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驱动升降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1169发布日期:2020-01-17 18:4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磁力驱动升降火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火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磁力驱动升降火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推杆(顶杆)升降装置,基本上采用电机主动和动力输出之间,通过齿轮或带轮等相互连接装来完成,从而带动推杆升降动作,也就是电机部分必须与推杆装置之间,需组合在一起,且有连接装置桥接,但是,这不利于分离操作及使用的方便性,以及功能的增设和功能的兼容等问题,如:浸入液体中使用(如升降火锅等),会存在电机密封、漏水、甚至漏电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现象,是行业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座体与锅体之间无需结构装置相互有线连接,分离操作方便、有利于功能的增设及兼容,在浸入液体中使用时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磁力驱动升降火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磁力驱动升降火锅,包括座体和锅体,所述锅体置于座体上,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升降总成和内锅,所述升降总成上设置有升降部位,所述升降总成安装在外锅上、且升降部位与内锅相抵,其特征是,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电机和磁性驱动件,所述磁性驱动件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升降总成还包括有磁性受控件和减速传动组件,所述磁性受控件设置在靠近磁性驱动件位置,所述减速传动组件设置在磁性受控件与升降部位之间,电机通过磁性驱动件带动磁性受控件动作,以使减速传动组件带动升降部位升降,使内锅在外锅内升降;此款磁力驱动升降火锅,通过在座体与锅体之间增设无线、无需结构装置连接的磁力驱动件和磁性受控件,电机带动磁力驱动件,从而推动锅体内的磁性受控件,通过减速传动组件使内锅作升降运动,由于锅体与座体之间无线、且没有结构装置连接,其分离操作方便、有利于功能的增设及兼容,在浸入液体中使用时具有良好密封性,且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驱动件包括转动轮和驱动磁铁,所述转动轮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驱动磁铁固定在转动轮上,所述磁性受控件包括被动轮组件和受控磁铁,所述被动轮组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升降总成上,受控磁铁固定在被动轮组件上,所述受控磁铁与驱动磁铁位置相邻,所述减速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被动轮组件啮合,其输出端与升降部位啮合;由于驱动磁铁和受控磁铁分别安置在对应的转动轮和被动轮组件上,使驱动磁铁和受控磁铁安置稳定、牢固,而且,减速传动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被动轮组件和升降部位连接,实现了中间减速驱动的作用,整个方案简单、合理。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传动组件是多级齿轮减速组件或带轮减速组件,所述减速传动组件的输入端在下,其输出端在上,以实现下往上的传动,所述输入端与被动轮组件啮合,输出端与升降部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总成包括有升降壳体,升降壳体的底部固定在外锅的内底壁,被动轮组件包括被动轮和轮轴,被动轮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轮轴上,受控磁铁设置在被动轮上,所述轮轴设置在升降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轮上设置有数个按圆周状顺序间隙排列的驱动磁铁,相邻的两个驱动磁铁的极性相反,所述被动轮组件上对应各驱动磁铁位置分别设置有数个按圆周状顺序间隙排列的受控磁铁,相邻的受控磁铁之间极性相反,这种磁铁间极性相反方式,更有利于驱动磁铁和受控磁铁之间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部位包括顶杆、螺杆、螺杆滑块和滑动螺母,所述顶杆为顶部密闭、底部有敞开口的中空筒体,所述螺杆由底部敞开口向上插入中空筒体的顶杆内,所述螺杆滑块和滑动螺母分别螺接在螺杆的上段和下段,所述螺杆下端向下延伸出顶杆的底部敞开口、并穿过减速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轮轴顶端连接,所述滑动螺母固定在中空筒体的底部敞开口处,所述螺杆滑块位于中空筒体内、并靠近其内顶壁,所述升降壳体的顶部开有顶杆伸出口,所述顶杆置于升降壳体内,顶杆上部延伸出顶杆伸出口与内锅底壁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底壁向上凸起一顶部密封、底部有敞开口的中空顶筒,所述升降壳体上部以及顶杆上部由中空顶筒底部的敞开口延伸入中空顶筒内,且顶杆顶端与中空顶筒内顶壁相抵。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顶杆伸出口位置的升降壳体内壁与顶杆外壁之间设置有顶杆密封圈,以进一步提升两者接触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壳体为凸字形外壳,其底部包括有底盖和壳身,底盖设置在壳身的底部开口处,且底盖边缘与壳身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进一步提升两者接触处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为电磁炉,电磁炉的微晶板下方的座体内设置有所述电机和磁性驱动件,电机在下、磁性驱动件在上。

本实用新型的高量产栽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此款磁力驱动升降火锅,通过在座体与锅体之间增设无线、无需结构装置连接的磁力驱动件和磁性受控件,电机带动磁力驱动件,从而推动锅体内的磁性受控件,通过减速传动组件使内锅作升降运动,由于锅体与座体之间无线、且没有结构装置连接,其分离操作方便、有利于功能的增设及兼容,在浸入液体中使用时具有良好密封性,且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2)再有,由于驱动磁铁和受控磁铁分别安置在对应的转动轮和被动轮组件上,使驱动磁铁和受控磁铁安置稳定、牢固,而且,减速传动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被动轮组件和升降部位连接,实现了中间减速驱动的作用,整个方案简单、合理。

(3)另,通过在靠近所述顶杆伸出口位置的升降壳体内壁与顶杆外壁之间设置有顶杆密封圈,以及在底盖边缘与壳身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提升两者对应接触处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力驱动升降火锅(内锅分离)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升降火锅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升降火锅a-a向剖示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体上的电机和磁性驱动件与升降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磁力驱动升降火锅,包括座体1和锅体2,所述锅体2置于座体1上,所述锅体2包括外锅3、升降总成4和内锅5,所述升降总成4上设置有升降部位41,所述升降总成4安装在外锅3上、且升降部位41与内锅5相抵,其特征是,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电机6和磁性驱动件7,所述磁性驱动件7设置在电机6的转轴上,所述升降总成4还包括有磁性受控件8和减速传动组件9,所述磁性受控件8设置在靠近磁性驱动件7位置,所述减速传动组件9设置在磁性受控件8与升降部位41之间,电机6通过磁性驱动件7带动磁性受控件8动作,以使减速传动组件9带动升降部位41升降,使内锅5在外锅3内升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性驱动件7包括转动轮71和驱动磁铁72,所述转动轮71安装在电机6的转轴上,所述驱动磁铁72固定在转动轮71上,所述磁性受控件8包括被动轮组件81和受控磁铁82,所述被动轮组件81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升降总成4上,受控磁铁82固定在被动轮组件81上,所述受控磁铁82与驱动磁铁72位置相邻,所述减速传动组件9的输入端91与被动轮组件81啮合,其输出端92与升降部位41连接;其中,所述减速传动组件9是多级齿轮减速组件或带轮减速组件,所述减速传动组件9的输入端91在下,其输出端92在上,所述输入端91与被动轮组件81啮合,输出端92与升降部位41连接,所述座体1为电磁炉,电磁炉的微晶板20下方的座体1内设置有所述电机6和磁性驱动件7,电机6在下、磁性驱动件7在上。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升降总成4包括有升降壳体42,升降壳体42的底部固定在外锅3的内底壁,被动轮组件81包括被动轮810和轮轴811,被动轮810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轮轴811上,受控磁铁82设置在被动轮810上,所述轮轴811设置在升降壳体42内;所述转动轮71上设置有数个按圆周状顺序间隙排列的驱动磁铁72,相邻的两个驱动磁铁72的极性相反,所述被动轮组件81上对应各驱动磁铁72位置分别设置有数个按圆周状顺序间隙排列的受控磁铁82,相邻的受控磁铁82之间极性相反,所述升降部位41包括顶杆10、螺杆11、螺杆滑块12和滑动螺母13,所述顶杆10为顶部密闭、底部有敞开口的中空筒体,所述螺杆11由底部敞开口向上插入中空筒体的顶杆10内,所述螺杆滑块12和滑动螺母13分别螺接在螺杆11的上段和下段,所述螺杆11下端向下延伸出顶杆10的底部敞开口、并穿过减速传动组件9的输出端92与所述轮轴811顶端连接,所述滑动螺母13固定在中空筒体的底部敞开口处,所述螺杆11滑块位于中空筒体内、并靠近其内顶壁,所述升降壳体42的顶部开有顶杆伸出口15,所述顶杆10置于升降壳体42内,顶杆10上部延伸出顶杆伸出口15与内锅5底壁相抵。

图3所示,所述内锅5底壁向上凸起一顶部密封、底部有敞开口的中空顶筒51,所述升降壳体42上部以及顶杆10上部由中空顶筒底部的敞开口延伸入中空顶筒51内,且顶杆10顶端与中空顶筒51内顶壁相抵,靠近所述顶杆伸出口15位置的升降壳体42内壁与顶杆10外壁之间设置有顶杆密封圈16。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升降壳体42为凸字形外壳,其底部包括有底盖17和壳身18,底盖17设置在壳身18的底部开口处,且底盖17边缘与壳身1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9。

工作原理:电机带动磁性驱动件7旋转,从而推动磁性受控件8旋转,并通过减速传动组件9带动螺杆11旋转,从而推动顶杆10升降,以使内锅5升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