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6765发布日期:2020-10-02 08:1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防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及城市的发展,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公共交通设施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地铁工程应具有防火灾、水淹、雷击、地震等灾害的措施,尤其以防火灾为主。地铁列车一旦发生火灾,火焰蔓延非常迅速,如果不采取必要的防火分隔措施,人员疏散和逃生将非常困难,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列车部件防火结构设计、防护涂层及数值模拟计算方面,在地铁车厢间防烟防火分隔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和产品。

本申请针对目前地铁列车发展的迅猛趋势及防火防烟控制的必要性,开发一种地铁列车专用的柔性防火挡烟帘,在火灾发生时,可自动或手动降下,将火灾和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人员疏散和逃生创造便利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解决目前地铁车厢间在防烟防火分隔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铁车厢上的导轨和能够沿导轨滑动的挡烟帘,所述导轨顶部设置有挡烟帘控制装置;

所述挡烟帘控制装置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转轴,所述挡烟帘的一边沿轴向固定在转轴上;

所述挡烟帘控制装置顶部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弹簧和紧固轴,所述弹簧顶端固定在转轴上方、底端固定在紧固轴上,所述紧固轴上套设有用于将挡烟帘压紧在转轴上的紧固辊。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簧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紧固轴的两端,所述紧固辊设置在两个弹簧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烟帘底端设置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滑轨滑动的滑动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件为沿挡烟帘的底边设置的滑竿,所述滑竿两端均沿导轨滑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块中部设置有手提把手,所述手提把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手握的硅胶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挡烟帘的两侧且均与挡烟帘的边沿相抵。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辊与挡烟帘相抵的一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申请中的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在遇到火灾时,可以自动或手动的将挡烟帘降下来,挡烟帘采用阻燃材料,将发生火灾的地铁车厢中的烟雾和火焰与其他车厢隔绝开来,减慢甚至避免火势的扩大和蔓延。

挡烟帘升降的过程中,为避免缠绕在转轴上的挡烟帘之间过于松散,影响挡烟帘的升起,设置紧固装置,通过由弹簧带动的紧固辊将挡烟帘压在转轴上,从而使挡烟帘较为紧致的缠绕在转轴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试验过程中烟密度随时间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2,如图1-2所示,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地铁车厢上的导轨1和能够沿导轨1滑动的挡烟帘2,所述导轨1顶部设置有挡烟帘2控制装置;

所述挡烟帘2控制装置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转轴3,所述挡烟帘2的一边沿轴向固定在转轴3上;

所述挡烟帘2控制装置顶部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弹簧4和紧固轴,所述弹簧4顶端固定在转轴3上方、底端固定在紧固轴上,所述紧固轴上套设有用于将挡烟帘2压紧在转轴3上的紧固辊5。

本申请中的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2在遇到火灾时,可以自动或手动的将挡烟帘2降下来,挡烟帘2采用阻燃材料,将发生火灾的地铁车厢中的烟雾和火势与其他车厢隔绝开来,减慢甚至避免火势的扩大和蔓延。

挡烟帘2的升降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带动转轴3正转或反转,实现挡烟帘2的升降。

挡烟帘2升降的过程中,为避免缠绕在转轴3上的挡烟帘2之间过于松散,影响挡烟帘2的升起,设置紧固装置,通过由弹簧4带动的紧固辊5将挡烟帘2压在转轴3上,从而使挡烟帘2较为紧致的缠绕在转轴3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弹簧4有两个,分别固定在紧固轴的两端,所述紧固辊5设置在两个弹簧4之间。

紧固轴通过两端的弹簧4固定,避免弹簧4的存在妨碍紧固辊5的转动,减轻紧固辊5和挡烟帘2之间的滑动摩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挡烟帘2底端设置有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滑轨滑动的滑动件。

滑动件可采用金属材质,带动挡烟帘2下降,避免滑动件在导轨中堆积,影响挡烟帘2的下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滑动件为沿挡烟帘2的底边设置的滑竿6,所述滑竿6两端均沿导轨1滑动。

挡烟帘2底端设置有滑竿6,使得挡烟帘2在降至地面时,两端固定在滑轨底端,避免车厢内空气发生扰动时,挡烟帘2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增加,使得烟雾蔓延加快。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滑块中部设置有手提把手,所述手提把手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手握的硅胶层。

可以手提将挡烟帘2提起,使得即便是在控制装置发生损坏,救援人员也可以通过提起挡烟帘2通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转轴3上还套设有定位辊7,所述定位辊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挡烟帘2的两侧且均与挡烟帘2的边沿相抵。

定位辊7设置在挡烟帘2左右两端,避免挡烟帘2收起时发生歪斜。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定位辊7与挡烟帘2相抵的一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提高防磨效果。

对本申请中的地铁车厢防火挡烟帘2进行冷烟试验:

1地铁列车防火挡烟帘2实体火灾试验在地铁车厢内进行,采用5块烟饼作为发烟源,烟饼平铺放置在地铁车厢发烟车厢地面的中心位置,试验中所用烟饼直径70mm,厚度15mm,发烟时间2min,成分为氯化铵70%、松香15%、面粉15%。

2防火挡烟帘2安装在发烟车厢和测试车厢之间的连接处。

3试验步骤

试件安装就位,降下防火挡烟帘2帘面;

点燃5块烟饼,然后关闭所有地铁车厢门包括测试车厢和发烟车厢,测试过程中保持地铁车厢门紧闭。

试验过程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烟车厢充满烟雾,能见度极低,发烟车厢和测试车厢之间虽然连通,但是由于防火挡烟帘2的挡烟效果较好,地铁列车测试车厢内无可见烟雾,能见度保持不变。

试验过程中烟密度见图3,测试车厢内透光率大于80%,能见度较高。冷烟试验证明,防火挡烟帘2的挡烟效果非常好,挡烟时间超过20min。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