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茶叶整理的陶瓷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5084发布日期:2020-04-21 17:34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茶叶整理的陶瓷茶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茶叶整理的陶瓷茶壶。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茶叶在泡制时一般需要使用茶壶进行泡制,茶壶中陶瓷茶壶由于其外观、质地精良,广泛受到饮茶者的喜爱;

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陶瓷茶壶使用时,茶壶内的过滤板只能针对较大的茶叶颗粒进行过滤,在对较小颗粒的茶叶进行泡制时,在倒茶时容易导出大量的茶叶颗粒,无法针对茶叶的颗粒大小,调整茶叶过滤的孔径,容易因此影响饮茶的感受,且现有的陶瓷茶壶使用时,茶叶一般都是散开放置在茶壶内,茶叶在泡制后,茶壶内壁容易出现清理不完全,依然含有茶叶附着的情况,茶叶泡制后难以进行很好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茶壶内的过滤板只能针对较大的茶叶颗粒进行过滤,在对较小颗粒的茶叶进行泡制时,在倒茶时容易导出大量的茶叶颗粒,无法针对茶叶的颗粒大小,调整茶叶过滤的孔径,容易因此影响饮茶的感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茶叶整理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内壁连接有茶叶过滤板,所述茶叶过滤板的一端均匀开设有过滤孔,所述壶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连接有壶把;

所述壶体的底端内壁连接有茶叶整理机构,所述茶叶整理机构包括茶叶收纳环板、限位槽、限位块、收整盖、通孔和提拉块;

所述壶体的底端内壁连接有茶叶收纳环板,所述茶叶收纳环板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收整盖,所述收整盖的底端对应限位槽位置处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收整盖的顶端对称连接有提拉块。

优选的,所述收整盖与茶叶收纳环板之间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进行限位安装。

优选的,所述壶把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工具收纳机构,所述工具收纳机构包括收纳槽、隔板、安装块、搅拌棒和收纳软塞;

所述壶把的一端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一端内壁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对称连接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安装有搅拌棒,所述壶把的一端对应收纳槽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收纳软塞。

优选的,所述收纳软塞为一种软质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收纳软塞的直径等于收纳槽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茶叶过滤板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壁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放置架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架拉动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2mm,所述放置架拉动板的宽度大于放置槽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拉动提拉块,将收整盖与茶叶收纳环板分离,放置茶叶在茶叶收纳环板内,可通过将收整盖安装在茶叶收纳环板上,对茶叶进行收整,且结合收整盖顶端开设的通孔,不会影响茶叶泡制时的效果,便于茶叶泡制时的统一收纳,也便于茶包的放置在茶叶收纳环板内进行泡制。

2、通过推动放置架拉动板,带动放置架拉动板一端连接的放置架移动,将放置架推动至茶叶过滤板一端开设的放置槽内,可在使用茶叶过滤板一端开设的过滤孔对茶叶进行过滤时,结合放置架内壁连接的过滤网对茶叶进行过滤,增强了对茶叶的过滤效果,且可对根据茶叶的大小,调整茶叶过滤的效果。

3、将收纳软塞从收纳槽内取出,可将搅拌棒从收纳槽内取出,从而对壶体内进行搅拌,可通过收纳槽收纳所需的工具,并可在使用时快速便捷的将收纳槽内的工具取出使用,增加了壶体使用工具收纳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茶叶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具收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放置架和过滤网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壶体;2、茶叶过滤板;3、过滤孔;4、固定块;5、壶把;

6、茶叶整理机构;601、茶叶收纳环板;602、限位槽;603、限位块;604、收整盖;605、通孔;606、提拉块;

7、工具收纳机构;701、收纳槽;702、隔板;703、安装块;704、搅拌棒;705、收纳软塞;

8、放置槽;9、放置架;10、过滤网;11、放置架拉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茶叶整理的陶瓷茶壶,包括壶体1,在壶体1的内壁连接有茶叶过滤板2,并且在茶叶过滤板2的一端均匀开设有过滤孔3,而壶体1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4,在固定块4的一端连接有壶把5,从而便于移动壶体1;

而在壶体1的底端内壁连接有茶叶整理机构6,茶叶整理机构6包括茶叶收纳环板601、限位槽602、限位块603、收整盖604、通孔605和提拉块606;

壶体1的底端内壁连接有茶叶收纳环板601,而茶叶收纳环板601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602,在限位槽60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收整盖604,收整盖604的底端对应限位槽602位置处连接有限位块603,收整盖604的顶端对称连接有提拉块606,收整盖604与茶叶收纳环板601之间通过限位槽602和限位块603进行限位安装,便于收整盖604与茶叶收纳环板601之间的安装和限位。

在使用中,拉动提拉块606,带动收整盖604上升,收整盖604上升时会带动收整盖604底端连接的限位块603从限位槽602内移动,从而将收整盖604与茶叶收纳环板601分离,将需要泡制的茶叶放置在茶叶收纳环板601内形成的空腔内,随后,将收整盖604通过限位槽602和限位块603固定安装在茶叶收纳环板601上,可对茶叶进行收整,且结合收整盖604顶端开设的通孔605,不会影响茶叶泡制时的效果。

壶把5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工具收纳机构7,工具收纳机构7包括收纳槽701、隔板702、安装块703、搅拌棒704和收纳软塞705;

壶把5的一端开设有收纳槽701,收纳槽701的一端内壁连接有隔板702,隔板702的两端对称连接有安装块703,两个安装块703之间安装有搅拌棒704,壶把5的一端对应收纳槽701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收纳软塞705,收纳软塞705为一种软质橡胶材质的构件,收纳软塞705的直径等于收纳槽701的内径,增加了收纳软塞705的柔软程度,便于收纳软塞705固定安装在收纳槽701内。

将收纳软塞705从收纳槽701内取出,将收纳槽701露出可将通过安装块703固定安装的搅拌棒704从收纳槽701内取出,从而对壶体1内进行搅拌,可通过收纳槽701收纳所需的工具,并可在使用时快速便捷的将收纳槽701内的工具取出使用,增加了壶体1使用工具收纳时的便捷性。

茶叶过滤板2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内壁连接有放置架9,放置架9的内壁连接有过滤网10,放置架9的一端安装有放置架拉动板11,过滤网10的孔径为2mm,放置架拉动板11的宽度大于放置槽8的宽度,便于将放置架拉动板11从放置槽8内拉出。

通过推动放置架拉动板11,带动放置架拉动板11一端连接的放置架9移动,将放置架9推动至茶叶过滤板2一端开设的放置槽8内,可将放置架9内连接的过滤网10推动至放置槽8内,从而在使用茶叶过滤板2一端开设的过滤孔3对茶叶进行过滤时,结合放置架9内壁连接的过滤网10对茶叶进行过滤,增强了对茶叶的过滤效果,且可对根据茶叶的大小,调整茶叶过滤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