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5431发布日期:2020-05-29 12:2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日益发展,楼房火灾不断发生,人们的防火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防火窗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在外墙需要设置非隔热防火窗,每个防火窗上需设置若干扇平开式防火窗,住户由于通风的需要,平开的窗扇需要经常开启,一旦发生火灾,平开式防火窗需要推移才能闭合,而推拉式防火窗在火灾时支撑杆熔断,配合底部弹簧的拉力,可使得防火窗自动闭合,被广泛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推拉式防火窗,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且一般将锁扣板固定在窗扇的外框上,一旦发生火灾,外框熔断后,锁扣板容易掉落,从而窗户没法固定而被打开,造成室内外空气对流,无法达到防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窗结构,结构稳固,制作成本低,防火性能优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防火窗结构,包括窗框、以及安装在所述窗框上的窗扇,所述窗扇上设有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的交接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手锁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前侧上下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柱,所述窗框上设有对应于所述限位柱的直角挡板,所述传动杆前侧还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锁扣板,所述窗框上设有对应于锁扣板的锁头,所述窗扇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温控闭合装置,所述窗框下端与所述窗扇的搭接处设有防火条,所述窗扇上端与所述窗框的搭接处设有密封胶条。

具体的,所述窗扇包括玻璃、外壳、以及填充在外壳内的钢衬,所述外壳上固定有螺钉,所述螺钉另一端插入所述钢衬内,所述螺钉上还设有钢角码,所述玻璃位于所述钢角码内侧。

具体的,所述钢角码与所述玻璃的交接处还设有防火岩棉垫块。

具体的,所述玻璃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钢化防火玻璃、纳米硅防火层、第二钢化防火玻璃。

具体的,所述温控闭合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槽一端的安装板,所述第二滑槽另一端固定有一个凸型板,所述凸型板下侧设有一个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一个弹簧,所述转接板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一侧固定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第二挡块之间固定有温感玻璃球,所述转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凸型板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挡块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顶板,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手锁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另一端与所述窗框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挡块中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柱,所述温感玻璃球与所述安装柱一端接触。

具体的,所述锁扣板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下端的下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立式挡板。

具体的,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底板背面固定有两个第一限位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钉活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内。

具体的,所述传动杆上下两端均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内滑动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钢衬内。

具体的,所述传动杆上还固定有t型钉,所述手锁包括固定在所述窗扇内侧的外罩、连接在所述外罩外侧的手柄、安装在所述外罩内部的转动件、与所述转动件啮合连接的传动板、以及与所述传动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手柄伸入所述外罩内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为所述手锁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t型钉插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防火窗结构,结构简单,只需利用一个传动杆配合锁扣板即可完成滑动锁紧窗扇,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关闭时只需使用较轻的拉力,即可锁紧,锁紧后窗的密闭性强,防漏风性好;

第二,在窗扇底部增加了温控闭合装置,结构稳固,当发生火灾时,温感玻璃球破裂,使凸型板与转接板分离,窗扇在弹簧的收缩力下靠向窗框一侧关闭,迅速隔断室内外空气对流而达到防火效果,增加了定位销,即使窗扇的外框被熔断,而内侧的钢衬不易烧毁,通过插入钢衬中的定位销的连接作用,能够避免传动杆脱落而窗扇打开,且增加了钢角码,能够钩住玻璃,防止窗框熔断而玻璃掉落,提高防火性能;

第三,窗框与窗扇接触位置增加了防火条和密封胶条胶条,进一步提升窗户的防火效果和遇火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火窗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火窗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火窗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杆、定位销、锁扣板、t型钉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手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窗扇的部分位置的剖面图。

图12为锁头与锁扣板的状态图一。

图13为锁头与锁扣板的状态图二。

图14为锁头与锁扣板的状态图三。

图15为窗扇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e部分的放大图。

图17为凸型板与转接板的状态图一。

图18为凸型板与转接板的状态图二。

图19为凸型板与转接板的状态图三。

附图标记为:窗框1、直角挡板11、锁头12、防火条13、窗扇2、第一滑槽21、第二滑槽22、密封胶条23、玻璃24、第一钢化防火玻璃241、纳米硅防火层242、第二钢化防火玻璃243、外壳25、钢衬26、螺钉251、钢角码252、防火岩棉垫块27、手锁3、外罩31、手柄32、转动件33、传动板34、安装板35、安装孔351、传动杆4、限位柱41、第一条形孔42、避让孔43、定位销431、t型钉44、锁扣板5、底板51、第一限位钉511、下挡板52、立式挡板53、温控闭合装置6、固定板61、凸型板62、第二通孔621、转接板63、第一通孔631、支杆632、弹簧64、第一挡块65、顶板651、第二挡块66、安装柱661、温感玻璃球6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19所示:

一种防火窗结构,包括窗框1、以及安装在窗框1上的窗扇2,窗扇2上设有手锁3,其特征在于,窗扇2与窗框1的交接面设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内滑动连接有传动杆4,传动杆4与手锁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杆4前侧上下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柱41,窗框1上设有对应于限位柱41的直角挡板11,传动杆4前侧还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锁扣板5,窗框1上设有对应于锁扣板5的锁头12,窗扇2底部设有第二滑槽22,第二滑槽22上设有温控闭合装置6,窗框1下端与窗扇2的搭接处设有防火条13,窗扇2上端与窗框1的搭接处设有密封胶条23。

优选地,窗扇2包括玻璃24、外壳25、以及填充在外壳25内的钢衬26,为了防止火灾时外壳熔点而玻璃掉落,外壳25上固定有螺钉251,螺钉251另一端插入钢衬26内,螺钉251上还设有钢角码252,玻璃24位于钢角码252内侧。

优选地,为了减少玻璃24与外壳之间的摩擦,钢角码252与玻璃24的交接处还设有防火岩棉垫块27。

优选地,玻璃24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钢化防火玻璃241、纳米硅防火层242、第二钢化防火玻璃243。

优选地,温控闭合装置6包括固定在第二滑槽22一端的安装板35,第二滑槽22另一端固定有一个凸型板62,凸型板62下侧设有一个转接板63,转接板63与安装板35之间连接有一个弹簧64,转接板63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挡块65,第一挡块65一侧固定有第二挡块66,第一挡块65、第二挡块66之间固定有温感玻璃球67,转接板63上设有第一通孔631,凸型板62对应于第一通孔631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621,第一挡块65上连接有穿过第一通孔631、第二通孔621的顶板651,转接板63远离手锁3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杆632,支杆632另一端与窗框1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二挡块66中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柱661,温感玻璃球67与安装柱661一端接触。

优选地,锁扣板5包括底板51、连接在底板51下端的下挡板52、以及连接在底板51两侧的立式挡板53。

优选地,传动杆4上设有第一条形孔42,底板51背面固定有两个第一限位钉511,两个第一限位钉511活动于第一条形孔42内。

优选地,传动杆4上下两端均设有避让孔43,避让孔43内滑动连接有定位销431,定位销431插入钢衬26内。

优选地,传动杆4上还固定有t型钉44,手锁3包括固定在窗扇2内侧的外罩31、连接在外罩31外侧的手柄32、安装在外罩31内部的转动件33、与转动件33啮合连接的传动板34、以及与传动板34固定连接的固定板61,手柄32伸入外罩31内与转动件33连接,固定板61为手锁3的输出端,固定板61上设有供t型钉44插入的安装孔351。

具体操作如下:

关窗操作:拉动手锁3,使窗扇2与窗框1闭合,此时锁头12扣合在立式挡板53内侧,然后向下转动手柄32,由于转动件33与传动板34的配合,安装板35带动t型钉44向上移动,然后限位柱41位于直角挡板11内侧,直角挡板11限制了限位柱41的移动,从而锁紧窗扇2;

开窗操作,向上转动手柄32,锁头12沿着下挡板52向下滑动,最终锁头12与锁扣板5分离,同时限位柱41向下移动,限位柱41与直角挡板11分离,从而打开窗扇2;

火灾自锁:火焰高温使温感玻璃球67膨胀破裂,从而第一挡块65无阻挡作用而向下转动,第一挡块65上的顶板651离开第一通孔631、第二通孔621,使得凸型板62与转接板63分离,最终在弹簧64弹力作用下,窗扇2闭合。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