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4844发布日期:2020-06-05 19:2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地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的地毯,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



背景技术:

标准浴垫和地毯有两种设计方法:第一种是设计成类似毛巾的浴垫,这样可以洗涤。但是这种地垫不防滑,具有安全隐患;另一种方法是将具有防滑功能的材料粘结到地毯背面,这种地毯宣称可水洗,但是一旦在机器中洗涤就会分离或破损,或者上层面料和下层底背分离。而且,传统地毯设计和制造繁琐、价格较贵的特性阻碍这种地毯的多适用性。例如,它不允许使用者季节性的、根据需要随意换掉地毯。因此,需要一种地毯,既要具有常规地毯的功能,又要方便使用者将地毯的面层材料与具有防滑、拒水性能的衬垫层分离开来,对地毯的面层材料进行拆洗。

现有技术中,有使用魔术贴来连接地毯的毯面和衬垫的复合地毯。魔术贴是用子母两面将两层结构连接在一起的,魔术贴的一面是由细小柔软的纤维圈毛(loop)组成,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hook),两者的结合非常牢固,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使其分开,由于要使两者分开的拉力会比较大;因此采用魔术贴连接地毯的毯面和衬垫,对于柔软的地毯而言,较大的作用力很可能会造成地毯的损坏,且拆卸不很方便。魔术贴中较硬的一面也会降低地毯的使用舒适度。并且,魔术贴或砂砾状垫层对柔软的圈绒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经过多次使用后连接力大大降低。

通过对现有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520843605.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的防滑地毯;其中,基体层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且具有收缩性的插孔;连接层的底面上设有与插孔一一对应的插头;毛纺层编织固定在连接层的顶面上。然而,该地毯制作工艺繁杂,基体层的顶面与连接层的底面的连接无弹性,人走在上面有回声,隔音效果差;同时,连接时插头和插孔要完全对其才能插合,操作不方便,往往需要专业施工人员来进行操作;此外,拆卸以及清洗过程中插头容易损伤,并且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形,严重影响地毯的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201711361727.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拆解的地毯;该地毯的主体结构为基布层,基布层的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条,且两组防水层与基布层连接处均设有与卡条相配合的固定槽,通过卡条与固定槽相配合实现防水层和基布层的拆装,通过防水层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的卡块和卡槽相配合,可以对防水层和基布层进行巩固连接。然而,这种防水层和基布层的卡接连接方式属于外设的与地毯非一体的机械结构连接,卡槽有拼缝,同时地毯比较硬,适合大面积铺设,因此,通常适用于宾馆办公室而非家庭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可拆洗复合地毯存在的使用时结合力过高导致拆卸时容易损坏毯面,结合力过低的影响使用效果,以及拆卸不方便、使用寿命欠佳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地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包括毯面和防滑垫,

所述毯面包括面层和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

所述防滑垫包括底层的防滑拒水层和上层的结合层,所述结合层为布设若干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凸起的单面面料;

所述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凸起可插入所述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维间隙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凸起与单面面料的夹角为40°~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结合层是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剖开形成的单面结构层;所述三维网布结构层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组成。

上述单面结构层的单面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平方毫米~100平方毫米

上述三维网布结构层是采用20d~120d的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一体化编织而成。更具体是采用20d~12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当涤纶单丝低于20d时,在结合层上形成的涤纶单丝凸起太软,将导致无法插入毯面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维间隙中或是只能少部分插入,进而达不到本实用新型的结合强度高等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结合层是用20d~120d的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织成的单面簇绒面料,或是用20d~120d的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织成的单面植绒面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结合层上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凸起的高度为1.5mm~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毯面的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组成。所述涤纶、丙纶或尼龙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为40°~90°。

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2mm~20mm;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上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平方毫米~100平方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毯面的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也是采用20d~12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面层为毛绒层、平织层,圈绒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形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防滑拒水层为发泡乳胶层、热塑弹性体材料层、腈纶树脂层、eva发泡层、聚氨酯发泡层、xpe发泡层或ixpe发泡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毯面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四周或四个顶角设有可水洗、可移动的(用纳米技术制成的)聚氨酯和亚克力材料双面胶贴。该双面胶贴用于增强毯面四周与防滑垫的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垫的结合面采用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剖开形成的单面结构层,该单面结构层上的涤纶单丝与经编网眼布是一体化的,不易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垫的结合面(尤其是采用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剖开形成的单面结构层)上的20d~120d的涤纶单丝可形成粗、硬,具有一定挺度的凸起,可以方便和随意的插合到毯面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眼中,也可方便地进行拆卸,且可反复拆卸多次不损坏;

3、本实用新型的毯面底层采用三维网布结构层,与防滑垫的结合面是同一种材质;同时由于三维网布结构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当结合面上的凸起插入网眼时,该凸起同时也插入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的连接涤纶单丝的间隙中;这两点都使得毯面与防滑垫复合使用时,结合强度高,不容易在使用坏境中发生移动,四周也不会起翘,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4、毯面与防滑垫均使用了整个/半个三维网布结构层,二者的插合使用赋予了本实用新型的地毯良好的弹性,提供使用者舒适性和保护的同时,也延长了地毯自身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地毯可卷可折叠,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地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面层为起绒结构的可拆卸式地毯的结构示意图,b为面层为平织结构的可拆卸式地毯的结构示意图,c为面层为圈绒结构的可拆卸式地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面层为起绒结构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结构示意图,b为面层为平织结构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结构示意图,c为面层为圈绒结构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地毯的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起绒结构面层,2为粘合胶层,3为经编三维网眼布,4为结合层,5为防滑拒水层,6为平织结构面层,7为圈绒结构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如图1a、图2a和图3所示,包括:

毯面:包括起绒结构面层1和底层的经编三维网眼布3,以及设置在两层之间的粘合胶层2;

防滑垫:包括底层的防滑拒水层5(发泡乳胶层)和上层的结合层4,所述结合层4为布设若干涤纶单丝凸起的单面经编网眼布;

防滑垫上的涤纶单丝凸起可插入毯面的经编三维网眼布的网维间隙中,进而实现毯面和防滑垫的结合使用。

上述毯面底层的经编三维网眼布,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具体是采用6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60°~90°之间。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5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20平方毫米。

上述防滑垫结合层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的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剖开形成的单面结构层;该三维网布结构层具体是采用80d的涤纶单丝bcf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凸起与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40°~60°之间;涤纶单丝凸起的高度为5mm。结合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20平方毫米,网眼大小为4mm﹡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如图1b、图2b和图3所示,包括:

毯面:包括平织结构面层6和底层的经编三维网眼布3,以及设置在两层之间的粘合胶层2;

防滑垫:包括底层的防滑拒水层5(tpe/tpr材料层)和上层的结合层4,所述结合层4为布设若干涤纶单丝凸起的单面经编网眼布;

防滑垫上的涤纶单丝凸起可插入毯面的经编三维网眼布的网维间隙中,进而实现毯面和防滑垫的结合使用。

上述毯面底层的经编三维网眼布,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具体是采用2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40°~70°之间。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2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平方毫米。

上述防滑垫结合层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的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剖开形成的单面结构层;该三维网布结构层具体是采用20d的涤纶单丝bcf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凸起与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50°~70°之间;涤纶单丝凸起的高度为1.5mm。结合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0.2平方毫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如图1c、图2c和图3所示,包括:

毯面:包括圈绒结构面层7和底层的经编三维网眼布3;以及设置在两层之间的粘合胶层2;

防滑垫:包括底层的防滑拒水层5(腈纶树脂层)和上层的结合层4,所述结合层4为布设若干涤纶单丝凸起的单面经编网眼布;

防滑垫上的涤纶单丝凸起可插入毯面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维间隙中,进而实现毯面和防滑垫的结合使用。

上述毯面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具体是采用12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70°~90°之间。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20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64平方毫米。

上述防滑垫结合层是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的三维网布结构层中间剖开形成的单面结构层;该三维网布结构层具体是采用120d的涤纶单丝bcf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凸起与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40°~60°之间;涤纶单丝凸起的高度为10mm。结合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100平方毫米。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地毯,包括:

毯面:包括圈绒结构面层和底层的经编三维网眼布;以及设置在两层之间的粘合胶层;

防滑垫:包括底层的防滑拒水层(腈纶树脂层)和上层的结合层,所述结合层为布设若干涤纶单丝凸起的单面簇绒面料;

防滑垫上的涤纶单丝凸起可插入毯面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的网维间隙中,进而实现毯面和防滑垫的结合使用。

上述毯面底层的三维网布结构层,由上下两层的经编网眼布和中间竖向排列的连接该上下两层经编网眼布的若干涤纶单丝组成,具体是采用12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而成。所述涤纶单丝与上层或下层经编网眼布的夹角在70°~90°之间。该三维网布结构层的厚度为8mm;上层或下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36平方毫米。

上述防滑垫结合层是采用100d的涤纶单丝纱线一体化编织、簇绒而成。所述涤纶单丝凸起与单面簇绒面料的夹角在50°~60°之间;涤纶单丝凸起的高度为8mm。结合层的经编网眼布上的单个网眼的面积为36平方毫米。

性能验证

现有技术存在一种具有垫部的地毯;由罩和下方防滑不吸水的垫通过罩上的圈和垫上的钩互锁机械连接相互附着而构建。

该互锁机械连接在第一实施方案中由velcro形成,这种velcro具有魔术贴效果,然而拆卸多次圈和钩被破坏,如10次就出现绒面被破坏现象,导致粘结强度不够。

该互锁机械连接在第二实施方案中由所述垫上的粒状物材料层形成,罩采用起绒布,其上面的圈细微,肉眼很难看出,而垫上的粒状物材料层是由垫上3d-18d的短纤维经热处理形成砂砾层;因此,这种互锁连接强度欠佳;并且,使用过程中罩的四周会起翘,影响使用者体验感。此外,由于垫上的粒状物材料层是由垫上纤维经热处理形成砂砾层,其无法卷曲、折叠。

该互锁机械连接在第三实施方案中由具有与所述罩的底表面互锁的突起的树脂材料形成。然而,这种罩和垫的互锁机械连接的结合力很差。

以上述第二实施方案为对照组1,以上述第一实施方案为对照组2;将对照组1、对照组2与实施例1的可拆卸式地毯进行如下实验:

1、结合强度实验

实验仪器:电脑式桌上型拉力试验机

1)取5cmx20cm大小的对照组1的地毯面及垫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三次平均剥离力测试,测试结果为:0.576牛顿,0.453牛顿,0.321牛顿;可见其剥离力逐步减弱;

取5cmx20cm大小的对照组2的地毯面及垫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三次平均剥离力测试,测试结果为:1.881牛顿,1.346牛顿,1.219牛顿;可见其剥离力也逐步减弱;

取5cmx20cm大小的实施例1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和防滑结合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三次平均剥离力测试,测试后的结果为:1.387牛顿,1.325牛顿,1.467牛顿;可见其剥离力基本保持不变,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

2)取5cmx20cm大小的对照组1的地毯面及垫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三次平均横向分离力测试,测试结果为:26.551牛顿;11.575牛顿,6.230牛顿;可见,横向分离力大幅减弱;

取5cmx20cm大小的对照组2的地毯面及垫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三次平均横向分离力测试,测试结果为:70.875牛顿;35.529牛顿,26.182牛顿;可见,横向分离力大幅减弱;

取5cmx20cm大小的实施例1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和防滑结合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三次平均横向分离力测试,测试结果为:52.128牛顿;52.128牛顿,53.252牛顿;可见,横向分离力基本保持不变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

2、拆卸寿命试验:

取5cmx20cm大小的对照组1的地毯面及垫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20次纵向和横向分离测试,发现其毯面的底层的圈绒破坏严重,砂砾层部分受损,断裂的砂砾颗粒与毯面底层的绒布粘在一起,严重影响外观,而且最终粘结力无法用拉力试验机测试剥离力;

取5cmx20cm大小的对照组2的地毯面及垫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20次纵向和横向分离测试,发现其毯面的底层的圈绒破坏严重,最终粘结力无法用拉力试验机测试剥离力;

取5cmx20cm大小的实施例1的可拆卸式地毯的毯面和防滑结合层相互重合在一起,用6千克的滚筒滚压两次,用拉力试验机做20次纵向和横向分离测试,其结果剥离力为1.335牛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