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及打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609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1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及打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饭机,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及打饭机。



背景技术:

打饭机通常用在学校饭堂、工厂饭堂等人数众多的饭堂内,体积较大,相对应的其配置的储饭桶体积也较大,重量也较重,需要辅助设备进行操作。现有打饭机内的储饭桶是一体的,无论是初次装满储饭桶送入打饭机内,还是储饭桶用空移出打饭机,补饭后重新送入打饭机内,都需要对整个储饭桶进行操作。这就造成了无论是需要配满储饭桶,还是根据就餐人数配适量的米饭进储饭桶时,都需要对整个储饭桶,进行拿出-配饭-装入三个步骤,而且补饭时只能停机操作,这无疑增加了配饭的难度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配饭的速度,影响了用户排队打饭的时间与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包括基础储饭桶,所述基础储饭桶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能与所述基础储饭桶分离的活动储饭桶,所述活动储饭桶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开合机构;当所述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基础储饭桶和所述活动储饭桶为各自独立的容腔;当所述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基础储饭桶和所述活动储饭桶形成一个联通的容腔。

对于上述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中的开合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储饭桶左右两侧的导轨槽和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的活动底板。

作为上述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储饭桶左右两侧与所述到轨槽之间设有加强板。

作为上述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一种改进,所述基础储饭桶和所述活动储饭桶上设有拉手。

一种打饭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上述的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

作为上述打饭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机壳上设有后门组件。

作为上述打饭机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用于所述基础储饭桶或所述活动储饭桶滑动进出所述机壳。

对于上述打饭机中的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储饭桶和所述活动储饭桶左右两侧的滑轮和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用于支撑所述滑轮并供所述滑轮滑动的滑道。

作为上述打饭机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用于所述基础储饭桶或所述活动储饭桶卡接于所述机壳。

对于上述打饭机中的卡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储饭桶和所述活动储饭桶左右两侧的固定梁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梁靠近所述后门组件一侧的活动栓,所述机壳组件设有让所述活动栓卡接的卡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包括基础储饭桶,所述基础储饭桶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能与所述基础储饭桶分离的活动储饭桶,所述活动储饭桶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设有开合机构。使用时,所述基础储饭桶与所述活动储饭桶是可分离的组合件,当需要配饭时,可先往所述活动储饭桶内配饭,再放置于所述基础储饭桶的所述开口处,打开所述开合装置,所述活动储饭桶的米饭可跌入所述基础储饭桶内,根据实际的配饭需要,确定重复操作的次数,满足实际供饭要求。上述使用,实现了配饭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配备合适的饭量,无需对整个储饭桶进行操作,起到及时补饭,时效性长,不影响用户打饭的作用;降低了配饭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配饭的速度,节约用户排队打饭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的立体图;

图3打饭机的立体图。

图4打饭机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打饭机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由图1所示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可知道,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包括基础储饭桶1,所述基础储饭桶1顶端设有开口2,所述开口2处设有能与所述基础储饭桶1分离的活动储饭桶3,所述活动储饭桶3靠近所述开口2的一端设有开合机构4;当所述开合机构4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基础储饭桶1和所述活动储饭桶3为各自独立的容腔;当所述开合机构4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基础储饭桶1和所述活动储饭桶3形成一个联通的容腔。其中所述基础储饭桶与所述活动储饭桶的容量比例为1.75:1,基础储饭桶+米饭重量<40kg,活动储饭桶+米饭重量<30kg。使用时,所述基础储饭桶1与所述活动储饭桶3是可分离的组合件,当需要配饭时,可先往所述活动储饭桶3内配饭,再放置于所述基础储饭桶1的所述开口2处,打开所述开合装置4,所述活动储饭桶3的米饭可跌入所述基础储饭桶1内,根据实际的配饭需要,确定重复操作的次数,满足实际供饭要求。上述使用,实现了配饭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配备合适的饭量,无需对整个储饭桶进行操作,起到及时补饭,时效性长,不影响用户打饭的作用;降低了配饭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配饭的速度,节约用户排队打饭的时间。

图2出示了上述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中所述开合机构4的一种实施例,由图可知,所述开合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储饭桶3左右两侧的导轨槽5和与所述导轨槽5滑动配合的活动底板6。采用这种结构,当拉动所述活动底板6,即可实现所述基础储饭桶1与所述活动储饭桶3的联通。使用过程中,实现把所述活动储饭桶3中的米饭掉落如所述基础储饭桶1中。

由图2所示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可知道,所述活动储饭桶3左右两侧与所述到轨槽5之间设有加强板7。采用了这种结构后,可增强所述导轨槽5的强度,防止其产生变形。

由图1、2所示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可知道,所述基础储饭桶1和所述活动储饭桶3上设有拉手8。所述拉手8呈u字形。采用这种结构,可方便所述基础储饭桶1和所述活动储饭桶3需要移动时提供一个施力点。

由图3所示打饭机可知道,包括机壳9,所述机壳9内设有上述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采用这种结构,所述打饭机,实现了配饭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配备合适的饭量,无需对整个储饭桶进行操作,降低了配饭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配饭的速度,节约用户排队打饭的时间。

由图3所示打饭机可知道,所述机壳9上设有后门组件10。采用这种结构,所述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可经过后门进入所述机壳9内部。配饭完毕后,关上所述后门组件10可保持所述机壳9的密封性,保持干净卫生。

由图3所示打饭机和图4打饭机b处的局部放大图可知道,其包括滑动机构11,所述活动机构11用于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滑动进出所述机壳9。所述滑动机构11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左右两侧的滑轮12和设置在所述机壳9内用于支撑所述滑轮12并供所述滑轮12滑动的滑道13。采用这种结构,所述基础储饭桶1和所述活动储饭桶3上的所述滑轮12经由所述滑轨13轻松进出所述机壳9,使得配饭过程中拿取所述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时更加方便,省时省力,提高配饭效率。

由图3所示打饭机和图5打饭机a处的局部放大图可知道,其包括卡接机构14,所述卡接机构14用于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卡接于所述机壳9。所述卡接机构14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左右两侧的固定梁15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梁15靠近所述后门组件10一侧的活动栓16,所述机壳组件9设有让所述活动栓16卡接的卡孔17。采用这种结构,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进入所述机壳9内后,通过所述卡接机构14实现了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固定在机壳9内,增强了所述基础储饭桶1或所述活动储饭桶3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和应用该结构的打饭机,该分体式分配容量的补饭机构中的基础储饭桶和活动储饭桶是可分离的,使用过程中,可先把基础储饭桶,放置于打饭机的机壳内,再把装满米饭的活动储饭桶,置于基础储饭桶的开口上,打开开合装置,完成活动储饭桶中米饭的跌落,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基础储饭桶被填满。当然,在开始的时候,可直接把基础储饭桶和活动储饭桶都填满后放入打饭机的机壳内,当后续需要补饭时,再利用活动储饭桶实现对基础储饭桶的补饭。采用这种分离式的储饭桶结构,实现了配饭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配备合适的饭量,无需对整个储饭桶进行操作,降低了配饭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了配饭的速度,节约用户排队打饭的时间。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