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0982发布日期:2020-07-29 02:26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



背景技术:

一般家庭或餐厅因为菜肴烹饪方式不同,会备有各式锅具供不同烹饪方式或加热方式使用,以满足不同的加热条件,在众多的锅具种类中,电锅或电子锅因为具有保温功能且免于供火,可算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锅具之一。

电子锅利用电能加热,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煮饭或烹煮食物,如何对食物进行加热及有效提升电能利用率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有效对食物进行烹饪,且提高食物的保温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其包括内桶及外桶,所述内桶卡持设置在外桶内,所述外桶截面为u型构造,所述外桶底端部设置有第一容腔,所述外桶内部周侧设置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通过隔板进行分离;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第一发热管,所述第二容腔内间隔设置有第二发热管,所述外桶于第二容腔上方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设置有水位探针;所述外桶于第二容腔一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置于外桶上端部,所述外桶于第二容腔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置于外桶下端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于第二容腔上端部一侧连接有排气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上端部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枢接在密封板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探针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有第一按钮及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及第二按钮分别固定设置在外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钮及第二按钮设置在翻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桶于第二容腔内还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热管呈竖直方向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通过在外桶上设置第一容腔及第二容腔,配合在第一容腔内设置第一发热管,在第二容腔内设置第二发热管,并在第二发热管内添加水,通过水热传导作用对内桶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同时,当需要进行保温时,可同时关闭第一发热管及第二发热管,将水的剩余热量传导至内桶内,从而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有效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包括内桶100及外桶200,所述外桶200截面为u型构造,所述内桶100卡持设置在外桶200内,所述外桶200底端部设置有第一容腔10,所述外桶200内部周侧设置有第二容腔20,所述第一容腔10与第二容腔20通过隔板进行分离;所述第一容腔10内设置有第一发热管30,所述第一发热管30贴合设置在第一容腔10内部上端壁,以对内桶100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容腔20内间隔设置有第二发热管40,所述第二发热管40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发热管40的数量至少为2,所述外桶200于第二容腔20一侧连接有进水管210,所述进水管210置于外桶200上端部,所述外桶200于第二容腔20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管220,所述出水管220置于外桶200下端部,所述进水管210用于将外部水输送至第二容腔20内,所述出水管220用于将第二容腔20内的水进行排出,保证第二容腔20内水质。

所述外桶200于第二容腔20上方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板230,所述密封板230用于将第二容腔20进行密封,所述密封板230上固定设置有水位探针50,所述水位探针50电性连接有控制单元60,所述水位探针50用于探测第二容腔20内的水位高度,进而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60,方便控制单元60对第一发热管30及第二发热管40的开启或关闭进行控制。

所述外桶200上端部设置有翻盖300,所述翻盖300枢接在密封板230一侧,所述翻盖300用于将内桶100进行盖设,从而方便对内桶100内的食物进行烹饪。

所述控制单元60置于翻盖300内,所述控制单元60电性连接有第一按钮310及第二按钮320,所述第一按钮310及第二按钮320分别固定设置在外桶200上,具体地,所述第一按钮310及第二按钮320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翻盖300上,通过第一按钮310控制第一发热管30的开启或关闭,通过第二按钮320控制第二发热管40的开启或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桶200于第二容腔20内还设置有温度感应器70,所述温度感应器70与控制单元60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70用于对第二容腔20内的温度进行感测,当第二容腔20内的温度超过105℃时,即第二容腔20内的水被第二发热管40烧干或第二发热管40漏出水面,同时水位探针50失灵时,温度感应器70感应到第二容腔20内的温度变化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60,进而控制第二发热管40关闭,实现双重保护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桶200于第二容腔20上端部一侧连接有排气管240,所述排气管240用于将第二容腔20内的水蒸汽排出,避免第二容腔20内的水蒸汽积蓄太多造成第二容腔20内部气压过高,从而保证了外桶2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时,将待烹饪食物放于内桶100,再将内桶100置于外桶200内,通过进水管210将外部水输送至第二容腔20内,保证第二发热管40置于第二容腔20内的水位线以下;通过按压第一按钮310及第二按钮320使得第一发热管30及第二发热管40开始工作,由于第一发热管30及第二发热管40的共同加热作用,使得内桶100内的食物通过多个方向的加热方式进行均匀加热,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可关闭第一发热管30及第二发热管40,通过第二容腔20内的水的余温对内桶100内的食物进行保温,无需再次对内桶100进行加热,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同时,可单独开启第二发热管40,通过第二容腔20内的水对第二发热管40的热传导作用将热量传送至内桶100,可完成对内桶100内的食物的再次烹饪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煲汤桶通过在外桶200上设置第一容腔10及第二容腔20,配合在第一容腔10内设置第一发热管30,在第二容腔20内设置第二发热管40,并在第二发热管40内添加水,通过水热传导作用对内桶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同时,当需要进行保温时,可同时关闭第一发热管30及第二发热管40,将水的剩余热量传导至内桶100内,从而大大提高了热能利用率,有效节省了能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