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8933发布日期:2019-12-06 16:47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座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中一般座椅均采用海绵体作为里面,其外再以布面或者皮面加以缝制而成,海绵体具有较佳的柔软度,使用起来舒适度极佳,但是由于长时间座椅后,会产生过热,对使用人造成过热等不适的感觉,需要在座椅上架上送风的装置,便于产生循环且实现散热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509018y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座椅之送风结构,其主要在汽车座椅的内部设置有风扇,在座椅内的海绵体上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一端与该风扇的出风口相通;在该海绵体与座椅的皮面之间铺设一层高弹性的透风层;使该座椅外表面具有良好的透风性;当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风,由各凹槽逸出后,能均匀布满整个透风层,并由该座椅的皮面透出,使坐在座椅上的人感到凉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座椅在送风过程中,是对整个座椅范围内人体进行吹风散热,不能满足使用人员局部的冷热舒适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送风装置,其具有根据使用人员的不同需要进行冷热舒适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座椅送风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空腔,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鼓风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有出风板,所述出风板上开设有若干组出风孔,所述出风板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若干组调节孔,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驱动柄,所述驱动柄与所述外壳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柄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便于实现所述调节板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机对空腔内进行鼓风操作,空气冲出风口位置的出风板吹出,本体上多组出风口附近的调节板对出风孔的吹风量进行调节,驱动柄在外壳上滑动,驱动柄带动调节板发生运动,当调节孔与出风孔重合时,实现不同位置进行不同风量的鼓风操作,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完成对不同位置的鼓风操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组滑槽,所述驱动柄穿过所述滑槽后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相邻所述调节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所述出风孔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柄在滑槽内运动,便于实现对不同位置的不同出风量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板运动的距离等于所述调节孔中心到所述出风孔中心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调节板与出风板之间相配合实现对不同位置的鼓风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柄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以及若干组位于所述外壳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固定孔沿着垂直于所述调节板运动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插接于固定孔内,实现调节板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板靠近于滑槽一端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驱动柄插接于所述固定槽内的部分设置有滑块,所述固定槽沿着朝向固定孔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柄跟随滑块在固定槽内滑动,便于驱动固定杆插接于固定孔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延伸尺寸大于所述固定槽开口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驱动柄的运动位置稳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位于所述出风板的位置上设置有具有透气性能的透风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座椅的透气性,提高座椅的美观以及延伸出风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风板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缓冲杆,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若干组缓冲孔,所述缓冲杆插接于所述缓冲孔内,所述缓冲杆上套设有弹性恢复件,所述弹性恢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孔内壁以及所述缓冲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杆插接于缓冲孔内,在弹性恢复件的恢复原形作用下,实现对透风板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杆延伸尺寸小于所述缓冲孔的延伸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缓冲杆对透风板的缓冲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驱动柄带动调节板运动,调节孔与出风孔重合时,在出风口的作用下,实现对不同位置进行鼓风调节,对局部位置的冷热程度进行调节。

(2)使用人员在使用座椅时,透风板被朝向出风板方向挤压,缓冲杆朝向缓冲孔内挤压,弹性恢复件被压缩,确保出风板的出风效果。

(3)驱动柄带动滑块在固定槽内运动,固定杆朝向固定孔的方向运动,固定杆插接于固定孔内,完成对调节板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本体;2、外壳;3、鼓风机;4、出风板;5、出风孔;6、调节板;7、调节孔;8、驱动柄;9、固定组件;10、滑槽;11、固定杆;12、固定孔;13、固定槽;14、滑块;15、透风板;16、缓冲杆;17、缓冲孔;18、弹性恢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座椅送风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外壳2以及空腔,空腔为外壳2围设而成,外壳2内壁设置有鼓风机3,鼓风机3对空腔内进行鼓风操作,为了便于对使用人员的不同位置进行鼓风效果,外壳2上设置有五组出风口,五组出风口分别位于本体1的靠背、两组扶手、底座以及下端,实现对使用人员的身体各个部分进行鼓风散热的效果,每组出风口位置上均设置有出风板4,出风板4与外壳2固定连接,出风板4上设置有若干组出风孔5,在出风孔5的作用下实现对使用人员的鼓风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实现对使用人员的局部位置进行舒适度调节,出风板4滑动连接有调节板6,调节板6上开设有若干组调节孔7,为了确保调节出风量的效果,调节孔7的端面圆直径与出风孔5的端面圆直径大小相等,调节板6固定连接有驱动柄8,外壳2上设置有五组滑槽10,五组驱动柄8分别穿过五组滑槽10后与调节板6固定连接,驱动柄8位于外壳2外,为了确保座椅的外观美观,驱动柄8的宽度尺寸大于滑槽10的宽度,并且驱动柄8上套设有与外壳2一样规格的皮壳。

如图3和图5所示,驱动柄8带动调节板6朝向出风板4的方向运动,调节板6上的调节孔7位于相邻出风孔5之间,出风板4的出风效果被限制,为了便于对出风效果的调节,相邻调节孔7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出风孔5之间的距离,驱动调节孔7朝向出风孔5的方向运动,调节孔7与出风孔5之间的重叠部分决定出风量的大小,调节板6运动的距离等于调节孔7中心到出风孔5中心的距离,完成对不同位置出风情况的调节,为了确保调节板6的位置稳定,驱动柄8与外壳2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9,固定组件9用于实现调节板6位置的固定效果。

如图3和5所示,固定组件9包括与驱动柄8固定连接的固定杆11以及位于外壳2上的固定孔12,固定杆11插接于固定孔12内,实现调节板6的位置稳定,为了便于对固定杆11的驱动效果,驱动柄8与调节板6滑动连接,调节板6上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靠近于固定孔12的一端设置,固定槽13的延伸方向垂直与滑槽10的延伸方向,驱动柄8插接于固定槽13的部分设置有滑块14,滑块14与调节板6滑动连接,驱动柄8带动滑块14在固定槽13内朝向固定孔12的方向运动,为了确保滑块14在调节板6上的运动位置稳固,滑块14延伸尺寸大于滑槽10开口处的尺寸,滑块14与固定槽13开解,确保滑块14在固定槽13内运动,完成对调节板6的位置固定效果。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确保使用人员在实用座椅的舒适度,外壳2上位于出风板4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气性能的透风板15,出风孔5吹出的空气从透风板15吹出,实现对空气对流以及散热的效果,为了防止在长期对座椅的挤压损伤,透风板15固定连接有四组缓冲杆16,外壳2上设置有四组缓冲孔17,缓冲杆16插接于缓冲孔17内,缓冲杆16上套设有弹性恢复件18,弹性恢复件18的两端分别与缓冲孔17的内壁抵接以及透风板15抵接,缓冲杆16延伸尺寸小于缓冲孔17的延伸尺寸,当使用人员坐在座椅上,并且对透风板15进行挤压,弹性恢复件18被挤压,在弹性恢复件18的恢复原形的作用下,透风板15被朝向远离出风板4的方向推送,实现对透风板15的缓冲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人员在使用座椅时,透风板15被朝向出风板4方向挤压,缓冲杆16朝向缓冲孔17内挤压,弹性恢复件18被压缩,在弹性恢复件18的恢复原形作用下,透风板15朝向远离出风板4方向运动,确保出风板4的出风效果,驱动柄8带动调节板6运动,调节孔7与出风孔5重合时,在出风口的作用下,实现对不同位置进行鼓风调节,对局部位置的冷热程度进行调节,驱动柄8带动滑块14在固定槽13内运动,固定杆11朝向固定孔12的方向运动,固定杆11插接于固定孔12内,完成对调节板6的固定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