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加热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2935发布日期:2020-08-18 19:0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红外加热锅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红外加热锅具。



背景技术:

红外炉工作时通过内置的发热盘(远红外光发射装置)向外发射远红外光线,利用远红外光线的穿透能力和共振特点,使其穿透红外炉面板至锅具底部,并与锅底产生共振,实现对锅具的加热,相比传统电磁炉具有安全环保、不挑锅具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红外炉加热锅具时,锅底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存在较大温差,热量集中于锅底中心区域易造成糊底,并且还容易导致锅具和面板变形,甚至烧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红外加热锅具,针对红外加热的特点,提升锅具底部加热均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红外加热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底壁外侧沿径向方向间隔分布多段导流槽,所述多段导流槽依次连通形成迂回的热流通道,以使热流沿迂回路径由所述锅体底部中心向边缘流动。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锅体底壁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扇形导热区,每个扇形导热区内设置所述热流通道。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锅体底壁外侧由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多条隔离筋,相邻隔离筋之间形成所述扇形导热区,每个扇形导热区内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条导流筋,相邻导流筋之间形成所述导流槽。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导流筋与所述隔离筋之间或者所述导流筋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导流槽的流通口,多个流通口在径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多条隔离筋的底面和所述多条导流筋的底面平齐。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锅体底壁为平底。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锅体底壁外侧设有与外侧的导流槽相通的散热口。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散热口的宽度为8mm~20mm。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散热口分布在所述锅体底面边缘。

在上述的红外加热锅具中,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为0.5mm~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加热锅具进行烹饪时,锅体底部中心区域未被及时吸收的热量沿着迂回的热流通道向锅体底部边缘流动,有效改善了锅体底部中心区域热量集中的问题,避免锅体底部中心区域和红外炉面板对应区域温度过高造成锅具、炉具的变形和烧裂问题;热量在沿着热流通道向外释放的过程中,不断被锅体底部其余区域吸收,减小锅体底部周边区域与中心区域的温差,提升锅体底部的加热均匀性;设计成迂回结构的热流通道,使得导流槽内的热量被缓慢释放,进而使热量更充分地被锅体底部吸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损失,这与现有的聚能锅有很大不同,热流通道并不是在直线方向上延伸集中,而是具有曲折变化的路径,以延长热流扩散路径,延缓热量散失速度。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锅体底部中心区域热量集中问题,也能使多余的热量尽可能地被锅体底部其它区域吸收利用,避免热量过快散失而降低热效率,更适于红外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底壁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扇形导热区,每个扇形导热区内设置所述热流通道。通过分区(扇形导热区)使锅体底部热量由中心向边缘均匀、有序地扩散,促使热量均匀分配,以进一步提升锅体底壁的加热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底壁外侧由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多条隔离筋,相邻隔离筋之间形成所述扇形导热区,每个扇形导热区内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条导流筋,相邻导流筋之间形成所述导流槽。隔离筋的设置将相邻扇形导热区隔开,每个扇形导热区内的热量都是沿各自的热流通道流动,相邻扇形导热区之间不存在热量混合,以保证热量按照设定的路径扩散;另外,隔离筋和导流筋的设置还起到增强锅体底壁强度的作用,使得锅体底壁不容易变形,延长锅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多条隔离筋的底面和所述多条导流筋的底面平齐。使锅具能平稳放置于台面或者加热设备上;在使用红外炉进行加热时,多条隔离筋与多条导流筋共同支撑于红外炉面板上,面板热量直接传递至隔离筋和导流筋,不仅提升热效率,也有助于改善红外炉面板热量集中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底壁外侧设有与外侧的导流槽相通的散热口。散热口的设置使得外侧导流槽内的多余热量能够向外排出,这样就能很好地维持整个热流通道内热量由内向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改善热量集中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口分布在所述锅体底面边缘。从散热口排出的热量能被锅体底壁和侧壁的过渡部位吸收利用,增加锅体受热面积,加热均匀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红外加热锅具的锅体底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红外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红外加热锅具放置于红外炉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锅体、110扇形导热区、120圆弧过渡部位;

200红外炉、210高温区、220低温区、230面板;

300导流筋、310导流槽、320流通口、330散热口;

400隔离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红外加热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底壁外侧沿径向方向间隔分布多段导流槽,所述多段导流槽依次连通形成迂回的热流通道,以使热流沿迂回路径由所述锅体底部中心向边缘流动。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锅体底壁外侧的热量导向结构,使锅体底部中心区域未被及时吸收的热量沿着迂回的热流通道向锅体底部边缘流动,有效改善了锅体底部中心区域热量集中的问题,也能使多余的热量尽可能地被锅体底部其它区域吸收利用,提升锅具底部加热均匀性,锅具更适于红外加热。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红外加热锅具,该红外加热锅具设于红外炉上使用,其中红外炉为电热炉、电陶炉、光波炉等以红外辐射作为主要加热方式的加热器具;所述红外加热锅具包括锅体100,锅体100底壁外侧沿径向方向间隔分布多段导流槽310,多段导流槽310依次连通形成迂回的热流通道,以使热流沿迂回路径(即图1中由箭头连接形成的路径)由锅体100底部中心向边缘流动。

结合图2,红外炉工作时,整个面板发热区域的热量并非均匀分布,中心的高温区210红外光线集中,导致锅具底壁中心区域温度偏高,周围的低温区220红外光线相对分散,导致锅具底壁周边区域温度偏低,热量集中于锅底中心区域易造成糊底,并且还容易导致锅具和红外炉面板的变形,甚至烧裂。为此,本实施例优化了锅体100底壁外侧的热量导向结构,使锅体100底部中心区域未被及时吸收的热量沿着迂回的热流通道向锅体100底部边缘流动,有效改善了锅体100底部中心区域热量集中的问题,避免锅体100底部中心区域和红外炉面板对应区域温度过高造成锅具、炉具的变形和烧裂问题;热量在沿着热流通道向外释放的过程中,不断被锅体100底部其余区域吸收,减小锅体100底部周边区域与中心区域的温差,提升锅体100底部的加热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设计成迂回结构的热流通道,使得导流槽310内的热量被缓慢释放,进而使热量更充分地被锅体100底部吸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损失,这与现有的聚能锅有很大不同,聚能锅底部的开槽通常由中心向边缘直线发散,对于红外加热方式而言,这种结构会导致热量过快流失,而不能被锅具底壁利用,因为不适用于红外加热。本实施例提出的热流通道并不是在直线方向上延伸,而是具有曲折变化的路径,以延长热流扩散路径,延缓热量散失速度,这样不仅能解决锅体100底部中心区域热量集中问题,也能使多余的热量尽可能地被锅体100底部其它区域吸收利用,避免热量过快散失而降低热效率,更适于红外加热。

为实现上述迂回的热流通道,本实施例在锅体100底壁外侧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条弧形凸筋,相邻弧形凸筋之间形成导流槽310,多段导流槽310以之字形方式依次连通,以构成迂回的热流通道;也可以直接在锅体100底壁外侧开槽形成导流槽。优选的:导流槽310深度为0.5mm~3mm,红外光线照射到导流槽310的热量损失小,加热效果好,实际可以选择0.5mm、0.6mm、1mm、1.5mm、2mm、2.5mm、3mm等数值。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锅体100底壁外侧的热量导向结构:锅体100底壁外侧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扇形导热区110,每个扇形导热区110内设置所述热流通道。示例性的:锅体100底壁外侧由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多条隔离筋400,相邻隔离筋400之间形成扇形导热区110,如图1中所示,四条隔离筋400均匀分布,在锅体100底壁外侧划分出四个面积相同的扇形导热区110,每个扇形导热区110内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多条导流筋300,相邻导流筋300之间形成导流槽310。

本实施例通过分区(扇形导热区110)使锅体100底部热量由中心向边缘均匀、有序地扩散,促使热量均匀分配,以进一步提升锅体100底壁的加热均匀性;隔离筋400的设置将相邻扇形导热区110隔开,每个扇形导热区110内的热量都是沿各自的热流通道流动,相邻扇形导热区110之间不存在热量混合,以保证热量按照设定的路径扩散;另外,隔离筋400和导流筋300的设置还起到增强锅体100底壁强度的作用,使得锅体100底壁不容易变形,延长锅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迂回的热流通道,导流筋300与隔离筋400之间设有用于连通相邻导流槽310的流通口320,多个流通口320在径向方向上错位设置,充分利用每段导流槽310,实现热量的缓慢释放,提高热能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流筋上以开槽方式形成流通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多条隔离筋400的底面和多条导流筋300的底面平齐,使锅具能平稳放置于台面或者加热设备上;结合图3,在使用红外炉200进行加热时,多条隔离筋400与多条导流筋300共同支撑于红外炉面板230上,面板230热量直接传递至隔离筋400和导流筋300,不仅提升热效率,也有助于改善红外炉面板热量集中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红外加热锅具为平底锅具,也即锅体100底壁为平底,平底锅具方便加工,例如在锅具制作过程中,锅体100底壁外侧直接成型出等高的隔离筋400和导流筋300;而且在使用红外炉加热时,锅体100底壁与红外炉面板之间保持均匀间隙,锅具放置平稳,热量传递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锅体100底壁外侧设有与外侧的导流槽310相通的散热口330。散热口330的设置使得外侧导流槽310内的多余热量能够向外排出,这样就能很好地维持整个热流通道内热量由内向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改善热量集中现象。示例性的:参照图1,在前述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扇形导热区110中最外侧的导流筋300上设置散热口330,散热口330数量优选为1~3个,避免散热过快导致热量流失过多。散热口330的宽度为8mm~20mm,使多余热量缓慢地从散热口330排出,实际可以选择8mm、9mm、10mm、12mm、15mm、17mm、19mm、20mm等数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案,将散热口330分布在锅体100底面边缘,参照图1,每个扇形导热区110中最外侧的导流筋300位于锅体100底面边缘且靠近锅体100底壁和侧壁的圆弧过渡部位120,从散热口330排出的热量能被该圆弧过渡部位120吸收利用,增加锅体100受热面积,加热均匀性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