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剥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8714发布日期:2020-04-14 20:0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剥蒜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剥蒜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剥蒜器。



背景技术:

大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材,大蒜具有杀菌、保健等功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大蒜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剥皮处理,采用人工剥蒜,剥皮效率慢,且大蒜产生刺激性气味,若要剥较多的大蒜,费时费力,市面上已有的剥蒜器构造是由搅拌杯中置入剥蒜器,加上杯盖,再由驱动电机驱动传动剥蒜器旋转,剥蒜器对搅拌杯中的大蒜进行剥蒜,但大蒜形状各异,有大有小,剥蒜机往往剥皮不完全,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剥蒜,剥蒜效率低。

专利申请号:201720519217.2,公开了一种家用小型剥蒜机,该剥蒜机上设有杯体,杯体上设有杯盖,杯体底部设有传动装置,杯体内壁上设有橡胶块,将大蒜放入杯体内,拉动绳子通过传动装置旋转杯体,使得杯体、大蒜、蒜瓣之间产生摩擦力,达到剥皮的效果;然而杯体旋转需要通过左右拉动两个绳子,杯子旋转的速度根据手拉动绳子的快慢来确定,杯子旋转的速度难以控制,若杯子旋转速度过小,容易造成大蒜剥皮不完全的情况,若杯体体积小,只能装有少量的大蒜进行旋转,若有大量的大蒜要进行剥蒜,剥蒜效率慢,若杯体体积较大,需采用较大的拉力对杯子进行旋转,容易导致拉力不足,使得剥蒜不完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的剥蒜器。其解决了剥蒜器剥蒜不完全和剥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剥蒜器,包括用于放置蒜头的杯体、设于杯体上的杯盖、可旋转地设于杯体内的剥蒜机构、驱动传动剥蒜机构旋转的驱动装置,上述剥蒜机构包括旋转轴和设于旋转轴上的剥蒜机构本体,上述剥蒜机构本体上设有复数个用于实现对蒜头进行碰撞的凸部。

进一步的:

上述剥蒜机构本体包括复数个高叶和复数个低叶,上述高叶与上述低叶形成了用于实现对蒜头进行碰撞的凸部,复数个上述高叶和复数个上述低叶左右依次间隔地环布固定于上述旋转轴上。

上述高叶底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的第一底面,上述高叶顶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且与第一底面对应的第一顶面,上述第一底面的两个腰边与对应的上述第一顶面的两个腰边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弧面连接,两个上述第一弧面一体成型;上述低叶底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的第二底面,上述低叶顶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且与第二底面对应的第二顶面,上述第二底面的两个腰边与对应的上述第二顶面的两个腰边之间通过两个第二弧面连接,两个上述第二弧面一体成型;复数个上述第一弧面与复数个上述第二弧面一体成型形成剥蒜机构的外表面,复数个上述第一底面与复数个上述第二底面交替排列且一体成型形成剥蒜机构的底面,复数个上述第一顶面与复数个上述第二顶面交替排列且一体成型形成剥蒜机构的顶面,上述剥蒜机构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于上述旋转轴。

上述第一底面、上述第一顶面、上述第二底面和上述第二顶面的顶角均为圆角。

上述第一底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大于上述第一顶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上述第二底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顶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上述第一底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大于上述第二底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上述第一顶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大于上述第二顶面的顶角与上述旋转轴的水平距离;上述第一底面的面积大于上述第一顶面,上述第二底面的面积大于上述第二顶面的面积。

上述杯体内壁底面可转动地设有一旋转柱,上述旋转轴底部设有一与旋转柱对应的旋转槽。

上述高叶与上述低叶的数量分别为三个。

上述杯盖上设有一通孔,上述驱动装置设于杯盖上,上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通孔连接于上述旋转轴。

上述杯体内侧壁上设有复数个档条。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剥蒜机构在杯体内作定向的旋转动作,剥蒜机构旋转碰撞大蒜,由于剥蒜机构上设有复数个凸部,使得大蒜在杯体内不规则运动,大蒜与剥蒜机构、杯体发生碰撞,使得大蒜与蒜皮发生摩擦,从而对大蒜与蒜皮分离;

(2)高叶与低叶的结构差异化,高叶与低叶大小不同,因此高叶和低叶对大蒜的撞击力度、角度也不同,这种结构,大蒜在杯体里撞击的次数多,增加大蒜剥皮的效率,且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为弧面结构,在旋转与大蒜碰撞过程中,使得大蒜往各个方向运动,大蒜在杯体沿各个角度与高叶、低叶、杯体、档条发生碰撞,增加了大蒜各个面的蒜皮都能碰撞的概率,使得大蒜能完全的将皮剥去;

(3)杯体和剥蒜机构无尖锐的结构,在剥皮的过程中不会对大蒜内部造成损害,剥皮后能保留大蒜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杯体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剥蒜机构主视状态机构示意图;

图4是剥蒜机构俯视状态机构示意图;

图5是剥蒜机构仰视状态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剥蒜器,包括用于放置蒜头的杯体1、设于杯体1上的杯盖2、可旋转地设于杯体1内的剥蒜机构4、驱动传动剥蒜机构4旋转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3,杯盖2上设有一通孔21,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3,杯体1内壁底面可转动地设有一旋转柱12,旋转轴7底部设有一与旋转柱12对应的旋转槽71,杯体1内侧壁上设有复数个档条11。剥蒜机构4包括旋转轴7和设于旋转轴7上的剥蒜机构本体,剥蒜机构本体上设有复数个用于实现对蒜头进行碰撞凸部,凸部能实现对蒜头进行碰撞,使得蒜头在杯体1与剥蒜机构本体4、档条11之间内产生不规则的运动;优选的,凸部可采用高叶5和低叶6,剥蒜机构本体包括三个高叶5和三个低叶6,高叶5与低叶6形成了用于实现对蒜头进行碰撞的凸部,三个高叶5和三个低叶6左右依次间隔地环布固定于旋转轴7上,高叶5形成的凸部大于低叶6形成的凸部,高叶5与低叶6的对称地设置使得剥蒜机构本体在旋转时受力平衡,使得剥蒜机构4不容易损坏,寿命更长;优选的,高叶5底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的第一底面51,高叶5顶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且与第一底面51对应的第一顶面52,第一底面51的两个腰边与对应的第一顶面52的两个腰边之间通过两个第一弧面53连接,两个第一弧面53一体成型;低叶6底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的第二底面61,低叶6顶面为顶角朝外等腰三角形状且与第二底面61对应的第二顶面62,第二底面61的两个腰边与对应的第二顶面62的两个腰边之间通过两个第二弧面63连接,两个第二弧面63一体成型;复数个第一弧面53与复数个第二弧面63一体成型形成剥蒜机构4的外表面,复数个第一底面51与复数个第二底面61交替排列且一体成型形成剥蒜机构4的底面,复数个第一顶面52与复数个第二顶面62交替排列且一体成型形成剥蒜机构4的顶面,剥蒜机构4的顶面和底面固定连接于旋转轴7;第一底面51、第一顶面52、第二底面61和第二顶面62的顶角均为圆角;第一底面51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顶面52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第二底面61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顶面62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第一底面51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二底面61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第一顶面52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二顶面62的顶角与旋转轴7的水平距离;第一底面51的面积大于第一顶面52,第二底面61的面积大于第二顶面62的面积。

上述高叶5与上述低叶6的数量可分别为两个、四个甚至更多,当高叶5与低叶6分别为三个时,剥蒜机构4剥蒜的效果较好,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上述驱动电机3为公知的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驱动电机3也可设于杯盖2下方;上述驱动电机3也可设于杯体1底部,杯体1不需设置旋转柱12,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延伸至杯体1内与旋转轴7连接,驱动电机3驱动传动旋转轴7旋转。

当高叶5与杯壁距离为10mm至20mm,低叶6与杯壁距离为25mm至45mm,高叶5与低叶6落差为35mm至55mm时,在这个距离条件下,剥蒜器与杯子的配合,剥蒜效果好、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

本实用新型打开杯盖2,将剥蒜机构4放置于杯体1内,旋转柱12插入旋转轴7底部的旋转槽71内,使得剥蒜机构4可旋转于旋转柱12上,然后将大蒜放入杯体1内,盖上杯盖2,旋转轴7通过杯盖2上的通孔21延伸至杯盖2外部,将驱动装置放置杯盖2上,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卡置于旋转轴7上,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传动剥蒜机构4做定向的旋转动作,剥蒜机构4旋转碰撞大蒜,大蒜与高叶5、低叶6、杯体1内侧壁、档条11发生碰撞,由于高叶5与低叶6大小不同,因此高叶5和低叶6对大蒜的撞击力度、角度也不同,大蒜往各个方向运动,大蒜在杯体1内不规则运动,使得大蒜与蒜皮发生摩擦,从而对大蒜与蒜皮分离,这种结构,大蒜在杯体1里撞击的次数多,增加大蒜剥皮的效率,而且增加了大蒜各个面的蒜皮都能碰撞的概率,使得大蒜能完全的将皮剥去,且杯体1和剥蒜机构4无尖锐的结构,在剥皮的过程中不会对大蒜内部造成损害,剥皮后能保留大蒜的完整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