架体1为可拆卸连接,并相对于支架体1的上下位置可调节;也就是说,一者或多者与支架体1沿高度方向位置可调节,优选符合人体工学的构件结构,具体可依据自身需要进行多部位的调节,先松开两者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位移至所需位置后,再紧定两者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包括椅背10和椅座20,请一并参见图4,该图示出了本实施例所示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核心构思相同,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一所示复位矫正椅背作为座椅出厂配置的椅背。为了清晰示出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相同功能构件在图中以同一标示进行标示。

如图4所示,椅背10的上部设置有把手4,该把手4具有两个施力握持部41,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使用者颈部上方的椅背10的两侧,以便使用者握持施力。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座椅舒适性及复位矫正效果,椅背10上还设置有颈托2、腰托3和位于颈托2和腰托3之间的挡杆,其中,该挡杆具有两个遮挡部51,并配置为:对称设置在椅背10的两侧,以限制使用者臂部前移;同样,前述把手4、颈托2、腰托3和挡杆5中,至少一者与椅背10为可拆卸连接,并相对于椅背10的上下位置可调节,以适应使用者的生理曲线存在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际使用的舒适度,确保复位矫正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座椅的其他功能构成部分非本申请的核心发明点所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现有技术实现,故本文不再赘述。特别地,图中所示结构件形状及位置比例关系仅为示例性说明,不失一般性,相关构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形状,以及不同的材料选择。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