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4643发布日期:2020-06-12 14:1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品承载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物品承载就是放置物品的装置。

为了节省学生们的上学时间,学校会建设学生宿舍供学生使用,针对于学校与家之间的的距离远的学生,都是需要住在学校内,为了便于学校管理以及节省占地空间,需要多人在同一寝室内居住,受到寝室面积的决定,每个人的占用空间都是较小的,由于学习需要使用大量的书籍,传统的寝室柜子无法承载大量的书籍,而且由于生活用品也比较多,因此如果摆放不整齐,就容易占用大量的空间,针对于没有阳台的寝室,清洗完的鞋子或者水盆没有地方放置,通常在学生的床底下会有承载架,但是由于水分的蒸发是向上移动的,因此如果将清洗完的鞋子或者带有水的水盆放置在床垫下,容易将床垫弄的潮湿,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有危害的,而且对于传统的承载架,不方便对面通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加适应学生们的使用,设计一种便于折叠用的物品承载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包括:条形框架、一对限制板、一对遮挡壳、一对多层架、一对遮挡盖、两对弧形拉伸臂和承载网架,一对所述限制板位于所述条形框架左右两侧、且均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条形框架侧表面连接,一对所述遮挡壳位于所述条形框架前后两侧、且上端高于所述条形框架上表面,每个所述弧形拉伸臂一端与所述条形框架上端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遮挡壳内侧表面上端活动连接,一对所述多层架均为位于一对所述遮挡壳内部,每个所述遮挡盖均位于所述遮挡壳外端面、且沿着所述遮挡壳的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承载网架嵌装在所述条形框架内下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对折形支撑腿和一对水平承载架,至少两对所述折形支撑腿位于所述条形框架下表面四角处,一对所述水平承载架位于至少两对所述折形支撑腿之间、且长度与所述条形框架的长度相匹配。

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遮挡壳上端高于所述条形框架的高度与所述条形框架的一半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遮挡壳的上端面中心处均加工有半圆形通槽。

进一步优选,所述条形框架左右两相对侧表面上端、且位于所述限制板上方均加工有一对条形凹槽,每对所述条形凹槽内均设有一对活动的u形限制架。

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遮挡壳上表面两端处均加工有用以承载所述u形限制架的条形豁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一种便于根据实际的安装情况进行调整承载状态,便于大量的承载书籍或者物品,便于沥水,便于折叠使用,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学习,成本较低,便于通用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中所述条形框架、所述限制板、所述承载网架、所述固定件、所述折形支撑腿和所述水平承载架相配合的俯视图;

图4为本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中所述条形框架、所述弧形拉伸臂、所述折形支撑腿和所述水平承载架相配合的正视图;

图5为本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中所述遮挡壳、所述多层架和所述u形限制架相配合的正视剖面图;

图6为本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所述遮挡壳、所述多层架和所述u形限制架相配合的俯视图;

图中:1、条形框架;2、限制板;3、遮挡壳;4、多层架;5、遮挡盖;6、弧形拉伸臂;7、承载网架;8、固定件;9、折形支撑腿;10、水平承载架;11、u形限制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学生用折叠物品承载装置,包括:条形框架1、一对限制板2、一对遮挡壳3、一对多层架4、一对遮挡盖5、两对弧形拉伸臂6和承载网架7,一对所述限制板2位于所述条形框架1左右两侧、且均通过固定件8与所述条形框架1侧表面连接,一对所述遮挡壳3位于所述条形框架1前后两侧、且上端高于所述条形框架1上表面,每个所述弧形拉伸臂6一端与所述条形框架1上端侧表面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遮挡壳3内侧表面上端活动连接,一对所述多层架4均为位于一对所述遮挡壳3内部,每个所述遮挡盖5均位于所述遮挡壳3外端面、且沿着所述遮挡壳3的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承载网架7嵌装在所述条形框架1内下表面,按照上述的位置关系进行组装,组装完毕之后,将此装置放置在寝室或者卧室内使用,如果想要承载大量的书籍,可以将一对遮挡壳3如图1所展示的情况与条形框架1的数值方向相平行放置,位于条形框架1内部的空间,便于堆叠大量的书籍,其中由于条形框架1的左右两侧通过一对限制板2进行遮挡,如图1的情况时,一对遮挡壳3对条形框架1的前后侧表面进行遮挡,形成四面遮挡,承载量较多的,如果不需要进行展开使用,在堆放的书籍最上端摆放整齐,使得与一对遮挡壳3端面相匹配,可以在堆放的书籍的最上端进行书写或者操作,如果上端的面积不够大,可以将一对遮挡壳3向上摆动,由于每个遮挡壳3上端高于所述条形框架1上表面,在向上摆动时,部分搭接在条形框架1上表面,便于使得承载面由一对遮挡壳3的上表面所组成,展开的情况如图2所展示的情况,便于书写或者使用,其中用来连接条形框架1与遮挡壳3之间的两对弧形拉伸臂6,由于与遮挡壳3之间为活动连接,因此便于随着遮挡壳3的摆动进行内部拉伸和固定的,其中与条形框架1侧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便于使其遮挡壳3与条形框架1之间连接稳定的,其中弧形拉伸臂6仅是用来随着摆动进行连接的,其中弧形拉伸臂6内部的拉伸部位在不进行拉伸时,是缩在臂内部的,其中位于每个遮挡壳3内部的多层级架4便于分类承载物品或者书籍的,其中在如图1所展示的情况,可以进行竖直放置物品或者书籍的,如果为图2所展示的情况,可以进行水平放置物品或者书籍的,其中位于每个遮挡壳3侧表面的遮挡盖5,便于将遮挡壳3内部进行遮挡的,其中每个遮挡盖5均可以在遮挡壳3上进行水平移动,便于形成抽拉式打开,拿取或者放置物品和书籍在多层架4内部,其中遮挡壳3仅是没有顶盖的空心盒,便于承载物品和书籍方便的,其中遮挡盖5在遮挡壳3上进行移动,其中滑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每个遮挡盖5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在每个遮挡壳3上端加工滑动凹槽或者在每个遮挡壳3上表面一端设置套装在遮挡盖5上的限制框架,便于在限制框架的限制下进行水平移动,便于打开的,如果在寝室内使用,一些没有沥干的水盆或者鞋子,可以直接的堆放在条形框架1内下表面,位于条形框架1内下表面的承载网架7便于将水进行排泄,如果需要大幅度的通风,可以将一对遮挡壳3摆动向上,将条形框架1的前后两端进行露出,便于通风良好的,其中每个限制板2仅是用来遮挡条形框架1的左右表面的,包括但不限于木板或者金属板,每个限制板2均通过固定件8与所述条形框架1侧表面进行连接,固定件8的作用仅是将每个限制板2与条形框架1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便于拆卸或者安装的,其中固定件8包括但不限于螺栓组件或者螺纹钉等,其中多层架4仅是放置在遮挡壳3内部,与遮挡壳3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活动嵌装或者固定连接,其中承载网架7仅是用来拦截底部并进行排泄或者通风的,如果装载书籍,在使用时,不小心从上方倒入水,由于条形框架1下端不是密封的,因此下端不能积水,防止对书籍进行浸泡,或者使得下端通风,防止书籍发霉等。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至少两对折形支撑腿9和一对水平承载架10,至少两对所述折形支撑腿9位于所述条形框架1下表面四角处,一对所述水平承载架10位于至少两对所述折形支撑腿9之间、且长度与所述条形框架1的长度相匹配,位于条形框架1下表面四角处的折形支撑腿9便于对此装置进行悬空支撑,便于排泄和通风,其中位于两对折形支撑腿9之间的一对水平承载架10便于在如图2所展示的情况时,人们利用椅子坐在条形框架1的两侧,便于脚踏方便的,也便于将每对折形支撑腿9之间连接良好的,其中折形支撑腿9仅是用来支撑的,优选为空心结构的,便于减轻整体的重量的同时,支撑效果也很好,其中水平承载架10仅是用来进行限制和搭接脚步的,同样也可以选择空心结构的,空心结构比实心结构的抗弯曲强度是大的,而且整体的重量减轻。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遮挡壳3上端高于所述条形框架1的高度与所述条形框架1的一半宽度相匹配,便于在形成图2所展示的情况,使得一对遮挡壳3的端面相互搭接,防止出现缝隙,使用比较方便的。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遮挡壳3的上端面中心处均加工有半圆形通槽,其中半圆形凹槽在将此装置展示成图2所展示的情况,使得位于每个遮挡壳3上的半圆形通槽相互对着放置,形成一个圆形的通孔,可以将组成的通孔内放置圆形的灯具杆,将灯具杆上的灯具位于一对遮挡壳3上方,便于在如图2使用此装置时,通过外部的灯具进行照亮,如果不放置灯具,可以放置相匹配的螺杆以及一对螺母,使得一对螺母在螺杆上拧动将一对遮挡壳3的上下端进行限制,使得在形成如图2所展示的情况时,使得一对遮挡壳3之间固定更加的良好,如果不放置灯具也不放置螺杆,可以如图1所展示的情况,每个遮挡壳3上端面带着一个半圆形的通槽,便于搭接一些外部的悬挂杆,使得物品在悬挂杆上挂着,下方的承载网架7便于沥水等,便于悬挂时比较稳定的。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条形框架1左右两相对侧表面上端、且位于所述限制板2上方均加工有一对条形凹槽,每对所述条形凹槽内均设有一对活动的u形限制架11,如果在一对半圆形通槽内放置了灯具,为了使得一对遮挡壳3之间固定良好,可以将位于条形框架1左右两侧的一对u型限制架11摆动起来,使得每个u形限制架11的下端插在条形凹槽内、且上端搭接在遮挡壳3上表面一端,便于通过与条形框架1侧表面的条形凹槽相连接,使得遮挡壳3的一端固定良好,使得此装置整体在承载物品时固定良好的,其中在不适用u形限制架11时,可以将每对u形限制架11如图1所展示的情况一样,两端放置在相邻的一对条形凹槽内即可,节省空间。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遮挡壳3上表面两端处均加工有用以承载所述u形限制架11的条形豁槽,由于每个遮挡壳3上表面边缘处加工有用以承载u形限制架11的条形豁槽,便于使得在搭接u形限制架11时,使得u形限制架11嵌入在遮挡壳3内部,固定良好的同时,使得表面平整。

下面结合实际作业,如果想要移动的比较方便,可以在每个折形支撑腿9下表面安装一个滚动轮,便于推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