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及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5265发布日期:2020-05-20 01:3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及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泡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及杯具。



背景技术:

在中国,茶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饮品,随着国际交流的便捷和中国茶叶质量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也满足了其他国家对茶逐渐增多的需求。对于普通大众,泡茶的方法是简单的,其饮用也是粗放的,多是直接将茶叶置于茶杯、茶壶或其他容器中,加入开水泡茶,浸泡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或几分钟,或数小时,总之,茶叶一直处于浸泡状态,其结果是茶香味愈来愈淡,口感愈来愈差。稍微改进的情况一般是在家庭或其他小群体活动时,泡茶一定时间后,倒出茶水,到再需要饮用时或有一定时间的提前,再次加入开水泡茶、饮用。

一般认为最好的饮茶状态是,取一定品质的茶叶,加入一定水温、一定水质的水,进行洗茶和泡茶,通常用达到沸度的水冲茶最好,泡茶时还需要不断摇晃杯具,保证茶叶充分泡开,而且一般头道茶还需要倒掉,完成洗茶步骤,再进行后续的多次泡茶。研究表明,茶汤除含有主要成分茶多酚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茶氨酸、叶绿素、氨基酸等成分。其中,茶多酚从茶叶中溶出后较易氧化成醌类而失去生理活性,因此,减少浸泡时间、在较短时间内饮用茶汤是提高饮茶质量的关键。

目前,一般泡茶最为常见的方式是,将茶叶直接加入茶杯中,加入开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借助安装在茶杯开口处的滤网,阻止茶叶流出而仅使茶汤流出、饮用,第一次茶汤倒干净后或留一部分茶汤在茶杯中,再次加入开水浸泡。上述所用的茶杯多数情况下无法使茶叶与茶汤快速分离,只能手动倾斜茶杯,将茶汤滤出。特别是在摇晃茶杯洗茶以及喝头几道茶的阶段,由于水温很高,无法很快倾倒和饮用,只得持续浸泡茶叶,直至水温降低。而如果一直浸泡茶叶,则第一次得到的茶汤最浓,之后越来越淡,但是最佳的泡茶时间趋势则是第一次泡茶时间最短,随后逐渐加长,这样才能保证在较长时间的品茶阶段,茶味、口感大致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及杯具,用以解决现有的浸泡容器无法快速分离物料和浸出液、无法合理掌控浸出液浓度的问题,以使物料的有效成分均衡释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包括盖体,还包括主轴、旋转帽、螺旋弹簧以及盛料筐,所述主轴固接于所述盖体的一侧表面,所述旋转帽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主轴的顶端;所述盛料筐通过所述螺旋弹簧吊设于所述盖体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穿过所述盖体的第一通孔固接于所述旋转帽,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盛料筐。

其中,所述主轴离轴心预设距离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主轴的轴向贯通;所述旋转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且沿所述旋转帽的轴向贯通的第三通孔;

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压缩弹簧和锁紧柱,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盖体,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锁紧柱,以推动所述锁紧柱穿出所述第三通孔。

其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弹性覆膜。

其中,所述旋转帽的顶端设有多个凸起。

其中,所述主轴的顶端向外沿所述主轴的径向延伸形成第一凸缘,所述旋转帽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缘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缘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为斜孔,所述斜孔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螺旋弹簧的螺旋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的线径。

其中,所述盖体朝向所述盛料筐的一侧固接有环形壁,所述环形壁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

其中,所述盛料筐包括具有多个滤孔的过滤壳体以及可开合的盖设于所述过滤壳体的开口端的过滤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旋转式过滤容器盖的杯具,包括杯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杯体的开口端,所述盛料筐置于所述杯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及杯具,其中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包括盖体、主轴、旋转帽、螺旋弹簧以及盛料筐,盖体用于盖设于浸泡物料的容器的开口端,主轴固接于盖体,旋转帽可转动地卡接于主轴的顶部,螺旋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旋转帽,另一端固接于盛料筐。当需要浸泡物料时,先将物料放入盛料筐中,再将盛料筐放于容器内,使盖体盖设于容器的开口,此时螺旋弹簧自由伸长,保证盛料筐浸入溶液中,实现浸泡;当达到浸泡时间时,通过扭转旋转帽,使螺旋弹簧的一端从盖体的第一通孔中被逐渐拉出,并缠绕于旋转帽的外周,此时盛料筐也被逐渐提升直至与溶液分离,同时还不断旋转,实现对浸出液的搅拌;待下次需要浸泡时,只需释放螺旋弹簧,即可将盛料筐再次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地浸入溶液中。该旋转式过滤容器盖通过转动旋转帽带动螺旋弹簧缠绕,逐渐提升盛料筐,完成分离物料和浸出液的快速分离,操作简单快捷,物料中的有效成分释放相对均衡,尤其是用于茶水制作方面,具有使多次泡出的茶汤颜色相近、口感相近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旋转帽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旋转帽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盛料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11:第一通孔;2:主轴;

21:第二通孔;22:第一凸缘;3:旋转帽;

31:第三通孔;32:第一凹槽;33:凸起;

34:第二凸缘;4:螺旋弹簧;5:盛料筐;

51:过滤壳体;52:过滤盖;53:滤孔;

54:锁头;55:锁扣;6:锁紧组件;

61:压缩弹簧;62:锁紧柱;63:弹性覆膜;

7:环形壁;71:内螺纹;8: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包括盖体1,还包括主轴2、旋转帽3、螺旋弹簧4以及盛料筐5,主轴2固接于盖体1的上侧表面,旋转帽3可转动地卡设于主轴2的顶端。盛料筐5通过螺旋弹簧4吊设于盖体1的下侧,螺旋弹簧4的上端穿过盖体1的第一通孔11固接于旋转帽3,螺旋弹簧4的下端固接于盛料筐5。

具体地,盖体1为圆形板或者桶状壳体,盖体1的上表面固接于主轴2,主轴2为一圆柱体,旋转帽3为一扣设在主轴2的顶部的帽状体,旋转帽3的直径大于主轴2的直径。

主轴2的外壁面与旋转帽3的内壁面之间为可旋转地卡接。主轴2为一圆柱体,旋转帽3为一扣设于主轴2上的桶状壳体。更具体地,主轴2的外壁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凹槽,旋转帽3的内壁面向外凸起形成凸缘,旋转帽3的凸缘可以滑动地嵌入主轴2的凹槽内。

或者,主轴2的外壁面沿周向设有一圈凸缘,即主轴2的纵截面呈t形,整体形似蘑菇形,旋转帽3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主轴2的凸缘可滑动地嵌入旋转帽3的凹槽内。

螺旋弹簧4由弹簧丝旋转螺旋多圈而绕成,受拉后可以储存弹性势能。螺旋弹簧4的上端以直角或钩状形式嵌入旋转帽3内,随着旋转帽3的转动而被缠绕于旋转帽3的外周。螺旋弹簧4的旋转直径与旋转帽3的外径相当。螺旋弹簧4的下端固接于盛料筐5,可以为焊接、粘接或者卡扣连接。

使用时,将枝状或者片状固形物料放入盛料筐5中。物料可以为茶叶,也可以为中药材或者香辛料。然后将盛料筐5置于浸泡物料的容器中,将盖体1盖设于容器的开口端,实现物料的浸泡。待浸泡时间到时,转动旋转帽3,转动方向可以与螺旋弹簧4的旋向相同。螺旋弹簧4的上端被旋转帽3不断地从第一通孔11中拉出,然后缠绕于旋转帽3的外壁面,同时螺旋弹簧4的下端被不断的提升,盛料筐5也随之一边旋转一边上升,直至与浸泡液分离。当需要再次浸泡时,只需要释放螺旋弹簧4即可,由于螺旋弹簧4先被拉直再被卷曲,积蓄了一定的弹性势能,同时盛料筐5也具有一定的重量,因而螺旋弹簧4的下端会下降复位,盛料筐5也随之一边旋转一边下降,直至再次浸泡于溶液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包括盖体、主轴、旋转帽、螺旋弹簧以及盛料筐,盖体用于盖设于浸泡物料的容器的开口端,主轴固接于盖体,旋转帽可转动地卡接于主轴的顶部,螺旋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旋转帽,另一端固接于盛料筐。当需要浸泡物料时,先将物料放入盛料筐中,再将盛料筐放于容器内,使盖体盖设于容器的开口,此时螺旋弹簧自由伸长,保证盛料筐浸入溶液中,实现浸泡;当达到浸泡时间时,通过扭转旋转帽,使螺旋弹簧的一端从盖体的第一通孔中被逐渐拉出,并缠绕于旋转帽的外周,此时盛料筐也被逐渐提升直至与溶液分离,同时还不断旋转,实现对浸出液的搅拌;待下次需要浸泡时,只需释放螺旋弹簧,即可将盛料筐再次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地浸入溶液中。该旋转式过滤容器盖通过转动旋转帽带动螺旋弹簧缠绕,逐渐提升盛料筐,完成分离物料和浸出液的快速分离,操作简单快捷,物料中的有效成分释放相对均衡,尤其是用于茶水制作方面,具有使多次泡出的茶汤颜色相近、口感相近的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主轴2离轴心预设距离处设有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沿主轴2的轴向贯通。该预设距离大于0,且小于主轴2的半径。旋转帽3内设有与第二通孔21对应的、且沿旋转帽3的轴向贯通的第三通孔31。还包括设于第二通孔21内的锁紧组件6,锁紧组件6包括压缩弹簧61和锁紧柱62,压缩弹簧61的下端固接于盖体1,压缩弹簧61的上端固接于锁紧柱62,以推动锁紧柱62穿出第三通孔31。具体地,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31的直径均小于1cm。锁紧柱62为上部是半球形的圆柱体,锁紧柱62的直径略小于第二通孔21的直径。

当压缩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时,锁紧柱62的顶部低于旋转帽3的下表面;当压缩弹簧61处于正常状态时,锁紧柱62的顶部高于旋转帽3的上表面,穿出第三通孔31。使用时,向下按压锁紧柱62,同时转动旋转帽3,锁紧柱62紧贴旋转帽3的下表面滑动,直至旋转帽3转动一圈后,锁紧柱62再次与第三通孔31重合,在压缩弹簧61的推力作用下,锁紧柱62被顶出第三通孔31,实现对旋转帽3的锁定,防止松手后螺旋弹簧4被自由释放。待下次需要浸泡时,只需按下锁紧柱62,反向推动旋转帽3,即可使螺旋弹簧4释放。

更具体地,锁紧组件6可以沿主轴2的周向均匀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当设置一个锁紧组件6时,需要转动旋转帽3一圈以后才可以临时性锁定;当设置两个锁紧组件6时,只需要转动半圈即可临时锁定,其余数量则以此类推。通过设置锁紧组件可以实现对旋转帽3的临时锁定,便于用户间断性地旋转多圈,避免用户脱手后螺旋弹簧4即被释放,保证了盛料筐5的稳定提升。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锁紧组件6还包括盖设于第三通孔31的弹性覆膜63。通过设置弹性覆膜63可以防止锁紧柱62从第三通孔31中脱出。使用时,按压弹性覆膜63即可向下推动锁紧柱62。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旋转帽3的顶端设有多个凸起33。具体地,旋转帽3在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1-6个直径和高度均小于1cm的凸起33,凸起33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使用时,通过拨动凸起33可使旋转帽3自由转动,凸起33更利于人手受力。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轴2的顶端向外沿主轴2的径向延伸形成第一凸缘22,旋转帽3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缘2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2,第一凸缘22可转动地卡设于第一凹槽32内。具体地,主轴2的纵截面为t形,旋转帽3的内壁面沿周向设有一圆圈形的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的内凹面扣设于t形的主轴2的顶部。第一凸缘22的外径大于旋转帽3的内径,且差值为0.5mm~2mm,因而可以通过直接向下压的方式使旋转帽3和主轴2二者扣合。同时第一凸缘22的外径小于第一凹槽32的内径,因而旋转帽3可以自由转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帽3的内壁位于第一凹槽32的下方还设有第二凸缘34,第二凸缘34为一环形凸起。通过设置第二凸缘34在旋转帽3的内侧形成第一凹槽32,以卡接第一凸缘22,同时也有利于旋转帽3压下扣合或者上拉分离。

更进一步地,第一凸缘22和第一凹槽32之间还可以设置滑轮或者轴承,以降低旋转阻力。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11为斜孔,斜孔的倾斜角度等于螺旋弹簧4的螺旋角度。第一通孔11的轴线沿斜下方,即沿盖体1的切向且偏下的方向,第一通孔11的轴线与盖体1的平面的夹角在5°~45°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的轴线与螺旋弹簧4的螺旋角度相等或者相近。更具体地,第一通孔11的直径小于1cm。

更具体地,第一通孔11内设有密封塞(图中未示出),密封塞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直径等于螺旋弹簧4的线径,使得螺旋弹簧4正好穿出密封塞,保证盖体1上下两部分之间的隔离和密封。具体地,螺旋弹簧4的线径小于2mm。

进一步地,盖体1朝向盛料筐5的一侧固接有环形壁7,环形壁7的内壁面设有内螺纹71。通过设置环形壁7可以有利于与市面上通用的容器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盛料筐5包括具有多个滤孔53的过滤壳体51以及可开合的盖设于过滤壳体51的开口端的过滤盖52。具体地,盛料筐5可以为方形、球形或者椭球形的筐篮。过滤壳体51的左端和过滤盖52的左端铰接,过滤壳体51的右端设有锁扣55,过滤盖52的右端相应的设有锁头54,通过锁扣55与锁头54的扣接配合,实现盛料筐5的开合。滤孔53的直径为1mm~3mm。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1的纵截面为h形,即盖体1的上部也设有圆形壁,通过该圆形壁将主轴2和旋转帽3包络起来,同时在该圆形壁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8,密封盖8与圆形壁之间可以采用具有单轴型的扣合结构或常规螺纹式密封结构,扣合或旋紧后起到密封作用。通过密封盖8使该容器密封,即便出现容器倒置的情况,仍可以防止容器中的水或浸出液渗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旋转式过滤容器盖的杯具(图中未示出),包括杯体,盖体1盖设于杯体的开口端,盛料筐5置于杯体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环形壁7的直径为5cm~10cm,其大小与常用的便携水杯的直径相当,内螺纹71和水杯的杯口外螺纹相配合。盖体1和环形壁7的总高度小于8cm,主轴2的底部直径小于8cm,第一凸缘22的外径小于9cm。旋转帽3用于缠绕螺旋弹簧4的高度为2cm~4cm。旋转帽3的最大直径小于10cm,第一凹槽32的内径小于9cm且大于第一凸缘22的外径1mm~2mm。螺旋弹簧4自然展开后的高度小于10cm,螺距为0.5cm~4cm,圈数小于10,螺旋弹簧4的线径为0.3mm~1.5mm。螺旋弹簧4的线性长度小于旋转帽3可供螺旋弹簧4缠绕的部位的周长的2~8倍。旋转帽3的边缘上分布有1-6个凸起33,用以使旋转帽3绕主轴2转动。旋转帽3绕主轴2转动的圈数小于六圈。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及杯具,其中旋转式过滤容器盖包括盖体、主轴、旋转帽、螺旋弹簧以及盛料筐,盖体用于盖设于浸泡物料的容器的开口端,主轴固接于盖体,旋转帽可转动地卡接于主轴的顶部,螺旋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旋转帽,另一端固接于盛料筐。当需要浸泡物料时,先将物料放入盛料筐中,再将盛料筐放于容器内,使盖体盖设于容器的开口,此时螺旋弹簧自由伸长,保证盛料筐浸入溶液中,实现浸泡;当达到浸泡时间时,通过扭转旋转帽,使螺旋弹簧的一端从盖体的第一通孔中被逐渐拉出,并缠绕于旋转帽的外周,此时盛料筐也被逐渐提升直至与溶液分离,同时还不断旋转,实现对浸出液的搅拌;待下次需要浸泡时,只需释放螺旋弹簧,,即可将盛料筐再次一边旋转一边下降地浸入溶液中。该旋转式过滤容器盖通过转动旋转帽带动螺旋弹簧缠绕,逐渐提升盛料筐,完成分离物料和浸出液的快速分离,操作简单快捷,物料中的有效成分释放相对均衡,尤其是用于茶水制作方面,具有使多次泡出的茶汤颜色相近、口感相近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