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滚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6509发布日期:2020-04-24 21:2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移动机器人滚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滚刷。



背景技术:

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机器人性能不断地完善,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不仅在工业、农业、医疗、服务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城市安全、国防和空间探测领域等有害与危险场合得到很好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的滚刷形式多样,但是大部分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并且结构较为复杂,不易组装,如扫地机器人的滚刷。

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工艺亦较为简单的移动机器人滚刷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工艺亦较为简单的移动机器人滚刷,可以降低移动机器人滚刷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滚刷,包括:滚刷杆,所述滚刷杆上设有一环形卡槽;第一侧固定帽,所述第一侧固定帽直插紧固于所述滚刷杆内;至少一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直插紧固于所述滚刷杆内;至少两个滚筒,所述滚筒配合紧固于所述定位销上;第二侧固定帽,所述第二侧固定帽紧固于所述环形卡槽从而紧固于所述滚刷杆上;清洁元件,所述清洁元件穿插于所述旋转卡槽从而紧固于所述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和所述滚筒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上设有一定位销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外侧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外侧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内设有滚筒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通孔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外设有多个旋转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固定帽包括:滚刷杆固定套,所述滚刷杆固定套内设有一圆形通孔;第二侧定位帽,所述第二侧定位帽上设有一定位帽通孔;所述第二侧定位帽上设有一第二挡板用于紧固所述滚筒防止发生位移;所述第二侧定位帽直插紧固于所述滚刷杆上;第二侧固定套,所述第二侧固定套内设有一固定套通孔,所述第二侧固定套内设有一卡块;所述卡块直插所述滚刷杆时卡紧于所述环形卡槽;其中,所述滚刷杆固定套内置紧固于所述第二侧固定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设有一固定帽凹槽通孔紧固于所述滚刷杆;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设有一第一挡板用于紧固所述滚筒防止发生位移;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设有一六边形凸出用于配合紧固所述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自由组合成波浪形、“v”型和直旋型。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元件为毛刷、刮条、毛刷和刮条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滚刷,包括:滚刷杆,所述滚刷杆上设有一环形卡槽;第一侧固定帽,所述第一侧固定帽直插紧固于所述滚刷杆内;一个滚筒,所述滚筒配合紧固于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所述滚筒外设有多个旋转卡槽;所述滚筒内设有滚筒通孔;第二侧固定帽,所述第二侧固定帽紧固于所述环形卡槽从而紧固于所述滚刷杆上;清洁元件,所述清洁元件穿插于所述旋转卡槽从而紧固于所述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固定帽包括:滚刷杆固定套,所述滚刷杆固定套内设有一圆形通孔;第二侧定位帽,所述第二侧定位帽上设有一定位帽通孔;所述第二侧定位帽上设有一第二挡板用于紧固所述滚筒防止发生位移;所述第二侧定位帽直插紧固于所述滚刷杆上;第二侧固定套,所述第二侧固定套内设有一固定套通孔,所述第二侧固定套内设有一卡块;所述卡块直插所述滚刷杆时卡紧于所述环形卡槽;其中,所述滚刷杆固定套内置紧固于所述第二侧固定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设有一固定帽凹槽通孔紧固于所述滚刷杆;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设有一第一挡板用于紧固所述滚筒防止发生位移;所述第一侧固定帽上设有一多边形凸出用于配合紧固所述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元件为毛刷、刮条、毛刷和刮条的组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通过将移动机器人滚刷拆分成各部件,从而实现结构简单、组装工艺亦较为简单的目的;其次,通过滚筒自由组合成波浪形、“v”型和直旋型,从而实现移动机器人对不同清洁地面的需求,方便移动机器人对清洁地面的针对性清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爆炸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第二侧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第一侧固定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组装成品示例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组装成品示例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组装成品示例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组装半成品示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滚筒波浪形组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滚筒“v”型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滚筒直旋型组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机器人滚刷的爆炸图二。

其中,附图中符号简单说明如下:

1~滚刷杆;2~第一侧固定帽;3~定位销;4~滚筒;5~第二侧固定帽;6~清洁元件;101~环形卡槽;401~旋转卡槽;402~滚筒通孔;501~滚刷杆固定套;502~第二侧定位帽;503~第二侧固定套;5011~圆形通孔;5021~定位帽通孔;5022~第二挡板;5031~固定套通孔;5032~卡块;201~固定帽凹槽通孔;202~第一挡板;203~六边形凸出;301~定位销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机器人滚刷,包括:滚刷杆1,滚刷杆1上设有一环形卡槽101;第一侧固定帽2,第一侧固定帽2直插紧固于滚刷杆1内;至少一定位销3,定位销3直插紧固于滚刷杆1内;至少两个滚筒4,滚筒4配合紧固于定位销3上;第二侧固定帽5,第二侧固定帽5紧固于环形卡槽101从而紧固于滚刷杆1上;清洁元件6,清洁元件6穿插于旋转卡槽401从而紧固于滚筒4。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销3和滚筒4可以一体成型。但是亦可以分开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组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刷杆1为圆柱形。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销3上设有一定位销内孔301为圆孔,配合滚刷杆1的圆柱形,从而实现将定位销3嵌套于圆柱形滚刷杆1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销3外侧为多边形。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采用的定位销3外侧为六边形。

结合图1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筒4内设有滚筒通孔402。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筒通孔402为六边形。

如图1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筒4外设有多个旋转卡槽401,旋转卡槽401的方向为垂直于滚刷杆1长度方向的滚筒4截面一侧至垂直于滚刷杆1长度方向的滚筒4另一侧呈现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形成螺旋结构。

如图1、图2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固定帽5包括:滚刷杆固定套501,滚刷杆固定套501内设有一圆形通孔5011;第二侧定位帽502,第二侧定位帽502上设有一定位帽通孔5021;第二侧定位帽502上设有一第二挡板5022用于紧固滚筒4防止发生位移;第二侧定位帽502直插紧固于滚刷杆1上;第二侧固定套503,第二侧固定套503内设有一固定套通孔5031,第二侧固定套503内设有一卡块5032;卡块5032直插滚刷杆1时卡紧于环形卡槽101;其中,滚刷杆固定套501内置紧固于第二侧固定套503。本实用新型的滚刷杆1采用金属材料,硬度大。卡块5032采用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因此,当滚刷杆1穿过滚刷杆固定套501垂直插于第二侧固定帽5时,滚刷杆1撑开卡块5032,直至环形卡块5032卡固于卡槽101,从而使得第二侧固定帽5紧固于滚刷杆1。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固定帽2上设有一固定帽凹槽通孔201紧固于滚刷杆1;第一侧固定帽2上设有一第一挡板202用于紧固滚筒4防止发生位移;第一侧固定帽2上设有一六边形凸出203用于配合紧固滚筒4。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滚筒4自由组合成波浪形、“v”型和直旋型。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性组装,如“v”型可使得移动机器人集中对中间部位进行清扫。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清洁元件6为毛刷、刮条、毛刷和刮条的组合,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毛巾、硬刷包括金属丝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组装程序如下:首先,取一滚刷杆1,并且将第一侧固定帽2固定于滚刷杆1一侧;其次,将定位销3串联至滚刷杆1紧固;接着,将滚筒4串联紧固于定位销3上;紧接着将清洁元件6沿着旋转卡槽401路径紧固于滚筒4上;最后,将第二侧固定帽5通过卡块5032紧固于环形卡槽101,从而将第二侧固定帽5紧固于滚刷杆1。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图3、图7、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滚刷,包括:滚刷杆1,滚刷杆1上设有一环形卡槽101;第一侧固定帽2,第一侧固定帽2直插紧固于滚刷杆1内;一个滚筒4,滚筒4配合紧固于第一侧固定帽2上;滚筒4外设有多个旋转卡槽401;滚筒4内设有滚筒通孔402;第二侧固定帽5,第二侧固定帽5紧固于环形卡槽101从而紧固于滚刷杆1上;清洁元件6,清洁元件6穿插于旋转卡槽401从而紧固于滚筒4。

如图1、图2和图12所示,第二侧固定帽5包括:滚刷杆固定套501,滚刷杆固定套501内设有一圆形通孔5011;第二侧定位帽502,第二侧定位帽502上设有一定位帽通孔5021;第二侧定位帽502上设有一第二挡板5022用于紧固滚筒4防止发生位移;第二侧定位帽502直插紧固于滚刷杆1上;第二侧固定套503,第二侧固定套503内设有一固定套通孔5031,第二侧固定套503内设有一卡块5032;卡块5032直插滚刷杆1时卡紧于环形卡槽101;其中,滚刷杆固定套501内置紧固于第二侧固定套503。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侧固定帽2上设有一固定帽凹槽通孔201紧固于滚刷杆1;第一侧固定帽2上设有一第一挡板202用于紧固滚筒4防止发生位移;第一侧固定帽2上设有一多边形凸出203用于配合紧固滚筒4。

清洁元件6为毛刷、刮条、毛刷和刮条的组合,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毛巾、硬刷包括金属丝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组装程序如下:首先,取一滚刷杆1,并且将第一侧固定帽2固定于滚刷杆1一侧;其次,将滚筒4串联滚刷杆1并且紧固于第一侧固定帽2上;紧接着将清洁元件6沿着旋转卡槽401路径紧固于滚筒4上;最后,将第二侧固定帽5通过卡块5032紧固于环形卡槽101,从而将第二侧固定帽5紧固于滚刷杆1。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将移动机器人滚刷拆分成各部件,从而实现结构简单、组装工艺亦较为简单的目的;其次,通过滚筒4自由组合成波浪形、“v”型和直旋型,从而实现移动机器人对不同清洁地面的需求,方便移动机器人对清洁地面的针对性清扫。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