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可调卷帘尾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6844发布日期:2020-05-15 16:2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内置可调卷帘尾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内置可调卷帘尾端。



背景技术:

卷帘是窗饰产品中的一种,是将窗帘布经树脂加工,卷成滚筒状,采用拉绳或链子进行上升下降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外表美观简洁,使得窗框显得干净利落,让整个房间看上去宽敞简约。

卷帘主要包括电动卷帘、拉珠卷帘、弹簧卷帘。但是,现市场上存在拉珠卷帘、弹簧卷帘的卷帘均不可实现张开幅度调节功能,或不方便使用调节功能。不方便使用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张开幅度调节功能的构件处于卷帘内部,在卷帘安装时已经对卷帘的张开幅度进行了调节,以适合窗户的大小,在后续的调节过程中,需要拆开卷帘的内部进行调节。

显然,现有的卷帘不能方便用户使用,给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带来居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内置可调卷帘尾端,包括固定座、固定轴、调节组件以及安装轴套,固定轴安装在固定座上,调节组件可旋转地套设在固定轴外,安装轴套可旋转地套设在调节组件外,安装轴套外能够安装卷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能够方便地对卷管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过程中,转动调节组件,从而带动套设在调节组件外的安装轴套转动,从而对卷管进行调节。而且,卷管旋转时,不会带动调节组件旋转,从而使得卷帘工作亦不会对调节组件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卷管的调节功能,能够方便地对卷帘的最大张开幅度进行调节,提升卷帘的实用性,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包括旋盖、连接轴以及扭簧,旋盖套设在固定轴外,连接轴套设在安装轴套内,连接轴一端与固定轴连接,扭簧套设在固定轴外并位于旋盖和连接轴之间,旋盖通过扭簧传动至连接轴。

由此,调节组件的调节过程中:通过转动旋盖,旋盖通过扭簧传动至连接轴,扭簧受力张开,从而带动连接轴转动。旋转连接轴时,扭簧受力收缩,扭簧抱紧固定轴,产生强大摩擦力,从而阻止传动。调节组件能够实现单向传动功能,即只能通过转动旋盖从而带动连接轴转动,无法通过转动连接轴带动旋盖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盖的端面设有第一传动片,连接轴的端面设有第二传动片,第一传动片和第二传动片对向设置。

由此,旋盖通过第一传动片对扭簧的一端进行施力,从而使得扭簧的另一端对第二传动片进行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座的端面上设有卡接片,固定轴的端面上设有卡孔,卡孔与卡接片可拆卸配合。

由此,固定轴通过卡孔与卡接片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上,且因卡孔与卡接片的限位关系,使得固定轴无法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卡簧,连接轴一端设有轴槽,卡簧安装在轴槽上,卡簧能够对安装轴套进行轴向限位。

由此,卡簧卡接在轴槽上,防止安装轴套脱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轴套的外壁圆周阵列有多个第一卡槽,卷管的内壁设有阵列有多个卡条,卡条与第一卡槽配合。

由此,卡条与第一卡槽限位配合,使得卷管与连接轴套彼此能够限位传动,能够同步转动或停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套设在连接轴一端,缓冲组件与连接轴固定连接。

由此,缓冲组件能够对卷管进行限位和缓冲。对卷帘的最大张开幅度进行限位;在卷帘处于最大张开幅度时,对卷管进行缓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组件包括螺杆、轴盖、弹簧、顶盖以及缓冲器,顶盖可拆卸地设在螺杆一端,顶盖和缓冲均可活动地套设在螺杆上且与螺杆配合,弹簧套设在螺杆上并位于轴盖与顶盖之间,缓冲器的端面设有第一扣点,顶盖的端面设有第二扣点,第一扣点与第二扣点配合。

由此,卷管转动时能够带动缓冲器在螺杆上进行旋转,当卷帘处于最大张开幅度时,缓冲器的第一扣点与顶盖的第二扣点接触,缓冲器带动顶盖旋转,弹簧受压变形,缓冲器受弹簧的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卷管的限位和缓冲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组件还包括轴头,轴头上设有第一固定孔,连接轴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通过卡杆固定连接。

由此,缓冲组件通过卡杆与连接轴联动,从而使得缓冲组件与连接轴能够同步转动或停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器的边沿圆周阵列有多个第二卡槽,卷管的内壁设有阵列有多个卡条,卡条与第二卡槽配合。

由此,卷管通过卡条与第二卡槽与缓冲器联动,从而使得卷管于缓冲器能够同步转动,而且缓冲器能够在卷管内进行左右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主要用于柔纱卷帘和弹簧卷帘的尾端进行安装,其能够通过调节组件方便地对卷帘的最大张开幅度进行调节,同时,调节组件不受卷帘工作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的使用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固定座、111-卡接片、12-固定轴、121-卡孔、13-调节组件、131-旋盖、1311-第一传动片、132-连接轴、1321-第二传动片、1322-轴槽、1323-第二固定孔、133-扭簧、14-安装轴套、141-第一卡槽、15-卡簧、16-缓冲组件、161-螺杆、162-轴盖、163-弹簧、164-顶盖、1641-第二扣点、165-缓冲器、1651-第一扣点、1652-第二卡槽、166-轴头、1661-第一固定孔、167-卡杆、2-卷管、21-卡条、4-卷帘控制器、3-安装架、5-帘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包括固定座11、固定轴12、调节组件13以及安装轴套14。固定座11为截面为“l”型的金属板,其下端面设有用于固定在墙体上的螺丝孔。固定轴12安装在固定座11上,固定轴12安装在固定座11的内侧面。调节组件13可旋转地套设在固定轴12外,安装轴套14可旋转地套设在调节组件13外,安装轴套14外能够安装卷管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13能够方便地对卷管2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过程中,转动调节组件13,从而带动套设在调节组件13外的安装轴套14转动,从而对卷管2进行调节。而且,卷管2旋转时,不会带动调节组件13旋转,从而使得卷帘工作亦不会对调节组件13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对卷管2的调节功能,能够方便地对卷帘的最大张开幅度进行调节,提升卷帘的实用性,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结合图1-3,调节组件13包括旋盖131、连接轴132以及扭簧133。旋盖131的外壁设有锯齿防滑纹。旋盖131套设在固定轴12外,固定轴12上设有轴环对旋盖131进行轴向限位。连接轴132的一端套设在安装轴套14内,连接轴132一端通过螺钉与固定轴12连接,螺钉对连接轴132进行轴向限位。扭簧133套设在固定轴12外并位于旋盖131和连接轴132之间,旋盖131通过扭簧133传动至连接轴132。

调节组件13的调节过程中:通过转动旋盖131,旋盖131通过扭簧133传动至连接轴132,扭簧133受力张开,从而带动连接轴132转动。旋转连接轴132时,扭簧133受力收缩,扭簧133抱紧固定轴12,产生强大摩擦力,从而阻止传动。调节组件13能够实现单向传动功能,即只能通过转动旋盖131从而带动连接轴132转动,无法通过转动连接轴132带动旋盖131转动。

结合图1-3,旋盖131的端面设有第一传动片1311,连接轴132的端面设有第二传动片1321,第一传动片1311和第二传动片1321对向设置。第一传动片1311和第二传动片1321均为弧形板。旋盖131通过第一传动片1311对扭簧133的一端进行施力,从而使得扭簧133的另一端对第二传动片1321进行施力。

结合图1-3,固定座11的端面上设有卡接片111,卡接片111设在固定座11的内侧端面上,固定轴12的端面上设有卡孔121,卡孔121与卡接片111可拆卸配合。固定轴12通过卡孔121与卡接片111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11上,且因卡孔121与卡接片111的限位关系,使得固定轴12无法转动。

结合图1-3,还包括卡簧15,连接轴132一端设有轴槽1322,卡簧15安装在轴槽1322上,卡簧15能够对安装轴套14进行轴向限位。卡簧15卡接在轴槽1322上,防止安装轴套14脱落。

结合图1-3,安装轴套14的外壁圆周阵列有多个第一卡槽141,卷管2的内壁设有阵列有多个卡条21,卡条21与第一卡槽141配合。卡条21与第一卡槽141限位配合,使得卷管2与连接轴132套彼此能够限位传动,能够同步转动或停止。

结合图4,内置可调卷帘尾端还包括缓冲组件16,缓冲组件16套设在连接轴132一端,缓冲组件16与连接轴132固定连接。缓冲组件16能够对卷管2进行限位和缓冲。对卷帘的最大张开幅度进行限位;在卷帘处于最大张开幅度时,对卷管2进行缓冲。

结合图4,缓冲组件16包括螺杆161、轴盖162、弹簧163、顶盖164以及缓冲器165,顶盖164可拆卸地设在螺杆161一端,顶盖164和缓冲均可活动地套设在螺杆161上且与螺杆161配合,弹簧163套设在螺杆161上并位于轴盖162与顶盖164之间,缓冲器165的端面设有第一扣点1651,顶盖164的端面设有第二扣点1641,第一扣点1651与第二扣点1641配合。

卷管2转动时能够带动缓冲器165在螺杆161上进行旋转,当卷帘处于最大张开幅度时,缓冲器165的第一扣点1651与顶盖164的第二扣点1641接触,缓冲器165带动顶盖164旋转,弹簧163受压变形,缓冲器165受弹簧163的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卷管2的限位和缓冲功能。

结合图4,缓冲组件16还包括轴头166,轴头166设在螺杆161一端,轴头166设在螺杆161上远离轴盖162的一端,即轴盖162和轴头166分别设在螺杆161的两端,轴头166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661,连接轴13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孔1323,第一固定孔1661和第二固定孔1323通过卡杆167固定连接。缓冲组件16通过卡杆167与连接轴132联动,从而使得缓冲组件16与连接轴132能够同步转动或停止。

结合图4,缓冲器165的边沿圆周阵列有多个第二卡槽1652,卷管2的内壁设有阵列有多个卡条21(该卡条21与上文“卡条21”为同一部位),卡条21与第二卡槽1652配合。卷管2通过卡条21与第二卡槽1652与缓冲器165联动,从而使得卷管2于缓冲器165能够同步转动,而且缓冲器165能够在卷管2内进行左右滑动。

本实施例中,固定轴12、安装轴套14、旋盖131、连接轴132、卡簧15、螺杆161、轴盖162、顶盖164、缓冲器165均为一体注塑件。

如图5所示,以安装至弹簧163卷帘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安装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弹簧163卷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还包括卷帘控制器4、安装架3、卷管2以及帘布5;卷帘控制器4、卷管2以及帘布5为本领域所常用的构件,各大窗饰市场上均由销售,卷帘控制器4和内置可调卷帘尾端分别安装在安装架3的两端,卷管2的一端套设在内置可调卷帘尾端外,卷管2的另一端套设在卷帘控制器4外,帘布5的上端固定在卷管2上。

如图5所示,以安装至弹簧163卷帘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在帘布5完全收缩时,只需在帘布5的下方往下轻轻一拉,则能实现帘布5张开,在帘布5达到最大张开幅度时,卷管4受到卷帘控制器4的作用,卷管4不会收缩;在帘布5达到最大张开幅度时,只需对帘布5的往下轻轻一拉,卷管4受到卷帘控制器4的作用,卷管4旋转,则能实现帘布5收卷。通过转动旋盖131,旋盖131上通过安装轴套14安装的卷管2能够随着旋盖131进行转动,从而调节帘布5的最大的张开幅度,“转动旋盖131调节帘布5的最大张开幅度”的技术点为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亦可以用于其他卷帘的安装,如:电动卷帘、拉珠卷帘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可调卷帘尾端主要用于柔纱卷帘和弹簧163卷帘的尾端进行安装,其能够通过调节组件13方便地对卷帘的最大张开幅度进行调节,同时,调节组件13不受卷帘工作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