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6652发布日期:2020-03-31 16:43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



背景技术:

床上用品包括床垫、床笠、床单、被套、枕头及枕套等,其中床垫本身非常容易落灰,清洗起来非常不便,所以人们一般在床垫上铺设床笠,床笠是与床垫形状相似且尺寸略大于床垫的布置套子。现有的床笠存在如下问题:1、床笠与床垫之间的防滑性能差,床笠常常会发生偏移,无法完好地包覆住床垫,在床笠表面铺设床单或者席子时,也由于床笠表面太为光滑,床单和席子无法固定住,容易滑动,常常需要整理,增添了整理工作。2、床笠仅仅采用单层布料制成,不具有防止液体渗透的功能,一旦有液体洒落在床笠上,很容易渗透到床垫上,而床垫本身的清洁非常困难,给生活造成不便。3、床垫容易受潮、生菌,而床垫很重,不方便晾晒,现有的床笠又不具有抗菌抑菌功能,过敏性体质容易出现红疹、瘙痒等症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抗菌抑菌,隔水隔尿隔脏,可机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包括床罩面和床围,所述床罩面的外缘与床围缝合连接,所述床罩面包括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面层和具有隔水功能的底层,所述底层复合于面层的下方,所述面层由铜基纤维织造而成,所述底层为tpu防水膜。

其中,所述铜基纤维由纳米技术将铜融入纺丝熔体中加工而成。

进一步,所述铜基纤维内含有4%铜纤维和96%聚酯纤维。

其中,所述床围由120gsm涤纶针织布缝制而成。

其中,上述的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还包括复合于底层下方的第二面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面层为防滑层。

其中,所述床罩面的两侧下方分别设有可伸缩的定位龙骨。

进一步,所述定位龙骨的两端可沿床罩面的端部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面层采用铜基纤维进行织造,抗菌抑菌。铜元素在人体元素中排名第三,运用纳米技术将铜融入纺丝熔体中加工制成铜基纤维,区别于化学抗菌原理。

2、本实用新型的底层采用tpu防水膜,隔水隔尿隔脏。

3、本实用新型在底层下方设有第二面层,该第二面层可以与面层相同,也可以是防滑层、凉感层、保暖层等,床笠做成三明治结构,可以双面使用。

4、本实用新型可机洗,给几十元的床垫有个保护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图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床罩面;10、面层;11、底层;2、床围;3、第二面层;4、定位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包括床罩面1和床围2,所述床罩面1的外缘与床围2缝合连接,所述床罩面1包括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面层10和具有隔水功能的底层11,所述底层11复合于面层10的下方,所述面层10由铜基纤维织造而成,所述底层11为tpu防水膜。

其中,所述铜基纤维由纳米技术将铜融入纺丝熔体中加工而成。所述铜基纤维内含有4%铜纤维和96%聚酯纤维。

所述床围2由120gsm涤纶针织布缝制而成。所述床围2的下端设有一圈松紧带。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双面用抗菌防螨防水床笠还包括复合于底层下方的第二面层3。

其中,所述第二面层3可以与面层10相同,也可以是防滑层、凉感层、保暖层等,本实施例的床笠做成三明治结构,可以双面使用。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床罩面1的两侧下方分别设有可伸缩的定位龙骨4。

所述定位龙骨4可以穿设于床罩面1的两侧下方,通过定位龙骨1挡设于床垫的侧方。

也可以设计为定位龙骨4的两端可沿床罩面1的端部移动,调整两侧定位龙骨4之间的间距,使床笠尺寸可调,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床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面层采用铜基纤维进行织造,抗菌抑菌。铜元素在人体元素中排名第三,运用纳米技术将铜融入纺丝熔体中加工制成铜基纤维,区别于化学抗菌原理。

2、本实用新型的底层采用tpu防水膜,隔水隔尿隔脏。

3、本实用新型在底层下方设有第二面层,该第二面层可以与面层相同,也可以是防滑层、凉感层、保暖层等,床笠做成三明治结构,可以双面使用。

4、本实用新型可机洗,给几十元的床垫有个保护伞。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