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高效煮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8769发布日期:2020-04-14 20:0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溢高效煮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溢高效煮粥机。



背景技术:

粥通常是通过蒸煮的方法进行制备,现有的装置是将其放置在蒸煮筒内进行蒸煮,这类装置往往具有如下缺点:

1.热效率低,靠近筒壁的粥得到加热后,通过局部的温度差产生对流现象,将温度传递给远离筒壁的粥,使用这种方式传递热量,从开始加热到整个筒内的粥全部达到沸腾状态的用时很长;

2.沸腾后的粥容易溢出,造成原材料浪费,同时还需清理煮粥机,费时费力;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粥沸腾后掀开盖,但是这又会造成耗时费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溢高效煮粥机,包括:

内筒,用于盛放原材料并对原材料加热;

筒盖,设置于内筒的顶部;

加热搅拌仪,包括加热部和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包括可转动地插设于筒盖的转轴以及固连于转轴底部的搅拌叶,所述加热部包括固连于筒盖底部且套设于转轴的连接管套,所述连接管套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片加热板;

驱动机构,与转轴传动连接并驱动转轴旋转。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叶呈四片式扇叶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板共设三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板内设有电阻丝,所述筒盖的顶部设有控制加热板工作的加热开关,所述连接管套内设有连接电阻丝和加热开关的导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筒盖上开设有窗口以及可将窗口遮挡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筒盖铰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筒和筒盖之间设有防溢板,所述防溢板包括呈盖形设置的基部,基部中心开设有可使转轴穿过的通孔,基部的边缘延伸有耳部,所述耳部可将所述挡板向上顶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耳部呈l形设置,其与基部形成卡槽,所述防溢板可通过该卡槽套设于内筒边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内筒设置有出料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为内筒提供热源的外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加热空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热源为蒸汽,所述外筒开设有与加热空间连通的蒸汽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加热板对其附近的原材料进行加热,增大热源与原材料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设置防溢板与挡板配合使用,防止沸腾后的粥溢出,不至于造成原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挡板被顶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热搅拌仪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1、内筒11、出料口2、筒盖21、窗口22、挡板3、加热搅拌仪31、转轴32、加热板33、搅拌叶34、连接管套35、加热开关4、驱动机构5、防溢板51、基部511、通孔52、耳部53、卡槽6、外筒61、加热空间62、蒸汽入口63、冷凝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如图所示的一种防溢高效煮粥机,包括:

内筒1,用于盛放原材料并对原材料加热;

筒盖2,设置于内筒1的顶部;

加热搅拌仪3,包括转轴31、搅拌叶33、连接管套34以及若干片加热板32,所述转轴31可转动地插设于筒盖2的中部,所述搅拌叶33固连于转轴31底部并由转轴31带动旋转,连接管套34套设于转轴31上并固接于筒盖2的底部,加热板32彼此间隔地设置于连接管套34上并对内筒1中的原材料分层加热;

驱动机构4,与转轴31传动连接并驱动转轴31旋转。

优选地,加热板32的数量为三片,各加热板32均呈圆板形设置且彼此平行设置,从而达到分层加热的效果,使加热更加均匀。

优选地,搅拌叶33呈四片式扇叶形,便于在搅拌模式时将原材料搅拌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筒盖2的顶部设有控制加热板32工作的加热开关35,所述加热板32内部设有电阻丝,所述连接管套34内设有连接电阻丝和加热开关35的导线。将加热开关33设置于筒盖2的顶部,使加热搅拌仪结构简洁、使用方便且不会影响转轴31的外壁与驱动机构4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筒盖2上开设有窗口21以及可将窗口21遮挡的挡板22,所述挡板22的数量、形状均与窗口21相适配。具体地,所述窗口21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且均呈弓形设置;挡板22同为弓形设置,其平面侧壁的底部与筒盖2的上端面铰接,当挡板22的下端面受到顶压时,挡板22可向外侧发生翻转。

进一步地,内筒1和筒盖2之间设有防溢板5,所述防溢板5包括呈盖形设置的基部51,基部51中心开设有可使转轴31穿过的通孔511,基部51的边缘延伸有耳部52,所述耳部52可将所述挡板22向上顶起。

进一步地,耳部52呈l形设置,其与基部51形成卡槽53,防溢板5可通过该卡槽53套设于内筒1边缘。

优选地,该高效防溢煮粥机还包括为内筒1提供热源的外筒6,详细地,内筒1设置于外筒6内部,且内筒1的筒壁与外筒6的筒壁之间保留有一定空隙作为加热空间61。

进一步地,所述热源采用蒸汽,对内筒1均匀、快速地加热。

进一步地,外筒6的侧壁还设有蒸汽入口61,由于蒸汽在进入外筒6的初期容易冷凝形成冷凝液,外筒6的底壁还设有冷凝液出口63。

优选地,该高效防溢煮粥机设有出料口62,出料口62自内筒6底部伸出至外筒6的外侧。

本防溢高效煮粥机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原材料倒入内筒1中,依次装上防溢板5和筒盖2,打开蒸汽入口61对内筒1进行加热,此时固体原材料基本沉在底部,打开驱动机构4的开关使转轴31带动搅拌叶33对内筒1中的原材料进行搅拌,使原材料混合均匀;同时打开加热开关35,使加热板32的温度升高从而对各片加热板32附近的原材料进行加热,通过增大热源与原材料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加热效率,缩短自加热开始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当原材料被煮沸后向上顶压防溢板5时,由于基部51的底面高度低于耳部52的高度,耳部52脱离内筒1的支撑并向上顶压挡板22,使挡板22向外侧翻转、窗口21打开,蒸汽从窗口21中逸出,煮粥机的内外气压重新达到平衡,有效防止粥从内筒1中溢出。

待粥煮熟以后,关上加热搅拌仪3的加热开关35,仅通过蒸汽加热对粥保温,需要盛用时打开出料口11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