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8168发布日期:2020-07-31 20:5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门窗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门窗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门窗安装使用后,经历雨水的长期侵蚀,会出现密封胶老化,水泥砂浆开裂的情况,导致雨水渗漏到室内,属于建筑行业难以解决的通病。

现有技术中的门窗,为了防水渗透,常在墙洞的框边设置有挡水坎,门窗的固定窗框固定连接于挡水坎上,以减少雨水的渗透。但是长期使用或连续大量降雨后,还是会出现部分雨水通过固定窗框的下部框边与挡水坎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室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防渗漏结构,其可以有效的减少从门窗下框和墙体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室内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窗防渗漏结构,所述挡水坎和固定窗框之间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上部板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条,多个所述卡条自室内朝向室外分布,所述卡板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卡槽二,所述卡槽二位于卡条朝向室内一侧,所述卡槽二内卡接有适配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上部边沿朝上延伸,所述固定窗框的下部框边开设有适配卡条或密封条的卡槽一,所述密封条的上部边沿和卡条(分别卡接于不同的卡槽一内,所述卡槽二和卡条自室内朝向室外的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卡板朝向室外一侧边沿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贴合于挡水坎朝向室外一侧的竖直侧壁,所述卡板的上下部板面分别贴合于固定窗框的下框边和挡水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板通过卡条卡接于卡槽一内,并通过密封条对固定窗框和卡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能够有效的减少通过卡板和固定窗框下部框边之间的间隙渗透的雨水,同时挡板贴合于挡水坎朝向室外一侧的竖直侧壁,能够有效的挡住通过挡水坎朝向室外一侧的板面渗透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的上部板面呈倾斜设置且高端位于室内一侧,所述固定窗框的底部板面呈倾斜设置并适配于卡板的上部板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渗透至卡板上部板面的雨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朝向室外一侧流动,同时室外一侧的雨水朝向室内渗透需要倾斜向上渗透,有效的增加室外一侧的雨水朝向室内渗透的难度,使得防渗透的功能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状且其两相互平行的边呈竖直设置,所述卡板内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卡板朝向室外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孔一,所述卡板的上部板面开设有多组排水孔二,每组所述排水孔二包含多个沿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孔二,每组所述排水孔二位于卡条或卡槽二朝向室外一侧,所述排水孔一和排水孔二连通空腔和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透至卡板和固定窗框下部框边之间的雨水能够依次通过排水孔二和排水孔一排向室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将其分隔为多个独立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侧边沿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相邻两个腔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将空腔分隔为多个腔室,能够使得暴风雨天气下通过排水孔一倒灌至空腔内的雨水进行缓冲,同时隔板将空腔分隔后产生的多个空间能够增大雨水通过排水孔一和排水孔二倒灌至室内的难度,使得防水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环绕所述排水孔一的边沿开设有开口朝向室外一侧的环槽,所述排水孔一内插接有连通空腔内外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自室内朝向室外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暴风雨天气下,室外的雨水想要通过排水孔一倒灌至室内需要先沿环槽的壁面流动,再沿排水管的外壁流动才能从排水管倒灌至空腔内,有效的增大了雨水倒灌的难度,从而有效的减少的渗透至室内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呈倾斜设置且其高端位于室内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排水管能够使得雨水通过排水管朝向空腔内流动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从而进一步减少倒灌至空腔内的雨水,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朝向室外一侧的端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朝向室外一侧的边沿固定连接有纱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网能够将室外的蚊虫等挡住,以减小排水管被堵住的概率,同时套接于套管朝向室外一端的套环能够在纱网损坏或者排水管被堵时拆下进行更换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一内填充有防水胶凝固制成的粘结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结层能够使得卡槽一与卡条以及卡槽一与密封条之间的密封性相对更佳,进一步减少通过固定窗框和卡板之间的间隙渗透的雨水,同时粘结层使得卡板和固定窗框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增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板与挡水坎之间设置有采用发泡胶制成的防水层,所述卡板的下部板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防水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能够有效的减少通过卡板和挡水坎之间的间隙渗透的雨水,同时多个凸条能够使得防水层相对卡板松动时,增加雨水渗透的路径,从而增加雨水渗透的难度,使得防水层相对卡板松动时仍具备一定的防渗透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固定窗框通过卡板固定连接于挡水坎,卡板上部的卡条和密封条能够有效的对卡板和固定窗框的下部框边之间进行连接和密封,同时卡槽一内的粘结层能够有效的对卡条和卡槽一以及密封条和卡槽一之间进行密封,有效的减少通过卡板和固定窗框之间的间隙渗透的雨水,其中固定连接于卡板朝向室外一侧的挡水板能够有效的将挡水坎朝向室外一侧的雨水挡住,并通过设置于卡板和挡水坎之间的防水层进行密封,进一步增加卡板与挡水坎之间的密封性,增强防渗透性能;

2、卡板内开设有空腔,同时卡条和卡槽一朝向室外一侧开始有通孔一,卡板朝向室外一侧开设有通孔二,渗透至卡板和固定窗框的下部框边之间的雨水能够依次通过排水孔一、通孔和排水孔二排出到室外,进一步减少渗透的雨水,增强防渗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主要用于展示卡板和固定窗框的内部结构;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主要用于展示排水管和排水孔一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一,主要用于展示卡槽一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二,主要用于展示卡板的内部结构。

图中:1、挡水坎;2、固定窗框;21、卡槽一;211、粘结层;3、卡板;31、卡条;32、卡槽二;33、密封条;34、挡水板;35、空腔;351、排水孔一;352、排水孔二;353、隔板;354、通孔;355、环槽;36、排水管;361、套环;362、纱网;37、凸条;38、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门窗防渗漏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设置于墙洞内的固定窗框2,固定窗框2固定连接于挡水坎1的内框边。

参照图3和图4,固定窗框2的下部框边开设有多个开口朝下的卡槽一21,多个卡槽一21沿自室内朝向室外的方向分布。卡槽一21沿固定窗框2的下部框边的长度方向分布。固定窗框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卡板3,卡板3沿固定窗框2的下部框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参照图3和图5,卡板3的上部板面呈倾斜设置且较高端位于朝向室内一侧,其中卡板3的上部板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条31,卡条31朝向室内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二32,卡槽二32开设于卡板3的上部板。卡槽二32的开口朝向固定窗框2。卡条31远离卡板3的上部边沿卡接于卡槽一21内,固定窗框2和卡板3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卡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条33,密封条33的上下部边沿分别卡接于卡槽一21和卡槽二32内。其中卡槽一21内填充有采用防水胶凝固制成的粘结层211,其中卡槽一21和卡槽二32的截面呈t状,密封条33和卡条31卡接于不同的卡槽一21内。

其中卡板3的上下部板面分别贴合于固定窗框2的底部板面和挡水坎1的上端面

卡板3的截面外圈呈直角梯形且其两个相互平行的边呈竖直设置,卡板3内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空腔35,空腔35的下部壁面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下延伸。卡板3朝向室外一侧竖直侧壁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孔一351,排水孔一351连通空腔35的室内和室外两侧。

参照图3和图5,卡条31或卡槽二32朝向室外一侧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孔二352,排水孔二352的中心轴线呈竖向设置并且其贯穿卡板3的上部板。空腔35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隔板353,隔板353所在的平面呈竖直设置,其中隔板353的上下边沿分别固定连接于空腔35的内壁。多个隔板353分别位于卡槽二32或卡条31朝向室外一侧。

隔板353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通孔354,通孔354连通隔板353的室内和室外两侧,通孔354位于隔板353的下部边沿。

为了减少通过排水孔一351倒灌的雨水,环绕排水孔一351的边沿开设有用于减少雨水倒灌的环槽355。环槽355开口朝向室外一侧且其呈侧开口,环槽355侧开口朝向其中心轴线一侧。排水孔一351内插接有呈倾斜设置的排水管36。

参照图3和图5,排水管36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下延伸,排水管36朝向室外的端部套设有套环361,套环361朝向室外的边沿固定连接有防止蚊虫进入的纱网362。其中纱网362的网孔的直径为0.14mm-0.18mm。

同时为了减少通过卡板3和挡水坎1之间渗透的雨水,在卡板3朝向室外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水板34,挡水板34所在的平面呈竖直设置且其贴合于挡水坎1朝向室外一侧的竖直侧壁。

卡板3和挡水坎1之间设置有采用发泡胶制成的防水层38,卡板3朝向挡水坎1的板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凸条37,凸条37沿卡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凸条37字室内朝向室外的方向分布,凸条37嵌设于防水层38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