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395发布日期:2019-12-24 20:4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茶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茶盘。



背景技术: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艺更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以茶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惯,茶盘是泡茶专用的必要器具,茶盘的基本结构是具有一个茶盘本体,茶盘本体有一个平台式的泡茶区,泡茶区的周边有水槽,水槽上设有一个排水口,在倒茶时如果水漫出来,会通过泡茶区流向水槽,然后通过排水口排出。

但是,漫出来的水不能全部流向水槽,还有残留积在泡茶区表面,影响美观,另外现有的茶盘结构设计不便于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表面无积水,易于清洁的一种新型茶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茶盘,包括茶盘本体,所述的茶盘本体上设有泡茶区、烧水区和置物区,所述的泡茶区设有槽体,所述的茶盘本体上设有集水抽屉,所述的积水抽屉对应槽体设置,并与茶盘本体推拉配合,所述的槽体顶部内侧设有梯形台,所述的梯形台上搭架设有滤水板,所述的滤水板上设有指孔,所述的置物区为方形凹槽,所述的方形凹槽内放置有置物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泡茶区处设置连通集水抽屉的槽体,槽体上搭架滤水板,滤水板高效过滤漫出的茶水,使得流入集水抽屉的水流较为干净,为清洗集水抽屉提供方便,滤水板上的指孔设置便于将滤水板从槽体内取出,方便对滤水板进行冲洗,改变了传统茶盘固定一体式结构,可进行拆卸清洗,使用更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集水抽屉外侧壁上设有拉环,方便从茶盘本体中取出集水抽屉进行清洗。

作为改进,所述的滤水板表面平整,内部设有微孔结构,平整的表面便于放置茶杯等,内部的微孔结构有效过滤茶渍,过滤后的水流积聚在集水抽屉中便于集中处理。

作为改进,所述的滤水板的上表面低于茶盘本体的上表面,避免泡茶时漫出的茶水流向茶盘本体表面。

作为改进,所述的指孔位于滤水板的一角,指孔便于手指伸入,通过指孔可以将滤水板从槽体内取出,从而方便对滤水板进行清洁。

作为改进,所述的烧水区为电磁炉,所述的茶盘本体侧壁上设有连接电磁炉的电源线插孔,便于实时烧水泡茶,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盘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茶盘本体,2、泡茶区,3、烧水区,4、置物区,5、槽体,6、集水抽屉,7、梯形台,8、滤水板,9、指孔,10、方形凹槽,11、拉环,12、电源线插孔,13、置物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2,一种新型茶盘,包括茶盘本体1,所述的茶盘本体1上设有泡茶区2、烧水区3和置物区4,所述的泡茶区2设有槽体5,所述的茶盘本体1上设有集水抽屉6,所述的积水抽屉对应槽体5设置,并与茶盘本体1推拉配合,所述的槽体5顶部内侧设有梯形台7,所述的梯形台7上搭架设有滤水板8,所述的滤水板8上设有指孔9,所述的置物区4为方形凹槽10,所述的方形凹槽10内放置有置物架13。

所述的集水抽屉6外侧壁上设有拉环11,所述的滤水板8表面平整,内部设有微孔结构,所述的滤水板8的上表面低于茶盘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的指孔9位于滤水板8的一角,所述的烧水区3为电磁炉,所述的茶盘本体1侧壁上设有连接电磁炉的电源线插孔12。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烧水区3烧水,在泡茶区2泡茶,漫出的茶水通过滤水板8过滤,便于使用过后对茶盘的清洁,滤水板8通过陶制工艺烧纸而成,表面平整,内部由微孔结构以利于过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