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7383发布日期:2020-08-21 15:1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尘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



背景技术:

粘尘膜主要适用于贴放在洁净空间的入口处及缓冲区间,它能有效地粘除鞋底和车轮上的灰尘,最大限度的减少尘埃对洁净环境质量的影响,从而达到简易除尘的效果,解决了其它地垫除尘不彻底无法保障尘埃不扩的问题。

实现使用中常在出入口及缓冲区放置粘尘膜,粘尘膜中的粘尘单元具有较强的粘度才能达到粘尘除尘的效果,粘度与粘尘次数呈一定数量关系。使用中经常出现一片粘尘单元使用很久才撕下使用下一片粘尘单元,导致粘尘单元的实际粘尘次数大于粘尘单元的有效粘尘次数,即无法得到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该粘尘单元是否还具有有效粘尘作用,故亟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在底膜设置有能够计算粘尘次数并达到指定数值清零的控制芯片,能够显示出每一片粘尘单元的实际粘尘次数,使每一片粘尘单元能够在有效的粘尘次数内进行粘尘,保证粘尘效果,从而避免了粘尘单元失去粘尘效果了却没有更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包括底膜、设置于底膜上表面的若干个粘尘单元以及内置于底膜的控制芯片,若干个粘尘单元依次重合堆叠并贴合至底膜,所述控制芯片包括压力传感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数据显示单元,压力传感单元用于采集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单元的数据并将数据总和发送给数据显示单元,当数据总和达到指定数值时数据清零,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单元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粘尘单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纸层、中间层、粘胶层。

其中,所述离型纸层的厚度为1-5毫米,中间层的厚度为1-5毫米,粘胶层的厚度为2-10毫米。

其中,所述智能地毯粘尘膜还包括设置于粘尘单元的保护膜,堆叠后若干粘尘单元位于保护膜与底膜之间。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还包括电能单元,电能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单元和数据显示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能单元用于将压力转换为电能。

其中,所述底膜的厚度为8-1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在底膜设置有能够计算粘尘次数并达到指定数值清零的控制芯片,能够显示出每一片粘尘单元的实际粘尘次数,使每一片粘尘单元能够在有效的粘尘次数内进行粘尘,保证粘尘效果,从而避免了粘尘单元失去粘尘效果了却没有更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芯片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包括:1、底膜;2、粘尘单元;21、离型纸层;22、中间层;23、粘胶层;3、控制芯片;31、压力传感单元;32、控制单元;33、数据显示单元;34、电能单元;4、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包括底膜1、设置于底膜1上表面的若干个粘尘单元2以及内置于底膜1的控制芯片3,若干个粘尘单元2依次重合堆叠后贴设在底膜1上,若干个粘尘单元2平行设置,所述控制芯片3包括压力传感单元31、控制单元32以及数据显示单元33,压力传感单元31用于采集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数据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32,控制单元32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单元31的数据并将数据总和发送给数据显示单元33,当数据总和达到指定数值时数据清零,数据显示单元33用于接收控制单元32的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地毯粘尘膜,在底膜1设置有能够计算粘尘次数并达到指定数值清零的控制芯片3,能够显示出每一片粘尘单元2的实际粘尘次数,使每一片粘尘单元2能够在有效的粘尘次数内进行粘尘,保证粘尘效果,从而避免了粘尘单元2失去粘尘效果了却没有更换的情况。具体地,一张智能地毯粘尘膜具有若干片粘尘单元2,每片粘尘单元2具有一定的有效粘尘次数,当粘尘单元2的使用粘尘次数超过有效粘尘次数时粘度大大下降,粘尘效果下降的效果,在底膜1设置有能够计算粘尘次数的控制芯片3,底膜1、粘尘单元2均使用透明材料,使数据显示单元33发出的光能够透过若干层的粘尘单元2,从而使使用者能够知道实际粘尘次数,能够方便地知道当前粘尘单元2是否还具有粘尘效果。其中,控制芯片3包括压力传感单元31、控制单元32以及数据显示单元33,使地毯粘尘膜能够感应到脚踩按压的次数,并显示在底膜1上,从而得知当前使用粘尘单元2的实际粘尘次数,从而能够与有效粘尘次数作出比较,推断得知粘尘膜是否还具有粘尘作用。踩第一次地毯粘尘膜时,压力传感单元31将数据(1)发送给控制单元32,控制单元32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加得到数据总和,并将数据总和发送给数据显示单元33,踩第二次地毯粘尘膜时,压力传感单元31将数据(1)发送给控制单元32,控制单元32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加(1+1=2)得到数据总和(2),并将数据总和(2)发送给数据显示单元33,如此积累,直到踩的数量达到指定数值时,如指定数值为101时,控制单元32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加得到数据总和101,则控制单元32将数据清零(0),将数据(0)发送至数据显示单元33,从而提示使用者需要更换当前粘尘单元2,有效避免粘尘单元2的实际使用粘尘次数大于有效粘尘次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粘尘单元2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离型纸层21、中间层22、粘胶层23。粘胶层23具有一定的粘度,能够对灰尘进行粘合,从而除去鞋底的灰尘。离型纸层21能够起到分隔的作用,使本粘尘单元2与下一粘尘单元2分隔,便于粘尘单元2的撕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离型纸层21的厚度为1-5毫米,中间层22的厚度为1-5毫米,粘胶层23的厚度为2-10毫米。离型纸层21、中间层22和粘胶层23使用一定厚度,既能够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又能提供一定的粘度,优选地,离型层的厚度为2毫米,中间层22的厚度为3毫米,粘胶层23的厚度为5毫米。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地毯粘尘膜还包括设置于粘尘单元2的保护膜4,堆叠后的若干粘尘单元2位于保护膜4与底膜1之间。地毯粘尘膜未使用前,保护膜4能够粘附于最上端的粘尘单元2,保证粘尘单元2的粘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芯片3还包括电能单元34,电能单元34分别与控制单元32、压力传感单元31和数据显示单元33电连接,所述电能单元34用于将压力转换为电能。电能单元34能够利用粘尘时踩压力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并提供电能,无需外置电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膜1的厚度为8-12毫米。一定厚度的底膜1能够保证地毯粘尘膜与地面的附着力,优选地,底膜1的厚度为10毫米。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