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8220发布日期:2020-08-11 20: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饮家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



背景技术:

在食堂和快餐店等场所用餐的人员,存在用餐时间集中的特点,就餐者在用餐过后,餐桌上往往还残留有饭菜的油渍和残渣,为了方便下一波就餐人员及时用餐,需要食堂工作人员及时对餐桌进行清洁。

目前,该类场所使用的餐桌大部分仍是结构简单、无附加功能的传统餐桌,餐桌的清洁全部依靠人工完成,就餐高峰期间,如遇就餐人数多而食堂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使用后的餐桌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清洁,从而影响了后续用餐人群的及时就餐,减少该类场所在固定时段内的服务人次;如通过增加清洁人员的数量的方法来提高固定时段内的服务人次,无疑会增大食堂的用人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利用双面翻转的设计省去大量清洁等待的时间,实现餐桌的边清洁边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包括面板层、清洁箱、垃圾收集箱和外部壳体,面板层可拆卸地连接在清洁箱的顶部,垃圾收集箱置于清洁箱的内部,垃圾收集箱的形状与箱体内腔的形状相适应,外部壳体罩在面板层和清洁箱的外周;

面板层由翻转面板和翻转连接板组合而成,在翻转面板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一根横向贯穿其两侧面的翻转轴,在翻转连接板的中部设有面板腔,在面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轴孔,翻转面板置于面板腔内且翻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一侧的轴孔后实现翻转面板与翻转连接板的活动连接,在翻转轴的一端连接齿轮一,齿轮一与设在翻转连接板上的步进电机一的电机轴端部的齿轮二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清洁箱包括底部的箱体和设在箱体顶部且与箱体一体成型的顶部框架,在顶部框架上方设有自清洁装置,清洁箱的内部中空,顶部框架的顶部四周设有从外向内倾斜的边缘挡板,在顶部框架侧面对称设有左顶推装置和右顶推装置,箱体的前侧面板的顶边与箱体铰接连接且可相对箱体向外侧打开。

自清洁装置包括刷条和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二和往复丝杆,往复丝杆横向设置,步进电机二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往复丝杆的一端连接,在刷条底部设有移动连接板,在移动连接板中部设有丝杆通孔,在丝杆通孔内设有丝杆螺母,往复丝杆穿过丝杆通孔后另一端活动穿套在设在步进电机二相对一侧的固定块上的丝杆套孔内;刷条为矩形壳体,刷条的长度与翻转面板的宽度相同,刷条顶部与翻转面板底部相接触,刷条上设有刮板、喷水板、毛刷和烘干器,毛刷与刷条可拆卸连接,在喷水板顶部设有数个喷嘴,喷嘴分别通过软管与设在箱体下方的清水箱和清洁液箱连接,在喷嘴与清水箱的连接软管上设有清水泵,在喷嘴与清洁液箱的连接软管上设有清洁液泵。

在顶部框架的顶部四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柱,在连接柱内设有纵向延伸的插接槽,在翻转连接板底面上与插接槽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适配的插接柱,插接柱与对应的连接柱插接连接后实现翻转连接板与箱体的活动连接。

在往复丝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其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导向杆,在移动连接板上与导向杆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杆通孔,移动连接板活动穿套在导向杆上且可沿导向杆移动。

左顶推装置和右顶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气缸和顶推板,气缸与顶部框架侧面固定连接,顶推板连接在气缸的伸缩杆顶部,在翻转连接板底部与顶推板对应的位置设有与顶推板顶面形状相适应的内嵌的推板槽。

在外部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总控制面板,在总控制面板上设有清洁控制按钮。

外部壳体的前板的顶边与外部壳体铰接连接且可相对外部壳体向外翻转打开。

在翻转连接板的顶面两侧设有顶部拉环,在箱体的前侧面板上、垃圾收集箱的前侧面上以及外部壳体的前板上均设有翻转拉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翻转面板和自清洁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餐桌的边使用边清洁,满足食堂、快餐店等人流量大且服务时间集中的场所的使用需求,既可减轻清洁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成本,又可提高同一时段内的服务人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在去掉外部壳体后内部的面板层和清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面板层和清洁箱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清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刷条沿a-a方向的剖切图;

1-面板层,2-清洁箱,3-垃圾收集箱,4-外部壳体;

11-翻转面板,12-翻转连接板,13-翻转轴,14-面板腔,15-轴孔,16-齿轮一,17-步进电机一;

121-插接柱,122-顶部拉环;

21-箱体,22-顶部框架,23-自清洁装置,24-边缘挡板,25-左顶推装置,26-右顶推装置,27-前侧面板;

221-连接柱,222-插接槽;

231-刷条,232-移动装置,233-步进电机二,234-往复丝杆,235-移动连接板,236-丝杆通孔,237-固定块,238-导向杆,239-导向杆通孔;

2311-刮板,2312-喷水板,2313-毛刷,2314-烘干器,2315-喷嘴,2316-清水箱,2317-清洁液箱;

251-气缸,252-顶推板;

271-翻转拉环;

41-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人流较大的用餐场所餐桌清洁不及时影响后续人员用餐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的餐桌智能化程度不高、人工清洁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翻转式自动清洁餐桌,包括面板层1、清洁箱2、垃圾收集箱3和外部壳体4,面板层1可拆卸地连接在清洁箱2的顶部,垃圾收集箱3置于清洁箱2的内部,外部壳体4罩在面板层1和清洁箱2的外周,外部壳体4一方面可对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餐桌的整体美观程度;

面板层1由翻转面板11和翻转连接板12组合而成,在翻转面板1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一根横向贯穿其两侧面的翻转轴13,在翻转连接板12的中部设有面板腔14,在面板腔14的两侧与翻转轴13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横向贯通的轴孔15,翻转面板11置于面板腔14内且翻转轴13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一侧的轴孔15后实现翻转面板11与翻转连接板12的活动连接,在翻转轴13的一端连接齿轮一16,齿轮一16与设在翻转连接板12上的步进电机一17的电机轴端部的齿轮二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清洁箱2包括底部的箱体21和设在箱体21顶部且与箱体21一体成型的顶部框架22,在顶部框架22上方设有自清洁装置23,清洁箱2的内部中空,箱体21从上至下呈现凹内的趋势,以在底部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用餐人群腿脚的放置,垃圾收集箱3的形状与箱体21内腔的形状相适应,顶部框架22的顶部四周设有从外向内倾斜的边缘挡板24,便于翻转面板11翻转后掉落的残渣在落在边缘挡板24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重力顺利掉入垃圾收集箱3内,挡板的设计也能减少垃圾掉入垃圾收集箱3与箱体21内腔空隙间的概率,便于后期的清洁维护,在顶部框架2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左顶推装置25和右顶推装置26,箱体21的前侧面板27的顶边与箱体21铰接连接且可相对箱体21向外打开。

自清洁装置23包括刷条231和移动装置232,移动装置232包括步进电机二233和往复丝杆234,往复丝杆234横向设置,步进电机二233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往复丝杆234的一端连接,在刷条231底部设有移动连接板235,在移动连接板235中部设有丝杆通孔236,在丝杆通孔236内设有丝杆螺母,往复丝杆234穿过丝杆通孔236后另一端活动穿套在设在步进电机二233相对一侧的固定块237上的丝杆套孔内,固定块237主要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用以提高往复丝杠234的平衡稳定性。

刷条231为矩形壳体,刷条231的长度与翻转面板11的宽度相同,刷条231顶部与翻转面板11底部相接触,刷条231上设有刮板2311、喷水板2312、毛刷2313和烘干器2314,毛刷2313与刷条231可拆卸连接,毛刷2313属于损毁率较高的耗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在损毁后进行更换,在喷水板2312顶部设有数个喷嘴2315,喷嘴2315分别通过软管与设在箱体21下方的清水箱2316和清洁液箱2317连接,在喷嘴2315与清水箱2316的连接软管上设有清水泵,在喷嘴2315与清洁液箱2317的连接软管上设有清洁液泵。

在顶部框架22的顶部四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柱221,在连接柱221内设有纵向延伸的插接槽222,在翻转连接板12底面上与插接槽222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适配的插接柱121,插接柱121与对应的连接柱221插接连接后实现翻转连接板12与箱体21的活动连接,插接柱121与连接柱221配合插接一方面起到连接两个模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对两者限位的作用,保证位置的稳定和其他元件的顺利运行。

在往复丝杆23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与其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导向杆238,在移动连接板235上与导向杆238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杆通孔239,移动连接板235活动穿套在导向杆238上且可沿导向杆238移动,提高刷条231移动过程的平衡稳定性。

左顶推装置25和右顶推装置2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气缸251和顶推板252,气缸251与顶部框架22侧面固定连接,顶推板252连接在气缸251的伸缩杆顶部,在翻转连接板12底部与顶推板252对应的位置设有与顶推板252顶面形状相适应的内嵌的推板槽,在非清洁情况下,顶推板252与推板槽不接触。

在外部壳体4的外侧面上设有总控制面板,在总控制面板上设有清洁控制按钮,餐桌内的电力元件均由总控制器控制工作。

外部壳体4的前板的顶边与外部壳体4铰接连接且可相对外部壳体4向外翻转打开。

在翻转连接板12的顶面两端设有顶部拉环122,在箱体21的前侧面板27上、垃圾收集箱3的前侧面上以及外部壳体4的前板上均设有翻转拉环271,翻转拉环271与对应连接的板面铰接连接,可紧贴在相应连接的面板表面。

该餐桌的具体使用步骤为:用餐者在用餐结束之后按下总控制面板上的清洁控制按钮,左顶推装置25和右顶推装置26内的气缸251首先接收到命令,控制伸缩杆伸出将顶推板252向翻转连接板12方向推动,顶推板252顶面嵌入翻转连接板12底部对应的推板槽之后继续向上顶起,在翻转连接板12上升的过程中插接柱121会与连接柱221分离,但因为顶推板252与推板槽此时已经嵌合连接,所以面板层1与清洁箱2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当翻转连接板12上升到足以提供翻转面板11进行转动的高度后伸缩杆停止运动(伸缩杆的伸出高度视翻转面板11的翻转半径而定);

接着,步进电机一17启动,带动翻转轴13转动,进而带动翻转面板11完成翻转,步进电机一17可控制翻转速度,避免转动速度过快导致食物残渣在翻转过程中飞溅出去,翻转过程中一部分固体残渣即会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直接掉入底部的垃圾收集箱3中,翻转面板完成180度翻转后,气缸251控制顶推板252回缩,回缩过程中插接柱121首先插进插接槽222内起到限位的作用,在进一步回缩的过程中顶推板252方与推板槽脱离,这个过程可保证面板层1与清洁箱2位置的相对固定,顶推板252回复原位后即完成翻转面板11的整个翻转过程,后续的用餐人员即可在翻面后干净的面板上用餐,与传统的仅能单面使用的餐桌相比,等待时间短,加快了用餐流程,对于食堂、快餐店等用餐集中的场所尤为适用,可在用餐高峰期服务更多的消费者,提高服务的效率。

当下一波用餐人员用餐时,自清洁装置23开始对翻转到下方的脏污的面板进行清洁,步进电机二233启动带动往复丝杆234转动,实现刷条231的左右移动,刷条231的初始位置在清洁箱2的右端,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刮板2311设置在刷条231的最左侧,所以刮板2311会首先刮除翻转面板11底面上未在翻转过程中掉落的残渣和污渍,与此同时,清洁液泵启动,位于刮板2311右侧的喷水板2312上的喷嘴2315紧接着自动喷出清洁液辅助清洁,毛刷2313可将清洁液抹开擦拭桌面,刮落的残渣直接掉入底部的垃圾收集箱3中,当刷条231完成一次从右至左的单向移动后将在往复丝杆234的作用下进行反向移动,此时清洁液泵关闭,清水泵开启,在刷条231移动过程中向桌面喷洒清水清洗,此后,刷条231将经过数次往返运动,利用清水和毛刷2313的配合使用完成整体清洁工作,最后烘干器2314启动对桌面进行烘干。清洁全程自动化控制,省去人力清洁的负担,大大提高使用场所的清洁效率和质量,在下方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不耽误上方人员的正常用餐,一时双效,智能化程度相较传统餐桌而言大大提高。

使用此种餐桌时,只有翻转连接板12顶面个外部壳体4顶面上的小面积区域未能进行自动清洁,但是此区域均属于边缘区域,弄脏的概率低,只需少数几位工作人员在场所内巡查后进行简单地辅助清洁即可,无需付出太多人力且工作强度也较低。

待用餐时间结束,工作人员可将外部壳体4的前板和箱体21的前侧面板27均翻转打开后拉住垃圾收纳箱3上的翻转拉环271将其从箱体21内拖出进行垃圾的集中清洁。由于清洁箱3与面板层1为可拆卸地插接连接,一段时间后也可拉住顶部拉环122将面板层1从清洁箱2顶部脱离以对清洁箱2和面板层1进行分开清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