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0735发布日期:2020-05-06 23:0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枕头。



背景技术:

就现在而言,床对于人们来说不仅仅是睡觉那么一个功能了,躺在床上看书、玩手机等一些休闲活动也开始出现,尤其是学生群体,在宿舍这个小空间里,床的作用更是需要被扩大的。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枕头形式都比较单一,也很少会有人关注到学生在宿舍床上使用枕头的问题,所以目前普通的枕头无论高度还是数量都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除睡觉以外的其他需求,普通枕头的不常规使用也可能会造成手臂酸麻,脖子酸痛等问题,还会有造成近视或者加重近视的风险。

因此,本申请从学生宿舍用枕这类问题出发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折叠式枕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枕头,所述枕头包括至少两个枕块,每个枕块包括枕套和枕芯,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底边固定,且相邻所述枕块可沿着接触面的底边转动,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其他部分可分离式固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底边一体化连接或缝接或通过拉链固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其他部分通过拉链、魔术贴、搭扣、按扣、四合扣、卡扣或纽扣中的一种进行固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枕块的底部为水平面,每个所述枕块的顶部为波浪形曲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枕块的数量为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所述第一枕块和第二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之间均可实现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枕芯的材质为记忆棉、乳胶、棉花、羽绒、pp棉或化纤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实现了一枕多用,充分利用了产品在小空间里的多功能性;

(2)枕头表面的曲线设计,运用了人体工程学,作为枕头时贴合脖子和头部曲线,作为靠枕时贴合背部曲面,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

(3)本申请在使用时的斜靠角度可根据自身需求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枕头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靠枕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在附图中,1为第一枕块,2为第二枕块,3为第三枕块,4为拉链,5为魔术贴,6为波浪形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列举的所有的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的数值,是指当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相差两个单位以上时,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以一个单位为增量得到的所有数值。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替换,所得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的枕头功能单一,尤其是对于学生宿舍使用的枕头,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折叠式枕头。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枕头,所述枕头包括至少两个枕块,每个枕块包括枕套和枕芯,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底边固定,且相邻所述枕块可沿着接触面的底边转动,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其他部分可分离式固定。本申请将枕头分成几个枕块,相邻枕块之间可折叠,因此,当枕块全部放平时,可作为枕头使用;当枕块折叠起来,可用作靠枕使用,而且通过改变枕块的数量及长度,可以调节靠枕的角度。如当采用两块枕块时,一块枕块平放在床上或椅子上,另一块枕块呈倾斜,且该倾斜的枕块的顶部抵接在支撑物上;采用三块枕块时,形成三角形的靠垫;也可用4块及以上枕块合围,其中一块用于使用者的倚靠。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底边一体化连接或缝接或通过拉链固定。这三种方式均不会影响相邻枕块之间的转动,优选的连接方式为通过拉链固定,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枕块的数量,而且便于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枕块接触面的其他部分通过拉链、魔术贴、搭扣、按扣、四合扣、卡扣或纽扣中的一种进行固定。当全部枕块放平时,通过上述部件可保证枕头的平整;而且上述部件可进行分离,不会影响枕块的转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枕块的底部为水平面,每个所述枕块的顶部为波浪形曲面,该设计使得本申请的产品为枕头时贴合脖子和头部曲线,作为靠枕时贴合背部曲面,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枕块的数量为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所述第一枕块和第二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之间均可实现转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枕块、第二枕块和第三枕块可合围形成三角形的形状,且第一枕块为三角形最长的斜边,在使用时,第二枕块放置在床上或椅子上,第三枕块的顶部紧贴墙壁、床头板或椅子背板作为支撑,第一枕块呈倾斜用于使用者背部的直接倚靠。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枕芯的材质为记忆棉、乳胶、棉花、羽绒、pp棉或化纤中的一种。上述材料弹性好,倚靠更加舒服。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折叠式枕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枕块1、第二枕块2和第三枕块3,三个枕块的底部呈水平,顶部呈波浪形曲面6。在第一枕块1和第二枕块2底部的接触部分设有拉链4,在第二枕块2和第三枕块3底部的接触部分也设有拉链4。在第一枕块1和第二枕块2的接触面设有魔术贴5,在第二枕块2和第三枕块3的接触面也设有魔术贴5。

本实施例的折叠式枕头具有两种模式:

模式一:枕头模式,其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枕块1、第二枕块2和第三枕块3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三者的顶部的波浪形曲面6也处于连续衔接的状态。

模式二:靠枕模式,其结构如图3、图4所示,第一枕块1、第二枕块2、第三枕块3合围形成直角三角形,其中,第二枕块2为底部直角边,在使用时放置在床上或椅子上;第三枕块3为竖直直角边,在使用时与床头板、椅子背板或墙壁倚靠,第一枕块1为斜边,用于使用者背部的直接倚靠,在该模式下,第一枕块1和第二枕块2之间的角度为30°~60°。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