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013发布日期:2020-02-14 15:08阅读:2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眠摇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很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很难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婴幼儿在哭闹时,大人将其置于婴儿摇篮中,一般摇晃几分钟后婴儿会很快安静下来,进而不久就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可见摇床具有良好的助眠功能,当前,市场上基本没有成人用催眠摇床,因此急需研发一款成人使用的催眠摇床来解决人们的睡眠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即使是婴儿用的小摇床的设计也还存在不足之处,其基本都是采用电机和传动部件配合进行摇动,导致运行噪声较大,摇晃动作不够稳定,影响舒适性,降低了助眠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长方体结构,且支撑框架上设有三个横杆,横杆的下方设有主体摇台,主体摇台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箱体结构,且主体摇台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永磁磁体,且主体摇台的下方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顶端延伸至主体摇台内,且控制器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控制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位于永磁磁体的正下方,主体摇台上固定安装有四根连接绳,四根连接绳呈矩型阵列排布,连接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四个连接柱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横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单片机i1,单片机i1的引脚1连接有电源稳压芯片i2的引脚1和电容c的正极,电容c的负极接地,电源稳压芯片i2的引脚2连接有输入端ui和开关k1的一端,且电源稳压芯片i2的引脚3接地,开关k1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的一端连接,电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k2,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j1的正极和继电器j2的正极,继电器j1的正极与输入端ui连接,继电器j2的负极连接有三极管t1的引脚c,三极管t1的引脚b连接有电阻r1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i1的引脚3连接,继电器j1的负极连接有三极管t2的引脚c,三极管t2的引脚b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i1的引脚4连接,三极管t1的引脚e和三极管t2的引脚e均接地,单片机i1的引脚2接地。

优选的,所述输入端ui通入的电压为直流12v,单片机的型号为jk11-60。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控制器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体摇台的顶部设有床垫,支撑框架上设有矩型框,矩型框位于主体摇台的上方,三个横杆均固定安装在矩型框内,主体摇台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柱,连接绳底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固定柱上,主体摇台的长度范围是160-180cm,且主体摇台的宽度范围是100cm-150cm。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控制器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并构成闭合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支撑框架、横杆、连接柱、连接绳、主体摇台相配合能够实现对支撑框架的固定,同时实现主体摇台的悬吊,便于主体摇台进行摇晃;通过永磁磁体、主体摇台、电磁线圈和控制器相配合,控制器控制电磁线圈不断改变磁极,从而对永磁磁体进行循环排斥和吸引,进而对主体摇台提供摇晃动力,帮助主体摇台进行循环往复摇晃。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控制器、电磁线圈、永磁磁体和主体摇台相配合就能实现对主体摇台的循环往复摇晃,避免了传统的电机与传动机构配合引起的噪声较大和摇晃动作不稳定问题,提高了舒适性和助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支撑框架;2、连接柱;3、主体摇台;4、永磁磁体;5、电磁线圈;6、控制器;7、连接绳;8、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成年人用的催眠摇床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为长方体结构,且支撑框架1上设有三个横杆8,横杆8的下方设有主体摇台3,主体摇台3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箱体结构,且主体摇台3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永磁磁体4,且主体摇台3的下方设有控制器6,控制器6的顶端延伸至主体摇台3内,且控制器6与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控制器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5,电磁线圈5位于永磁磁体4的正下方,主体摇台3上固定安装有四根连接绳7,四根连接绳7呈矩型阵列排布,连接绳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2,四个连接柱2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横杆8的顶部;

控制器6上设有单片机i1,单片机i1的引脚1连接有电源稳压芯片i2的引脚1和电容c的正极,电容c的负极接地,电源稳压芯片i2的引脚2连接有输入端ui和开关k1的一端,且电源稳压芯片i2的引脚3接地,开关k1的另一端与电磁线圈5的一端连接,电磁线圈5的另一端连接有开关k2,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j1的正极和继电器j2的正极,继电器j1的正极与输入端ui连接,继电器j2的负极连接有三极管t1的引脚c,三极管t1的引脚b连接有电阻r1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i1的引脚3连接,继电器j1的负极连接有三极管t2的引脚c,三极管t2的引脚b连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与单片机i1的引脚4连接,三极管t1的引脚e和三极管t2的引脚e均接地,单片机i1的引脚2接地,输入端ui通入的电压为直流12v,单片机的型号为jk11-60,支撑框架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控制器6的底部与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主体摇台3的顶部设有床垫,支撑框架1上设有矩型框,矩型框位于主体摇台3的上方,三个横杆8均固定安装在矩型框内,主体摇台3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柱,连接绳7底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固定柱上,主体摇台3的长度范围是160-180cm,且主体摇台3的宽度范围是100cm-150cm,电磁线圈5、控制器6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并构成闭合回路,通过支撑框架1、横杆8、连接柱2、连接绳7、主体摇台3相配合能够实现对支撑框架1的固定,同时实现主体摇台3的悬吊,便于主体摇台3进行摇晃;通过永磁磁体4、主体摇台3、电磁线圈5和控制器6相配合,控制器6控制电磁线圈5不断改变磁极,从而对永磁磁体4进行循环排斥和吸引,进而对主体摇台3提供摇晃动力,帮助主体摇台3进行循环往复摇晃,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控制器6、电磁线圈5、永磁磁体4和主体摇台3相配合就能实现对主体摇台3的循环往复摇晃,避免了传统的电机与传动机构配合引起的噪声较大和摇晃动作不稳定问题,提高了舒适性和助眠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把支撑框架1放置在床上,随后躺在床垫上,然后开启控制器6,使得电磁线圈5通电,此时电磁线圈5的顶部磁极与永磁磁体4相同,使得永磁磁体4被排斥,因为主体摇台3被四根连接绳7悬吊,所以永磁磁体4带动主体摇台3作弧线运动,当主体摇台3到达最高点时,控制器6控制电磁线圈5改变磁极,使得电磁线圈5的磁极与永磁磁体4的磁极相反,永磁磁极4被吸引进行反向运动并靠近电磁线圈5,同时永磁磁体4带动主体摇台3进行反向运动并靠近电磁线圈5,当主体摇台3到达最低点时,控制器6控制电磁线圈5再次改变磁极,电磁线圈5的磁极与永磁磁体4的磁极相同,使得永磁磁体4被排斥,同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永磁磁体4继续当前方向的运动,使得主体摇台3被带动继续当前方向的运动,当主体摇台3到达最高点时,控制器6控制电磁线圈5改变磁极,永磁磁体4被吸引作返回运动,同时主体摇台3被永磁磁体4带动返回,如此形成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