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收纳的围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7024发布日期:2020-03-24 13:58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收纳的围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床,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收纳的围床。



背景技术:

目前,围床通常设计成可收叠结构,以方便收纳,其展开时能够形成供婴幼儿玩耍或休息的区域。

但是,目前围床的折叠结构通常为平面收叠,如围床的上围框,各个杆体向内折叠后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或大致持平,这就极易出现干涉的情况,故而需要将围杆设计成三折或长短杆的结构,结构复杂,且折叠体积小。

若将上围框的围杆设计成向下弯折的折叠结构,折叠后的围杆向下延伸,影响支脚的折叠,故而收叠体积依然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折叠体积小的折叠收纳围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收纳的围床,包括上围框及设置在上围框上的支脚组件,所述上围框为由至少三个围杆围蔽形成的可向内折叠的框体,且上围框折叠时,至少两个围杆的位置错开。

所述上围框为依次由第一围杆、第二围杆、第三围杆、第四围杆围蔽形成的框型结构,其中第一围杆、第二围杆、第三围杆、第四围杆之间的连接点均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围杆与第三围杆为可折叠杆,且所述上围框折叠时,其中第三围杆的折叠位置与第一围杆的折叠位置错开。

所述第三围杆的端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围杆的端部的转动轴线互不平行。

所述第一围杆与第三围杆包括一转动关节控制结构,所述转动关节控制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上活动设置一第一卡块及能够驱动第一卡块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有能够供第一卡块卡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卡块移动至卡入或脱离第一卡槽,从而锁定或解锁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杆体上的压手、滑动设置在第二杆体上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通过一拉杆连接至第一卡块,所述压手与驱动块之间通过斜面配合,下压压手时能够驱动驱动块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卡块移动。

所述支脚组件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第四支脚,其中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围杆上并能够向内折叠,且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折叠后相互错开,所述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的上端固定在第四围杆上并能够向内折叠,且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折叠后相互错开。

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为一两节折叠杆,所述两节折叠杆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杆和内折杆,所述内折杆上活动设置有一第二卡块及能够控制第二卡块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能够供第二卡块卡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卡块移动至卡入或脱离第二卡槽,从而锁定或解锁固定杆和内折杆。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内折杆上的按键,所述按键与第二卡块之间通过斜面配合,当按下按键时能够通过斜面配合带动第二卡块移动。

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长度方向不在一平面上,所述第三支脚和第四支脚的长度方向不在一平面上。

所述支脚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可折叠的支脚,所述支脚折叠时,至少两个支脚的位置错开。

有益效果:一种折叠收纳的围床,包括上围框及设置在上围框上的支脚组件,所述上围框为由至少三个围杆围蔽形成的可向内折叠的框体,且上围框折叠时,至少两个围杆的位置错开,即至少一围杆的折叠方向为斜向下或斜向上,以与其它的围杆形成错位,不会发生干涉的情况,使得上围框能够具有较小折叠体积,并且不会影响支脚组件的折叠,保证围床在整体折叠时能够保持较小的折叠空间,方便收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围杆分解时中部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支脚、第四支脚、和第四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支脚分解时中部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图1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折叠收纳的围床,包括上围框及设置在上围框上的支脚组件,所述上围框为由至少三个围杆围蔽形成的可向内折叠的框体,且上围框折叠时,至少两个围杆的位置错开,即至少一围杆的折叠方向为斜向下或斜向上,以与其它的围杆形成错位,不会发生干涉的情况,使得上围框能够具有较小折叠体积,并且不会影响支脚组件的折叠,保证围床在整体折叠时能够保持较小的折叠空间,方便收纳。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围框为依次由第一围杆11、第二围杆12、第三围杆13、第四围杆14围蔽形成的框型结构,其中第一围杆11、第二围杆12、第三围杆13、第四围杆14之间的连接点均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围杆11与第三围杆13为可折叠杆,且所述上围框折叠时,其中第三围杆13的折叠位置与第一围杆11的折叠位置错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围杆11为水平向内折叠,而第三围杆13为斜向下向内折叠,使得第三围杆13折叠后位于第一围杆11下方,二者不会产生干涉,使得折叠的体积更小。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上围框还可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一边的围杆为可折叠杆,该可折叠杆折叠时,斜向下或向上折叠,使得其与另外两围杆的位置错开,同样能够满足避免干涉,减少收叠体积的功能,采用五杆、六杆时同样也可设置其中一个或多个围杆的折叠方向斜向上或斜向上,同样能够避免发生干涉的情况,在此不作详述。

所述第三围杆13的端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围杆11的端部的转动轴线互不平行,使得第三围杆13折叠时,端部转动引导其与第一围杆11的折叠方向相互偏离,从而实现了上下交错的效果。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第三围杆13的端部的转动轴线只需设置成偏向上围框展开时端面的法向方向即可,即可使得第三围杆13的收叠方向偏离原展开位置,在此不作详述。

优选的,所述第一围杆11与第三围杆13包括一转动关节控制结构,所述转动关节控制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所述第二杆体32上活动设置一第一卡块41及能够驱动第一卡块41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杆体31上设置有能够供第一卡块41卡入的第一卡槽5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卡块41移动至卡入或脱离第一卡槽51,从而锁定或解锁第一杆体31和第二杆体32,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节的转动控制为童车领域较为常见的机构,其还可具有其他的控制方向,如插销锁定、齿牙配合锁定等,在此不作详述。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杆体32上的压手61、滑动设置在第二杆体32上的驱动块62,所述驱动块62通过一拉杆63连接至第一卡块41,所述压手61与驱动块62之间通过斜面配合,下压压手61时能够驱动驱动块6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卡块41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41、驱动块62和/或压手61上可配置复位弹簧,以方便使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脚组件为可折叠支脚结构,所述支脚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可折叠的支脚,进一步,所述支脚折叠时,至少两个支脚的位置错开,避免发生干涉,进一步减少收叠体积。

具体的,所述支脚组件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支脚71、第二支脚72、第三支脚73、第四支脚74,其中第一支脚71和第二支脚72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围杆12上并能够向内折叠,且第一支脚71和第二支脚72折叠后相互错开,所述第三支脚73和第四支脚74的上端固定在第四围杆14上并能够向内折叠,且第三支脚73和第四支脚74折叠后相互错开,从而达到避免干涉的效果,并充分利用了折叠空间,减少折叠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围床折叠后,其纵向方向及横向方向结构均非常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收纳放置非常的方便。

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支脚71、第二支脚72、第三支脚73和第四支脚74为一两节折叠杆,所述两节折叠杆包括相互铰接的固定杆81和内折杆82,所述内折杆82上活动设置有一第二卡块42及能够控制第二卡块42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杆81上设置有能够供第二卡块42卡入的第二卡槽5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卡块42移动至卡入或脱离第二卡槽52,从而锁定或解锁固定杆81和内折杆82,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关节的转动控制为童车领域较为常见的机构,其还可具有其他的控制方向,如插销锁定、齿牙配合锁定等,在此不作详述。

如图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在内折杆82上的按键83,所述按键83与第二卡块42之间通过斜面配合,当按下按键83时能够通过斜面配合带动第二卡块42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二卡块42和/或按键83可配置复位弹簧,以方便使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71和第二支脚72的长度方向不在一平面上,所述第三支脚73和第四支脚74的长度方向不在一平面上,使得第一支脚71和第二支脚72的折叠位置错开,第三支脚73和第四支脚74的折叠位置错开,减少空间的占据,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直接将第一支脚71和第二支脚72、第三支脚73和第四支脚74的折叠转轴设置有不平行,同样也能够实现交错折叠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支脚的交错折叠,还可使得各个支脚折叠后底部能够大致的持平,方便折叠后的放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