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陪护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9444发布日期:2020-04-28 20:3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陪护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陪护椅。



背景技术:

如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的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随社会水平的提高,住院病人的日常护理变得尤为重要。目前,陪护人员通常采用具有椅子和简易床两种使用功能的陪护椅作为陪护工具,白天其折叠至椅子状态供陪护人员使用,晚上可以向外展开形成简易床,供陪护人员晚上睡觉时使用。陪护椅也可称为陪人床、病员陪伴椅、陪护床等等,在医疗器械分类中属于i类医疗器械,一般有碳钢喷塑和不锈钢两种材质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陪护椅,陪护椅的头枕面与靠背面没有设置支撑结构,单纯靠铰接零部件对陪护人员的体重进行承重,使用时间久了或者受到冲击时,铰接连接处的销轴或者连接件容易损坏,导致整个陪护椅报废,严重影响了陪护椅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缺点开发出一种新型陪护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陪护椅,能够在陪护椅薄弱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减轻铰接件的承重,提高了陪护椅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陪护椅,包括头枕面和靠背面,还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包括两对十字交叉后铰接的支架腿;所述头枕面和靠背面下部连接有框架结构的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的框架梁通过连接件铰接所述辅助支架支架腿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架支架腿具体采用喷塑方管制作,一对所述支架腿通过中间的通孔插入第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使用第一开口销轴向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腿中间的通孔内焊接安装有耐磨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销轴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架支架腿的底部设置有支腿垫,所述支腿垫具体采用耐磨材质的橡胶垫或者塑料垫。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u型连接片状结构,所述u型连接片的底面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架或者第二底架的框架梁上,所述u型连接片的支耳部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所述支架腿的顶端,所述第二销轴的另一端使用第二开口销轴向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架的上方设置有便于折叠操作的提拉绳带,所述提拉绳带的根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底架或者第二底架的框架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之间通过连接片和销轴铰接连接,所述连接片为异形片状结构,所述连接片的突出端设置有铰接孔,所述连接片的根部焊接连接面为弧形与所述第一底架或者第二底架的框架梁的截面弧度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陪护椅,通过十字交叉后铰接的所述支架腿构成的辅助支架的设置,当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打开时,在头枕面和靠背面连接的底部由辅助支架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替代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之间的薄弱铰接件承担陪护人员的体重,在陪护椅薄弱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减轻铰接件的承重,提高了陪护椅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支架腿采用钢质方管,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结构强度较高,支撑强度大;通过在所述通孔内焊接安装所述耐磨的套筒,便于增加所述支架腿的结构强度,避免单纯靠所述方管的侧壁与第一销轴接触并转动,容易引起损坏。通过所述支腿垫的设置,有利于减少钢质方管的所述支架腿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引起磨损和噪声,而且可以弥补所述支架腿长度方面的差异,减小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通过提拉绳带的设置,便于陪护人员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时,只需要拽动提拉绳带将头枕面和靠背面向上拉起折叠,靠背面带动底座面向后移动并架设到椅子架,折叠成座椅状态,且折叠呈椅子状态下,缩小开度的辅助支架隐藏在头枕面和靠背面之间的缝隙内,不影响陪护椅的外观。通过连接片的根部焊接连接面为弧形面的设置,便于增加连接片与所述框架梁的焊接焊缝长度,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折叠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腿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椅子架;2、活动架;201、滚轮;3、头枕面;301、第一底架;4、靠背面;401、第二底架;5、底座面;6、辅助支腿;601、支腿垫;602、第一销轴;603、提拉绳带;604、第一开口销;7、连接件;701、第二销轴;702、第二开口销;8、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陪护椅,能够在陪护椅薄弱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减轻铰接件的承重,提高了陪护椅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附图说明,以下具体实施例中,对上、下、左、右的描述均是对说明书附图而言,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折叠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腿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一种陪护椅,包括椅子架1、活动架2、头枕面3、靠背面4和底座面5,还包括辅助支架6,辅助支架6包括两对十字交叉后铰接的支架腿;头枕面3和靠背面4下部连接有框架结构的第一底架301和第二底架401,第一底架301和第二底架401之间铰接连接;第一底架301和第二底架401的框架梁通过四个连接件7分别铰接四个所述支架腿的顶端。

通过十字交叉后铰接的所述支架腿构成的辅助支架6的设置,当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打开时,在头枕面3和靠背面4连接的底部由辅助支架6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替代第一底架301和第二底架401之间的薄弱铰接件承担陪护人员的体重,在陪护椅薄弱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减轻铰接件的承重,提高了陪护椅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辅助支架6支架腿具体采用喷塑钢质方管制作,一对所述支架腿通过中间的通孔插入第一销轴602铰接,第一销轴602的另一端使用第一开口销604轴向锁定。

具体而言,所述支架腿中间的通孔内焊接安装有耐磨的套筒,套筒的内径大于第一销轴602的外径。

通过支架腿采用钢质方管,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结构强度较高,支撑强度大;通过在所述通孔内焊接安装所述耐磨的套筒,便于增加所述支架腿的结构强度,避免单纯靠所述方管的侧壁与第一销轴602接触并转动,容易引起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辅助支架6支架腿的底部嵌套连接有支腿垫601,支腿垫601具体采用耐磨材质的橡胶垫或者塑料垫。

通过所述支腿垫601的设置,有利于减少钢质方管的所述支架腿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引起磨损和噪声,而且可以弥补所述支架腿长度方面的差异,减小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7为u型连接片状结构,所述u型连接片的底面焊接连接在第一底架301或者第二底架401的框架梁上,所述u型连接片的支耳部通过第二销轴701铰接支架腿的顶端,第二销轴701的另一端使用第二开口销702轴向锁定。两侧的两个所述u型连接片的支耳部销轴孔的中心距及确定为两个所述支架腿打开的开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支架6的上方设置有便于折叠操作的提拉绳带603,提拉绳带603的根部绑接连接在第一底架301或者第二底架401的框架梁上。

通过提拉绳带603的设置,便于陪护人员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时,只需要拽动提拉绳带603将头枕面3和靠背面4向上拉起折叠,靠背面4带动底座面5向后移动并架设到椅子架1,折叠成座椅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底架301和第二底架401之间通过连接片8和销轴铰接连接,连接片8为异形片状结构且垂直于所述框架梁设置,连接片8的突出端设置有铰接孔,连接片8的根部焊接连接面为弧形与第一底架301或者第二底架401的框架梁的截面弧度相一致。

通过连接片8的根部焊接连接面为弧形面的设置,便于增加连接片8与所述框架梁的焊接焊缝长度,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陪护椅的折叠过程:呈简易床状态下,在头枕面3和靠背面4连接的底部由辅助支架6起到辅助支撑作用;需要折叠时,陪护人员拽动提拉绳带603将头枕面3和靠背面4向上拉起折叠,靠背面4带动底座面5向后移动并架设到椅子架1,移动过程中底座面5底部的活动架2设置有滚轮201便于移动;折叠呈椅子状态下,缩小开度的辅助支架6隐藏在头枕面3和靠背面4之间的缝隙内,不影响陪护椅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陪护椅,通过十字交叉后铰接的所述支架腿构成的辅助支架6的设置,当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打开时,在头枕面3和靠背面4连接的底部由辅助支架6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替代第一底架301和第二底架401之间的薄弱铰接件承担陪护人员的体重,在陪护椅薄弱的连接处进行支撑,减轻铰接件的承重,提高了陪护椅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支架腿采用钢质方管,便于加工制造,而且结构强度较高,支撑强度大;通过在所述通孔内焊接安装所述耐磨的套筒,便于增加所述支架腿的结构强度,避免单纯靠所述方管的侧壁与第一销轴602接触并转动,容易引起损坏。通过所述支腿垫601的设置,有利于减少钢质方管的所述支架腿直接接触地面容易引起磨损和噪声,而且可以弥补所述支架腿长度方面的差异,减小加工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通过提拉绳带603的设置,便于陪护人员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陪护椅时,只需要拽动提拉绳带603将头枕面3和靠背面4向上拉起折叠,靠背面4带动底座面5向后移动并架设到椅子架1,折叠成座椅状态,且折叠呈椅子状态下,缩小开度的辅助支架6隐藏在头枕面3和靠背面4之间的缝隙内,不影响陪护椅的外观。通过连接片8的根部焊接连接面为弧形面的设置,便于增加连接片8与所述框架梁的焊接焊缝长度,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