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5814发布日期:2020-06-12 14:19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组件、锅体组件、设在锅盖组件上的排气阀和空气炸锅头,锅盖组件包括锅盖、环绕锅盖的装盖圈和与装饰圈一体成型的座体,座体包括沿锅盖的径向部和轴向部;锅体组件包括中环、外壳、中锅和设在中锅内的内锅,中环上设有圆弧形接水槽与中环上的环形凹槽相通,锅盖的内扣板与中锅的外扣板旋合,座体的轴向部与圆弧形接水槽配合;空气炸锅头包括下开口的外壳、内壳、下开口的发热腔、热风出风罩、电发热体、电机、上轴流叶轮和下轴流叶轮,外壳的下端设有圆弧形凸腔;内壳的下端与所述内锅的上开口端配合,外壳的下端伸入中环的环形凹槽内,圆弧形凸腔与圆弧形接水槽嵌合。存在问题是:锅盖组件或空气炸锅头与锅体组件装配后,不能将装配的信号传递到锅体组件上的主控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锅盖组件或空气炸锅头与锅体组件装配后,有控制信号传递到锅体组件上的主控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组件、锅体组件、设在锅盖组件上的排气阀和空气炸锅头,锅盖组件包括锅盖、环绕锅盖的装盖圈和与装饰圈一体成型的座体,座体包括沿锅盖的径向部和轴向部;锅体组件包括中环、外壳、中锅和设在中锅内的内锅,中环上设有圆弧形接水槽与中环上的环形凹槽相通,锅盖的内扣板与中锅的外扣板旋合,座体的轴向部与圆弧形接水槽配合;空气炸锅头包括下开口的外壳、内壳、下开口的发热腔、热风出风罩、电发热体、电机、上轴流叶轮和下轴流叶轮,外壳的下端设有圆弧形凸腔;内壳的下端与所述内锅的上开口端配合,外壳的下端伸入中环的环形凹槽内,圆弧形凸腔与圆弧形接水槽嵌合;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磁铁和干簧管,

干簧管设在锅体组件的外壳内,锅盖组件或空气炸锅头与锅体组件装配后,磁铁与干簧管配合。

所述的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其特殊这处在于:还包括控制盒、顶杆、导向座板、固定座板和导磁材料制成的屏蔽板,

控制盒具有上开口、内侧壁板上设有导向槽,控制盒的底板上的设导向杆孔;顶杆与导向座板连接,固定座板的上端与导向座板连接,屏蔽板与固定座板连接;顶杆的下端穿过压力弹簧和导向杆孔、压力弹簧一端与导向座板配合、另一端与控制盒的底板配合;

所述圆弧形接水槽的底板上设有上导向孔和环绕上导向孔的连接座;圆弧形接水槽处的中环的下端面上设有磁铁座和干簧管座;

控制盒的上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顶杆的上端穿过上导向孔伸出,屏蔽板穿过锅体组件的外壳的贯通孔伸入磁铁座和干簧管座之间,磁铁和干簧管分别固定在磁铁座和干簧管座上。

所述的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设在所述锅盖组件的座体的轴向部内;所述干簧管设在锅体组件的外壳内,并与中环固定连接;

或所述磁铁设在所述空气炸锁头的内壳上,所述干簧管设在锅体组件的外壳内,并与中环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子插座和母插座;

所述锅体组件的中环上还设二个锅把手,一个锅把手上设有子插座;

所述空气炸锅头的外壳设有二个上把手,一个把手设置有母插座;

锅把手和上把手相对,子插座插入母接座内,所述干簧管与子插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锅盖组件或空气炸锅头与锅体组件装配后,磁铁与干簧管配合,干簧管的通断号传递到锅体组件上的主控板;然后进行操作,使用方便,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四。

图5a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组件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放置空气炸锅头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组件1、锅体组件2、设在锅盖组件上的排气阀3和空气炸锅头4,锅盖组件1包括锅盖11、环绕锅盖的装盖圈12和与装饰圈一体成型的座体13,座体13包括沿锅盖的径向部和轴向部131;锅体组件2包括中环21、外壳22、中锅23和设在中锅内的内锅24,中环21上设有圆弧形接水槽212与中环上的环形凹槽211相通,锅盖11的内扣板与中锅23的外扣板旋合,座体13的轴向部131与圆弧形接水槽212配合;空气炸锅头4包括下开口的外壳41、内壳42、下开口的发热腔43、热风出风罩44、电发热体45、电机46、上轴流叶轮471和下轴流叶轮472,外壳41的下端设有圆弧形凸腔411;内壳42的下端与所述内锅24的上开口端配合,外壳41的下端伸入中环21的环形凹槽211内,圆弧形凸腔411与圆弧形接水槽212嵌合;

还包括磁铁4和干簧管5,

干簧管5设在锅体组件2的外壳22内,锅盖组件1与锅体组件2装配后,磁铁4与干簧管5配合;也可以是:空气炸锅头4和锅体组件2配合;

还包括控制盒6、顶杆7、导向座板8、固定座板9和导磁材料制成的屏蔽板10,

控制盒6具有上开口、内侧壁板上设有导向槽61,控制盒的底板上的设导向杆孔62;顶杆7与导向座板8连接,固定座板9的上端与导向座板8连接,屏蔽板10与固定座板9连接;顶杆7的下端穿过压力弹簧和导向杆孔62、压力弹簧一端与导向座板8配合、另一端与控制盒6的底板配合;导向座板8在导向槽61内上下移动;

所述圆弧形接水槽212的底板上设有上导向孔213和环绕上导向孔213的连接座214;圆弧形接水槽212处的中环21的下端面上设有磁铁座215和干簧管座216;

控制盒6的上端与连接座214固定连接,顶杆7的上端穿过上导向孔213伸出,屏蔽板10穿过锅体组件2的外壳22的贯通孔221伸入磁铁座215和干簧管座216之间,磁铁4和干簧管5分别固定在磁铁座215和干簧管座216上;控制盒位于外壳21的外部并贴合;

如图1所示,锅盖组件1与锅体组件2分离时,由压力弹簧的作用,顶杆7的上端从上导向杆孔213中出,屏蔽板10位于磁铁4和干簧管之间;当锅盖组件1与锅体组件2扣合后,轴向部131驱动顶杆7向下移动,屏蔽板10离开磁铁座215和干簧管座216之间的间隙,磁铁4作用干簧管5输出信号;信号传送到锅体组件1的主控板;此时操作锅体组件1上的控制装置,可以使用电压力锅功能;

如图3所示,使用空气炸锅头4时,空气炸锅头4与锅体组件2分离时,由压力弹簧的作用,顶杆7的上端从上导向杆孔213中出;空气炸锅头4与锅体组件2扣合后,干簧管5将信号传递到锅体组件的主控板,并指示,空气炸锅头4的外接电源,操作空气炸锅头上的控制装置,空气炸锅头4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实现:所述磁铁4设在所述座体13的轴向部131内;所述干簧管5设在锅体组件2的外壳21内,并与中环21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所述磁铁4设在空气炸锁头4的内壳42上,所述干簧管5设在锅体组件2的外壳21内,并与中环2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子插座31和母插座32;

所述锅体组件2的中环21上还设二个锅把手217,一个锅把手217上设有子插座31;

所述空气炸锅头4的外壳41设有二个上把手412,一个把手412设置有母插座412;

空气炸锅头4和锅体组件2扣合时,锅把手217和上把手412相对,子插座31插入母接座32内;所述干簧管5与锅体组件的主控制连接。子插接31与锅体组件2上的主控板连接,母插座32与空气炸锅头4的主控板连接;空气炸锅头4与锅体组件2上的电源接通,操作空气炸锅头4上的控制装置,空气炸锅头4工作;

锅盖组件1与锅体组件2扣合时,干簧管5的信号传递到锅体组件2的主控板,操作控制装置,电压力锅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